父母在日常養育寶寶的十個誤區!
從寶寶出生後的每一天父母都要非常注意地思考,如果在這一段時期的養育出了差錯,將會帶給寶寶一生重大的損失,在養育過程中,有十個誤區是父母必須要注意的。
誤區一、常用兒語和寶寶說話。有些父母常用「奶味語言」跟寶寶對話,如「吃果果」「坐車車」「睡覺覺」等等,以為這樣說寶寶易懂、容易學。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常用奶味語言與寶寶對話,長年累積處在幼童的精神世界裡,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知識與辭彙,束縛他的精神發育。
誤區二、多給寶寶吃穀物類糧食,比吃蛋白質食物好。專家觀點:寶寶最好六個月以後逐漸添加穀物,因為寶寶胃腸道中的澱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麼強,如果過早過多添加穀物類,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誤區三、寶寶胃口小就是缺乏食慾。專家觀點:寶寶食量大和食量小是有差異的,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存在,媽媽不要以寶寶食量大小來衡量寶寶是否吃得好,有些寶寶雖然胃口小,但生長發育指標正常,寶寶就是健康的。
誤區四、要把孩子包得嚴嚴實實,這樣不容易感冒。專家觀點:給孩子穿衣服要講究季節性,不能一年四季都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包得太嚴實反倒容易感冒。在此提醒老年人,給孩子穿衣服,一定要科學合理,根據環境溫度,天氣冷就多穿點,天氣熱就少穿點。
誤區五、寶寶吃大人的飯沒事。專家觀點:這種觀點也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成人的口味較重,菜裡面放得鹽較多,如果讓小寶寶經常吃成人飯菜,攝入鹽量過大,會影響腎臟功能,不利於寶寶生長發育,建議老年人一定要改掉這個習慣。
誤區六、給寶寶喂米湯比母乳更有營養。專家觀點:小兒餵養最核心的一個觀念就是母乳餵養,如果母乳條件好、奶水足,就要保證母乳餵養,米湯可以作為補充,但不能給寶寶喝得太多。因為米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一般100毫升米湯中含有10克左右的糖,如果用米湯代替奶來餵養寶寶,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誤區七、要早點給寶寶添加輔食。有的老年人認為寶寶兩到三個月就可加輔食,這樣長得更快。專家觀點:添加輔食,是幫助嬰兒進行食物品種轉移的過程,使以乳類為主食的乳兒,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食的幼兒。但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按照月齡大小和實際需要來添加。
誤區八、寶寶一哭就是餓了,就該餵奶了。專家觀點: 孩子哭也有可能是別的原因。如果是配方奶餵養,主張「定時餵養」。
誤區九、給寶寶喝甜味的飲料對身體好。專家觀點: 寶寶應該少喝飲料,喝過多的飲料容易影響寶寶的食慾,還會降低消化功能,從而造成腹瀉、腹脹、腹部不適,所以吃新鮮水果要比喝甜飲料好。
誤區十、給寶寶多吃香蕉助消化。有父母認為:如果遇到寶寶便秘,最好是吃些香蕉、麻油可以幫助消化。吃這些並不管用,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固定。因為食物消化到達大腸的時候,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水—蠕動—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如果能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把食物殘渣及時排出體外,那麼大便乾燥就能得到緩解。如果食物殘渣滯留在大腸中的時間越長,那麼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徹底,大便會越乾燥。
其實父母都希望給自己的寶寶最好的,好吃的都給寶寶,生怕不吃,能吃就好,這樣的誤區。父母應該科學的餵養寶寶,多去了解有關寶寶餵養常識。多關注 今日頭條育兒知識,讓您輕鬆的學到很多育兒知識的。
※爆笑GIF圖:寶寶,你反射弧有點長啊
※新生寶寶喝不喝水?當媽的千萬別糾結
※「寶寶出牙期發熱不用管?」超過這個數還不管那就出事了!
※為什麼寶寶大便乾燥、排便困難?兒科醫生的這個解釋會讓你搞明白!
TAG:寶寶 |
※父母養育寶寶10忌
※寶寶第三個月發育養育指標
※寶寶第四個月發育養育指標
※「我的孩子和我」——6個特點,了解孩子個性和父母養育的關係
※深山裡的趕騾夫妻日掙千元 養育四個孩子市區買房
※寶寶第二個月發育養育指標
※寶寶第一個月發育養育指標
※養育健康孩子離不開三個關鍵詞:慢養、牧養、順養
※養育健康孩子離不開三個關鍵詞:慢養、放養、順養
※什麼樣的父母,養育出類拔萃的孩子
※懷念母親的最好動漫,一個母親養育兩個狼孩的艱辛生活,最溫暖的家庭故事!
※七夕會·養育 愛的流淌
※養育一個孩子,你真做好「養」和「育」了嗎?
※父母最高級的養育,就是看見孩子
※斯坦福大學教授:養育一個成功的男孩,父母要知道這6個方法
※養育迷信家的父母
※山村夫妻與世隔絕二十載,粗茶淡飯「養育」九子,八個考上大學
※一個「養女」的感恩:我不是養父母親生的,但我會還他們的養育恩
※漢武帝的丈母娘,花甲之年時丈夫去世女兒被廢,她卻養育漂亮男寵
※甲狀腺疾病的媽媽,如何養育健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