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科學學院姚蒙實驗室在Heredity發表論文報道白頭葉猴種群遺傳學及棲息地破碎化對種群遺傳結構的影響

生命科學學院姚蒙實驗室在Heredity發表論文報道白頭葉猴種群遺傳學及棲息地破碎化對種群遺傳結構的影響

2017年5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姚蒙研究組在Heredity雜誌上發表題為「Low genetic diversity and strong population structure shaped by anthropogenic habitat fragmentation in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primate, 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的封面文章(Heredity 118(6): 542-553)。該研究首次利用微衛星和線粒體DNA全面分析了野生白頭葉猴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遺傳結構及導致遺傳分化的環境因素。

封面圖片

棲息地片段化很可能造成野生種群遺傳多樣性降低、遺傳分化加劇。白頭葉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是生活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喀斯特石山地區的我國特有物種。其野生種群目前僅余約1,000隻,只分布在由左江、明江和四方嶺圍繞的狹小地區,已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紅色名錄的極危級(Critically Endangered, CR)物種。然而,隨著人口增加、人類對耕地和資源需求量的增加,石山之間的平地逐漸被開採成為農田,破壞了白頭葉猴棲息地的連續性。該研究即針對人類活動引起的棲息地片段化對白頭葉猴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應的保護和管理建議。

白頭葉猴的主要分布範圍及採樣地點

研究分析了來自白頭葉猴主要分布區崇左和扶綏的41個社群(social groups)的214份獨立個體樣品,獲得15個物種特異的多態性微衛星位點、1個性別差異位點(Dead-box)和一段線粒體DNA控制區的基因型數據。結果顯示白頭葉猴的遺傳多樣性水平與瀕危狀態和種群數量相似的其他靈長類物種相比更低。白頭葉猴種群表現出崇左(CZ)-扶綏九重山(FS-JCS)-扶綏布噂(FS-BZ)的遺傳結構劃分,這三個遺傳種群間已經出現了顯著的遺傳分化,它們之間個體遷移率低。大片非棲息地區域(農田、村莊等)和地理距離是造成種群遺傳結構最主要的景觀因子。因此,建議通過恢復棲息地植被、減少棲息地內人為活動以及在相鄰棲息地片區之間建立遷移廊道等方法,促進猴群間的自然基因交流,避免小種群遺傳隔離,以保護種群遺傳多樣性,保障該物種的長期生存和進化潛力。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姚蒙研究員為本文通訊作者,2011級PTN博士生王魏然為第一作者,2011級碩士生喬宇對本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潘文石教授、李晟研究員為共同作者。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1272329和31572283)資助。

編輯:山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男子作死把水泥埋在自己身上做實驗,測試後效果出人意料
印度「月經哥」,拿妻子做實驗,每月實驗一回
男子用汽車零件改裝成烏龜做實驗,結果改裝後的效果讓人拍手叫絕
男子把iPhone6放在螞蟻堆里做實驗,測試後神奇一幕出現了
騰訊安全反病毒實驗室抗擊勒索病毒紀實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