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攝影個人風格的形成與審美

攝影個人風格的形成與審美

3月30日我有幸被"拾光盒子「邀請做了一次不成熟的分享課,內容比較亂,現在稍微整理一下,一是和大家分享,二是回顧反思自己的不成熟之處,以此達到共勉的目的。

課程大綱如下

審美的啟蒙

初學者建議?

去哪裡學習?

如何持續學習?

審美路上的癲與瘋

「正確」的審美和」成功」的審美

猴子爬樹理論:論審美的生命周期及審美坍縮

糖水片是什麼?所謂的高階片子長什麼樣?

關於後期的討論,藝術性與真實性

關於那些年我那些碎成渣的初心

初心到底長什麼樣?

關於套路:模仿的度與量

個性追求與迎合大眾的困境

攝影群的愛與哀愁:死了也要撕!

個人攝影理念的形成

個人學習的困惑和解惑

個人審美的成長過程(主觀與客觀)

我為什麼最終選擇拍娃

孩子的自然性與超自然性

打造孩童的夢境:夢境是真實的倒影,打造夢境靠環境,而不是衣著

前期後期實現

課程正文:

【引言】

我今天來聊一個可能很多人覺得很無聊的內容,就是審美和風格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可大可小,小的話微不足道,大的話,它可能會引發世界性的戰爭。但是請你給我一堂課的時間,我爭取把他變成一個有趣的話題。先說我本人不是什麼專業攝影師,職業和藝術更沒啥關係,但是我今天以一個實踐者和親歷者的角度來挑戰這個特別學院化的話題,所有的觀點僅用於支持個人審美取向,完全主觀化,好比是井底蛙大揮舞著板班門之斧來挑戰各種權威,權威們聽了笑而不語就好。

(一)審美的啟蒙(成長過程)

在開始學習攝影的階段,幾乎沒有人會考慮到「審美」這個問題,但是恰恰你的審美傾向就是這個時候形成的。這和飲食口味的形成是一個道理,是由一些客觀和主觀因素聯合決定。

先說客觀:你的啟蒙老師的風格,他常去看的網站,很可能成為最初你去看的那些網站,這些就限定死了一個主流方向,這些片子形成了你最初對美的一個印象;而主觀方面,則是對客觀的一種過濾,你在你看到的各種五花八門的風格中,會逐步被某一類所吸引。這就是審美的進一步確立,越來越具體。

說了這麼多,初學者其實最關心的就是,我去哪裡學呢?哪裡看片?

這裡介紹一些常見的在線攝影圖庫:

國內:

圖蟲上風光攝影佔據了半壁江山,結合了北美及澳洲等海外華人力量,以及國內眾多優秀的戶外攝影師,總體特點是年輕化,尤其以理工背景居多,代表人物如北美四光圈,澳洲掃海幫,以及最近成立的光影者,極影Adventure等等。

總體來講國內的風光攝影在水平上基本上能夠和國際接軌,因為有一大部分比例的照片是在海外熱門地點拍攝的,加上國內外的攝影師交流非常多。超廣,大前景,景深合成,曝光合成,orton效果等等技術成為現在數碼風光主要手段。但是正因為因為很多片子都是在熱門的場景中拍攝,所以想脫穎而出有一定難度。

而圖蟲上的人像,幾乎全部以本地攝影師為主,在審美風格方面非常本地化,與國際上的主流的風格相去甚遠。主要一個原因是,人像攝影基本上是在圍繞本地商業市場來的,以流動工作室或影樓模式居多,風格受客戶影響比較大。在圖蟲上的人像小清新風格佔據多數。

國際:

500px本來是國際化的攝影社區,近期對中國開放,然後迅速被中國人迅速佔領陣地,在攝影作品數量最多的flickr仍然不能在中國大陸被訪問情況下,500px的進駐中國大陸給大家打開了一扇通向國際視野之門。攝影師來自世界各地,拓寬了一個廣闊的思路。

Viewbug是一個以比賽為見長的在線攝影師圖庫,總體風格更像是對500px的提煉。

它的各種題材比賽非常有意思,競爭也比較激烈,其實很類似圖蟲的比賽活動,大家不妨玩一玩。

1x.com和上面那些都不一樣,此網站的攝影風格偏向美術風格,網站布局類似高檔美術畫廊,此外,1x特殊之處是靠少數評委審核來決定照片是否進入首頁,而且錄取率非常低,每天只有大概50-80張作品被發布出來。

按照評審的說法,每一幅作品,除了完美苛刻的各種標準之外,還需要在獨創性上有所作為,拍的完美但是風格非常類似已有作品的,機會會大大降低。瀏覽1x,是一種賞心悅目的體驗,讓你眼前一亮的好片非常多。

對於初學者來講,更多考慮的是技法上的問題,相機的使用,拍照計劃,後期學習等等,第一步考慮的更多的是安全的拍出清晰的照片。其實審美的觸角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幫你進行挑選。所以可以不太太多考慮這個問題,審美口味的重大轉折,不是沒有可能,但在大多數人身上鮮有發生。

(二)審美路上的癲與瘋

那麼有沒有「正確」的審美呢?審美不是數學題,所以沒有正確性這一說。審美有著很強主觀性,還有時代印記。比如,現在微信的各類表情中,對錶情的接受程度和年齡段有很大關係,有一種表情叫做」中老年表情」:

被廣泛的用在50歲以上的人群當中。這種時代印記會同樣發生在現在的年輕一代身上,大家都說老法師審美,等20年後我們的審美就是新一代的老法師審美。

那麼問題來了,老的東西,審美就一定是落後的嗎?其實這個沒有關係,我個人對中老年不表情不感冒,但是我喜歡古典音樂,文藝復興繪畫這些幾百年前的東西。在藝術史上,大眾的審美一直起著一種輔助烘托的作用,幫助經典被沉澱下來,經典就是這些大眾審美的一種抽象結晶,脫胎於平常生活,但又遠遠高於生活。

真正的藝術品從來都是持久保鮮的。這是一種審美的「成功」屬性。沒有「正確」的審美,但是存在著成功的審美。所以對於眾多五花八門所謂的現代藝術,能否成功,還需要歷史來檢驗。

對於審美的發展,我做這樣一個比喻:審美是一棵大樹,追求美的人們好比是一群猴子,我們都要從樹榦這個基礎爬上去,在樹枝開始分岔的時候,我們要做出選擇。樹枝本身隱喻著審美方向,樹枝還會有更細的分支,那麼就是在流派內的進一步細化。比如說印象派是一個主樹枝,其中還有莫奈馬奈等不同的具體分枝。

選擇過程是比較有趣的,有些猴子是靠猜測隨機選擇一個,有些是靠遊說,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看哪個樹枝猴子最多,另一些人專門找猴子最少的,這叫做審美初始化。在不同樹枝盡頭,有著不同的風景,如果猴子發現風景不好,就會轉向其他樹枝,這叫做審美重定向。

有些樹枝,一開始看上去不起眼,也沒什麼猴子,某個猴子一想,我試試,然後爬到了頂端,哇塞,風景不錯,此猴子佔據在這個制高點不走了,這就是本風格的開山宗師。這個風景開發成功之後,猴子們蜂擁而至,都爬向這個樹枝。

樹枝的承受力就是這種風格的最大容納度,超過這個範圍之後,樹枝垮掉,這叫做審美坍縮,這種曾經的經典,不幸成為了糖水風格。所以說一種風格被過渡模仿和使用之後,無論一開始曾經多麼驚艷,藝術感染力會褪掉。

這個例子說明,一種風格能否成為經典,無法通過對美的內在本質進行直接判定,但是卻可以由群眾接受度來從側面檢驗。在一個時代,人見人愛的一種風格,很難成為所謂的高階藝術。越具體的東西,越容易被接收,抽象程度越高越曲高和寡。在一個始終能保證穩定的低數量但又不是大部分人接受的審美領域,是最容易成功並且能夠持久的。

說到糖水片,很多人其實一臉懵逼,很多人不明白到底什麼是糖水,還有一些人簡單的把焦段和糖水聯繫到一起,長焦就一定糖水,35不糖水,或者是記錄不糖水,唯美是糖水……這些都是荒謬而毫無根據的。

我這樣理解糖水,好看又好拍的片子,才算是糖水,兩者缺一不可。而好看不好拍的片子,是大片;好拍不好看的片子,是爛片;不好看又不好拍的片子,是先鋒派。

糖水片一般來講,只要器材到位即可輕易出片,或是經過少量後期,尤其是一鍵預設可以搞定的,普羅大眾接收度比較高,沒有太多個人理念。

這是我早期學拍娃的時候,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張糖水,我現在一直仍然覺得,拍自己家寶貝,怎麼糖水都不過分。

至於「非糖水」,就是那些不被大眾看好的風格,它不一定就一定是藝術品,藝術創作產物還是會有一個穩定的受眾人數,這些人大部分受過良好的美學教育或者熏陶。高階的攝影片子,除去那一類罕見事件的新聞作品之外,都是要有一定的創作理念,滲入人心,感染力強。讓人多次回味和思索,而非只是覺得好看而不值得玩味。

純視覺攝影領域的「高階」作品,具備很強的美術抽象性,後期注入了作者強烈的情緒渲染:

這是1x畫廊的一個隨意截圖,從學院角度評價這些片子,它們共性其實非常明顯,主題突出,畫面乾淨,光影到位,可玩味性強。

從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後期是作品的成型,作者的風格表達起決定作用,好的作品離不開成功的後期,完全不後期的作品,是依賴記錄內容本身的話語來實現,是否容易被觀者捕捉,取決於具體內容。對於大部分內容來講,只有後期才能更容易幫助作者更好的表達。

對於後期的真實性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這裡不想多說,如果有些人內心抵觸後期,覺得只相信相機記錄的是真實的,無論你怎麼勸也是沒有什麼太多用處的。而且很多人對攝影的藝術性不感興趣,拍照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記錄,這個是無可厚非的。

凡是主張」真實的東西是美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不否定,我只能說你定義的「美」和我定義的不是一回事。

對那些希望自己作品有獨立風格和審美品味,也就是懷有一定藝術追求的攝影師朋友來講,需要意識到的是,藝術作品高於生活的原因是抽象化表達,而不經過加工的照片本身很難抽象,表現藝術主題的過程中,你需要去除照片中的干擾,加入強化表達的額外素材,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

這張照片叫做《A.I.》,手機原片是這樣的:

這是我在火車裡面,路過一個小火車站時隨手拍的,原片和我最終的成片要描述的,幾乎沒有什麼關係,後期才能實現我的想法。

(三)關於那些年我那些碎成渣的初心

近兩年攝影圈最流行的兩句話,第一就是」不忘初心「,第二就是Ansel Adams的那段」我們拍的不僅僅……」, 初心到底是啥呢?其實初心並不一定是最初的想法,應該是玩了一段時間之後,根據自己的程度進行的遠期目標規劃。有些人為了商業,以此為生,有些人想去拍自己想拍的東西,比如遠足旅行,或者買個徠卡去掃街。這些都是目標。

可見,這句話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你無論幹了什麼,你都可以說你順應了你的初心,甚至模仿別人的做法而成功,也可能是一種初心,初心就是成功唄。下次別人問你初心的時候,你機智一些,我的初心就是玩的爽。我現在很爽,我的初心未改。

其實初心改了又怎麼樣?互聯網時代,信息共享,計劃不如變化快,這是難免的。完全獨立閉門造車能成為大師的人寥寥無幾,大部分人還是從模仿開始,就是對套路的學習。

因為身在國外,自身的便利性讓我從世界上最大的老牌攝影圖庫flickr開始看圖學習,幾年前我在flickr, 500px以及viewbug上每天看圖上千,研究每張圖的參數還有後期思路,很多新奇的玩法都想去試試。但是到了後來,很多玩法還沒有開始試就打算放棄了。所以說看的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有人會和我說呀,那不一樣,你自己拍的意義非凡,這個我同意,其實很多我也有拍,但是它們大多數都停留在我的硬碟里,這個是因為我臉皮比較薄,特別怕別人指指點點說我這個是套路,也覺得分享的必要性不是很大,對你自己意義非凡,自己知道就好了。很多時候,攝影其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兒。

怎樣拍出不套路的片子?很簡單,去發現,去抓拍。因為從數學概率角度去理解,隨機遇到的場景與設計好的相比,更不容易重複和類似。

這張照片是我最新發表在1x上的作品。完全是隨機抓拍,這樣的片子對我的頭腦來講,是設計不出來的。

最大的困惑其實不來自於套路,是來自於一個矛盾,自我肯定與求肯定調和。人人都說我拍照是為了自己,那麼分享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大多數人說的分享,除非他明確指出我自己不滿意,求拍磚,並且人家確定你是老師級的人物,之外的潛台詞就是求贊,即使有時候說求指點,你也要頭腦清醒。這其實是個坑。

另一些情況就微妙了,你覺得照片非常好,自己非常滿意,你求分享,這個很危險,因為任何拍磚會讓你不爽,有些人和我說,我是求知音,這個,先不說你求知音的目的是否純潔,其次這個世界上再不同的兩個人都會有審美交集,再相同的人都會有衝突的地方。知音這個詞,仔細想想其實挺扯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運的時代,感謝微信讓我們交流更容易,微信是個好東西,微信第一好的東西是群,第二才是朋友圈。攝影群不計其數,我自己就有十幾個群,其中一多半我是群主,我到底想幹什麼?我自己也困惑。

我猜測攝影群和其他門類的群差不多,都存在著各類小幫派,因為大部分人基本上在現實中沒有見過,結盟的主要紐帶是類似的審美取向。真正的問題來自於如何面對不同審美口味的人,互撕在攝影群中是常見的事兒,各執一詞,其實最後誰也不可能取勝,旁觀者坐收漁利。

我們面對不同審美風格作品,無需淡定,撕逼其實也要看場景。如果你心情不好,又陷入麻煩,這個時候更容易看不慣異類,但是恰恰這個時候去撕是危險的,你會失去冷靜,輸掉這場戰爭。我建議心情好並且實在無聊的時候去撕,保持冷靜,記住,你要的目標不是說服對方,而是摧毀對方的耐性,從而贏得這場戰爭。

為什麼要冷靜而優雅的去撕逼?贏得撕逼是否重要?答案是肯定的。第一有利於用話語理清你自己原本模糊的思路,第二也有助於你從對方那裡學到東西,你表面否定對方,內心一定要尊重對方。話語要富含思辨性,邏輯充沛。

一場辯論之後,你要的結果是讓旁觀者收益學到東西,而非覺得你很厲害,被覺得厲害其實沒有任何卵用。重要的是最後你自己的收穫滿滿,很多撕逼其實解決了很多你的困惑。當然,如果對方很生氣,不要忘記私下去主動和解或道歉,說你是對事不對人的,僅僅是觀點碰撞。之後對方會更加佩服你(或者把你拉黑)。

當然,在別人撕逼的時候不要忘記去努力圍觀和學習。

(四)個人審美理念的形成過程

我來自澳洲珀斯,飛機三個小時都到不了另一個大城市的地方,2007年移民到這個地方過來,一呆就是十年。

我從小收到的藝術熏陶有關,從音樂到美術到文學,偏好比較西化,而對中國藝術的接受程度保持愚鈍。比如說繪畫方面,我更傾向於西畫的感覺。四兩撥千斤,以意境取勝這些國粹概念,我是實在是領悟不了,我不大能接受沒有力量的東西。

小時很早接觸西畫,但是在哪個數理化走遍天下的年代,最後只能放棄藝術道路。可以說攝影對我在幻滅的美術夢有了一點點少許的拯救,正式開始玩單反是2013年底,第一年我差不多都是拍風光,珀斯這個地方是個世外桃源,美景不斷。

在這期間我雖然偶爾拍拍孩子,但是沒有考慮太多技法。直到女兒滿周歲之後,我開始思考如何好好把娃拍好。

後來我意識到風光攝影不是我的出路,很多客觀條件不具備,所以基本上固定在拍娃上面來,個人風格基本上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對東歐系兒童攝影風格情有獨鍾,主要學習對象是Elena Shumilova,Iwona Podlaskinska等等,後來還曾經代表拍娃黨獨家專訪過Iwona。

https://500px.com/elenashumilova

https://500px.com/iwonapodlasinska

因為主要拍娃目標是我家小女兒,我的拍照風格是和模特自身的特徵分不開的。她從小就不怎麼愛動,在戶外的時候比較安靜。所以我捕捉到更多的是她思考人生的表情。

從Iwona的攝影風格受到的啟發,結合自己的環境特徵,我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路線,簡單來講就是捕捉孩子真實遊戲場景,完全以觀察者身份記錄,不使用過多道具或者專門準備服裝。在拍攝過程中,孩子和環境是完全融合的,如果孩子對環境抵觸,拍不出我想要的結果。

我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長,也一直有帶著相機,但是我能夠拍攝的時候僅僅占不到1%,我在等待機會。等待那種我想要的天時地利人和,在長時間與孩子接觸過程中,我越來越意識到,捕捉孩子的自然性是相對容易的,下一步你要做的是捕捉一種孩童自然性中的超自然氣息。

我甚至不介意捕捉孩子的側臉或者背影,讓畫面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即,我的確是一個觀察者身份。當孩子背對著我的時候,我看到他們看到的,就如同自己看到的毫無二致。與其說我幫孩子打造一個遊戲場景,不如說孩子幫我還原我個人內心的那些夢境。

夢境是真實的倒影,打造夢境靠環境,不是衣裳,不是道具。有孩子的地方,都能帶領你重拾童年的印記。每個人的內心都藏著一個長久睡著的孩童,當遭遇悸動,孩童需要被喚醒。

我的拍攝地點圍繞我家附近的濕地湖,也有很多是隨機捕捉的場景,或者室內。我選取光線柔和的地點和時間,幾乎很少使用硬光,履行我對拍攝孩子的基本要求。

後期方面,我使用Photoshop為主,用camera raw做基本的色調調整,然後在Photoshop中進行細化。我喜歡去除和畫面無關的元素,保證畫面足夠簡潔但又說明問題。

還可在下面這些網站看到我的作品:

https://tuchong.com/1098340/

https://500px.com/despird

https://1x.com/member/despird

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八區影像 的精彩文章:

TAG:東八區影像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形成畫家的個人藝術風格?
油畫風格的人像攝影,美得讓人窒息!
看似晦澀生硬的線稿,恰恰是形成個人風格的前奏
書法審美的藝術風格
美輪美奐的中式風格,最美中國風!
甜美風格
服裝手繪 | 看似晦澀生硬的線稿,恰恰是形成個人風格的前奏
英國式風格古堡,整座建築融入人工美化的自然之中
唯美古風動漫風格的情侶頭像6組
獨特的地中海風格,純美的色彩組合給人帶來美好的視覺感受
優雅的美式風格,讓人迷失在時光隧道中,整個空間瀰漫著典雅與溫馨的格調
這個韓國畫師的風格頗有些國畫工筆風格!濃濃古風十分有美感!
美式裝修風格效果圖欣賞,集小資與情調於一體的風格
不同風格的眉型 不僅能體現一個人的審美品味,更會透露你的性格和愛情觀
小夫妻拍了一套中國風格的婚紗照,沒想到比歐美風格的更加的唯美浪漫
頭次參觀薛佳凝的豪宅:把書房裝成中式風格,內心是很傳統的人
美式風格裝修,喜歡這樣有格調的家
防彈少年團田柾國歷代級的風格氛圍,LG廣告中非現實的美貌
各種風格的美,藝術家油畫作品中的女性賞析
氣質女神佟麗婭風格百變,小清新美艷動人,御姐范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