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歲到27歲,呆過華爾街投行、IMF、世界銀行、經濟諮詢,我才逐漸認識自己……
【捷報追蹤】
01
我的第一次工作面試,是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的經濟分析部做一名科研助手(Research Assistant)。本人的本科專業是經濟和數學,所以也算學有所用吧。當初是通過學校投的簡歷,也沒覺得有什麼可能。
一,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只有大學成績和為教授做科研的一點經驗而已;二,當時我還比較年輕,所以沒寄太大的希望。
但兩周後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問我是否還對在美聯儲工作感興趣,我馬上回復說有。就這樣,我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
我的父母都是金融界的,當然覺得能在美聯儲工作對我的前途會有幫助,所以也都鼓勵我去碰碰運氣。我想自己掙點零花錢也是好事,就跑去面試了。
面試是定在下午3點,我提前到了10分鐘。經過檢查後,一位人事部的女士把我帶了進去。一共有3個人面試了我,每人大概20-30分鐘左右。主要是問我一些應該知道的專業應用知識(比如我在簡歷中說我會用一個統計軟體,他們就問一下使用方面的問題)。
記得,當時的一位經濟師問:「如果我想寫一篇『美國新移民大概多久可以趕上美國本土人的經濟狀況』的文章,你認為應該如何開始這項研究?」
我就把我的想法一步一步的說給她聽——那是最長的一個面試。
結束後回到宿舍,自己也說不出是好是壞,父母來電話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但一周後,我收到一個電話留言,說希望我有時間回個電話,我還暗想:「這幫人還不錯啦,即使不要你也跟你打個招呼。」
電話剛接通,那面就說:「謝謝你來面試,當然,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人申請了這份工作。」
——我一聽,完了,八成是沒戲了,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接著她說,「我們對你的成績和面試表現都很滿意,希望你可以考慮加入美聯儲。」
——那瞬間,當時差點沒笑出聲來,但還好,硬是裝酷忍住了。回答了一句「謝謝,我有幾天時間考慮?」
在得到兩天的答案後,我就把電話掛了。那天是周五。然後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我就原形畢露啦!媽媽很高興。
就這樣,我進入了美聯儲,那年我20歲......
02
就這樣開始在美聯儲上班。工作日很清閑,早9點晚5點,也學習、體驗、收穫了不少東西。
但不知為什麼,總是覺得應該做點別的。我把這個感覺告訴了我大學的導師。
其實,我的老師們都認為我應該留在學術界,至少應該成為一個經濟博士。但是,當我表示,有點厭倦學術研究時,他們都鼓勵我去外面看看。
還記得後來的談話:
導師:你想做什麼呢?
我:不清楚,但我很想知道,我出了學術界能掙多少錢?都說搞學術不是為了錢,但我不希望有人說我是掙不到錢才留在學術界的。
導師:那你去街上看看吧,比如去投資銀行,那時你會知道你的「錢」途。不知道你看到錢後,還會不會再回到學術界。來,把你的簡歷給我,我幫你打個電話……
——我沒有想到,就是那次很短的一段對話,讓我進入了華爾街。
03
一周後,我在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
「你好,我是XX投資銀行的,和XXX(我的導師)是高中時的哥們兒。我們要找一個分析員(analyst),他對我說,你是他最優秀的學生。你對這個工作感興趣嗎?」
「當然,謝謝你打電話聯繫我。」
「那好,我希望你可以和我們當地辦公室的一名同事見個面。如果可以的話,我會讓她聯繫你。」
「沒問題。」
兩天後,我和投行的一名女士吃了午飯,期間沒有任何技術面試性的提問,只是隨便聊聊。
「你的簡歷我看了。你很優秀,但好像更適合學術界吧?」她說道,「比如,你沒有在街上做過實習生,一點經驗都沒有。為什麼要做投行呢?」
我當時是打算實話實說:「我其實一直都以為,我會去讀博士的。但是最近突然想看看,自己的教育值多少錢。聽說投行掙錢多,所以想看看到底是怎麼樣的。」
「你對投行了解多少?」
「我不了解投行。」
「你可能更適合學術界……」
就這麼一頓午飯。之後,我當時覺得是沒戲了。
04
劉德華在《賭俠》中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就是:「人要是走運,城牆都擋不住。」——我就是比較走運的。
本以為沒戲了,但不到一周,就又收到一封電子郵件。發信人說想和我通過電話談談,想問我一些技術問題;他說他比較忙,問我能不能早晨六點談談。
我本來想說,這樣不好吧?但後來一想,算了,不就是早起一天么?豁出去了,我奉陪!
電話響......我稀里糊塗的從床上爬起來。一上來,他就劈頭蓋臉的問:「假如我賣債,你是債主。5年期限,市場給我的定價是年利息5%,但是我說將來限期到時,你可以選擇,讓我還錢或拿走我公司的50股股票。你認為這樣的債的價格(年利)要比5%高還是低?為什麼?……」
就這樣來來往往,我們談了20分鐘左右,他的問題是理論上的一些概念問題。
最後他說:「不錯,你的思路很清晰,我會讓人事部的和你聯繫為你買機票,希望你可以儘快趕到紐約來,我想讓更多的同事面試你。」
我又爬回床,一直睡到12點(那天我請假沒去上班)
本以為沒希望了,就這麼又讓我迷迷糊糊的弄出點希望來了!
05
就這樣,我來到了曼哈頓。這次面試從早九點到晚七點。中午時,公司請我出去撮了一頓。
在面試中,技術問題和閑聊的都有,我就不一一重複了,但有一個有趣的經歷問題和大家分享。
一般在每個面試快結束的時候,面試官都會問「你有什麼問題沒有?」
問我的,是一名很漂亮的女士。她說:「你回答的很好,你有沒有什麼想問我的?」
我:「聽說做投行很掙錢,請問大家都什麼時候金盆洗手?」
女士:「……我不大清楚,錢好象永遠掙不完……比如,你的同事都有快艇,那你也想要快艇,所以你又要再接著干;或者,你新在海邊買了一個房子、你的子女要去私立學校……」
我:「我們可以炒股么?」
女士:「一般不可以,如果炒的話,會有很多規定。」
我:「我會有時間去看NBA球賽么?」
女士:「買聯票你肯定沒問題,但你不一定有時間去。」(後來我才知道,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
還有一位先生問:「你為什麼想來投行呢?」
我:「我其實想打NBA來著,但可惜我水平有限,也沒什麼別的好乾的,所以才打算來投行的。」
最後,累了一天,終於要回家了。一位老闆告訴我:「我們對你很滿意。我雖然不能現在就給你正式的OFFER,但請放心,我們只需要幾天時間整理一些細節。」
幾天後,收到電話,告訴我,他們希望我的加入。我就這樣進入了華爾街。那年我21歲....
06
在街上幹了兩年,公司問我有什麼打算,也提出送我去香港分部去工作。
會中文是我的一大優勢,有人可能會問:「難道投資銀行沒有翻譯么?」我也這樣問過香港分行的同行,得到的答案是:「如果翻譯可以把投資銀行的業務翻譯明白的話,他就不做翻譯了。」
於是,我選擇了回到學校,讀博士。
臨走的時候,老闆說:「如果暑假沒什麼事的話,考慮一下回來賺點外快,要比你的獎學金多。」
我:「謝謝。這兩年我學了很多,我想趁著年輕讀完博士……」
就這樣,23歲的我離開了紐約,離開了曼哈頓,離開了華爾街,繼續學生的生活。
07
我離開投行的時候,金融界正是形勢一片大好,所以很多同僚不太理解。我就再在這裡講個故事好了。希望能對某些人有些幫助。當故事看也可以。
我在投行工作不到一年的時候,一位很有資歷的老銀行家請我們幾個新生吃早飯,算是關心一下晚輩吧。在飯桌上他問我們有沒有去讀mba或博士的打算。很多同僚可能是由於剛從學校出來不久,都說沒有太大再讀書的興趣了。而且說讀書太貴了(並不是學費太貴,而是在投行一直干可以掙更多的錢)當然是用當時的預算來看。有個同僚大概算了一下,我們這樣的人如果去讀mba(兩年),保守的算會損失50-60萬美金。如果讀博(4年)的話,損失會至少在100萬美金以上。這時候這位前輩對我們說「不要為了錢而放棄學習的機會。很多人可以拿走你的錢,但他們不能拿走你在學校得到的知識和經歷。當你們到了40多歲的時候,你還會在乎你的百萬年薪是從28歲開始還是30歲開始嗎?你們會在乎你是在35歲而不是34歲邁入千萬身價階級的嗎?」我認為這位前輩說得挺對的。大家認為呢?
自從回到學校,日子過的很清閑(當然是和工作時比較了)一眨眼的工夫半年就過去了。每天上課、學習、打球,好像又回到了本科,只不過經常需要提醒自己:我不再是19歲了。
聖誕節的時候父母來看我,問我暑假要不要回家。我才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利用暑假3個多月的時間做點什麼。
上一次什麼都不做的暑假還是大一那年。前一個多月還不錯,後來實在是一點意思都沒有。雖然學校假期也給我獎學金,但還是要找點事充實自己。
我長這麼大從來沒在歐洲生活過,所以就和父母說想去英國看看。要是找不到在英國的假期實習、就再回投資銀行混3個月,父母說:「既然你認為在投資銀行很累,還是算了,找不到就回中國旅遊。」
話又說回來,我對英國可說是非常陌生,我又不是什麼名人,哪來的工作給我呀?但巧的很,我一起讀博的同學裡有一哥兒們,是英國人,牛津大學讀的本科,畢業後也是工作了幾年才又來繼續讀書的。聽說我對英國感興趣,就說願意幫我把簡歷發給他以前的公司。他以前是做經濟諮詢(Economic Consulting)的,正好對路。
但他表示,因為我不是英國人,所以公司僱傭我還要辦工作許可證什麼的,好像挺麻煩;而且就一個暑假的時間,公司很有可能覺得不值得,所以叫我別抱太大希望。
我想,人家說的確實也對,但是不管成功與否,都要謝謝他的好意和幫助。
就這樣,冬假時(12月末)我把簡歷給了他,然後就沒怎麼再想這事。
08
1月10號,我收到一個電子郵件。是這家公司來的,說對我的簡歷比較感興趣,在近期人事部會和我聯繫,定個時間來一個電話面試。我一看很高興,至少有點希望了,禮貌地回復了一下,就靜候人事部的聯繫。但遺憾的是,一周過去了,沒信。
這人也是,一覺得沒什麼希望的時候,就不再當回事;但一旦有點希望,就總惦記著。
所以我只好再發個電子郵件打聽一下。
又一周就要過去了,我有點放棄希望了。還是媽媽告訴我,不要急、他們會和我聯繫的,就算不聯繫也沒事,夏天帶我出去玩兒。我的哥們也說,英國的工作節奏比較慢,和投資銀行不一樣。
終於,在1月22號,人事部的人和我聯繫了。說26號九點給我電話考試。我馬上回復,問是否是倫敦九點,但又沒信了……
然後,同學又和我說,倫敦早九點是我這凌晨一點,我這早九點是倫敦下午5點——當然是我這早九點了。我覺得有道理。
電話響,我睜開眼睛,看看鬧鐘,凌晨一點…沒辦法拿起電話(還抱著說不定是打錯了的希望),那邊一個先生用純正的英國口音說:「你好,我是XXX Economics Consulting,不知道人事部是怎麼搞的,把面試定在這個時候,真不好意思,我們可以談談么?」
電話都接了,還說現在我正忙也不合適…再說了,還是想去英國首都生活一下嘛,當然要付出點代價了。
這一談就是一個多小時。最後他說,一周後將會再有一個電話考試。
兩點多鐘了,我又回到床上。早晨還要上課呢。
然後就又是等待。
說真的,這次是我所有找工作中等待時間最長的。
前兩周還覺得正常,但三周過去還沒消息,我又開始犯愁了,時常會想為什麼還沒有信呢?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信箱。就連我的哥們都說:「就算按英國節奏也該回信了!」
我想,這麼長時間不回復肯定沒希望了。
可是,在2月20號,我居然收到了回復——是人事部的。
對方首先為遲遲沒有回復表示抱歉,然後說他們對我在第一次面試中的表現印象很好。
我以為他會說什麼時候再來一次,沒想到……她說,公司決定僱傭我了,讓我自己選擇一下開始日期和打算工作多長時間。然後就談了一下酬金,而且還會為我辦理工作許可。
掛了電話後,很高興,馬上告訴家人。媽媽爸爸也都很高興,那天是大年初三,是個好兆頭!
在電話過程中,對方提出的一個問題很有意思,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說說自己的答案。
「在經濟學裡,有替代品和互補品。比如說左鞋和右鞋是互補物品,而麵包和饅頭就是替代品。麵包貴了,消費者對饅頭的須求就上升;而左鞋貴了,消費者對右鞋的須求會隨著下降。請問,哪兩樣物品在什麼情況下既是替代品又是互補品?」
這個問題我當時覺得有點難。就說我需要一兩分鐘思考。但電話考試不能讓人等太久,答的比較匆忙,不是最好的答案。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從討論中得到更好的結論。
山地自行車和越野汽車都是交通工具,說是代替品也不算牽強。因為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是由於汽車太貴自行車才有市場(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汽車和自行車一個價,你買哪個?)
但在一種(當然是我能想到的,並不等於是唯一的)情況下,它們就是互補品。比如說出去野營。如果我很喜歡山地騎車這項刺激運動,我就需要一台山地自行車才可以享受這項運動;但沒有好的越野汽車,我怎麼從市區到山地呢?所以如果是等價的汽車,那麼它們之間又成為互補品了。
上面是我在電話考試中的答案。
在英國工作了一個暑假後,我離開了那裡,又回到了學校。他們說希望我考慮下個暑假再為他們效力。
09
之後的暑假實習:
今年的情況特別不好。大方向咱就不說了,反正話說競爭非常激烈。我上個暑假選擇了不工作。跑到中國旅遊和看奧運了。所以這個暑假不打算繼續玩物喪志。在這裡和大家共同分享我找假期工作的經歷。現在剛得到一個。還有幾個在等待。
大家都知道找工作人脈很重要。只不過人脈不是一兩天就能建立的。我雖然還相對比較年輕,但多少也建立了一些人脈。
前兩天剛剛得到的一個offer,就是小時候曾經工作過的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雖然已經離開那裡五年多了,但我和我當時的上司一直保持著聯繫。這麼多年也沒想到以後她還會幫我弄到一份工作。就是覺得她人很好,我在那裡時也都很照顧我,所以過年過節的時候我都會發個電子郵件問候一下她和她的家人。一晃,加上我在那裡工作的一年,我們都認識六年多了。應該算得上是老朋友了。
今年開學的時候,我還是按照習慣和她打招呼。告訴她我的近況。就這樣她知道了我選擇了宏觀經濟,再具體一點是貨幣政策作為我的主要科研方向(我在攻讀經濟博士,現在3年級了)。我也提出過如果有可能,我會考慮暑假回到美聯儲(當然,待遇都會得到相對的調整)。有她幫我說話,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但是這個工作就是會耽誤我論文的進展,因為研究題目是人家定。所以一直也沒有正式敲定。
冬假過後的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導師的指導下寫我的論文,也沒太注意。後來發現是要考慮暑假了,就和導師商量是否可以暑假離開校園。他倒是很好說話,馬上就同意了。還說會幫我推薦我喜歡的工作。
我現在最喜歡的工作無非是在美聯儲或者世界銀行這樣聽起來還比較氣派的地方做自己感興趣的科研。說白了就是拿著人家的錢,干自己的活。這種機會也有,但是可惜不在我以前工作過的那家美聯儲,所以並不是很保底。
但是還不能先報自己喜歡的,然後看結果後再去通知我的前上司讓她幫我安排,因為那時候人家可能也都找完了。如果先敲定了,然後等拿到更好的再改變主意,又覺得可能會給我前上司帶來不好的印象。這樣的經濟情況下幫你搞定工作,你最後還不來,而且還是去其它的美聯儲,提前也不打招呼,這要是放在我是她,我八成也會有些想法。我不知道大家會如何選擇。但我考慮了一下還是打算實話實說。
給她發了個郵件。把我的情況說了一下。還說我最希望的是能用這個保底。但是要是她覺得不合適我就連報都不報了,因為在是否能有暑假工作和我們的友誼之間,我更重視我們的友誼。既然是朋友就不應該玩什麼花樣。過了幾天她回信,說她非常喜歡我的誠實,而且還告訴我作為朋友,她希望我做對我最有利的事情,而且會盡量幫我。如果最後我不能來,她也理解。
就這樣,我回信表示感謝後,就麻煩她幫我把我的簡歷傳給人事部。還拜託她在必要時幫我說些好話。既然是朋友就也不用客氣了。沒想到她回信說今年招人她負責,已經把我的簡歷傳給人事了。我已經差不多了。過兩天人事部會和我聯繫,然後就是一些書面文件上的事了。看完郵件,我想人還是誠實一點好。要是耍什麼花樣,以後可能連這個朋友都損失了。這樣我又有了保底的,還可以非常放心的去申請其他我更喜歡的工作。
——我今年的第一個offer就這麼到手了。
當然,今年找工作也不是一點波折都沒有。女朋友鼓勵我去申請McKinsey,在兩輪後,我就被拒了。
自己不太適合做諮詢,這點我知道。但是,如果不是女友鼓勵我,我連報都不會去報;等報了被拒絕了,我還是覺得被拒有點失落。而且,雖然我沒有花時間準備,但是在等待的過程中還是影響到了我。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覺得一份工作不適合自己,還是不要報。總是會浪費精力和時間的。不管事前怎麼樣,告訴自己,就是試一下,但申請後還是不能保持平常的心態。
那個暑假我沒有回美聯儲,而是得到了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經濟師實習機會。
10
再下一個暑假:
我從19歲的時候,就有在世界銀行工作的想法.一開始有這個想法,還是與大學的一位朋友聊天的時候,他提到學經濟的在世界銀行工作應該是一件很牛的事。其實當時我們誰都不懂搞經濟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就像我當時會希望到投行工作,但是根本都不知道什麼是投行一樣。就是覺得好像很酷,所以很想去。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去世行的網頁上投了簡歷,在得到一個系統信息確認申請已經收到之後,就再無任何後話。
日子過得很快,我今年已經27了。我的簡歷也從小時候的基本空白慢慢的豐富了起來。可能是由於大學時代的渴望,雖然一直對自己的工作還算滿意,但是我每年都會在規定的時間在世行的網上提交我的新簡歷。而每次都是同樣的確認信息,然後再無消息。我沒有感覺過失落,可能是我一直都有其他的工作機會。到了後來,我每次提交申請都知道希望渺茫,但是卻總是習慣性的提交著我的簡歷。
去年暑假我有幸在IMF做暑假實習,就在世行的對面。我當時和同事聊起我的世行情節,有人笑著回答,世行太大了,所以一般簡歷一定要有關係才可以被審批。想從網上直接申請而得到面試機會是不可能的。我當時想想,這倒也是。就像申請博士需要有老師寫推薦信一樣,要在世行做經濟師需要推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但是不在申請網頁上說明,我還是覺得有點不妥。
在知道了遊戲規則之後,我還稍微的安慰了一下自己。這麼多年主要是不知道規則呀。但轉念一想,知道了好像也沒用,關係是需要碰的,也不能說有就有。暑假後,我又回到學校,繼續我的學業。在無意中發現一位我經常請教論文問題的教授曾經在世行工作過20年。他雖然不是我的導師,但同意加入我的論文審批組。我知道他在世行工作過後,就非常禮貌但也非常直接的請求他的幫助,希望他可以幫我提交簡歷,得到一份假期實習的機會。他也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了,但是也說不能保證什麼,畢竟他已經離開世行好多年了。
他幫我提交後,有半個月都沒有什麼消息。他也幫我追問了一次,但還是沒有消息。他說希望可能不大了。我還是很禮貌地感謝了他。但是在他幫我提交簡歷一個多月後的一個下午,我收到了一封來自世行的電子郵件,主題是要求和我對關於在世行實習(以及工作)進行對話,並提出了時間。在我回復確認後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世行的電話面試。
問題都在意料之中,他們先是介紹了一下自己以及他們所在的部門,然後就問我描述一下自己的博士論文,以及在我的描述過程中,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這種問題很利於我,畢竟我在論文上花費了很多精力,所以一般一個剛剛聽到的人能提出的問題我都已經考慮過了,所以回答得很順利。還有就是我除了學歷之外,還有其他的工作經驗,他們也大概詢問了一下。在對話半個小時之後,他們說對我的經歷和面試回答都很滿意,會在下周告訴我他們的決定。面試幾個小時後,我習慣性地發了電子郵件給我的面試官,感謝他們抽出時間面試我。他們也禮貌地回復了。
到了周一,我又發信詢問了一下進展,就得到了他們決定接收我的回復。按理說這麼多年的希望終於實現了,應該很激動,但是我卻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興奮。晚上的時候和大學的那個同學通了個電話,告訴他這個消息。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你終於完成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的那個心愿了!」
本文轉載自人人網,
TAG:DreambigCareer |
※63歲成為飛行員,78歲環遊世界,92歲詩情畫意,美麗的人生從來與年齡無關!
※1566年的世界到底在發生些什麼?
※視覺中國:7×24小時對2018俄羅斯世界盃進行直播報道
※1970年代的回憶:那個剛剛走上世界的中國
※37歲高齡的鸚鵡創下的世界紀錄,10秒鐘自己說出8句話!
※1986年世界盃回顧:一個人的世界盃 球王的天下
※10位世界航拍攝影師讓我們體驗人類從未見過的世界,最早一張美國1860年
※強推:《侏羅紀世界2》失落的王國,6月15日,重磅來襲!
※微型世界日曆-回眸2018年4月
※世界盃歷史50大軼事之21-25:尋得世界盃的功臣之狗
※《坦克世界》重製版S系K91數據一覽,10級的平底鍋?416後繼有人了
※世界最長巡航旅遊,歷時245天途經59國,起步價58萬
※近20年世界男子馬拉松成績排行榜,從5人躋身前100到1個都沒有,中國退步太嚴重!
※世界上最美的10棵樹:4棵在美國,中國也有一棵,樹齡1400多歲!
※魏銳獲2017年度最佳突破獎,在世界第一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3772枚核彈、1500架戰機,1991年的世界第三,但只當了一年
※2018俄羅斯世界盃倒計時:30天
※世界最強總統:47歲上台,統治20年,帶領國家復興,恢復超級大國
※心術不正的首富:5年賺200億被譽為拯救世界的人,卻偷100億後消失
※其實早在700年前,喵星人就已經統治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