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操守且識人的西漢司法官趙禹!
趙禹(?-約前100),西漢司法官。斄縣(今陝西武功西南)人。景帝時任丞相周亞夫丞相史,武帝時為御史、中大夫。與張湯論定律令。遷廷尉、少府,徙燕相。
早年經歷
趙禹是右扶風斄縣(今陝西武功西南)人,年輕時有文才,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員。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因為廉潔擔任了令史,侍奉太尉周亞夫。
景帝五年(前152年),周亞夫擔任丞相,趙禹擔任丞相史,府中都稱讚他廉潔公平。可是周亞夫不信任他,說:"我很了解趙禹才能無比,但他執法深重苛刻,不可以在大官府工作。"
中年經歷
漢武帝時,趙禹憑藉主辦文案積有功勞,升為御史。皇上認為他能幹,提升他做到中大夫。
他與張湯制定各項法令,製作"見知法",官吏以此法彼此相互監視、相互偵察、相互告訐,大概從這時開始。
趙禹為人廉潔傲慢,做官以來,家中沒有門客。三公九卿前往拜訪,趙禹始終不答謝,目的在於斷絕知心朋友以及賓客的來往,以便獨立實行自己的主張。他看見法律條文就採用,也不複查,就苛察深挖屬吏隱秘的罪行。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家,誰知趙禹見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閑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一會,公卿們見實在說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一來,人們才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麼看法嗎?他說:"我這樣斷絕好友或賓客的請託,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決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干擾。
趙禹曾在中途被罷官,不久擔任廷尉。
起初,條侯周亞夫認為趙禹殘酷陰毒,等到趙禹擔任少府九卿,更加殘酷急迫。到了武漢帝晚年,國事更為繁多。一般官吏儘力推行嚴刑峻法,但是趙禹執法反而寬緩,因而得到輕平的名聲。王溫舒等人是後起的官吏,執法比趙禹嚴酷。
晚年經歷
趙禹因為年老,調任燕國相。幾年後,昏亂忤逆犯了罪,免職回家。十多年後,老死在家裡。
趙禹是西漢能臣,成語「一意孤行」就是出自於他的故事。具體情況是這樣的:趙禹是太尉周亞夫的屬官,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劉徹看到了他寫的文章文筆犀利,寓意深刻,認為在當時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漢武帝對其大為賞識,便讓趙禹擔任御史,後又升至太中大夫,讓他同太中大夫張湯一同負責制定國家法律。
為了用嚴密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辦事的官吏;趙禹和張湯根據漢武帝的旨意,對原有的法律條文重新進行了補充和修訂。
當時許多官員都希望趙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條文修訂得有個迴旋的餘地,便紛紛請他和張湯一起赴宴,但趙禹從來不答謝回請。幾次以後,不少人說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過了一些時候,趙禹和張湯經過周密的考慮和研究,決定製定「知罪不舉發」和「官吏犯罪上下連坐」等律法,用來限制在職官吏,不讓他們胡作非為。
消息一傳出,官員們紛紛請公卿們去勸說一下趙禹,不要把律法制定得太苛刻了。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家,誰知趙禹見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閑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一會,公卿們見實在說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一來,人們才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麼看法嗎?他說:「我這樣斷絕好友或賓客的請託,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決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干擾。
關於這個故事,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記載了:「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張湯制定《越宮律》27篇,趙禹制定《朝律》6篇,為漢初四部主要法典之一,使漢朝的法律趨於嚴厲。因為他執法嚴峻,所以司馬遷在撰《史記》時把他和張湯列入酷吏傳中。
趙禹不僅在操守方面嚴於律己,且能識人,並為了舉賢而不顧及朋友衛青的面子。
衛青少時出身十分貧賤,後來靠他姐姐衛子夫被武帝看上了,才飛黃騰達。然而衛青發達了後卻有些「忘本」。
首先是衛將軍府里的人都很勢利,看不起窮人。田仁、任安因為沒錢孝敬將軍府的家監,那位家監就刁難他們,叫他們去養馬。田仁感慨道:「不知人哉家監也!」任安介面道:「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
後來,皇帝有詔,募衛青府上的舍人到朝廷做郎官,「將軍取捨人中富給者,令具鞍馬絳衣玉具劍,欲入奏之。」時任少府的趙禹來拜訪衛青,衛青就叫出這班準備推薦給朝廷的富貴子弟來見過趙禹。
趙禹細看這些舍人,個個衣著富麗,神情驕恣,心中暗暗吃驚。便挑選一人,問以禮儀,此人吞吞吐吐,答不上來,再問以武備,依然吭吭吃吃答不上來,直問得那人大汗滿頭,伏地不敢做聲。趙禹不禁皺眉道:此人使不得。於是便將隊列中舍人一一叫出,分別詢問,這十幾個人中,竟然無一人習事,無一具有智略者。
衛將軍心中不悅,喝令諸人退下。對趙禹道:選郎之事,乃本府之事,少府何必如此認真。
趙禹正色道:將軍誤矣!吾聞之:將門之下必有將類。古人有言: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子,視其所友。今聖上有詔,選將軍舍人入內者,初看似乎只是一般的選人。實際上呢,卻是要通過這些人選,觀察將軍,看將軍日常是否與賢者為伍,身旁是否招攬有文武之才。你如今只知道選取富人之子送上,這些人無知無識,無智無勇,猶如木偶,衣之綺綉,草草送上,難保不壞大事。待到天子對你有了反感,將軍悔之不及矣!
這一番話,直說得衛青呆在那裡,半晌才醒悟過來。忙向趙禹謝罪,連稱自己糊塗。
趙禹問道:衛將軍府上還有人嗎?衛青說:有是有,怕都與這班人相去不遠。趙禹道:時間緊迫,你將府上舍人悉數召來,待我為你一一選取。
衛青傳下命令,不一時,門下一二百舍人盡皆到來,立滿庭中。趙禹走下廳堂,從頭問去,最後,留下田仁、任安。對衛青道:只有此兩人可以,其餘都不中用。
衛將軍也沒想到,最後選中的卻是此兩個窮鬼,看見他們,心中便沒好氣,不禁哼了一聲。待趙禹走後,便冷言道:「你二人還站在這裡幹什麼,還不各自準備鞍馬、新絳衣去!」
任安與田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難色,拱手答道:「稟大將軍,我二人家貧無資,這鞍馬、絳衣委實備辦不起。」
衛將軍聞言大怒,厲聲曰:「今日之事倒奇怪了,兩位先生家貧,與我有什麼相干?你們如此說話,說得振振有辭,好似對我有什麼大恩大德,我得好好服侍你們似的。什麼叫『委實備辦不起』,備辦不起,難道要我出資替你們備辦?」
選這二人入朝,衛青心中雖然十二分不情願,但是想想趙禹之言,卻也別無良策。
幸虧田仁、任安後來被漢武帝召見,應答頗稱帝意,漢武帝當即封了兩人的官,使得此兩人從此揚名天下。司馬遷曾作《報任安書》,這封著名的信就是寫給這個任安的。
※古人斷案故事:西漢太守薛宣施妙計辨識詐騙者
※古人斷案故事:西漢太守薛宣施妙計識破詐騙者
※劉奭,西漢王朝的掘墓人
※西漢「青天」秉公執法、剛正不阿,獲文帝賞識,卻被景帝忌恨
※西漢太守薛宣辦案賞罰分明,用法公平,令後人讚歎
※西漢的翟義是怎樣逮捕宛令劉立的?
※曹操並不姓曹 他為什麼自稱西漢丞相曹參的後人
※古代斷案故事:西漢太守薛宣施妙計識破詐騙者
※買官上位的西漢名臣,治完太子懟皇帝,卻被奉為官場典範
※西漢帝陵解密:嚴格的昭穆制度,使西漢的兩位名帝無法入葬於祖陵
※劉勰真的是西漢皇室後裔嗎?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那麼這兩個皇帝劉邦和劉秀誰更厲害?
※西漢:肉盾?刺客?法師!
※呂祿掌握西漢最精銳的部隊,為何卻身死人手?
※西漢七國之亂,吳王劉濞為何敢反大漢朝?
※唐朝大詩人李白是西漢大將李陵的後人嗎
※為何西漢依靠漢軍騎兵攻打匈奴,而東漢卻主要依靠外族?
※劉秀是劉邦後代,為何漢朝還要分為西漢、東漢?
※西漢中山靖王為何屍骨無存?
※缺乏根基的漢文帝為何沒變成西漢誅呂功臣們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