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樂府鍾


戰國末至秦漢末這一時期,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至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佔了主導地位。


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自隋唐以後,青銅器便不再有什麼發展了。正因為這樣,秦漢至隋唐的千百年間,所遺留下的青銅器便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陵二號銅馬車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掃平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歷史上,秦始皇及其儀仗隊曾經5次浩浩蕩蕩巡視統一後的秦帝國。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在前呼後擁的皇后、嬪妃、寵臣、文武百官、皇子公主侍候下,踏上出巡征程。


秦始皇坐的車稱為「金銀車」,由6匹馬所駕,讓太僕親自趕車。前面的馬以虎皮蒙著眼,警蹕車開道;後面的馬掛著豹尾,並用桃木製作的弓箭辟邪驅魔,其場面之大出乎常人想像。


銅車馬,稱立車,又叫高車,屬儀仗中負責警衛性質的兵車。因為馭手的駕車姿勢不同,而有「立為高、坐為安」的分別。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陵一號銅馬車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後,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寢,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其陵寢中也有車馬、兵器等陪葬品。而在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坑,便發現了兩輛用青銅製作,以4匹馬拉的戰車。

被編號為1號的戰車是立車、單轅雙輪,車廂為橫長方形,車門在車廂的後面,車上有圓形的銅傘,傘下站著御官,雙手馭車,前駕4匹馬。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青銅鼎


2號車為安車,也是單轅雙輪。車廂為前後兩室,兩者之間有窗,上車的門在後面,上有橢圓形車蓋。車體上繪有彩色紋樣,車馬均有大量金銀裝飾。


秦始皇陵銅車馬兩乘總重量2.3噸,由6526個零部件組裝而成,這兩輛銅車馬都是事先鑄造而成,後又經過細部加工的。是造型最大、系駕關係最齊全、製作工藝最複雜的陪葬車馬。因工藝過於複雜,陪葬物僅是實用物的二分之一大小。然儘管如此,它依然堪稱我國古代冶金史上的奇蹟,被譽為「青銅之冠」。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青銅戈


1號戰車為單轅雙輪車,車內配置了弩、矢、盾等多種兵器。轅長2.46米,輪徑為0.59米,通高1.25米,總重量1061千克,由3064個零部件組成。

車前套駕4匹銅馬,中間的兩匹服馬舉頸昂首正視前方,兩邊的驂馬略視外側,馬口微起,鼻孔翕張,像是正在喘息一般。兩側馬頭微向外轉,靜中寓動,造型風格和秦陵陶馬相似。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青銅戟


伯樂《相馬經》一書中論述駿馬時說:馬頭要方,目要明,背要平,胸要厚,腿要長。


這4匹馬無一不符合這些條件,它們個個耳若削竹,目似懸鈴,頭方肚圓,脊干平整,胸部肌肉隆起,腿部筋腱隱隱可見,就連馬口中的6顆牙齒都鑄得清清楚楚,表明這些馬正處於精力最充沛的青壯年時期。


車上立一御官俑,頭戴鶴冠,身佩寶劍,身份相當於兵馬俑坑中的將軍俑。他目視前方,謹小慎微,體現出古代封建社會森嚴制度下「伴君如伴虎」的高度緊張感。


然而,嚴肅的表情中又透出一絲輕鬆。這是因為,他並不是為皇帝御駕而僅是護衛,表現了心理上的一種踏實。秦代雕塑家一絲不苟、入木三分的雕刻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青銅箭鏃


車分前後,平面呈凸字形,凸突部分是馭手所坐之處。跪坐著的銅御者高0.51米,重52千克。其神態恭敬中又有一絲得意,充分表現出一個高級奴僕的心理。


車室的後面有門,左、右與正前辟有3個窗戶。正前窗板為鏤空的菱形花紋,窗板可以開啟,便於主人與馭手互通信息。


兩側窗可以前後推拉,窗板也是鏤空菱形紋,從室內可以觀察到車外的情況,但外面的人難以看清車內。篷蓋面積達2.3平方米,將馭手也罩在下面。篷用銅骨架、銅條支撐,上覆以絹帛。


4匹馬的高度為0.91米至0.93米,長度為1.1米至1.5米。4匹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別為177千克、180.7千克、183千克和212.97千克。聳立於馬頭之上的是車撐,用於支撐車轅,這樣在長途中休息時可減輕馬的壓力。


2號戰車通長3.17米,高1.06米,總重量為1241千克,由大小3462個零部件組裝而成,其中青銅製件1742個,黃金製件737個,白銀製件983個。


銅車馬是帝王之車,其裝飾極盡豪華富貴。在這輛車上,所用的金銀飾重達7500克之多。加之大量施以彩繪,使整個銅車馬顯得雍容華貴、光彩奪目。


尤其是銅車馬的冶金鑄造技術更是令人驚嘆不已,採用了鑄造、焊接、鉚接、子母扣連接等10多種工藝方法製作而成。


如車上的傘篷蓋,當初採用了澆鑄和鍛造兩種工藝。傘蓋最厚處有0.4厘米,最薄處僅僅0.1厘米,而且有一定弧度。如澆鑄水平不高,就會在製造過程中導致銅液流動停滯不前的後果。而秦代工匠能做得如此完美,充分體現了他們高超的技術水平和卓越的創造力。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青銅矛


車窗兩頭的內孔滾圓,如車門、前窗用的活動鉸頁,系馬肚子、馬頸的套環採用了策扣連接。


值得特別提出的是磨和彩繪相結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作者按馬體的不同部位的毛向銼磨,再塗彩色,造成真實的皮毛感。細部的真實和鮮明的質感是這乘銅車馬造型藝術的一大成就。


車馬通體彩繪,圖案花紋風格樸素、明快、大方,以白色為基調的彩繪肅穆典雅,配以大量的金銀構件,更顯得華貴富麗,這套大型的人俑車馬代表了秦代青銅鑄造工藝的突出成就。


秦陵銅車馬綜合各種工藝技術於一車,是秦代青銅製造、冶金工藝達到高度成熟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具有光輝燦爛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


秦始皇陵有大型的兵馬俑坑,在這裡發現的青銅劍比春秋時代的吳、越王劍晚了近200年,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長度。春秋以前的劍很短,只有二三十厘米長,春秋時的劍發展到0.5米至0.7米左右,而秦陵完整的9把劍,最長的達0.94米,最短的也有0.81米。


這反映了劍的功能從主要以顯示身份的象徵物向戰場上實用兵器方向發展。


另外,秦劍在設計上不僅長,而且薄、窄,狀如柳葉,特別是劍身不完全平直,在離劍頭的地方有束腰,即呈弧形內收,從而增加了穿刺的速度和力量。另外,秦劍全是鑄造成型,然後進行銼磨。銼磨之後,採用拋光工藝,使劍身光亮平整,沒有沙眼,經測試,光潔度很高。2200年前的加工技術能達到這麼高的水平,令人驚異。

秦朝代表性青銅器


秦銅盾


青銅劍一般都是短劍,它無法做長的原因是青銅材料易折斷。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


秦兵馬俑坑中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0.91米。秦王劍之所以長度超出0.6米,不僅僅是增加錫的比例,主要還是它的外形決定的。


秦王劍從正面看,由劍鍔部開始到劍尖,整把劍的形狀是呈梯形由寬至窄逐漸變窄,從側面看,也是由粗變細的,劍身的形狀略似於錐體,這樣的形狀可以減少劍身前端承受的應力,自然不容易折斷。


秦劍的代表左劍通長0.93米,身長0.72米。右劍通長0.92米,身長0.71米。兩劍的形制相同,劍體長而窄薄,中部起縱脊,近鋒處束腰,而且首、格、鞘附件齊全。特別是劍通體光亮,刃鋒銳利。經檢測,劍表面經過鉻鹽氧化處理。我國在2000多年前就發明了這種先進工藝,堪稱冶金史上的奇蹟。


除秦皇陵青銅車馬和劍之外,秦朝比較著名的青銅器還有陝西咸陽長陵車站發現的秦青銅蒜頭壺,高0.37米,環形腹,細長頸,在壺的近口處鼓大呈蒜頭狀,分為6瓣。蓋底,圈足,通體素麵。


另外還有雙詔橢升、北寖壺、弦紋鍪等,也都是秦朝不可多得的青銅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董收藏 的精彩文章:

如何鑒定大明萬曆瓷器
瓷器鑒定的九大訣竅
電視劇里的清宮娘娘護指神器

TAG:董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朱昌言藏古代青銅器-華夏文化之耀星
青銅器上的「龍文化」
殷周青銅器銘文
青銅化玉仿古青銅器玉雕藝術
文明象徵 青銅時代-欣賞《出土文物青銅器》大銅章
7件博物館的夏朝文物,青銅器與商朝區別明顯,陶器紋飾精美絕倫
青銅器之鄉話青銅
人類文明中青銅器代表了什麼?
台灣中正拍賣價格如何:瓷器·玉器·隕石·字畫·漢玉·青銅器·青銅鏡·田黃
發現曾侯乙的老祖宗!墓里滿是青銅器文物|瓷器鑒定真知堂
識器賞寶:青銅器——青銅農具
青銅器器物欣賞一覽表
青銅器——食器之鼎
【新書介紹】晉西商代青銅器
秦始皇陵中的帝王級青銅器賞析
清代鳳鳥青銅器適宜收藏
馬王堆出土青銅器,青銅器裡面的黑色物體,破解了漢代的食物之謎
中國古代青銅器濤范欣賞
神秘的寧鄉青銅器
銅鏡是否是青銅器中的瑰寶 漢代銅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