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多家媒體聯合深入我校採訪校訓精神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深入挖掘全省高校在重大歷史事件中和重大轉折時期,廣大師生在以校訓為引領,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的感人故事,激勵大家不斷為我省發展建功立業,近日,黑龍江日報、黑龍江廣播電視台、東北網、龍廣高校台等多家媒體聯合深入我校採訪,著重宣傳學校以「博學篤行、明德親民」這一校訓為指引,積極為我省乃至國家農業發展做貢獻的生動實踐。
黑龍江電視台:
黑龍江日報:濃縮老一代風骨傳遞繼任者熱忱 講述東北農業大學校訓的故事
在東北農業大學北門的石壁上,有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剛勁的筆劃中體現執著與堅守,綠色的字體里浸透著生長與希望。它是六十八載風雨兼程,守之彌堅的東農人在龍江大地默默奉獻的寫照;它是歷經磨難,幾經遷址,矢志不渝的東農人給予祖國農業的堅定諾言。它就是東北農業大學的校訓——博學篤行、明德親民。這八個字不僅鐫刻在一代又一代東農人的心間,更銘刻在祖國北疆廣袤的黑土地上。說起東北農業大學的校訓,要把時間倒回至2007年,在該校五屆三次教代會上,「博學篤行、明德親民」被確定為校訓。「博學篤行」語出《禮記·中庸》,「博學」意為學首先要廣泛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篤行」意為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明德親民」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親民」,明德之目的。校訓成文雖然確立得晚,卻繼往開來,既濃縮了老一代東農人的不畏艱辛、埋首鑽研的風骨;又傳遞著繼任者們腳踏黑土、辛苦耕耘的熱忱,即便是特殊年代到農村輾轉辦學,校訓所反映的東農精神也絲毫沒有褪色,它所映射的是歷代東農人的群像。在東農校園裡採訪,記者時時被東農人身上傳遞出的校訓精神打動著、鼓舞著。在這裡記者遇到了該校園藝學院教授、國內外知名的「番茄大王」李景富。75歲的李教授依然奔波在教學和科研一線。5年學習時光,50年教學生涯,他把一生最寶貴的時光都留給了東北農大。他常年深入農村一線,為了實現培育出優質的民族番茄品牌的「紅色夢想」,在最困難的時期,用熱炕育苗、用向日葵葉當隔離袋包種子,新時期為了更新知識,他又自學碩博課程、苦攻分子標記、分子生物學等新技術。最終他的27個東農系列番茄品種推廣到國內20多個省市,還出口到俄羅斯等國家,不僅為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產增收做出了重大貢獻,還為國際番茄育種尖端領域塗上了一抹中國紅。對過去農村基層的苦,老一輩的東農人感觸最深,而他們之所以選擇學農業就是要用學到的技術,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原副校長許洪吉記憶猶新地回憶起當年的教學生涯,尤其是農機系教師解剖拖拉機的過程:那時為了幫助學生學好拖拉機構造,老師們希望通過解剖拖拉機讓學生看到拖拉機工作時各部件的狀態、學好拖拉機的構造。當時,吉林工業大學從國外引進了一台解剖好的拖拉機,對東農來說高昂的價格沒有可能購買,於是教師們就用手鋸、機床,克服了重重困難,用一年多時間,解剖了一台鏈軌式拖拉機,後又繼續解剖了輪式拖拉機,在國內同行中引起了轟動,這些還僅是東農精神的幾個片段。上世紀70年代,許振英先生在6平方米的草屋內,以縫紉機和水缸蓋為工作台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資料,在水缸蓋上制定了我國的「畜禽飼養標準」和「飼料成分表」。農學系教授王金陵在香蘭農場時,每天住在滴水成冰的小屋裡,夜裡戴著皮帽子睡覺。但這一切沒有動搖他的信念,沒有實驗室,他和同事們就在老羊圈裡用土坯墊木板當實驗台。經過十幾年的實驗和篩選,成功培育了東農34和東農36號大豆品種,打破了高緯度栽培大豆的禁區,把我國大豆種植北界向北推進了100公里。在水稻割前脫粒方面,為我國乃至世界農業工程作出重要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蔣亦元2001年確診胃癌後仍忘我工作,病榻中帶出3名博士後,3名博士和1名碩士。今年1月,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東農動物營養研究所所長單安山,站在了領獎台上,他先後放棄了英國優良的實驗條件和待遇以及北京一家企業高職高薪的工作,毅然回到黑龍江從事「功能性飼料」研究。在東北農大,這樣的人和事不勝枚舉。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完成一年支教的2015級碩士研究生王琳說,「生活沒有別人朋友圈中的繁花似錦,但內在的收穫又怎麼能用現實的尺度衡量,這是東農帶給我的品質,也是校訓中涵蓋的東農精神的傳承。」(記者那可)
東北網:【講述校訓故事 涵育核心價值】 東北農業大學知識還給土地 黑土結出金豆
一場春雨過後,東北農業大學的校園滿是綠意,而在「中國番茄大王」東北農業大學教授李景富的番茄實驗大棚里卻是一年四季充滿綠意。今年李教授新培育的3500個番茄品種、上萬盆番茄幼苗在大棚里安靜生長,李教授全年無休的在實驗室、田間培育品種、播種、種植、收穫番茄,只為「紅色的夢想」,農民的豐收、別人口中稱讚的番茄成了他50多年最大的快樂。
東北農業大學校訓
東北農業大學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我國沒有自己的番茄品種,國內能夠見到的番茄品種都是國外的品種,七十年代唯一一個國產栽培的番茄品種6613品質極差,被農民稱為「溜溜酸」,偌大的中國市場都是「洋柿子」的天下。中國番茄育種窘迫的現狀,激起了李景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一定要擺脫這種尷尬的局面,不能沒有自己民族的番茄。從此他投身番茄育種,從1970年至今,春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五十多年來,李景富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灑在每一寸耕耘過的土地上,灑在番茄育種的科研進步之路上。1982年,李景富動員十戶農民種植自己培育的番茄品種「東農702」。上課時他是一名老師,下課後他就「變身」農民,騎著自行車去大棚看柿子。這一年,農戶種的柿子一畝地一天產出1300斤,賣出四塊錢一斤的高價,一個大棚就能掙兩、三萬塊錢,農民成了萬元戶。第二年、第三年農戶種植番茄的面積達到100畝、600畝,李景富也辦起了培訓班,指導農民種植番茄。這些農戶遍布全省各地乃至吉林等省份。50年來,他培訓的農民達幾十萬人次,足跡遍布全國11個省市,全省走過40多個縣、市。
李景富教授在番茄大棚
「博學篤行明德親民」是東北農業大學的校訓。李景富常說:「傳承校訓精神,就是要時刻銘記我是農民的兒子,我要用科研成果回報農民;能為農民做些事情,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責任。」講台上是教師、田地間是農民。在科研和教學之餘,李景富為了能夠讓更多的農民受益,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來進行科研成果推廣和普及,只要農民需要,就到他們中間去,為他們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題。廣袤的黑土地是自然的饋贈,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東北農業大學的專家們秉承校訓理念,深耕黑土,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科研禁區,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他們培育的新品種、推廣的新技術,推動了黑龍江省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蜚聲國內外的作物遺傳育種學家王金陵教授,他在20世紀60年代育成的大豆新品種「東農4號」,推廣面積6000多萬畝,創經濟效益5億多元;蔣亦元院士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研製成功了「割前脫粒水稻收穫機器系統」,解決了傳統工藝收割造成的農作物禾稈破碎不能再利用的缺陷,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收割機,給農作物收穫機械帶來了一場革命;還有王金陵、何萬雲、駱承庫、佟明耀……在東農人身上校訓精神代代傳承。
單安山教授和他的學生們
2016年9月,東北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所長單安山教授站在了國際科技進步獎勵大會的領獎台上,他的科研項目「功能性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但他並沒顯得特別激動,因為早在1991年,他就曾經在這裡領過國家自然科學獎。
作為我國著名畜牧學家、動物營養學奠基人許振英的親傳弟子,單安山先後放棄了英國優良的實驗條件和待遇,以及企業高職高薪的工作,毅然回到黑龍江從事「功能性飼料」研究。博覽國內外先進技術,堅持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單安山用了近20年的努力,在功能性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方面實現了基礎理論創新、關鍵基礎開發和產業化推廣。他說:「我最大的心愿是提高我國飼料的品質和使用效率,讓國家的畜牧業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最終讓每一個老百姓都能吃到價廉物美的畜牧產品。」
「博學篤行,明德親民」,深愛這方黑土和人民的東農人,甘願幾十年潛心科研、紮根黑土,在各個領域鼓了農戶、養殖戶的腰包,不斷滿足著人們對安全健康食品的追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東農精神一直在傳承、發揚,那是親民愛民的質樸,是堅守創新的篤行。
(黨委宣傳部)
TAG:東北農業大學 |
※《復仇者聯盟》遊戲中將深入挖掘超級英雄的內心世界
※賦能品質生活 格蘭仕合家歡冰箱深入國民家電普及攻堅戰
※菲新聞部長:深化菲中媒體交流 讓更多的菲律賓媒體人深入了解中國
※叩問傳統,深入堂奧:中國美術學院張捷教授
※探尋基礎美術教育「校地聯動」的國家推進意義——繼續深入的話題
※中國科協深入浙江安吉學習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
※YC校友中國行 參訪kika深入交流
※國家安全教育深入軍營 激發官兵熱情保家衛國
※趙華林:深入挖掘民族品牌文化內核 傳遞中國聲音
※鎮巴書法家協會會員深入三元、黎壩等地義務為老百姓寫春聯!
※縣婦聯深入開展「弘揚優良家風 促進家庭教育」父母大講堂活動
※中德深入合作:德國華人華僑科技工商協會正式成立
※秦直道研究不斷走向深入——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
※中國元素亮相沙特「坦圖拉之冬」國際文化節音樂會 見證中沙文化交流深入發展
※帶你深入淺出「工業互聯網」
※中陶會學校文化專委會管樂藝術教學進校園公益活動不斷深入推進
※福清巡特警反恐大隊:深入幼兒園開展反恐知識宣傳
※俄羅斯出現「會跳舞的樹林」,姿勢極其妖嬈,科學家深入揭開謎團
※高新區深入校園開展「消防伴我成長」安全教育活動
※博鰲亞洲論壇多國嘉賓就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展開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