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學中醫也要講究順序次第,你的學習方法對了嗎?

學中醫也要講究順序次第,你的學習方法對了嗎?

點擊關註:醫壽延年

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提供可靠、精緻的閱讀服務!

中醫學是一個偉大寶庫,它對人類健康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學中醫的同時要尊重西醫,因為西醫有其獨到之處,很多方面中醫尚不能替代西醫。

1.為什麼要學習中醫

中醫有著傳承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經驗,而且中醫的整體、辨證思維使得其治療原則是標本兼治、人病兼顧的。隨著疾病譜的變化,依賴於現代實驗科學,重於治標、見病不見人的西醫對無法明確歸類的疾病顯得無能為力,而中醫里有很多醫術,可以治療高難疾病,西醫無法代替,這是中醫所獨有的寶貴財富。

尊重西醫,並不意味中西混合,而是將中醫與西醫放在合適的分際上,發揮它們的獨到之處。學習中醫者,不能中西混雜,特別是用藥,不能中西藥混合使用。混合使用藥物,到底是誰打得准、得到的功效,這樣的糊塗進效,傷的還是病人,倒霉的也還是病人。但中西醫有可互相利用的地方。如診斷,可以用中醫診斷,並參照西醫所檢結果,用透視所見到的數據及病理的數據,加以利用參考。但參考,不是用西醫的數據去「抄寫」藥方,中醫根據自己的望聞問切診斷依據去處方,明顯區別了西醫以表治病,中醫是「依里(病情,病因)配藥」為原則,除望聞問切察知病情外,還需通過八綱辨證等分析病人的總體情況,才進行處方實施以標本相兼的整體治療。

2.如何學習中醫

2.1要勤學經典 熟讀深思 虛心體味

中醫有經驗科學的成分,對於傳統的繼承和學習是首要一關。《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煌煌經典自然需要深研,瀕湖脈學、湯頭歌訣、藥性歌括四百味以及中醫院校的教材《如中醫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等都是很好的入門書籍,尤需細讀熟讀,同時還要對中醫理論和各家學說有所了解。不論在校學習或自習,要多聽明師指點,多看古代名醫有關本草論著,多讀古方,多看名醫或有特長的中醫診斷處方,同時參讀診斷學,脈、面、舌、色等書籍,使其診斷病源病變得到判斷依據。中醫經典中的名句言論要熟背並虛心體味,不要憑自己的小聰明和一知半解的西醫知識胡亂批駁,但要切記,要有悟性地去運用,而非生搬硬套。不管看書、聽講,都要謹慎進行實情分析。

2.2要學用結合融會貫通

學習中醫,原則上是學通中醫,即以望聞問切為依據,通過有方不拘,熟透藥理歸經,配方原則,進行組方。學習中醫,要將理論學習與日常生活中的體察相結合,將經典描述與現實情況相印證。中醫藥是一個精緻絕倫的實踐體系,是以治病保生為根本目的,也是要以確切療效為自己的存在依據。要掌握望聞問切的基本技巧,更要多聽病者的呼聲,對病的好壞細心辨析,學會從病人訴說吐露病情及痛苦中看出端倪,理出頭緒,方能解除病者之難。葯有數千種,方有數萬個,病也有成千上萬種,而具體的病情更是千變萬化。熟讀方、葯是基礎,但拘執成方施治則只能是江湖郎中式的草藥醫。中醫藥不是草藥醫。不管看書、聽講,都要謹慎進行實情分析,不要將書經典獲者如寶,實用不如草。中醫見病見人,中藥有病有方,不能見病執方。「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要將中醫藥知識匯歸於治病保健之實用,學會辨證。新時代,新變化,新病多,要多聽閱新病況,解析病質,除新病痛。處方中藥,有時同病異方,有時異病同方,這樣做才是醫有所成,覺有所悟,不至於耗葯傷人,損財害命。

2.3從自我療治開始循序臨證,細心體察

學習中醫,有以下幾個要求。第一步,先醫自己,民間人曰,久病成良醫。這是最好的實踐。自己切自己的脈,自己吃自己配的方。自己診療自己最能覺察效果,最能從比較中了解自己的水平。要堅決甩掉自己不醫自己的觀點,不敢醫自己,這是醫藥功底不踏實,治病沒把握的真實表現。第二步,醫妻子、兒女、父母。因他們最有數,最心直,好壞直言、或直接拒醫。這是真實地反映你可醫否!如家人都接受治療,證明學已略有所成。第三步,醫治親戚。第四步,醫治朋友,待他承認了,你學醫已見有所成。這時才可真正踏入中醫之道,依法為素昧平生的一般人治病。學中醫不到一定程度,千萬不要任開處方救人,以防傷失。當然對一般常見病例也不必過分縮手。

2.4精益求精,努力恢弘簡、廉、便、效的中醫精神

醫乃仁術,醫者不僅需要融會貫通,而且需要提高醫德。學中醫者要有時代感,時代在進步,衣食住行與以往已有天差地別,當然不能照舊搬抄書籍去治理,但學中醫者對於其中的一些原則精神必須把握,這是中醫精華所在,也是生命力所在。例如中醫藥的「簡、廉、便、效」原則就非常值得堅持和發揚光大。我們特別要排除那種不明物化哲理,盲目宣傳現在葯「質量差,不道地」,而普遍採用重葯、補藥、大方的做法。它耗去大量金錢財物,煎藥去掉小罐用大鍋,葯喝得病人見葯就怕,脾胃腎肝損傷,醫前能動,治後難行。返觀古代的小方是絕對有效的,而用藥品類份量極其精準。老百姓有句話:葯准舔一舔,葯誤大船載。這話說明以病對症的葯,只要少量入口就見效果,如果誤方,哪怕大船運葯也無用,傷性命。現在中醫普遍開大方,也表明有些醫生不求精研醫術甘於平庸,只能開些傷身害財的「保險方」,有些醫生不知所以盲目跟風,更有少數醫生不夠理智,個別的連方藥性理都不能理解就拈筆處方。所以少數中醫者要進一步不斷自我讀解中醫,在進步的世態中保持適需的,淘汰過時的;不能誤導社會,造成人類損失,大量物質財力損耗,導致不少家庭人財兩空。

簡舉幾例:70多歲的退休女幹部身患腰椎移位。人需曲身移步,醫院診斷因年紀太大醫愈困難,結果另醫不到數日,花錢不到幾百元,即人身恢復站直,行走自由,無任疼痛不適之處,苦病解除。另一近50歲老婦,右足膝蓋骨下,生一瘤塊,若動手術切除,除了膝蓋,必終身殘疾,拐棍終身。後經中藥徹底排除骨下瘤塊,健步如原,那時只花了近百元錢。還有一男士,年近50歲,胸痛氣悶不適,經醫院檢查需裝起搏器,其人嫌裝起搏器生活有諸多不便,選擇中醫治療,幾個月後氣悶解除,飲食正常,睡眠安穩,經醫院檢查,已無心臟疾患,花了不到千元的中草藥就避免了起搏器對人的不利影響,可見中醫之效之偉大。×區醫院一名工作人員,人不能行走,經上海、北京醫院治療,難以恢復。後轉經杭州中藥服療,幾個月後,可以同到廈門等地旅遊,人說醫後步行超過同往者。由此可見中醫之威。

眾人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實質上這是對人服藥勸導而言。一般利病配藥,大部分口感舒適,確少有人感到中藥難服。我們常見到很多幼兒少年,服中藥後,到一定時間問媽要葯服,說「媽,葯有沒有啦,再配一點」。可見病對症的葯極利口味、腸胃。所以配藥一定要量少而味好。省錢省時,醫不配緊葯、奇葯、怪葯,更不能任意亂增其葯。味味量准有效。

3.小結

學習中醫與學習其他學科一樣,一定要耐心地持之以恆。悟導醫理,知道歸經藥理,靈活配方。切不可抄近就成,欺騙自己,糊弄他人。西藥有很多好的,但如封閉針、顛茄合劑、止痛藥、噴霧等,都只是起臨時之解,無療於病。學中醫時,認為有效替代司之,這萬萬不可,要延誤病人。

學中醫自始至終,不可忘掉未病行動。未病行動即所講的「六要」———飲食、冷暖、勞逸、陽光、空氣、情緒。在末病治理處方後,在比較合理處方飲服中(尚需注意中醫出方後,應囑咐家屬或護理者怎樣煎藥、怎樣服藥、講明要禁忌的食物等等),如無未病動作兼合,往往效果不佳,有的前功盡棄。未病六要之用,有力幫助推進改變不合適的習慣、不合適的行為、不合適的飲食,治理末病(已病)方能奏效於久遠成功。學中醫,有心者,不怕其深,不厭其煩,後來必有成果所見,煥發信心,簡易治難病大病,屆時方可謂獨具一格,特有見識。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佛法的修學次第
為什麼學道次第的人要學《現觀》?
要次第穩重的修學
洛桑陀美上師:「學修佛法要有次第系統地學」
界詮法師:修學佛法次第
中醫小白學習、找方之次第略談
大家不要混淆證道次第與學修次第
妙祥法師:次第修行是很重要的
對利根者而言,從低至高的修學次第會不會反而有障礙?
內修就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做人」,《金剛經》次第修法揭秘!
學佛的態度和次第
統攝一切佛法精要的修法次第
你的善良被別人踐踏過嗎?網友:幫他九次第十次不幫,你就是壞人
洛桑陀美上師:【《廣論》統攝所有甚深道次第要義,必須認真學習
對治自己煩惱習氣的次第?
修學佛法有三大次第
五位法安立的次第對修行有何實際意義?
洛桑陀美上師:「修行要按次第,並如理抉擇」
修行是一步一步來的,有次第有方法
次第修學:學佛人應具備十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