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百億級投資催熟NB-IoT 運營商贏利模式未知

數百億級投資催熟NB-IoT 運營商贏利模式未知

4G建設高峰已過,5G尚未來臨,這種情況下,NB-IoT(窄帶物聯網)迅速上位,成為電信行業的投資焦點。

在近期舉行的世界電信日期間,中國電信對外宣稱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網路,共計31萬個NB-IoT基站覆蓋全國,已經具備提供新一代物聯網服務的全面能力。同一時間,無錫市政府對外宣布,由中國電信無錫分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了2000個NB-IoT基站,已建成全國首個物聯網全覆蓋的地級市。

電信運營商憧憬物聯網已久,期望物聯網的海量聯接給已經飽和的電信市場帶來二次增長。但由於2G/3G/4G網路難以滿足物聯網對於低成本、低功耗、海量聯接數量的需求,運營商蜂窩物聯網的市場佔比一直低於10%。

2014年開始,愛立信、華為、高通、Intel以及多家運營商開始嘗試技術革新,以滿足物聯網需求,經過兩年的博弈、妥協,這一技術被命名為NB-IoT,並於2016年6月在3GPP標準組織完成標準凍結。

其後,各種基於NB-IoT的水表、電錶、燃氣表等智能抄表項目,以及智能停車項目在多地開花。除電信之外,移動、聯通多省NB-IoT的試商用也已經紛紛啟動。同時,共享單車也加入NB-IoT的隊伍,ofo在2017年2月與華為、中國電信啟動合作,摩拜單車則與愛立信、中國移動在5月15日簽約。

數百億電信投資

經過三年的海量投資,中國4G投資高峰已過。根據三家運營商的財報顯示,2015年,三大運營商共計支出1618億元投資4G網路建設,共建設102萬個4G基站。2016年,三大運營商共支出1500億元,共計建設113萬個4G基站。

但2017年,三大運營商均會逐步縮減4G網路投資,電信、移動、聯通分別計劃建設4G基站27萬個、26萬個、15萬個,總計68萬個基站,4G網路投資預算分別約356億元(估算)、742億元、180億元,總計1278億元。

根據規劃,5G商用時間可能在2020年以後,2017-2020年間,中國電信市場將進入投資波谷期。在2011-2013年的投資波谷中,電信行業投資熱點從3G向光纖寬頻轉移,這一次,投資熱點轉移到NB-IoT上。2016年以來,愛立信、華為、中興,以及三大運營商均已將物聯網納入宣傳重點。

「如果要覆蓋全國,三家運營商都得數百億的投資,」一位中國聯通資深專家告訴記者:「如果是完全新建基站,一個NB-IoT站的成本大概是幾十萬,但如果是升級的話,目前的價格應該是5萬元/站左右。」該人士稱,該價格包括了硬體、License、網路升級等成本,其中License佔比較高。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電信在無錫建設的NB-IoT基站,單站成本約7萬元。此外,2017年1月,中國移動在官網發布新聞,江西鷹潭市建設的NB-IoT網路,投資4465萬元,開通135個站點,單站成本33萬元。

上述聯通人士介紹:「電信、聯通,絕大多數基站都可以直接升級NB-IoT,成本相對較低。但以30萬站覆蓋來算,也都得150多億元投資。」

但中國移動可能需要更多投資。一份來自移動的內部材料顯示,目前,中國移動計劃在現有GSM網路上升級NB-IoT網路,但只有48%的基站可以支持升級。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移動如果建設覆蓋全國的NB-IoT網路,新建、升級的比例約各佔一半,總投資或許接近400億-500億元。

不過,除電信宣布建成全國NB-IoT網路之外,移動、聯通暫未就此表態。而且,除了NB-IoT之外,移動、聯通同時還在試點eMTC方案,eMTC也是針對低速率、海量聯接的物聯網技術,其支持的聯接數量低於NB-IoT,但提供的速率高於前者。兩種技術定位於不同的應用場景,但相比於NB-IoT,目前中國移動建設的TD-LTE網路均可以升級eMTC,可以大幅降低網路投資。

雖然技術路徑尚未明確,但大規模建設已經成規劃中的必然。根據中信建設證券日前發布的報告統計,2017年,電信、移動、聯通分別計劃新增物聯網用戶0.25億、1億、0.2億,計劃年底總用戶分別為0.47億、2億、0.63億戶。根據該計劃,2017年,中國蜂窩物聯網將新增用戶1.45億,總用戶達3.1億,成為全球蜂窩物聯網的標杆市場。

盈利模式未知

2017年4月28日,來自愛立信的NB-IoT工業螺絲刀作為雙創典型案例登上新聞聯播。愛立信東北亞區研發中心總經理彭俊江向記者介紹:「工業螺絲刀要求精度極高,每使用1萬次就需要校準。過去,工廠通過劃『正』字手工記錄使用次數,或者每兩個月就統一校準,效率較低。使用NB-IoT之後其可以自動記錄使用次數,優化管理。」此類工業螺絲刀成本超過1萬元/把,愛立信工廠使用此類螺絲刀上千把。此外,愛立信與全球第二大藥廠阿斯利康合作研發的物聯網呼吸機,也已經在國內商用,並計劃在全球推廣。

華為也在迅速布局,華為海思研發NB-IoT晶元、收購英國物聯網模組企業Neul、打造LiteOS物聯網系統平台,並且推出了IoT合作夥伴計劃,在水、電、燃氣智能抄表、智能停車等多個領域快速推進。

對於電信設備企業而言,NB-IoT帶來的不只是運營商的基站設備投資收益,還有跨界提供其他行業解決方案的廣闊機會,這也是其動力所在。

但在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運營商人士看來:「運營商暫時沒有找到NB-IoT盈利的希望。」

2016年,中國移動物聯網用戶數達到1億,物聯網收入僅44億,戶均年貢獻收入不足5元。中國移動人士介紹:「很多客戶一年也就6-7元,還有很多免費的。」同時,2016年,中國聯通物聯網用戶4000萬,年收入約30億,戶均年收入80元。聯通人士介紹:「移動物聯網主要是2G客戶,但聯通物聯網主要發展的是高流量客戶,ARPU值相對較高。」

但是,根據目前規劃,NB-IoT未來的ARPU值將遠低於2G/3G/4G網路。以高價值抄表業務為例,此前,2G網路提供抄表業務收費約5元/月,但NB-IoT抄表業務,收費低於1元/月,未來會進一步下降。中國聯通研究院在《NB-IoT運營策略》文章中分析,NB-IoT未來帶來的聯接數量可能達到蜂窩物聯網的70%,但只能貢獻10%的收入。

現階段,用戶規模仍然受到成本制約。機智雲總經理黃錫雄告訴記者:「NB-IoT低成本、大聯接的特點非常符合需求,很多WiFi、藍牙做不到的場景都可以使用NB-IoT,但現在成本並不夠低。」機智雲是國內物聯網平台服務公司,截至2016年底,6000多家企業使用機智雲平台,在線設備累計約700萬。

2017年,中國電信計劃投入3億元補貼,其中1億用於500萬台NB-IoT模塊補貼,每台補貼20元,運營商目標是將NB-IoT模塊價格降低至5美元。「但對於規模發展而言,即使5美元仍然偏高了,」黃錫雄認為:「畢竟WiFi模塊已經不到10元。」據記者了解,目前批量採購下,NB-IoT模塊價格為80-100元左右,距離運營商「5美元」的目標仍有距離。

此外,技術不確定性也是NB-IoT的制約原因。一位運營商人士介紹:「因為標準組織做出了不少妥協,使得NB-IoT現在不支持切換、不支持定位、信道覆蓋增強不足,未來大規模組網可能會影響用戶體驗,影響規模。」

「即使規模起來了,靠聯接盈利也不行。而寄希望通過數據、服務變現,可能性也很低,」上述人士介紹:「運營商物聯網平台暫不具備數據沉澱、管理功能,研發能力弱,也缺乏數據分析能力。」目前,三大運營商物聯網平台均非自主研發,中國聯通使用了思科的Jasper方案,中國移動OneNet則由華為開發,而中國電信則同時使用了華為、愛立信兩家的平台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黑中介攻擊消費金融平台漏洞批量騙貸 詳解反擊絕招
百盛第一季度扭虧轉盈 實體零售轉型之路仍艱
海島遊資源服務成競爭熱點 塞席爾希冀中國旅遊投資
藝術品網上交易市場 趨向成熟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

您可能感興趣

IFS為航空公司和機組運營商推出新一代IFS MAINTENIX 運營商版本
Datatist獲用友幸福千萬A輪融資,AI優化運營提高營銷效率
GrowingIO完成B輪3000萬美元融資,首推「分析+運營+諮詢」數據服務模式
重磅!美國運營商AT&T宣布:全國商用NB-IoT
IBM牽手運營商巨頭AT&T 簽訂十億美元雲協議
GET MY PARKING與歐洲最大的停車場運營商APCO
LINE MOBILE聯合日本3大運營商提出發展戰略
Android TV接入的付費電視運營商數量超百家
義大利運營商TIM與Fastweb攜手華為開通首個3GPP標準5G商用基站
AT&T、T-Mobile等運營商被曝嚴重用戶數據漏洞
GSA報告:全球運營商5G/LTE/VoLTE/IoT最新進展
專註泛娛樂空間運營及IP落地,「TOPSHOW」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波蘭著名鋁製品生產商IMPEXMETAL實施IFS APPLICATIONS來支持運營並優化生產
運營商熱捧NB-IoT 物聯網應用加速落地
華為發布全球首個ICT融合一朵雲FusionCloud 6.3,助力運營商構建數字未來
23億美元!GTT收購歐洲最大雲平台運營商Interoute
住宿運營服務商「ttg」完成千萬元Pre-A輪融資
頭條:泰國最大4G移動運營商TrueMove H數據泄露
LVMH接近同意每股25美元現金收購酒店運營商Belmond
GTT以23億美元現金收購歐洲最大光纖網路運營商Intero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