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清朝最愛國的太監,因冒死進諫被慈禧太后處斬
說起清朝的太監,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李蓮英和安德海。此二人皆是慈禧太后最寵信的近侍,凡事以慈禧馬首是瞻。但有一個例外,他原本也是慈禧身邊的太監,後被慈禧派去監視光緒皇帝,他就是——寇連材。
寇連材(1868-1896),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年少時也讀過幾年書,為人耿直。因生活貧困,15歲入宮當了太監,進宮之後被分配給慈禧太后梳頭。由於他聰明能幹,做事精細謹慎,慈禧對他頗為喜愛,待遇也就十分優厚。久而久之,慈禧對寇連材越發信任,便派他到光緒那兒當差,侍奉皇帝。實際上要他監視光緒的一舉一動,以便即時稟報。雖然光緒名義上是清朝皇帝,實際上處處受到慈禧的控制,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寇連材從小就要正義感,對於慈禧獨攬大權、賣國求榮的可恥行為很是不贊同,同時對光緒的不幸處境表示同情,支持光緒維新變法、圖強求富、救民於火的想法。多次向慈禧勸諫,卻屢遭呵斥,這使他更加憂心如焚。
強烈的愛國心,驅使著他下定決心,以死向慈禧進諫。在光緒22年(1896年)2月初十的早上,他跪在慈禧的床前嚎啕大哭,正在做著美夢的慈禧,被他的哭聲驚醒,怒容滿面問道:「哭的哪門子喪?」寇連材流著淚說:「國家已經如此危險,老佛爺即使不替祖宗打算,也該為自己想想,怎麼還忍心玩耍,不怕發生變亂嗎?」慈禧聽後,冷冷一笑,一通臭罵之後將他趕了出去。
寇連材看口諫不成,便下決心上書進諫。於2月15日,將寫好的奏摺交給慈禧太后,其中包括:請太后不要攬大權,歸政於光緒;不休圓明園,幽禁光緒;皇上沒有後嗣,請擇天下之賢者立為皇太子等。這些內容字字飽蘸血淚,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都是當時許多人不敢說的話,而他居然敢對慈禧說,可見他抱了必死的決心。
慈禧看了奏摺內容後,暴跳如雷,以「內監言事者斬」的朝例,加上「私通宮外,泄露宮內事」的罪名,下令將寇連材送交刑部,立即正法。這一年他才剛剛十八歲,奔赴菜市口刑場處決,神色鎮靜,整理好衣冠,對皇宮方向拜了拜,又向遠方父母叩了頭,坦然道:「如此足千古了!」
寇連材的愛國在清朝太監中可謂是空前絕後,他死後,光緒皇帝為他痛哭流涕,一連幾日不進飲食。
TAG:歷史妹 |
※不要瞧不起太監!這個太監冒死進諫甘願被殺,竟讓光緒流淚緬懷
※他是史上最仁慈的皇帝,繼位期間廣納諫言,卻因一事拒絕臣子進諫
※他敢向皇帝進諫:「從古到今,皇帝從來沒有一姓,就沒有不滅亡的國」
※為何魏徵敢於直言進諫,多次惹惱唐太宗,原來是背後有個大靠山
※明朝御史剛正不阿,經常直言進諫,官員們都很怕他
※清末敢於冒死向慈禧進諫的太監寇連才,18歲從容赴死
※此人冒死進諫本是一大忠臣卻為何領兵投敵?只因皇帝對他做了這件事
※明朝大臣都敢向皇帝直言進諫,為何清朝大臣只能唯唯諾諾執行
※唐玄宗如果聽此人進諫,殺掉安祿山,就不會有後來的安史之亂
※海瑞抱定必死的決心進諫,結果皇帝死了,他自己反倒升了官
※他直言進諫,漢景帝也採納了他的意見,為何後來又被腰斬呢?
※明熹宗玩物喪志,魏忠賢控制朝政。一廚子冒死進諫,可也難以挽回明朝衰微
※趙佶:我屬狗不準吃狗肉,大臣冒死進諫:你爸屬鼠,趙佶:你贏
※為了不讓大臣打擾自己享樂,這位明君在宮門貼「進諫者,殺無赦」
※他是戰國最強戰神只因忠言進諫被賜自刎
※冒死進諫慈禧被殺,到底值不值、傻不傻?
※朱元璋脾氣大,文官進諫卻被殺頭,死前亮出祖宗姓名,被免死五次
※劉備帶兵攻打荊州慘敗,諸葛亮明知不妥,為何不以死進諫?
※皇帝讓大臣進諫,大臣不僅不重視還將「皇帝」收押審問,次日斬首
※狄仁傑進諫,勸武則天遠離男寵,她卻張大嘴:來!給你看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