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把心傷了,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因素: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

別把心傷了,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因素: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

題圖 By stux from pixabay.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健康問也』:別把心傷了(中)。

提示:公眾號內回複本文關鍵詞:『心臟』、『心臟病』獲取更多相關專家視頻:

上一篇講了影響心血管的兩大危險因素:年齡高血壓,本篇我們繼續看看還有哪些因素也是需要格外警惕的。

一、高血脂

為什麼血脂高就有可能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威脅,尤其是對心臟。高血脂症會引起血管的脂肪堆積導致血管狹窄從而會出現心肌缺血、心梗等這些危險的疾病。

溫馨提示:現場動畫講解血脂高對心臟的影響,請觀看視頻02:55處。

現在血脂高的人還挺多的,通過化驗單怎麼判斷自己的血脂是否高呢?查血脂通常只需查血脂四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其中核心的一項如果高了通常就意味著血脂高。

哪個膽固醇指標高跟心臟病更為相關?

A、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B、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C、甘油三酯

在看化驗單的時候,我們除了要看總膽固醇之外,通常更應該關注的還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來說,化驗單上都有各指標的底限和高限,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高限了就要引起注意了。由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密度低更容易被氧化,氧化後的膽固醇就非常容易鑽到損傷後的血管內皮進到血管內膜下形成血管斑塊,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跟心臟病更為相關。研究發現:冠心病的病人至少有三分之一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指標為高。

溫馨提示:現場圖片展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動物血管的影響,請觀看視頻09:30處。現場情景演示膽固醇高為何會損傷血管,請觀看視頻10:40處。

對於有高血脂的朋友們來說,多長時間查一次血脂更合適呢?建議男性45歲以上、女性絕經後每半年就應該要查一次自己的血脂,如果是血脂非常高的情況下除了要通過藥物和飲食的控制還應4到8周就複查一次血脂情況。總的來說,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決定複查的頻度。化驗血脂注意事項:

1)空腹12小時左右

2)頭天清淡飲食

哪種食物含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更高?

A、鵪鶉蛋

B、豬腦

C、帶魚

實際上,這三項在食物當中含膽固醇相對於青菜或一般的飲食都要高,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這裡邊的帶魚100克當中含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76毫克,而100克的豬腦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100毫克。通常,吃上去特香的、口感特好的往往多半都是膽固醇比較高的。高膽固醇的食物其實還挺多的,比如大家可能常吃的魷魚乾烤魷魚動物內臟豬肝油條干鍋蟹黃等都含有比較高的膽固醇。飲食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吃的頻度和量

市面上有一些降膽固醇的保健品,比如魚油是否可以吃,效果如何呢?魚油對於降膽固醇的作用沒有那麼顯著,魚油一般對於降甘油三酯的顯著性是比較高的。應該說魚油是可以吃的,但是對於單純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常高的話魚油的效果遠遠不如目前有特別大證據表明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很好效果的他汀類藥物。

二、高血糖

高血糖病人如果剛剛得高血糖,早一點控制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怕,但是如果長期(超過5到8年)不控制的話就會對心臟造成傷害。目前我國大約有一億多的高血糖患者,其中對心臟造成影響的大概有20-30%,也就是大約有三千萬左右。過量攝入含糖高的食物又不能消耗掉(沒管住嘴又邁不開腿),這個時候就會沉積在血液當中使血糖變高。血糖高對於血管內皮的損傷非常大,它不是局灶到某一個點而是全身血管都會有瀰漫性的內皮的損傷,一旦內皮損傷之後血脂就很容易進到血管壁導致血管的狹窄。因此,糖尿病的病人同時有冠心病的比例也是相當高,而且血管的情況非常差,不是某一點窄了而是整個血管都差。

溫馨提示:現場圖片展示講解糖尿病瀰漫病變,請觀看視頻23:40處。

糖尿病導致的心臟病表現有何特點?

A、易有胸痛

B、沒有明顯癥狀

大家可能沒聽說過無痛性的心梗,糖尿病病人之所以會出現無痛性的心絞痛或心梗其主要原因在於長期血糖高導致機體內的末梢神經的麻痹,也就是對任何感知的疼痛和反應的閾值很高,因此比一般非糖尿病的病人對痛覺的感覺要低很多,這是糖尿病的一個叫微神經的併發症。正因為糖尿病病人的心絞痛沒有典型的癥狀,所以往往是非常有危害性的。

那麼,糖尿病患者應該做怎麼樣的檢查來發現心臟是否出現了問題呢?

1)抽血檢查糖化血紅蛋白

血糖的控制是最重要且最簡單的,糖化血紅蛋白的標準要控制在6.0以下。

2)定期查頸動脈超聲

可以先做一個頸動脈的超聲,判斷一下有沒有小斑塊在頸動脈上,頸動脈有斑塊往往心臟的血管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斑塊,因為血糖高是全身性的,它不可能僅對頸動脈有影響,對冠狀動脈沒影響。

3)定期查心臟超聲

心臟超聲不僅可以看心臟結構也可以看大血管有沒有斑塊問題。

4)心臟冠脈CT

長期血糖控制不是很好的往往已經有大血管病變了,像心臟動脈斑塊,這種情況條件允許建議做多排的心臟CT造影,通過CT的掃描可以完全呈現心臟血管的情況。當然,這是針對已經長期血糖沒有控制好的病人。

三、肥胖

肥胖會使心臟發生什麼變化?

A、心跳變慢

B、心跳變快

C、心臟驟停

每個人的心臟從出生以後跟其體格是相配的,如果體重增加以後心臟的負擔就更加重了,它需要做更多的功因而心跳的次數就要增加。假設原來心臟每分鐘只需要60次心跳就可以滿足全身的血液灌注,體重增加以後它可能需要100次心跳才能滿足全身的血液灌注。那麼,心臟長期在一個比較強的負荷下工作就會導致上一篇我們講到的心肌肥厚,心肌肥厚以後就會影響到心臟的舒張功能以及心臟的「房子」變小從而造成新的問題。美國一個學會關於兒童肥胖的調査研究發現:童年時期肥胖的且持續肥胖的人的心臟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了變化,室壁會增厚。

本文相關視頻:

https://ysfaq.cn/v/602337

其他文章推薦:

0.動脈瘤:一種大家並不熟知的疾病,一旦破裂很可能要人命

1.腦卒中、腦梗塞、腦中風的六大預警信號

2.突發腦卒中應如何應對?如何預防二次複發?

3.猝死,或許離你並不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肛腸科專家:四招防痔措施疏通血管、便便暢快無負擔!

TAG:血管 |

您可能感興趣

高血脂是導致冠心病、高血壓及中風的危險因素,如何自我判斷高血脂?三個誤區不要犯
高血壓症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是導致心梗、腦梗、腎衰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嗎?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是心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雌激素缺乏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的致病因素
偏頭痛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心血管危險因素和降低心血管病致死方法!
高血壓心理因素也不要忽視?調整心態對高血壓治療也是有益的
高血壓是導致心梗、腦梗、腎衰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預防是關鍵!
飲食因素對痛風及高尿酸血症的影響
高血壓是導致心梗、腦梗、腎衰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快重視起來!
白血病的易感因素與白血病的出血特點
含糖飲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因素
5大因素最毀心臟和血管!趁早遠離,別被心血管病纏上
中美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大比拼: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病率雖低,但控制率完敗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了解引起高血壓的四個因素,預防很簡單!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聊聊高血壓的致病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竟與這些因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