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個練太極拳的,成名後把五臟嚇出毛病了;他師爺騎著馬用沾粘勁,白蠟桿粘住了一條狗跟著跑北洋鏢師OO六下

有個練太極拳的,成名後把五臟嚇出毛病了;他師爺騎著馬用沾粘勁,白蠟桿粘住了一條狗跟著跑北洋鏢師OO六下

人情

人,生活在人群之中,必然要講人情。人情講多了,事情的真相也就容易被掩蓋了。要保留人情,又要說出真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春秋筆法,隱含道來;二是留在筆記里,等待某個不再需要顧及的時代,再翻出來。

這種事情,如果一古一今碰在一起,你在筆記里看到了現實,在現實中遇見了當初,這中間的種種本可避免卻未能避免的悲哀,是莫大的悲哀。而這人情顧忌的本身,即已經是這悲哀結局的開始。

筆記:太極,寄託,五行生剋【北洋鏢師】OO六下

時間:民國三年 地點:北京

感言:往事,並不如煙

寄託

後來又見著老海,比之前胖了些,告訴說遇見了一位明師,是真正懂太極拳的,顫勁十分了得,且內功深厚,跟他站在一起,就感覺他渾身散發出熱感來,好似一個火爐。另外,錢要晚些還我。

我恭喜他,問是怎麼結識的。老海說,慚愧,前些日子過得好像乞丐,見一個大院里有人練拳,幾個人由師兄領著,我就進門切磋,與他們推手。一圈下來,皆非敵手,一個個都讓我扔出去了。最後師兄親自上手,依然不敵,被我摔了三個跟頭。然而他並不生氣,反而說,我正是他師父要等的人,讓我務必見上一面。聽我河南口音,把我當成太極正宗,崇拜有加。我說我是訪友求道過路至此,按著舊日規矩,見著同道真人,可以叨擾幾日,求些學問。這一撥人爭相接待,於是有了個安身之處。

後來見著老師,果然有功夫,他推手不弓不馬,不丁不八,順勢搭手,隨機走化,手臂有顫力如電,高深莫測。最神奇是沾粘勁。一般太極推手都是往外發放,而這位老師如蛇吸食,粘上你就讓你脫不掉。

並且說,這位老師曾經當場展示,讓弟子伸出手掌,掌心向上,他用一根指頭點在弟子勞宮穴上,弟子竟然被他吸著就跟著走了。而且如何都脫不開,面色驚恐,不敢硬拽。老海也被邀請體驗,就感覺這老師身上有一股流動之氣,一旦沾上就被吸住了。所以他心悅誠服,當場拜了這位老師。

老海的精神確實比之前活潑了,話也比之前多了,對這個世界又充滿了熱情。我問他開始與這位老師交手,是什麼情況,打了么,踹了么?老海告訴我說,一招也用不出來。

這麼厲害!?

老海說,是的,站在他的面前,就好像對著一座高山,你被氣場籠罩,就好比老鼠見了貓,腿都軟了,神也散了,別說打了,看他一眼都渾身哆嗦。自己就好比是站在懸崖邊上,一動都不敢動。這才知道,楊祿禪「雀不飛」不是以聽勁化解麻雀騰飛蹬地之力,而就是直接把它給吸住了。

我吃驚:你們就沒有交上手么?

他說這就是交手的過程。老師人特別好,他有別的生意,也不指望教拳掙錢,他說他等了十年,就在等一個我這樣的弟子,繼承他的衣缽。我們先是談話,一談便感覺相見恨晚,然後促膝談至子夜,第二天又接著談,一連談了三天,許多的疑惑都解開了。此時老師突然說:搭搭手吧?聲如洪鐘,充滿正氣,那聲音充斥天地,又好似自我的體內發出,感覺地都跟著動了,我當時筋就軟了,才知道以前都練錯了。過去聽說有殺手行刺,明明見著人來,卻動彈不得,坐以待斃,只求速死。大概就是這般感覺。

我問他,宋大人那邊怎麼打算?老海說,我現在都看開了,也放下了。但是我依然會去應戰楊少侯,我看看他的斷勁能否掙脫我的粘勁。我問他沾粘勁如何修鍊,他說放空自己,全身心放空自己,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我與他探討,說沾粘是假象,真正是靠著步法身法逼進的,你能做到進者比之退者長,就可以讓他即出不來也脫不掉。糾纏一處則更容易察覺他的意圖,經驗多了,不必搭手也會有所預見,出手總能恰到好處,根本就是熟練與快,打的是一個瞬間意。

老海說不對,耄耋御眾,快何能為?你那都是形而下的,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你是練的形意吧?要練意,得意而忘形,而不是拘泥於形。

他說的似乎也有道理。我如何都打不出劈拳的力氣,只是聽說形意能打罷了。偷偷去某師爺輩的場子看過,平平無奇,我感覺並不如螳螂手法。

老海繼續說,形意過於剛猛,過猶不及,運柔成剛才好,你應該多練太極。我感慨他一介草莽,竟然滿嘴文采,有了修養。老海又嘆息:可惜明師太少,不不遇真師莫強猜。我問他這從何說起?老海說,宋譜、王譜(武傳王宗岳譜)都是好譜,可惜給一些人解錯了。

我提出再搭一搭手,看看他的進步。老海也滿心歡喜,似這次來就是急著贏我。一搭手,發現他確實鬆了不少,但是根本還是靠著身備五弓。身備五弓對付不懂武術的行,倘若兩個人都做到了含胸拔背,那就看誰的弓更強了。比的還是功力。我的功力是比老海強的,因為老海是死力氣,硬提的速度,而我是真正經過崩筋訓練的,我這幾個月的鷹捉不會白站。

老海動不了我,用勁他便偏了。傳出來的楊家老譜說,要守中用中,沾連粘隨;頂、匾、丟、抗,是為四弊。我練的就是緊固的身架,此即為「中」,守中就是守著這個周全的架子就是。你人再松,遇著外力要麼避開,要麼頂住,有時候打人,需要人頂住,有時候打人,又需要人避開,總之都有後續,哪裡有那麼容易化解?

只是頂有講究,是高手,緊固自己身架便好,如此守住中正,力不出尖,用力也是整體緊固自己。你只緊固自己,渾身恆力,不做一處抵抗,他便動不了你,也借不著力。低手不懂這些,往往迎力對抗,如此就中了埋伏,回撤不及,推手的竅門,不過是守住中正,引力出尖而已。

鷹捉一紮,推拉不動,你只要守著勢子不散,他就沒有脾氣。而他若及化勁,你依然中正,往前一欺,他便栽了。這叫趟步犁行,擋者必翻,你引化時,我即調向。筋肉擰裹,渾身擰結一處,左右也就橫撥不動了。這是內勁,外人不知,只覺力大,還當是形意拳過分抗力了。

老海感到神奇,不明白我只是站著,他怎麼就沒辦法。然後他試著誘惑我局部出尖,我並不上當,但也防備他又突然抽巴掌上踹腿。這時候,才發現形意拳果然高明,五行拳為勁力的五種縱橫模式,而一行又生一行,是動態變化著的,如此順著進退軌跡便守住了要害又能發力,正所謂: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他偷襲都沒有用,他敢「吸」我,我撞死他。

但這些,不都是攬雀尾就可以練著的嗎?

老海自己比划了一陣,道:其實你有些天賦,我正在換勁狀態,我老師不准我輕易用勁。所以你弄不了我,我弄不了你。主要也是你不會推手,光這麼站著,也顯不出我的巧妙。等過些時候,我新勁換成,我再找你。

老海說:其實你的身架比我的好,天賦也不差,你要能跟我師父練練,必然在我之上。我問他師父跟誰學的,老海說他的師父也跟他一樣,拜的是「太極」,而不是某一人,受過很多高手的點撥。其中最厲害一個老師,沾粘勁練到頂了,騎在馬上,用白蠟桿粘住了一條狗,那狗如何掙脫不開,只能跟著馬跑。

這個有可能,可是其背後必然另有解釋。並非老海認為的這般。

我感到悲哀,剛才我隨時都可以一拳鑽上他的咽喉。非常可惜,如果說那些吸大煙的身子壞了,教他們好功法他們也練不了,老海卻是經歷過一段死去活該的煎熬,用頑強的意志戒掉了的,而且他的身體條件非常的好。他選擇了這種「太極」純屬自找,勸他都沒有用。楊祿禪用常人難以忍受的刻苦,成就了輕描淡寫即能勝人的傳奇,他是綿拳為用,可你只見了果,沒有看到因。且即便知道了因,卻依然另有幻想。楊祿禪,一個寄託罷了。

我問他,那老師有沒有說什麼時候練成?老海說,愚鈍者,老師帶著,大概需要十年。我問他的師兄弟們跟了老師多久時間了?老海說,多的有十二年了。

散手

宋先生比武的事,我當時是錯過了。三年後,京城勢變,宋歸鄉養老,此脈未有純功傳承。又許多年,許禹生攜宋系子侄推崇宋氏太極拳法,傳出拳譜篇章完整,為宋先生再次揚名,第三代已有名氣,說起當年之事,宋氏太極越發離奇。只是拳論思路出自搭手較勁,用語一聽就是針對推手,斷不似古人心得,皆假託為宋氏流傳。

許禹生其人,出身富貴,有學問,於太極拳中參悟太極神髓,能以科學闡發拳中秘奧,又能總結歸納,著書立說,所以很受尊重。雖然「宋譜」亂了傳承,但亂了太極的卻是「王譜」的各種解讀,有了「王譜」,學生都可以審查老師,確實厲害。還好,還沒有人敢說楊祿禪的不是,楊家還是宗師之後。許也是有貢獻的,拳房以研究為名,集合了京城各支太極、八卦、形意、岳氏散手、少林、彈腿等拳,且又能融匯結合,雖無名目,但確實有了「研究社」自己的成果。

研究社拳法,以楊吳太極拳為根本,也有聘請形意八卦拳家,但傳授不深,實戰以岳家散手為先。岳家散手又有岳氏連拳、鷹爪連拳之稱,傳說為岳飛所創,又說出自古拳八閃翻,為少林正宗。八閃翻與太極拳也有淵源,戚繼光創編拳經,其中長拳即收入了太祖長拳三十二勢與八閃十二翻內容。

傳入北京的一系先前叫做岳氏散手,是擒拿散打形式,由雄縣劉仕俊設場傳下,傳為二和尚教授,一為岳氏連拳,一為鷹爪擒拿。劉與楊氏父子於同時期授拳,頗負盛名,與楊班侯拳場並稱東場西場、東營西營。

後有一位再傳弟子陳子正,發展出了以鷹爪功為基礎,強調抓擒捋纏的鷹爪翻子拳。這一年(1914年)秋,袁世凱設模範軍團,陳子正為護城旅任教官。後來他受邀去了上海精武體育會任教,輾轉往廣州、香港、新加坡等地分會,很有影響。

劉還有一個帶藝投師年長於自己的弟子劉德寬,劉德寬很早就有名氣,在某王爺府為護院,後來又從學於在王府教拳楊祿禪、董海川、郭雲深,與三門弟子楊班侯、程廷華、李存義皆為兄弟。所以他對岳氏散手另有見解,與陳之迅猛相比,他偏向內家,以踢、打、摔、拿、擒、捆、截、擲等法為要,創編八趟八翻手。又以六十四手變化,演化出直趟八卦掌,身為教習在護衛軍中傳授。因為劉是董海川八大弟子,所以被歸為八卦門。

研究社吳式這一大班子,都有跟隨劉德寬或劉的徒弟學過散手,後來這成為了「許禹生宋氏太極拳」的根底。改革的八翻手優勢是系統清晰,比太極拳上手容易,對擒拿關節與彈抖摔擲有專門訓練,偏向實戰。弱勢是突出擒摔巧打,勁力剛促而缺透長, 還在推手範疇。不過尋常打鬥,攻擊要害也夠用了。這也是太極、八卦與形意的區別。形意最直,但求直最難。若直而無勁,不如曲迂。

因為兼習岳氏散手,而且都是優秀學生,受邀研究社的學員成績也都可以。對拳架也有編寫打法歌訣,雖顯繁縟與片面,但總歸是個材料。後來見著許禹生弟子的拳架,已經稱為宋氏太極拳了,套路偏向吳式新架,前俯發拳之勢略多,唯獨行拳過程蠕動誇張,強調節節貫穿,沒了偏枯的印象。

晚清王府流行豢養能人異士,如古董字畫一般相互炫耀,武師也會被介紹入軍營為教習,以成績爭功。武人出身門派不同,技擊理念就有差異,有門戶之見實屬平常。大家即是同事也是同行,表面上維護著關係,也是維護著利益,關係大多並不融洽。比如楊班侯喜歡動手,卻極少與同事談拳,一旦動手,必下 重手。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若是個圓滑的人,長於結交,混個場面也非難事。可如果是個認真的人,大概是不討喜歡的。學生就是僱主,就是顧客,花錢買藝,說輕了不好,說重了也不好,更不好干涉自由選擇,教師之間關係微妙,師生之間也關係微妙,頗多無奈。

精細學生會多方討好,認為多見些稀罕功夫就高了,其實你要場面教師也要場面,都是不得罪你,這麼回事罷了。真正得著衣缽的,反而是那些愚魯忠信的人。而投師一多,便會被視為雜學,必然不會是繼承衣缽之人選,也就教的不深。老海原本是個認真專一的人,後來也糊塗了。

聰明人樂於跑腿,見人都是笑臉稱師,即便不喜歡你胡亂逢迎,也會怕你反目記仇,於是相互客套,無法拒絕,可以早早混個地位。這種人擅於看風使舵,當著利益需要說話,即是諸家之徒,便是有見聞的人,當說誰好就說誰好,八面玲瓏,受新人崇拜。形意門的風氣要好許多,這跟立門的祖訓有大關。太極門、八卦門是因為兩位宗師,突然在京城興起的,形意門不同,是自晉、冀、豫的鏢局沿革的,根基深厚,制度完善。形意拳原本發自戰場,鏢局出身的人,教習護院、士兵也更務實。

太極門是非便多,也是徒弟相互串串的結果。好比楊班侯極少與同事談拳這事,有說他性情孤高,談拳便要動手,怕傷和氣,所以不談。也有說他恨得手癢,但根基不穩,動手怕得罪人,所以避諱。也有說法,說他武藝是好,卻也不是最好,遇著一些人時,便閉口不敢談拳。其實說話這事,看的是交情跟心情,楊班侯原本就不是喜好賣弄的人,就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都不願往這去想,非弄出點什麼趣聞來不可。

都是閑人,圖個玩耍,謀個地位,弄拳也是附庸流行,又顯男人氣派。手上的太極,就跟手上的核桃(文玩)是一回事。不下功夫,必少功夫,於是多好玩弄技巧,以圖反出常規賺個驚喜。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腦子聰明就能放飛勇武之士,有這好事正合潮流。是運動就有好處,弄不動別的,也就弄弄太極了,論打有楊家人頂著,多好。太極拳原本是養人的,然而這個時代流行吸食鴉片,許多拳家也不例外,此物於人體魄精神俱有損傷,格鬥激烈難以支持,也只能摸弄戲耍,弄些神奇。

許禹生好組織,十數年後,聘請陳延熙之子陳發科入京傳授陳氏太極。陳發科工於纏絲,拳架紮實,初看過於剛硬,細對比二路拳法,楊氏斷勁與炮錘相似,許禹生等柔弱推法難以匹敵,極為嘆服。時民國首都已為南京,北京境況大不如前,許多拳師南下,武、楊太極傳向全國,而陳氏卻在北京紮根。

凌空勁

宋與楊少侯比武細節卻是另一時期傳出來的。有吳鑒泉弟子,大概隱瞞了事實,自稱早年隨學名家,且時常受到宋之點撥。說是他先在別處得了「宋譜」,由師解譜,惠及師門。後又請益宋先生,未曾想宋先生也有一冊,兩者對照,除名稱外同為一譜,如此才引著宋先生顯了絕技。回想過去,大概是與宋交往不深之故,未曾記得有此神童。比武場面,也許是在場少數人傳出,也許是猜想之言,附會了一個新說「凌空勁」。

不管在京城太極門人眼裡,陳家溝人是不是擔不起這個祖師形象,但楊祿禪是陳家外傳弟子為不爭事實。武家已經在楊氏老家宣揚王宗岳、張三丰了,宋書銘又在京城拉著吳氏推崇宋遠橋、許宣平,京師太極拳是楊祿禪打出來的,總不能學了楊家的拳,又樹立個祖宗壓楊家吧?太極拳,還是楊家的正宗!

楊健侯年邁,時楊家嫡傳在京城也就楊少侯與楊澄甫了。餘外還有一位留在老家的長子長孫,傳的低架,與高架的武式對比鮮明。楊健侯人稱三先生,楊班侯人稱二先生,他們上面還有位長兄楊鳳侯。楊祿禪三子,健侯寬厚溫和,但天賦最好,對太極剛柔理法理解透徹,初學就能推手,擅於演化發力技巧;班侯剛躁,好真武藝,專練技擊,實戰最強;鳳侯學拳辛苦,他承載著楊祿禪的期望,遭受了他人不能承受之艱辛,功力最深,拳架最精,也最像父親,可惜因為管束過嚴,少年時驚恐成疾,藝成之後行為放縱,身染惡習,後早卒。子楊兆林(字振遠)留在家中。

楊振遠之太極,外軟如棉,內堅如鐵,其人性格剛強,亦喜發人,善用散手,有先輩之遺風。其拳架小而剛,動作快而沉,處處求緊湊,發勁冷脆;而其身勢低平,步幅沉大,臀部近乎貼地,其教人亦然,因好出手即攻,從學者亦多不能忍受,所以收徒甚少。

楊少侯的太極拳得班侯親傳,兒時也受教於祖父祿禪,是當時京師太極拳第一人,其技藝之高、名氣之大勝過楊澄甫。

有說法如下:宋書銘與太極拳名家推手的事驚震京師,訪者日漸增多,但多被宋婉謝。他當然有資格拒絕一切比武。然而,這一天還是到了,楊氏太極拳宗師楊少侯帶著數位徒弟來到了宋書銘住所。

宋聞聽少侯來訪,親自迎出門外。把少侯一行讓到室內,寒喧過後,少侯表明切磋拳藝之意。宋書銘言對少侯慕名已久,能與少侯接手乃是殊榮,少侯登門造訪更是倍感榮幸。當即到室外接手。宋與少侯一搭手,竟然空如無物,少侯也覺得宋的全身沒有實處,如此棋逢對手。

兩人似乎靜止,少有動作。只見少侯像是在練氣功,頭懸、身正、氣沉、體舒;宋則相反,運功、提氣,不敢稍有鬆懈。突然,少侯抬手,一拉一放,就見宋書銘像被風刮跑了一般,倒出三丈開外,連退數十步,才慢慢停下來。過了一會,連聲說:好厲害的凌空勁,我領教了。接著詠歌訣一首: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高手過招,外表平靜似水,內里暗流洶湧,驚濤駭浪伏於胸懷,表面不過起了一點漣漪。事情也就這麼輕易化解了。楊氏,正根正脈,得天獨厚,又受教嚴苛,他若倒了,天理便倒了。

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結局了,若宋先生真是贏了楊少侯,這反而是太極拳的禍事。我本意也不盼著他贏。楊少侯也確實是一代名家,點到為止,並未往深里去。從中我又看出了太極拳優於一些拳法的地方,留下無盡的遐想與轉圜的空間。

這事是吳鑒泉一位徒弟傳出來的,後來成了北方一脈的代表。姓吳也姓烏。繼承的是空靈的一脈。吳鑒泉還有一位南方的徒弟,比較厲害。十年後(1925年),一位中醫世家出身的軍政要員褚民誼,由廣東赴北平,正值太極拳理法完善的鼎盛之時,褚深受吸引。他先投師楊澄甫,楊澄甫名冠武林,出手傲慢且強硬,後拜在吳鑒泉門下,繼承了務實一脈。其人聰慧,頗有發明,利用器械發明太極棍、太極球訓練太極八法,非常有效;對書法、射箭、放風箏、踢毽子都玩出了明堂;他以行政院秘書長身份,親自示範太極拳動作,以吳鑒泉的拳照整理出版了太極著作;也一直從事國術研究與宣傳工作,曾改組中華國術協會,力主國術科學化,曾出版著作《國術源流考》。可惜其人未得善終,發明未能推廣開來。

千斤墜

再見老海,又胖了些,颳了個光頭,兩眼放光,好似預支了以後的精神。一走一轉已經沒有了草莽習性,儼然大師風範。他跟我說又遇到一位真高手,也遇到了一位真對手。是王茂齋的徒弟,二人交手,靜靜站了有一刻鐘,只感覺四周圍換了天地,在虛空中佔了三百回合不分勝負,最後二人力竭虛脫,打成平手。勉強支撐回到拳房,癱軟一夜,不能自持。而先前那位師父卻也無解,正應著天外有天。

我問他,你又拜了王茂齋了?他說機緣不到,現在獨自練習。如今開悟,已經捨棄了招式,專門站樁,暗裡運行太極十三勢。我問他實戰如何了?他說實戰不急。這一次他沒有要求搭手,只是要看一看我的拳。我當時受過師兄點撥,知道劈拳入手得藝太難,偷偷練了別的東西。老海看後,評價還是過分剛猛,遇見柔的必然吃虧。

他跟著比划了一下,說錢晚些還我,又借了一點,說以後連本帶利還我。我也缺錢,冒險挪用了櫃檯上的。

他拿了錢,有點不好意思,顯出了真誠,大排排的往椅子里一堆,又開始跟我稱兄道弟。他告訴我,他現在也定步如山,推拉不動了。氣沉丹田,千斤墜自然就有了。然後就椅子上站起來,讓我試。我試了,不過是三個技巧。一個推肚子的,他使勁鼓著,本來就胖,就感覺滑不溜秋按不實在。你斜推著,確實有些反力,待按實了他則一拐,極容易折了腕子,也不好跟他較勁。真要跟他紮下架子認真,他兩手在你頭面左右,又瞪著眼,萬一起來虎勁,挨上一巴掌也是不好。奉承了兩句,說很可以。

在他心中,可能我也不是低手,如此評價他很受用,讓我不要敷衍,敷衍就是哄他。他尾椎勾著往上鼓,也不離身架正規,他用中節頂你稍節,相比容易用上根節,同樣功力,他占著優勢,你真要動他,則得比他強悍許多才是。此其一。

我再次謙讓。他則不饒,我試了試,確實有了進步,但是隱隱感覺,他是從我身上借鑒去的,於是發了個力,他趕緊兩手托我的肘,如此一合,二人成了一體,推他便是推我自己,比從前多了一些巧妙。此其二。

他突然發力,可惜不會上步,於是並沒有把我怎樣。呵呵笑著,有點尷尬。又讓我推他的胸,這個就更簡單了,身體暗暗的前傾壓著,折住我的手腕,硬頂上去確實有些分量。但這些都是伎倆,偏離了武功正規,很容易對著下個陷阱。點破也不是,不點破也不是。此其三。

他領會錯了我的愁容,以為我是犯難了,笑著教我,換他來推。我說輕易不習慣讓人沾身,按著形意拳,讓人沾著身子也就敗了,因為以虎撲之力,碰上身軀就是重傷。

身備五弓,反弓斷弦

老海還是懂些武藝的,他說虎撲要發出重擊太難了,最多就是個推按。虎撲就好比葯弩,周身擰裹鑽翻就好似綳上了弦,一觸即發。但是含而不發,而是依然打出一個躥步的衝撞,等著衝撞的第一道整勁破了你的勢之後,這瞬間二次發爆發力。好比是用這弩直接頂上了你的身體,瞬間扣動扳機,射出這一箭來。拳譜講消息全憑後腿蹬,蹬的是這個筋骨崩放的消息,而不單單是蹬個衝撞的勢頭。

人體複雜,這消息可以先發,也可以後發,如此發拳如射箭,連環一氣演,身步催著,百發百中。這是半步崩拳的秘密。虎撲為崩拳之根基。尋常發拳是利用慣性兜出一拳,而這個是頂撞之中驟然崩發。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還以為是丹田氣足的結果。所以有人也用燧發槍做比喻,那丹田如炮膛,真氣如火藥。其實最佳的比喻,就是老譜上的,叫做反弓斷弦,但這個太難。

老海雖然追求神奇,但好歹動手還是在肢體的技巧上。

老海問我,你的推法怎麼樣?我說我們就是推「手」,把對手封鎖在門外,你要進來,肘膝正等著你。老海說:讓我試試。我伸手給他,他試探,而後突然發力、而後引誘、而後虛晃……一一都用過了,依然推拽不動,但他突然使詐,擰旋我的指頭往斜里拽我,我順勢一卷抽出來了,做勢上步靠打,但沒有上。

老海被驚了一下,若有所思,但沒說什麼,便沒評論成敗。我點撥他:其實這就是個遊戲,功力比試都是遊戲。無論樁功、整勁、聽勁、化勁、甚至拳勁,只要不能作用上去,不是實戰中的施展,都得另當別論。好比以破講破,剛才都不用擰了,直接插眼得了。我要不讓你插著,我就得變化,這一變化,那些站著不動的較量就都是假的。

老海依然沒有作答,我感覺他的思維與拳腳已經不知不覺的變遲鈍了。老海反問我:難道我錯了?那「新拳」的斜中寓正與川字步是怎麼回事?

新拳說的吳鑒泉規定的太極拳架,受過宋書銘的啟發,吳氏太極改了中正安舒,而身體前傾,壓住拳勁行拳。川字步則是說的左右腳各佔一邊,手隨中線佔中豎,然後調整這個三角,用以卸力發放。老海不明白的是,形意拳卻是腳踩一線,他是想問這個。

我分享我的經驗,形意強調進退,用勁集中,高明之處就有這個對胯的特殊訓練,讓它身勢沉穩,兩腿強勁,更方便集中打出拳勁。而這是功力,不是技巧,僅僅松沉是做不到沉穩的。其沉穩強勁在兩腿與胯與臀的大筋完美協作的結果。劈鑽練功,帶練成了,崩、炮、橫也是折著打人的。太極拳從強調了推手,也需要這樣看正似斜,看斜似正的步子,於是取個折中,求其穩固。但也絕對不是這麼定定站著,而是利用這個空隙左右閃折,以正擊偏,衝擊力便也有了。所以說,這個川字有上步則有發揮,沒上步則沒發揮。

內三家——太極、形意、八卦,都講究弓,隨著拳法融合,推手流行,對弓的理解趨向統一了。特別是需要大功夫才能練就的形意拳,淪為簡單的招式之後,對它的理解也就趨向骨節技巧了,而忽視了真正的功力——筋的訓練,與骨的強化。太極的弓,是弓身成斷環的犁弓,即好比一個弧圈,自腳跟到手指,通過脊柱以最直接的弧線壓成一體,那麼由跟到稍,便有一個最直接的物理壓力。因為是稍節的頂端施以壓強的,而不是側面,這就是備弓的秘密。是為集中力量,保證攻擊點順著壓力線貫穿對手。手腳貫通,便是身備五弓。

所以八卦掌的拳譜有言:一手不勞憑指力,犁牛猶怕反弓張。就說的是犁具能夠切地,除了犁頭的造型與切入角度,靠的更是犁弓的造型與合力能力,換了別的形狀,勁力都難以集中犁頭。

綳弓,則是隱喻脊柱與腿連成一張弓,出拳好比射箭。是為綳弓射箭。備弓是為內家要領,綳弓則為發勁技巧,但還都是「法」不是「弓」。唯有「反弓斷弦」是為功,形容的是功力之下的殺傷狀態。即是沒有功力,便如何也達不到效果的,不似備弓、綳弓,尋常人也能掌握。可惜,反弓斷弦被混為一談了,且因為沒有功力,便演化出了種種歪說。有些拳論,用以指導初學者是不對的,容易低級化理解。

反弓就是反曲弓,是相對直弓說的。就是弓稍反卷那個樣式的。沒有上弦的反弓,弓身是反卷呈圈曲狀的,上弦是把這個弓身反向扳曲過來,如此就比直接拉住兩頭的直弓可以儲存更多能量。

直弓多為長弓,反弓多為短弓,因為動能強勁,所以弓身可短,卻不減威力,特別適合在馬背上使用。其特點在撒放上,表現為弓弦回彈的速度更快。弓身可惜迅速恢復狀態,如此發箭的間隙則可以更為密集。

反曲的弓稍有長短軟硬之別,長稍且硬,這一段沒有彈性,則容易在開弓的時候針對弓身形成槓桿力,方便開弓。而就撒放上,回彈速度太快會蹭到手指,會影響到精準度。細說奇說,「弓」是非常細膩的學問。

傳說成吉思汗就弓身與強度進行過最佳比例的改良,發明雙反曲硬弓,強度極大,需要幾個人合力才能給弓上弦。「反弓斷弦」說的並非綳弓射箭,而正是弓弦綳斷瞬間,弓身驟然反崩開的這數人合力。是反崩,而非拉力張滿,所以其運行內涵,則與備弓不同。消息全憑後腿蹬,可以理解為觸發消息,形成「斷弦」。捕獵的夾子,也是反弓原理,那個觸動的機關,叫做消息,而這個玩意,叫做「夾剪」。 這是形意拳的核心秘密,其他拳架打法雖然已經十分高明了,然而也只是外在形式而已。

拳譜有言:六合相聚人難躲,遇敵好似弓斷弦。

我時候後來一次清理門戶,同樣用的白猿獻果,但帶著反弓暗勁,將那位高手的腹膜在下腹處崩裂了。後來形成漏氣,雖然不影響生活,但是每一發力小腸便會下竄,如此廢了武功。如果沒有反弓暗勁,也不過是我這般,把人懟個跟頭而已。

核心,活步扎槍

「斜中正」是宋先生的秘密,即身體前傾,如此肩背自然就合扣了,後腳過腰順背至頂,是一條牮柱,其勢如同推車一般,最利支撐。過去打擂台推擂,這麼探臂一撲,人就給跌下去了。老海領會到了部分,即是身體偷偷傾斜,以泰山壓頂之勢壓住對手,推手之中有個往後撤身的空間,又有助卸力,側立看,也是一個川字。

然而老海必然有過對比,打不出形意拳的透勁。觀于海者難為水,他若不是見過張老師,我也沒能力說服他的。所以,我也無法幫助到他,因為我此時也打不出透勁。我只能告訴他,一定要活,不能依賴技巧。時人學拳都不下力氣,口頭也是「學兩招」,以為學個招式就能制人,這招用老再換一招,結果一生都圍繞著套路玩耍。老海能反覆找我,一為借錢,一為指望用新招式找回面子。

我只能跟老海說,斜中之勢,來之扎槍。老海,你練過扎槍嗎?

攔拿扎是槍法之本,但實戰用槍是躥步扎的,動槍必然動步,因為那破槍的最是盯著你的咽喉與手腳下殺手。你即便指望你的中平槍能夠封住對手,你也要提防他的虛晃扎你的腿腳。特別是用刀的,都是滾身而入,所以用槍必然動步,一位躲避,一位追趕,躲避與追趕合為一勢,合著扎槍才是真槍。不然藤牌刀手很容易就把你破了。當世用拳,腦中都是二人對搏,乃至緩步推手;但實戰之中,若是兩人攻來,雙刀對槍,你又如何從容應付?

形意鷹捉承自劈槍,而劈槍扎槍,走連環過步踐躥,不斷的過步踐躥,合著不斷的攔拿扎槍。重心偏前,而不出尖,一為穩固,二為勢遠,三為以上後步快。化而為拳,取法鷹熊,熊似觀天不看天,鷹似觀地不看地,單獨一勢,自然要出來單獨一勢的力度,所以演變出了頭肩打法。但實戰不能孤注一擲,變法最為貴。不然總是危險。所以一勢聯合一勢,如高山滾石,傾軋圓轉。

老海應該是信服的,但不知為何,大概是求學真傳而不得的緣故,他很排斥形意。問我只說推手不說搏殺,怎麼破他?我用了一個白猿獻果,借著鷹捉的墜勁一個抖把,老海腰胯一窩,倒縱著蹲坐到了椅子里。

我猜以老海的實戰經驗他必然知道,退著沒我長,頂撞沒我強,只能蹲坐回去。但他大概是認死理,認為只有化而後發才為高上,總想著練個最高的。如此,我也說服不了他,他也說服不了我。老海有些氣惱,說你這也是太極?我說這不就是攬雀尾那一按么?老海道:你按我胸試試!我說那我可真發勁了!?

老海偏轉了一下身子,嘆息一聲,道:你走偏了。

其實我這番話,也是我師兄偷偷教我東西總結出來的。心意拳的套路是鷹熊四把錘:橫錘把、挑領把、斬手把、鷹捉把。中間有個懷抱頑石,含著虎撲把,橫錘帶著過步踐躥,是為虎躥把。後來這四把錘被精簡為兩把半,最是練功。去掉的一把是斬手,半把是踐躥。斬手有好幾種,斬手一去,鷹捉回身把與懷抱頑石把以及回身法的種種過渡把都沒有了,比如:迎門鐵臂、燕子抄水、三盤落地、猛虎回頭、霸王觀陣——

我在槍刀上兩次輸給師兄,難得見他,就請教他槍法。於是他就這拳架給我解槍,原本四把錘對應著六合槍,卻發現中間一段盤轉太多,勁路較難。放在拳里也是一樣,這一段額外的起伏盤轉,所有後來功架就給去了。心意拳由一位楊祿禪同時期的高手買壯圖經過了綜合精簡,這是高明之人,套路越縮越短,不似一些拳種,套路越編越長。結果用槍刀一對應,發現這一段卻是滾牌刀法,專門破槍,是為龍身翻滾。對比著滾牌刀法,就知道躥步扎槍的重要了。

我問老海,在山上真刀真槍的時候是什麼情景。老海說,亂糟糟的就是個砍,刀也管砍鐮也管砍,一砍一刺最是實惠,但抬手一槍比啥都好使。然後說武藝是武藝,殺人是殺人,要說只圖殺人,還練個屁武藝,我有的是辦法弄死你。比的就是個推手高低,扯什麼搏命?

這跟我剛才勸他的,又有些相仿,我再次啞言。見他有點急,我就沒有告訴他,楊式太極拳的核心跟著形意扎槍一樣,就是一個搬攔錘。川字上步,攔拿扎槍。

化勁

後來間隔不久,又見過一次,是老海以凌空勁傷了某位方家,還賺了一筆賭籌。老海對「不讓沾身」有了另外的解釋。但他依然沒有還我錢,而是尋了一個相好,準備開場收徒。那天他請我赴宴,座上有他幾位朋友兼帶弟子。老海當時的感悟是,太極、形意都是一樣。猜想他大概用了我教的法子贏的人。

但酒桌上不很愉快,他的朋友神秘兮兮,對我與老海的關係似有誤解,我便展示了兩手,用的形意回身,對著八卦的走轉,好是套用十字攬雀尾比劃的,搶了老海的風頭。幾人慫恿我們試手,老海沒有動手,而是與我爭執理論,我當時會的就多了,用摟膝拗步的用法考他,他竟答不上來,跟我瞪眼且紅了臉。我說,海哥,瞪眼沒用,還得看功夫。

老海對我說:老弟,你走偏了,太極拳不是這麼練的。你再講招式,也離不開十三勢。十三勢有了,整個太極也就有了。

他的話是沒錯的,但隱隱似我當初勸他的話。

老海又說:形意拳你也練偏了。形意拳講究五行生剋,生克即是轉化。孫祿堂有個徒弟,當初那外家拳練的,一拳過去,洞穿牛腹,指頭一摳,抓碎脊骨。你剛?還有比你更剛的!遇見孫祿堂怎麼樣了?一招也用不出來!摸著孫祿堂就跟摸著泥鰍似的,根本拿不實在。一拳打上去,就像打在棉布門帘上,這是化勁!這才是形意拳!這叫做敷蓋對吞!你懂什麼!

他說的無從辨別,因為道理都對。可是從他嘴裡說出來,卻總感覺哪裡又不太對。我告訴他,我服氣了。老海道:你呀!你是口服心不服!我也不多說你,你看著吧!

弄的不太愉快。之後很久便再沒見他。

老海說他過去用阿芙蓉膏(鴉片)傷了肺,曾經有過咳血的癥狀,但用十三勢站樁給調養好了,連同哮喘也多年沒有複發。這個我深信不疑,也真心恭喜他。但總感覺他如此搭手,膽戰心驚容易傷魂,又強怒精神容易傷神,原本肺病便已傷魄,依著五行理論,他是調用了肝氣支撐心勁,以虛弱之身用發動之拳,肺氣不夠又損腎氣。他以前承認手低,心態平常,最多是急著報仇,現在避諱此事乃是心氣慫了,又以高手自持,則要提著勁兒強端架子,武行不容易混,壓力之下虛張聲勢,如此急躁忐忑又傷了心氣。召集了一群人哄著,胡吃海喝聊以寬心,脾氣也混亂了。長此下去,必受其害,說不定哪一次外力一衝,問題就來了。

老友一場,我知道他好面子,骨子裡是好學的,便告訴他,最好練一練起鑽落翻的搬攔錘。搬攔錘本是右拳外搬,左掌撐攔,並腿上步,對中發拳。我說這種是張老師教的,搬拳帶腿,乃是龍形劈拳,接著上步崩拳,就說外形,威力也更強。符合上次見他時的斜中正身姿。劈拳養肺,崩拳養肝,而後如封養脾,似閉養心,落腳硬實行步含存養腎,待練至發拳剛猛,周身圓通,自然會信心增強,氣質從容,是真高手風範了。

老海當場拒絕了我,說我陷入招式,落了下乘。我說永年原傳真是這種練法。老海說,楊家太極已落王家(王蘭亭),王家不出,要看宋家。我說好吧,問他開場教拳掛什麼拳名。老海說,就掛宋氏。我說你跟宋先生還有聯繫?老海說:我本也姓宋。

我明白了。

後來一直就沒再見著他,也沒聽說有宋氏拳場。託人打聽,不知道有老海,倒是有一個形容接近的,場子被一個無賴踢了。其人自稱是孫式太極,參了形意的猴形,閃轉騰挪,把那位踹了一身泥銀子,場子就沒立起來。

北京的情況已非往日,吳鑒泉等去了上海,與王茂齋有南吳北王之名。吳式太極已成氣候。許禹生邀陳氏入京,宋氏拳便被弟子帶出了北京,發展一般。

再後來,突然就收到了上海寄來的一大筆錢,附了一張照片,身形瘦削,氣度平和,膝下一兒一女。再沒有別的話,多是關心我的。後來得到消息,他得了重病,卻不是肺,而是肝氣虛耗太重,功能衰退,脾臟受累,飲食不下,如今羸弱無力,看了西醫,說是絕症。留影為念,幾個朋友都贈了一份,孩子已經打算送人。另有朋友也收到消息,說他在上海乾過幾件事情,也算成就了追求,只是命不久矣,相識一場,頗有遺憾。回想人生苦短,大仇未報,頗多感慨。

此時王天縱已經不在人世。京城格局變化那一年,也是白朗最後一年,項城任命王天縱為直、蘇、豫、鄂四省剿匪聯軍總司令。兩年後,國基震動,王天縱調轉槍口,參與討袁。又一年,參加討伐張勳復辟之役,親率原帶衛隊,冒著槍林彈雨,猛攻張勳公館,迫使張勳外逃使館。俠名盛極。後於上海謁見孫中山,受任命為靖國豫軍總司令。

民國7年(1918年)1月,王天縱在豫西招集萬餘人,組成河南靖國軍。後轉至鄂西,與北洋軍閥作戰。民國8年,病死夔州。他死之後,那一位扶保柱頭開了革命軍,甚至做到了師長,但因為胡作非為,被同為刀客出身的總指揮楊虎城繳械驅逐,後又返回原地招兵買馬,成為當地民團總指揮。十年之後,落到原鎮嵩軍統領劉鎮華手裡,以「收匪養匪,蠹法殃民」罪處決。

老海有沒有看到這天,我並不確定。他追求以弱勝強,如今真到弱時才開始思念圖強。我回信勸他一定要放寬心,說如今世道,沒人追求真正武學了,可以改從醫學,氣功神奇,太極深奧,有起死回生之效,若於此處重來,救死扶傷,也是功德。並附上了五行生剋之理,五行相剋為用,五行相生為養,用科學法做了解釋。為照顧他的自尊,囑咐他江湖險惡,與人動手萬分小心,切莫被傷了經脈。等了半年,沒有回信。若非這一封來信,真懷疑宋先生與宋海量只是夢中的幻影。

許多年後,我隨寒雲去過上海,一個商會活動上,見過一個長相似老海的人,跟著一個往書生氣質修養的大流氓,但要清痩很多,遠遠看著,未敢相認。生逢亂世,不斷有熟人突然離去,也開始疑惑冥冥之中的無形力量,對五運六氣有了新的感悟,也理解了一些富貴閑人在寄託面前為何會那般的愚魯迷信。

太極五行,確有奇效,我寧可相信那是老海。祿禪公以貧寒之身習得太極,更換門庭,至楊澄甫能守住門戶,三代興旺,是大造化。對比健侯,鳳侯、班侯、少侯之性情,之遭遇,大概祿禪公過於嚴苛了。

性情是什麼?沒幾年,寒雲的情況也不太好了,他聰明文雅,但放浪不羈,身外物被揮霍盡了,身子骨也糟蹋空了,外邪一侵,又不注意,迅速的就不行了。我繼續跟了張府幾年,出往關外,張老師回到家鄉,自此分道。這二十年的江湖生涯,對張老師而言好似賺的,去掉這20年,他還有86歲。每日起早,他不急著下地,或卧或坐,柔活地做三五個動作:龍形腿法、鷹捉劈拳、太極引化……

往事,並不如煙。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絕活:老人頂4公斤花瓶練太極
太極拳與認知行為療法相比治療乳癌患者失眠症的隨機、單盲、非劣效臨床研究
他為了官二代不惜改良太極拳,卻成一代宗師,創業者該向他學習什麼?
「最美太極人」青年篇 誰說太極拳只是老人拳?
太極拳的骨頭勁!打拳便是站樁,推手也是站樁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齊白石的兩個徒孫,一個比一個狂!連祖師爺都不放在眼裡!
齊白石的兩個徒孫,一個比一個狂!竟然連祖師爺都不放在眼裡!
杜月笙的祖師爺,睡覺要點根香綁在手指上,燒到手就換一處,還是慘死在一嗜好上…
能斬殺孟婆的只有這三人,一個是人,一個妖,還有一位祖師爺
清朝滅亡了,太監都去哪兒了?他們有的成了這個行業的祖師爺,有的比王剛還牛逼
這個娛樂圈最出名的幾位男歌手,一位是段子手的祖師爺
金庸筆下黃衫女有多強?看看她師兄和師爺是誰,勢力覆蓋正邪兩派
祝枝山出對聯巧懟傲氣師爺,三個字讓師爺「抬」不起來
一手扳倒兩個黑手黨家族的卧底祖師爺,一路走來簡直一出黑幫權游
下里巴人也英雄!他是乞丐祖師爺,四大刺客卻有兩位出自於他手
一人之下:武當擁有「風后圖」,王也一眼看破!還救了師爺一命
這個人把兒子都給燉了,卻被後世尊為廚師祖師爺?
那些中醫藥行業的祖師爺們,放到現在是什麼水平?一個比一個厲害!
他悟出七十三套絕技武功,成了真正祖師爺,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歷史上最有名的七大盜墓賊,竟然有兩個祖師爺,這一個上榜很意外
老農寫一下聯,縣令看後喜氣洋洋,師爺卻說:大人,他這是在罵你
這個清朝師爺敲了敲竹篙 商船船主便掏出大把銀子給他
兩學生去乞丐祖師爺家借糧,一個借到一個沒有借到,原來是這樣
一張嘴走遍天下 他才是忽悠界的祖師爺
《一人之下》王也深夜回來看望太師爺,結果搞得像是做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