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泰國逆天廣告《只有你可以改變自己》,親子教育解讀!

泰國逆天廣告《只有你可以改變自己》,親子教育解讀!

↗↗回復「

135

」,

免費下載

135首益智音樂和500本繪本



來源:薩提亞實用心理學(satirxinli)

作者:老康

轉載請務必清晰標明來源和作者,否則一律舉報!




泰國的廣告總是神乎其神的一次次驚艷大眾,最近一段減肥廣告又火遍了全球,這段視頻叫《只有你可以改變自己》。


一個胖女孩,因為被嘲笑而苦惱。奶奶告訴她,村後方的山丘上有口枯井,有一個傳說,用水把枯井填滿,就能看到玉皇大帝,會幫她實現一個願望……





改變,究竟有多難?





我們如何改變那些不如意的事?




如何用心理學的方法「改變」孩子




薩提亞君記得應用心理學家

黃啟團

老師曾說過一個工具:

理解層次

,或許可以解讀這個視頻,也能給你一些啟發,無論對於自身,還是孩子。



什麼是理解層次呢?








1、

環境

:這是最低層次,即外界條件。外部的人,外部的事,外部原因,是除卻自身之外的一切人、事、物。




我們正常人的思維習慣,往往從這一層次開始考慮問題。




我們也總喜歡把問題歸結為環境,很多人無法減肥,就在這裡出了問題

。「誘惑太大了,世界上這麼多好吃的」,「我父母都是這麼胖,她們也減不了」



我們總喜歡把婚姻的問題歸結在伴侶身上

,也「他時不時就泡吧,哪有做父親的樣子」 「他不願意跟我溝通,是不是在外邊有小三了」「TA脾氣那麼暴,日子怎麼過下去啊」

孩子也是一樣,還記得紀錄片《鏡子》里,男孩家明的父母說,孩子不去上學,成績這麼差,就是因為早戀了!家明卻說,我在家裡沒有一點自由,我做什麼都要經過他們的同意,我快要瘋掉了!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能通過對方的行為覺察自己的言行,從而做出調整,而不是怪罪於對方。







2、

行為

:這是第二層次,即在這件事情里,我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




故事中的主人公減肥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是神仙的眷顧嗎,當然不是。是因為她日復一日地提水往山上跑,揮汗如雨地大量運動。




還記得這麼個故事嗎?



窮人每天都祈禱上仙(貌似現在叫神仙都這麼叫吧),」讓我彩票中大獎!「,也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到死的那天,見到了上仙。窮人埋怨,

怎麼精誠所至,金石一點都不開?!

上仙罵道:

你TM倒是花兩塊錢買一張彩票啊


《士兵突擊》的連長對許三多說了一句話,特別樸實:

「你要想得到,你就要做到,你做不到,你就得不到」。嗯,就是這麼個理!





所以,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喜歡閱讀?

因為他們家的父母下班後不像多數父母那些看電視,不會弔兒郎當地去隔壁家打麻將,而是從書架上摘下一本書,靜靜地看,或者晚上興緻勃勃地給孩子講故事,聊繪本;而不是低頭看手機。





此刻,我們的每個行為,都在塑造著孩子的未來,也在影響著孩子的將來。








3、

能力

:這是第三層次,即對於這件事情能不能做?用什麼方式方法做?還可以怎麼去做?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我常在想,究竟是什麼抹殺了我們的選擇、能力?




三年前,我的一個侄子問我,「

我問你,雪花融化了會變成什麼」,「水唄」,我說。




「不對,我們老師說「春天」,寫春天的都給滿分了,寫水的只有一半的分」




OMG,原來雪花融化了都要變成水是不合格的, 一定要變成「春天」,因為這是標準答案。本來一個蠻有想像力的回答,一旦變成標準答案,就沒有原來的味了。




創意被塵封,人生的不定向選擇題變成了單選題,能力就被限定死,因為他們看不到出路。




有句話說,每個胖子都是一個潛力股,為什麼有的人始終無法達成願望,是他們天生能力不行意志力差嗎。




不是的,還是那句話,

能力代表選擇,選擇意味著出路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有出路時,你甚至意識不到,原來他也是這麼有「能力「的!就像視頻里的主人公,發現自己是可以減肥成功,除了節食,還有一種方法:

把井水填滿







4、

信念

:信念是第四層次,是相信什麼?什麼是重要的?這樣做能帶來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




很多成就事業者,並不是能力多強,而是他們相信什麼。就像這位小胖,相信填滿空井可以讓自己瘦身。




有一個台灣公益視頻火爆朋友圈,一直以來深深感動老康,5位年過80歲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會上,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托車環島旅行的夢想。他們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人為什麼活著?


為了思念?


為了活下去?


為了活更長?


還是為了離開?


在漫長的6個月的準備過程中,他們拔掉了吊針,丟掉拐杖,扔掉藥丸,積極鍛煉身體。 最終,5個老人來到了年輕時候合影的海邊。他們舉著朋友的遺像,面朝大海,站成一排。跟年輕時一樣,豪情萬丈!




自古人生不設限,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5、

身份

:這是第五層次,即我是誰?是什麼樣的人?我以什麼身份地位去做這件事情???




有一個天天抽煙的父母,生了孩子之後,把煙癮給戒了,有人問為什麼能做到,他說,「

我是一個父親

,怕影響孩子」




1998年抗洪,無數戰士投入抗險救災,幾天幾夜基本無休息,記者事後問:你靠什麼堅持下來?一位小戰士說,「

我是一名中國軍人

!」。







一個12歲的孩子,一直無悠無慮,某天爸爸要出差半個月,臨走前對他說,「爸爸不在家,照顧媽媽的責任就交給你了,

你是個男子漢

,可以做到嗎?」「可以!」



從那天起,那個嬌生慣養的孩子突然換了個人,勤快又主動,媽媽差點不習慣。


這就是身份的力量,我們做的每件事背後都有一個身份,「貓生貓,狗生狗,老鼠天生會打洞」這是動物的身份設定,可是人跟動物不一樣,人有思想。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你對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哪,你的身份就在哪;你給孩子什麼樣的身份,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




這就好像,有人說老康的文章寫得不錯,這也是一種身份定位,我把它內化成我自身品質的一部分,它就給了我動力,讓我越來越有信心,更有方法寫出有吸引力的文章。




6、

系統

:這是最高一層(也叫精神或靈性層次),即為誰做?做這件事情給自己和周圍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意義?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之所以感人,因為它描述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





在電影的最後,辛德勒說了一段話,令人動容!

「If I just…… I could have got more. If I"d made more money. I threw away so much money.(如果我的生活不那麼奢侈,我可以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賺點錢……我太荒唐揮霍了……)」


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朗讀者》曾邀請三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她們畢業後自發到湘西農村用自己的專業幫助當地人脫貧。在講台上,她們這樣評價自己的人生:


」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煉,它會使人的脊樑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懂得祖國之於人的真正含義: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擁抱了一種精神。」


能活在這一層次的人是幸福的,他們不一定非常有錢,但心靈比誰都充實。

我只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也能成為這樣的人。





來源簡介:薩提亞實用心理學,ID:satirxinli,

分享實用心理學,改善各種關係。本文作者:

老康

,孩子他爸,心理機構主編,心理諮詢師。

轉載請務必標明出處和作者,正文不得刪改,否則一律舉報。




免費下載80集「聽童話學英語」




選自10張珍貴CD,共80集的「聽童話學英語」的有聲讀物,主播系北大心理學博士,聲音柔和,背景音樂平靜自然,特別適合小盆友聽。

小孩輕鬆地在不知不覺中牢記大量單詞和句子!





點擊下方綠色圖標試聽






如何下載

:掃描上方二維碼,並回復

80

根據引導下載即可

(重要說明:由於網盤資料比較大,建議先用電腦下載再傳手機)





獲取下載密碼後,請儘快下載,以免資料被系統清除。


哪,想學習更多實用心理學技巧?不妨諮詢:40060092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父母的原罪:不能真心接納孩子(經典熱文)
語言和寫作能力,決定人一生髮展的潛力
把犯錯的權利還給孩子(深刻文)
520夫妻課|與你的愛人重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這才是真正的性教育!她給兒子寫了封大尺度的信:關於撩妹那些事...

TAG: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親子閱讀:孩子的性教育,可以通過繪本閱讀幫助我們!
親子教育:父母取名時的心態,決定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親子教育,好好說話
《親子教育》一切為了孩子,就是害了孩子!
「媽,我愛你,卻想逃離你」,中國式父母的愛變成了親子間的傷害
《父與子的X教尬聊》溫情有趣,親子教育可以借鑒
母親節—和媽媽一起穿親子裝吧,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楊冪離婚後首談親子教育:你以為的愛,可能只是暴力
你也許還不知道,在紐西蘭可以這樣親子旅行
親子鑒定發展史,你親爹是誰?
如何親子閱讀,你真的了解嗎?
我為什麼做親子教育
你不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你只是個意外!看完好想去做親子鑒定!
此人自稱是中國皇帝的兒子,專家稱:敢做親子鑒定?他說:做就做
熊出沒電影,展現中國式親子關係:我想更懂你,為何卻更有距離?
怎麼搞好親子關係,王菲早都教給你了
說話孩子卻當沒聽見:「反推式教育」不僅緩解親子關係,好處多多
親子教育: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做親子鑒定可以,如果是親生的你就得下跪道歉!網友:死心了吧
堅持親子閱讀:是媽媽改變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