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皇帝為何熱衷於封禪?
文/陶冶
(開元盛世)
【作者簡介】陶冶,為生存不懈的努力奔波,其實最想做的是用文字將人生的感悟堆砌,2013年開始學習寫作,作品曾在《中國魂》《中國文學》《作家在線》等刊物與網路媒體發表。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公元725年10月,一支旗幡招展的隊伍從唐朝的東都洛陽出發,車馬儀仗綿延十餘里浩浩蕩蕩,特別是馬隊均按毛色編組,遙遙望去,宛如彩雲在塵凡飄蕩,尤為壯觀。黃傘蓋下御座上端坐著一代明君唐玄宗李隆基,皇后嬪妃、朝臣及各番邦使節隨行其後。這是大唐開元盛世前往東嶽泰山封禪的隊伍。
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神的禮儀大典,封就是在泰山上堆土為壇,在壇上祭祀天神,報答上蒼的功績;禪是在泰山之前的小山上掃開一片凈土,在凈土上祭祀土神,報答后土的功績。封禪是在強調君權神授的正統。傳秦朝之前在泰山封禪的有七十二位帝王,秦後泰山封禪的有六位,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不過,並非哪個皇帝想封禪都可以,必須得具備三個條件。第一,皇位要正統,受命於天;第二國家要統一,要國泰民安,皇帝要有德行;第三要有祥瑞出現;這三個條件具備方有封禪的資格。
公元984年的4月,宋太宗趙光義下詔十一月幸泰山舉行封禪大典,5月又下詔停止封禪準備事宜。原因是天火燒毀了舉行皇帝登基大典的乾元殿與冊封皇后、行科舉的文明殿。雷電引起的大火,一夜的大雨都沒有澆滅,眼睜睜看著皇宮內最重要的兩座大殿化為灰燼。封禪要的是祥瑞,卻出現了災異。
當然在歷史中趙光義的正統資格也受到質疑,其一,宋朝開國於陳橋兵變,太祖趙匡胤被黃袍加身,奪了柴氏孤兒寡母的天下。其二,燭影斧聲趙光義弟及兄位。其三,幽雲十六州尚在契丹人手裡。冥冥中像是老天示警,趙光義的封禪便流產了。
而唐玄宗的封禪卻是當之無愧的。當時的大唐疆域已達到1079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萬之多,人均佔有糧食700斤(1982年我們的糧食才恢復到這個水平),與鄰邦和睦友好,各國使節紛紛來朝。唐玄宗從我做起反對奢華,廣開言路,任人唯賢,文風鼎盛,政策寬容,創造出一個穩定和諧,四海昇平的開元盛世。正如杜甫在《憶昔》里吟詠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玄宗泰山封禪是應天意,順民心,千古盛典。
(萬國來朝)
唐玄宗是個好皇帝,沒有辜負百姓們對明君的期盼,身為帝王念念不忘天下蒼生。在歷代帝王泰山封禪中均有呈給上天看的玉碟,鐫刻著皇帝的心愿,祈求上天的護佑。
帝王的玉碟是秘而不宣的,因玉碟上刻著皇帝心裡私慾的秘密,在《唐會要》八卷中:賀知章說「前代帝王,所求各異,或禱年算,或思神仙」。而唐玄宗道:「朕今此行,皆為蒼生祈福,更無秘請。」隨公開玉碟內容。在《全唐文》四十卷記載著玉碟上確實刻著「……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在舉世的大典里他想的是「蒼生受福」,有這樣的皇帝便是百姓難得的福祉。
歷史上治國無術只顧自己享樂,無視百姓死活的昏君不乏其人,讓一代代的百姓空做著明君的舊夢,無奈地苦熬著人生。
當然有人會說唐玄宗釀出了安史之亂,是啊,晚年玄宗疏於朝政坐享成就,安史之亂是他一生中最慘痛的敗筆。而在潼關失守,叛軍逼近長安,玄宗倉惶逃離時仍牽掛著百姓的安危。
《資治通鑒》第二百一十八卷記載:唐玄宗在離開皇宮路過中央倉庫時,楊國忠請求放火焚燒,並說:「不要把這些錢財留給叛賊,」玄宗心情凄慘地說:「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徵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在玄宗一行經過渭河便橋後,楊國忠派人放火燒橋,玄宗說:「官吏百姓都在避難求生,為何要斷絕他們的生路呢!」於是就把內侍監高力士留下,讓他把大火撲滅後再來。
在自己安危難料的時刻還能心系黎民的安危,這是怎樣一個愛民如子的皇帝!
說到愛,人們一定會想到唐玄宗與楊貴妃,貴妃醉了,玄宗也醉了,那是人性中迸出的火焰,是琴瑟和鳴的執愛。而他愛黎民蒼生是廣義的愛,是大愛,一個國家最高權力者需要的不就是這種大愛嗎,古人需要今人更需要,只有這種大愛方會感動天下!
老百姓在千年舊夢裡望眼欲穿,一代代苦苦地期盼,期盼明君清官,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又有幾位呢?還好,帝王的家天下時代畢竟已經遠去,不管明君還是昏君、清官還是臟官均已封存在歷史的典籍里。只是古往今來人們都一樣心存著夢想,無論舊夢還是新夢無不希望安居樂業,活在一個有尊嚴的閃光時代。
因而,唐開元十三年那支象徵著國富民強的封禪隊伍,總是透過歷史的煙塵,彩雲般地再現於我的眼前。
(唐宋皇帝為何熱衷於封禪?)
※三國時代的寡婦,不嫁也得嫁
※奇怪,劉邦打仗還帶著畫家?
※探尋兵馬俑的內心秘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西門慶之死給我們帶來什麼警示?
※李妍的曇花,漢武帝的硃砂
TAG:閱讀悅讀 |
※為什麼康熙皇帝評價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治隆唐宋」?
※康熙皇帝為何是清朝最糟糕的皇帝?
※同是《鳳囚凰》皇帝,劉宋皇帝兇殘暴虐,大魏皇帝一心向佛
※孫權稱帝時,追封父親孫堅為皇帝,為何卻不追封哥哥孫策為皇帝?
※王莽為何被稱為穿越皇帝?
※漢昭帝劉弗陵是怎麼當上皇帝的?漢武帝為何將他託付給霍光?
※《雍正王朝》里,圖裡琛為何一直忠於皇帝?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帝",唐朝、宋朝皇帝叫"宗"?
※甄嬛傳:端妃曾想為皇帝侍寢,還曾哀求皇帝,可皇帝為何拒絕?
※「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趙飛燕為何依舊被漢代皇帝恩寵?
※四大姓,劉是皇帝專業戶,李唐王朝是巔峰,張、王為何不出帝王?
※世人為何稱雍正皇帝之殘忍堪比秦始皇?
※南北朝:宋後廢帝劉昱初登皇帝位,桂陽王劉休范武裝反叛
※明朝皇帝朱允炆為何會鬥不過藩王朱棣呢?
※為什麼秦至隋的皇帝稱「帝」,唐及以後朝代的皇帝又稱「宗」呢?
※古代皇帝都是如何防止外戚專權的?秦始皇最不容易,漢武帝最簡單
※甄嬛傳:宜修反問皇帝以為純元真的愛皇帝么?皇帝為何愣住了?
※為何古代皇帝要選在泰山封禪?
※曹丕是如何從魏王變成曹魏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