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著名書畫家-白世錦作品賞析

著名書畫家-白世錦作品賞析

白世錦

中書協會員、陝西省書協理事、延安市書協副主席

【藝術簡介】

白世錦,筆名:竹心堂,1958年生,原任延安日報社副社長,現任:延安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陝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協會發展委員會委員、延安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篆刻委員會主任、嘉嶺印社社長、延安書法院副院長、延安魯藝書畫院副院長。

【藝術點評】

白世錦是個多面手,真草隸篆行樣樣涉獵,風格已成自家風貌。得出的結論當然不是憑空,是從其作品中得來的佔多,從作品以外得來的也不少。蘇東坡說過:「世間唯名聲不可欺」。因為有「實」擺在那裡,是否與名相符思辨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得出結論。即可欺一時之人,也不可欺後世。蘇軾又說:「至其品目高下,蓋付之眾口,決非一夫所能抑揚。」書法作品流通於社會,有抑必有揚,決非一人可以定音。但是對優異的作品欣然肯定而不含糊,這也是一種很有必要的鮮明態度。

篆書集厚重和靈巧一身。究其來源,應該是以周之鐘鼎金文和與秦小篆之間的石鼓文,加之戰國時的器銘、簡書、帛書為致力點,在這麼一個廣大的歷史範圍中效法,挫籠參會,自領其奧。其不同的是我們現在品讀白世錦的篆書,是很有現代意味的——以古出新,一方面古意盎然,一方面又是新趣疊出。既雄強厚重,又靈動巧妙,使篆書結構變得跌宕不拘,生機盎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解說:首先是用筆的輕重懸殊,重筆下力既狠又辣,橫刀入陣,大石喬松,如盡全身之力為之。筆飽墨濃、入木三分傾注於紙面,線條飽滿,力道沉實。這些沉重之筆,重而不濁、不滯,渾厚硬朗,從而構成了白世錦篆書的主導筆調。他對實筆的運用,真正地落在了實處,如金石之擲地鏗鏘有聲。古人認為:「宜實而不泥於實」,也警惕「鍾厚必啞,耳塞必聾。因為泥於實就易於「窒礙」。他善於辯證待之,他在用重筆之外,以輕盈靈動的瘦勁筆調調節之。這些筆調應用較為輕快和直截了當,如彈丸出手,瞬間中的。正好與厚實的粗線條形成對比,細勁、飛動、反差的藝術美學效果油然而生。粗線條主其氣勢,細線條主其活潑。這就有了輕重交替、虛實高低、錯落疏密、遠近相生之美感。在欣賞過程中不斷轉換,頗為快意。這就猶如清人劉熙載云:「結實處何嘗不空靈,空靈處何嘗不結實。」

其次,在於弧形線的巧妙運用。弧形線給人一種方圓、包容婉轉之美感,同時也使中心在弧線中得到改變,每個字都有一股波動感,顯示出書寫之靈動。他把弧線運用得十分熟練,動作簡潔、明快。使得文字結構中宮緊縮,四面花開,起到既緊密又開張的藝術效果。這充分說明其善於用拙重,也善於用麗巧的藝術手法。用巧不易,易於落於俗套,但他巧妙地避免了這一點,巧拙相濟,使之品之不厭。

白世錦頗有篆意的隸書更具特色,表現古樸而清爽,渾拙而洒脫的體態。從而減去了一些敦厚、森嚴、蒼老的成分,從而變得率意、任性、隨和、親切、可愛。簡書筆意的應用,更顯的率性天真。可見他是主動進行了一番取捨、磨合、調節,棄其相悖、取其和諧的成分,使之自然地融在一起,天衣無縫、渾然一體、巧奪天工,也便自然形成了自家面目。

白世錦的篆隸有智性、又有感性,二者相容是否可貴。倘以純智性入書,嚴守規矩,筆筆講來處,字字問門道,又不免過於整飭拘束,甚至就會刻板生硬。而感性能得意、得趣、倘過於信筆任其遣信,又不免越無法,超離了書法之限,難以言說是單純的書法了。清人紀昀有一段話很值得回味:「文而不根於理,雖鯨鏗春麗,終為浮詞;理而不宜於文,雖詞嚴義正,亦終病其不雅馴。」白世錦對於庄正、平實、諧和的處理,可謂得當。

就藝術學的一般規律而言,藝術風格的形成,是在多種表現形式中創造出的相對統一的審美格調。而當下有些書家常常把某一種表現形式加以強調、固化,並以之作為藝術風格予以堅持,此極易使作品程式化而缺乏生氣。

不僅作篆隸在堅持秀美端莊的審美訴求時,也在作品個性化表現形式上作多種探索,有線條光潔流動或生澀凝滯者、有章法飽和豐滿或疏朗空靈者、有取意華麗驚艷或古樸笨拙者。當然,凡此種種尚需時間檢驗,方成正果。

順便提一下篆刻。基於對篆字的理解和應用,他從漢印中得法,深知其精意非止綢繆之繚繞、紋飾之繁複,而在於篆法精熟於巧思、章法豐茂而虛實疏朗、線條跌蕩有粗細穿插、刀法犀利顯沖削之變化、意趣暢達盡筆種刀耕之事。朋友們說:世錦的篆刻在其書法之上,書法在繪畫之上。

書法是書寫著的夢境,其前方是漢字語意之上的絕世舞蹈。創作是磨礪之後的融匯與升華,是書者傾注在紙上的風景——筆歌墨舞,正是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

---喬文淵

世錦手快,尤在酒酣耳熱之際,更是鋒刃生風。比之於運動,世錦當屬競賽型選手。「挺刀走石質天然」一語,亦是觀世錦篆石有感而發之。他的刀筆以一種洒脫的方式,淡化了大篆的宗法禮樂氣息,解散了篆書的等距等圓、線條粗細劃一的圖案化特徵,有意識地展示出一種書寫之美。用刀的爽利和篆法的自在之勢,表露個性與心跡。有道是:坦率而富有書寫的自然之美,有度而不失刀痕的材質之態。世錦之篆處處透著一種北人的氣息和文化傳承,用刀率直而少婉,犀利而尚性。縱橫才氣,洋溢於刀石之間。

---艾生

【作品賞析】

期待您的加入!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氏信息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白氏信息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著名書畫家李也青——人物畫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王蓓國畫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許宗權書畫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郭雅玉——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袁大儀作品賞析
畫鶴名家馬濤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賀偉國作品賞析
著名國畫家陳大羽花鳥畫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陳政明國畫人物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劉建偉作品賞析
著名油畫家蔣昌一作品賞析
著名女畫家崔虹國畫人物作品賞析
81幅著名書畫家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趙孟頫畫作賞析
書畫家賈士泰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段秀蒼國畫花鳥作品賞析
著名書法家王春新作品賞析
引雲紙上——著名畫家郭清傑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鞠太運作品賞析
賞析名家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