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有這麼多熊孩子,是因為熊家長太多了

中國有這麼多熊孩子,是因為熊家長太多了

相信許多人都還記得,前不久「女孩在店內捉迷藏被服務生踢打」這條新聞。一直以來,中國兒童在公共場合的舉止問題都是公眾討論焦點,在以分享知識為己任的知乎上,有個瀏覽量破千萬的問題:怎麼反擊熊孩子?

嬉戲打鬧本是全世界孩子的天性,然而台灣暢銷書作家褚士瑩發問:為什麼飛機上永遠上是華人的孩童最吵?事實上,所謂「乖巧」「安靜」「守規矩」都是後天教育的結果。儘管兩三歲大的小孩還無法感受公共空間的含義,難以在公共場合控制自己的行為,但如果家庭和社會能施以持續的教育,五六歲的小孩在公共場合就已經可以守規矩了。

2013年1月21日,廣東東莞,在雕塑上玩的孩子。/視覺中國

台灣地區的《中時晚報》在1994年刊出了一張日本廣島小朋友觀看亞運會的照片,圖片說明中寫道:「小朋友不見得看得懂,也不見得喜歡看,但他們沒有離開座位亂跑,也沒有吵鬧,會場秩序井然。」圖片中的兒童既表現地守規矩,表情也不失兒童的天真姿態,這說明經過教育的孩子完全能夠自覺遵守公眾秩序。然而國內公德教育的缺失和缺位,導致熊孩子野蠻生長。

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長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強調了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個體的教育作用。兒童教育首先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早期的發展和教育起著基礎性作用。

日本作為全世界公認的公共秩序整潔有序的國家,也是最注重子女社會化教育的國家之一。來自日本的《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民意測驗調查顯示:60%左右的日本父母都把思想品質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對兒女的期待上,日本家長普遍希望培養孩子「有助人之心」,比較注重「與他人協調」等有關「群體」的教育內容。

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比起學力教育,公德教育顯然不在中國父母的投資清單中。根據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在2015年的的一項調查,只有一成家長認為培養子女品德教育最重要。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中顯示,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日常學習關注度較高,更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在期盼子女成才的強烈慾望之下,中國父母普遍忽略了培養子女與人交往的基本素質。

中日兩國父母的育兒觀。/日本青少年研究所

然而就算中國父母意識到要培養子女的公共意識,中國父母作為成年人一言難盡的平均素質,也讓他們的教育成效堪憂。言傳身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點,但是「兒童欲等綠燈卻被父母硬拖著闖紅燈」,「家長在接送孩子時違規停車」等父母帶領孩子破壞公共秩序的新聞屢見不鮮。

2013年6月1日,福州,一名帶著孩子的家長在過馬路時闖紅燈。/視覺中國

2014年,某官方媒體在北京選取了幾個交通路口實地調查,發現每過馬路的100位行人當中,闖紅燈的人數就佔到51%。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小孩又擅長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孩子的所作所為,在不守規則的成人世界中成長,孩子怎麼可能不耳濡目染。

「理想遠大,規則空泛」

學校教育是孩童教育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根據發展心理學,在六歲之後,學校教育對人的影響會逐步增加。儘管家庭教育是基礎性因素,學校教育不大可能徹底圍剿一個「熊孩子「,但至少可以起到一定的矯正作用。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和地區,公民德育課程是貫穿了幼兒園、小學以及初高中的必修課。日本小學的德育大綱中有「關於集體與社會」的道德條目,學校用講解、討論、辯論等方式在「道德時間」給學生傳遞規則和合作等概念。

香港教育署早在1985年頒布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中,就針對幼兒園到高中的各個教育階段,都制訂了詳細的公民教育課程。香港教育署採用「學校為本課程發展」方式推行德育,賦予了學校在教學手段上較大的自主選擇權,德育方法不局限於課本的照本宣科,比如有的幼兒園會把課堂布置成醫院、遊樂園等場景,讓兒童在其中扮演場所角色,並糾正他們的不當舉止。

香港小學德育教材《智多多 香港是我家》第八章介紹公共交通。

與國外大多德育課程僅指道德教育不同,中國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思想品德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三位一體。

盧梭認為教育者應當按照孩子的天性去施教,而思想品德課的課程目標卻高得連一些成年人都難以企及,這使品德課陷入了教育家羅崇敏所說的「幼兒教育成人化」的境地:小學生智力和身體都處於發育階段,自制力普遍薄弱,德育課程提出的要求越高,越可能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越不可能有顯著的成效。

2015年3月25日,廣東廣州,同學們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覺中國

此外,由於高考這根中小學教育的最高指揮棒的存在,語文、數學和英語等高考科目的成績泰山壓頂在前,沒有考試壓力的思想品德課在教學中必然處於無足輕重的尷尬地位。全國各地大面積挪用佔用思想品德課的普遍行為,引起了中央不滿:2016年8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品德課教學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全面調查品德課程實際開設情況。

無處安放的嬉鬧天性

我們只看到孩子在公共空間追逐打鬧,但我們的公共空間又是否對孩子足夠友好尊重呢。博物館和電影院有為孩子考慮設置合適的指引牌和座位嗎?親子廁所和兒童洗手台的普及程度夠用嗎?放映電影時過大的聲音和漆黑的環境都有可能驚嚇到孩子,成人座椅也很難照顧到孩子的身高。

依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設置低位洗手盆的廁所鳳毛麟角。/視覺中國

一方面是缺少照顧兒童體驗的公共空間,一方面是害怕孩子吵鬧打擾他人,不帶孩子出門成為有公德心的家長的唯一選擇。但公共意識的培養要以公共空間為土壤。華盛頓兒童博物館上的格言說:「我聽過就忘了,我看見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對兩三歲的孩子解釋公共空間,無異於對牛彈琴。公共意識的養成要靠兒童對公共規範的主動內化,如果僅僅因為害怕孩子吵鬧就拒絕帶他們出門,孩子缺少親身體驗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邊界的機會,永遠不會發自心底接受公共規範的管束。

美國是兒童公共空間建設的標杆。據統計,目前美國已經擁有三百多所為兒童量身定做的博物館,平均每兩萬多兒童就擁有一個兒童博物館;中國有近三億兒童,但只有京滬深等一線城市建立了數量屈指可數的兒童博物館。

佛羅里達州坦帕兒童博物館,孩子們其中在奔跑。

公共空間不是成人專屬,提供能讓兒童釋放本性,使他們自得其樂的充足空間是社會對於培養兒童公共意識理應承擔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粵語、武漢話、四川話差點成為普通話只是意淫
七進七出打臉狂魔宮崎駿,半年一發休刊坑王富奸賊
伴隨一代人成長的五阿哥,現實中竟是位超級學霸
打著女權旗號的咪蒙等營銷號,從來關心的都不是女性

TAG:牛人班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國家是中國的近鄰,卻有著太多的奇葩事
這5種中國式禮貌讓家長有了面子,卻傷害了孩子
中國有多少女人因為孩子沒有離婚?現實讓人震驚!
中國孩子讀書到底有多累?看哭了千萬家長!
這個國家大多有那種病,中國遊客卻還是擠破頭想去,就為了看新鮮
「你的就是我的」 毒害了多少中國家庭
中國土貓居然有這麼多品種,真是讓人驕傲!
外國人有多羨慕中國人,看了這六點你就知道,好多人看後沉默了
中國有這麼多奇書,為什麼只有四大名著火了?這背後意味著什麼?
無處不在的敏感期,坑了多少中國家長
有多少中國媽媽也是「神秘巨星」
他是皇族後裔卻一生清貧,為中國做的事讓整個日本震驚,這個老了躺在醫院走廊無人問津的人究竟有多牛?
別以為只有中國才有屌絲,外國屌絲也多了去了
這裡竟囊括了中國多一半的天坑,有些樣子太奇特,你肯定沒見過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豬隊友,這些故事讓你看他們有多坑人?
中國功夫到底有多厲害?多說無益,看看這幾個人就明白了!
這是全球膽子最大國家,人口還沒有中國一個地級市多,卻想稱霸大陸
一千多年前,中國最火的佛系愛豆長這樣!
此國幾乎全是黑人,人均每天消費一塊多錢,因太窮不敢與中國建交
此人做了40多年參謀長,腦子裡有一幅中國地圖,每個地方都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