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一旦你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故事,採取行動來滋養你的故事,你能夠從你周圍的人那裡獲得反饋。這些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你覺得你要陷入困境的時候,人們會過來拉你一把,這會成為你的救生筏。」

5月10日,我去聽了一場講座,主題是「個人品牌的藝術」(The Art of Self-Branding)。

講座一開始,我就意識到這不會是一個我印象中的「職業發展講座」——沒有「怎樣改寫簡歷」、「怎樣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之類的貼士分享,反而是演講嘉賓講了許多自己的成長故事。

本場活動的主持人Larry Schuster就用自己的故事來點出了活動主題。這位笑容可掬,能夠輕鬆調動起會場氣氛的美國人告訴在場觀眾他年輕時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佛羅里達州當計程車司機。在一次遇到乘客搶劫時,他在槍口下瞬間懷疑這份工作的意義,遂回到學校讀了新聞學碩士。在當了20年的記者後,他受邀來到中國擔任一家醫藥創業公司的企業代表,那是8年前的事。

活動現場觀眾多為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人

現在已經很難想像如今能夠在近100名觀眾面前侃侃而談的Schuster曾經是多麼不擅長公共演講。「我是個差勁的演講者,沒有自信,沒有可信度。」而這對一位企業代表來說是致命的。在陷入職業低谷的時候,Schuster回想起自己在當記者時是多麼地如魚得水,他意識到,他擅長寫作,擅長講故事,而演講又何嘗不是一種「講故事」?

這成了他改變的開始。如今他是上海一家諮詢公司的高級諮詢顧問,輔導客戶如何更好地發表演講、進行商業演說、提升領導力。

「問問你自己,如果能回到過去,哪些瞬間是你最愛的?在哪些時刻你的自我感覺最好?」他說,「一旦你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故事,採取行動來滋養你的故事,你能夠從你周圍的人那裡獲得反饋。這些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你覺得你要陷入困境的時候,人們會過來拉你一把,這會成為你的救生筏。『我們需要你,講故事先生。』」

接下來的每一位演講嘉賓都在自己所在的領域之內有所建樹,且有強大的人格魅力讓聽眾對他們的人生故事興緻盎然。在「講故事」之餘,演講嘉賓們還分享了他們對「個人品牌」的理解。

在線留學諮詢公司Dyad的CEO Greg Nance認為,所謂的個人品牌其實就是一個「設計人生檔案」的過程,你所經歷的活動、取得的成就都將是人生檔案的一部分,儘管其他人可能只能窺見其中的冰山一角。在豐富人生檔案的過程中,你要注意的是:無需萬事俱備就可以採取行動;無論艱險堅持前行;善於與別人分享你的經歷;最好的團隊才有最好的表現;技能多樣化會給你巨大的優勢。

旅遊服務移動平台聯合創始人Zia Word深諳移動互聯網時代渠道的力量。「哪一種渠道是能夠給你帶來最佳效果的最佳渠道?你的個人品牌是你的家,而你的渠道就是你打理家的工具。」她用了一個例子來解釋各個社交平台的不同特性和目標用戶群:

推特:我正在吃一個漢堡。

領英:我是一個高技能的漢堡食用者。

Instagram:這裡有一張漢堡的超棒特寫。

YouTube:我正在吃漢堡呢。

Facebook:我喜歡漢堡。

Pinterest:這裡有一份很棒的漢堡菜譜。

Google+:我在谷歌工作,我平時吃漢堡。

微信:我為了我愛的漢堡創建了這個微信群,請隨意分享你的漢堡知識和想法——你甚至可以告訴我你喜歡在漢堡里放什麼類型的芝士,但請你不要在這裡討論奶昔,因為我可以把你踢出群。

微博及直播平台:我正在直播邊吃漢堡邊講笑話/告訴你漢堡是怎麼做的/我看起來棒呆了。

職業導師Ans Hooft告訴在場觀眾,在面對困難時恐懼和緊張永遠不可能完全消失,而你要做的就是「假裝下去」,直到達到目標。所謂的「假裝」,是「成為稍微好一點的版本的自己,不要嘗試成為其他人,不要說謊」。

用戶體驗設計師Momo Estrella則構建了一個如何展示自我、吸引他人的模型。他認為,「潛力」是人們推薦你的理由,「激情」是人們想更多了解你的理由,而「個性」則是人們記住你的理由;在進入一個與人打交道的場合中時,我們本質上是要去說服三類人,一類是把你拒絕在外的「守門人」,一類是質疑一切的「委員會成員」,另一類是有決定權的「酋長」;要想講述一個有效的故事,你需要解釋故事背景,點出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Estrella的個人故事敘述模型。

講座結束後,我和坐在我旁邊的中國女生亓恬兒攀談起來。亓恬兒的工作是為外國企業協調政府關係,對於「講好故事」的重要性,她再清楚不過,然而在工作職責之外,如何凸顯自己的個人價值?這是她來參加講座的理由,也在講座中得到了一些啟發。

聽完講座後,她幾乎是立刻回想起了自己曾經帶過的一個實習生。那位實習生在離職的那天邀請亓恬兒共進午餐,請她談談自己在她眼中是怎樣的。「太奇怪了!而且他堅持要買單,說因為你在幫助我。後來我意識到,他多聰明啊,每一次都有修正自己或者說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自己的機會。那個時候有這種想法的人,接下來就有很大的機會會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用戶體驗設計師Odola是現場觀眾中少數幾位中國男生之一。他是演講嘉賓Estrella的朋友,在微信上看到Estrella發的活動預告就報名參加了。目前在一家O2O企業工作的Odola正在考慮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創建個人品牌」,正是他需要的一項技能。「每個人都是一個個人品牌,都可以做self branding;很多事最重要的不是準備好,而是開始做;先在心中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內核,然後去發展這個故事。」講座中的這些觀點都給了他莫大的鼓勵。

Odola在活動現場繪製的講座筆記

Odola覺得,個人品牌是一種感性的衡量標準,難以引起男性的興趣,而中國觀眾較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文化一直強調「作為群體中的優秀者」而非「相對獨立的個體」。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個人品牌」甚至會給人產生「那個人很會秀」、「裝逼」的負面聯想。

聊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個人品牌」這個西式概念之所以被那麼多在上海的外國人關注,或許是出於更具現實意義的理由——隻身一人來到異國他鄉打拚,既缺乏關係又缺乏經驗。這意味著你越能及早建立自己的名聲,越能獲得機會。

這很大程度上的確是Marian Danko組織這個活動的原因。Danko在2011年來到中國定居,這位自稱是「數字流浪者」(digital nomad)的烏克蘭人是一位連續創業者,長期活躍在上海創業圈。「我組織這個活動的原因是出於個人興趣,我自己想了解個人品牌。目前在西方這是一個很火的話題,但在中國沒有人討論這個。所以我和我的小夥伴決定在上海開一個試點活動,反響很不錯,所以我們辦了這第二個活動,規模更大了。第三個活動正在籌備當中。」

Danko並不認為「個人品牌」只適用於外國人,他相信這個理念遲早會在中國生根發芽:「考慮到中國的科技日新月異、中國的人口龐大,推廣個人品牌將成為必然,否則人們要如何應對自動化和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

強大的個人品牌建立在有說服力的個人故事上,而個人故事的說服力源於個人興趣、愛好、經歷和願景。你是誰,你擅長什麼,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想要別人怎樣記住你?在職業規劃中,比「什麼樣的簡歷更好看」、「哪個行業最有發展前景」、「去哪家公司工作平台最高」、「怎樣比同事表現得更好」之類的問題更重要的,或許正是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會是幫助你走出職業困境的「救生筏」。

而這就是我在這場活動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

微信公眾號:眾創班(zhongchuangban)

新浪微博:眾創班(http://weibo.com/shengge98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創班 的精彩文章:

陌陌頻遭高位套現 一季度凈利潤暴漲11倍難抵股價下跌

TAG:眾創班 |

您可能感興趣

用這麼可愛又驚喜的方式,創作出自己的名畫版本!
你覺得誰更有罪?全新版本的渡河故事,測出你的人生終極追求是什麼
如何將你的最高自由版本,直接踐行出來?
任性配比的意麵,你也來做一個自己的版本吧
「未來是你的」最新版本,這次的主角是吉諾比利!還有什麼是老流氓做不到的?
你會愛上異性版本的自己嗎?
盤點小黃人擬人後的各種版本: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藝術家們做不到的!
有人歡喜,有人愁!《刺激戰場》版本更新後,你的打法和原來還一樣嗎?
現實版本的蜘蛛俠,本想跳崖輕生的他,沒想到卻因此練成絕世神功
紅樓夢都有哪些重要版本,都是怎麼來的?
關於雙生子佯謬的解釋,這個版本,你聽不懂,我就無能為力了
四個版本的「張起靈」,演的最像的不是井柏然不是成毅,而是他
「神作」帶給你的回憶無法取代?你絕對想不到西遊記有這些版本!
如何才能獲得一個偶像劇版本的捏臉殺呢?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三個版本的杉菜大變身,到底誰更好一看便知
下面四個角色,來自射鵰英雄傳的不同版本,你能識別出他們是誰嗎
抖音最近很火的6首歌曲,找了好久才找到,真正的原版本!
蘋果手機哪個版本是你最不想買到的?
這些超級英雄的未來版你都非常陌生,不僅因為版本不同,更因為他們令人髮指的行為
李白是怎麼去世的?你知道的死法可能是錯誤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