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留學遭拒,研究生還"留級"三年,但14年後,他身價百億

留學遭拒,研究生還"留級"三年,但14年後,他身價百億

2003年,正在華東師範大學電子系讀大三的汪滔想要出國留學。他將目標定在了斯坦福和麻省理工這些世界頂尖的大學上,但由於此時的汪滔成績並沒有達到這些學校的要求,他的申請被一一拒絕。最後,他只好拿著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的錄取通知書,赴港求學。



1390b3f505586d6_w1200_h675.jpg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汪滔

此時的他絕沒有想到,14年後,他將影響中國千億級別的無人機市場,甚至一句「大疆將退出中國」的謠言,都會帶來一場地震。


1980年,汪滔出生於浙江杭州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母親是一名教師,後來成為小企業主,父親則是一位工程師。很小的時候,汪滔看過一本漫畫書《動腦筋爺爺》,裡面畫著一個紅色的直升機,不到10歲的汪滔被深深吸引住了,他希望自己能做一個一模一樣的直升飛機,在徒步旅行或是坐火車時,能給自己拍照並且把圖像發送過來。「我只是想要飛翔。現在即使我自己不能飛,但是有一個小飛機,看著它飛我也很高興了。」在接受《福布斯》的採訪的時候,汪滔這樣描述自己的飛行夢想。



少年時的汪滔花了大部分時間閱讀航模讀物,他還希望能夠擁有一台跟在身後的飛行攝像機。16歲那年,因為一次考試中得了高分,父親獎勵了他一台遙控直升機。他本以為這台直升機可以靜止在空中,並且想讓他飛到哪裡就飛到哪裡,但沒想到,這台直升機的操控難度遠超過他的想像,剛飛上天就落了下來,沒過多久這台機器就被他弄壞了。幾個月後他才收到從香港發來的用於更換的零部件。

汪滔想做一個能夠自動控制直升機飛行的東西出來,他去了華東師大讀電子系,期間又摔壞了好幾台航模,其中一台飛速旋轉的螺旋槳葉還在他手上留下了一個疤痕。


在港科大讀書的汪滔對機器人設計充滿興趣,這門課程他選了兩次,並且決定將從小的夢想——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作為自己的畢業課題。為此汪滔找了兩位同學一起說服老師同意他們的研究方向。


拿著學校給的經費1.8萬元港幣,汪滔團隊奮鬥了5個月,經常要在凌晨四五點才能睡下。然而廢寢忘食的努力,換來的結果卻是在最終的演示階段,本應懸停在空中的飛機掉了下來。


這次失敗的畢業設計得了一個C,這個很差的成績甚至讓他失去了去歐洲名校繼續深造的機會。


但收之桑榆的是,前文中機器人設計課程的老師李澤湘教授對汪滔青眼有加,他因此獲得了在港科大師從李澤湘讀研究生的機會。

李澤湘對汪滔的支持力度頗大。除了允許他曠課創業外,還會在資金方面伸出援手。汪滔也非常信任和需要這位老師的幫助。李澤湘一面是汪滔的導師,一面也成了汪滔創業的合伙人。至今他還在大疆擔任董事局主席的職務,持有數以億計的股份。


b358877db53ca27_w1262_h947.jpg


2008年,李澤湘(左)和汪滔抵達西藏,完成世界首次無人機珠峰地區飛行測試


2006年起汪滔開始攻讀研究生,同時他也和一起研究畢業課題的兩位同學來到深圳,在車公廟舅舅單位一間不足20平米的倉庫內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


很快,這兩個同學一個選擇了工作,一個選擇了留學,汪滔獨自一人帶領著從社會上招聘來的三四名員工搬到了蓮花北村的一間民房內一起研發直升機飛控系統。由於他邊讀書邊創業,原本兩年的研究生學業他讀了五年,2011年才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

最初的大疆沒有什麼商業模式可言,就是做產品,然後在諸如「我愛模型」這樣的航模愛好者論壇里兜售。汪滔回憶,2006年,大疆的第一個產品賣出了5萬元,成本只有1.5萬。在兩年多時間裡,大疆就這樣以小作坊的方式運轉。


到2008年時,大疆打磨出了XP3.1這款飛控系統,在被裝載到傳統的直升機模型上後,這款系統可以讓模型飛機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自動在空中懸停。該系統迅速在全球引起關注,大疆由此接到了較為穩定的訂單。


雖然終於在產品上站穩了腳跟,但是大疆的發展仍然遭遇了重重挫折。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汪滔本人的風格實在太強硬。


在管理上,汪滔很固執,甚至有些專制。在股份分配中,分到最少股份的員工認為汪滔不公平,而分到最多股份的員工想要轉讓股份而不被允許,因此在創業兩年後,幾乎所有的老員工都離職了。「我們有一些爭論,我的語氣不是很好,我說,『在這家公司,我負責』。」這句話傷害了他們的感情。


大疆最初的四名初創員工


汪滔稱自己可能「是一個不招人待見的完美主義者」,他總是關注每一個細節。雷鋒網一篇報道提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對一顆螺絲擰的鬆緊程度,汪滔都有嚴格的要求,他告訴員工,要用幾個手指頭擰到什麼樣的感覺為止。因為當時很多東西是沒辦法量化的,工具也比較粗糙,力度做不到非常精確,只能靠手來感受。螺絲有時候會松,所以需要加螺絲膠防止鬆動,但是會有一個問題:如果要拆,螺絲會卡在裡面擰不出來。汪滔從香港買了一堆強度不同的螺絲膠,螺絲按照拆的頻率,使用不同強度的螺絲膠。拆頻不高的螺絲就用中強度的螺絲膠,從來不拆的螺絲就用高強度的螺絲膠,而經常需要拆的就用最弱的螺絲膠。飛控系統上幾百顆的螺絲,就是這樣一顆一顆地按照不同要求擰上去。


他同時還是一個工作狂。他每周工作80多個小時,辦公桌旁邊放著一張單人床,經常晚上十一二點來到辦公室開始工作。一有靈感,他就會拿起電話和員工交流。這個習慣保留了下來,大疆不少高管現在還經常會接到老闆的午夜電話。


大疆內部堅持一種快速淘汰的工作模式,公司提倡員工加班,對於業績較差的員工直接辭退。這樣的工作模式和崇尚「狼性」精神的工作氛圍,似乎十分不人性化,但其也在另一方面養成了員工激烈競爭的意識。


曾有獵頭表示,2013年之前大疆人員流動比較頻繁,2013年之後,隨著汪滔以華為為師,人員就比較穩定了。


雖然汪滔不是一個完美的領導者,但是能維持大疆順利成長的關鍵卻是汪滔敏銳的判斷力。在小作坊階段的時候,他就抵擋住了將產品賣給國企專區「easy money」的誘惑,只因為這並不能幫助公司把產品做好,更會毀了公司做大的希望。


2010年的時候,汪滔從一個紐西蘭代理商的口中了解到95%的客戶都把平衡環安裝在多軸飛行器上,他立刻意識到製作四軸直升機的飛行控制器將成為大疆的一個方向。這讓他們立刻佔領了多軸無人機市場,「我們一個月可以賣出幾百台,我相信我們當時的市場份額有70%」,汪滔曾這樣告訴媒體。


隨後做出來的正確決策則是發布入門級無人機Phantom。這是為了防止競爭對手發動價格戰而研發的產品,低成本、易於使用,不需要用戶進行任何安裝,但這反而成了營收最高的產品。


在競爭中,汪滔也絕不手軟。在推出Phantom 3不到1年的時間裡,為了打壓對手3D Robotics的Solo無人機,大疆迅速推出Phantom 4,並對Phantom 3進行降價,通過價格戰將Solo徹底趕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



大疆「曉」Spark無人機


目前,大疆已有超過十款在售無人機產品,包括最基礎款的是Phantom 3,即2999元的入門級,其上陸續是Phantom 3高級版、Phantom 4、inspire系列以及最高端無人機「筋斗雲」,還有最新發布的Mavic迷你可摺疊無人機、面向行業應用的經緯M200系列無人機。除了無人機產品,大疆還有雲台相機靈眸系列、手持雲台RONIN系列和飛行眼鏡DJI Goggles。


現在隨著掌上無人機越來越受歡迎,大疆也在5月25日推出了自己在這一細分市場的產品「曉「Spark。這款無人機只有手掌大小,重量比一罐可樂還輕,最長續航時間為16分鐘,單機版售價3299元,全能套裝版的售價4599元。


與許多其他獲得數十億美元估值的初創公司不同,DJI大疆創新沒有進行過多輪融資。最近的一次投資是在2015年5月,大疆獲得了風險投資公司Accel Partners的7500萬美元的注資,公司估值約80億美元。根據2016年11月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6胡潤80後富豪榜》的說法,這個當年留學申請被拒的小夥子,現在身價已經超過240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Elgato雷電3擴展塢6月6日發售 售價300美元
移動支付影響太大,這次連現金押運業務都少了

TAG:cnb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