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諮詢到底是什麼鬼?

心理諮詢到底是什麼鬼?

聽說:

心理諮詢師光動嘴皮子就能掙錢!

考個證就能從業,沒什麼了不起!

心理諮詢不就是個糊弄人的把戲!

現在心理諮詢行業猶如百家爭鳴,各種流派就像武俠小說里不同的幫派,在和諧中前進,在前進中互補。不過,魚龍混雜,也有很多幫派請外來和尚來念經,聲勢浩大,風雲際會。

所以,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很關心,心理諮詢究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比如:心理諮詢會告訴我是否辭職嗎?

心理諮詢會告訴我該不該離婚嗎?

心理諮詢是不是意味著自己有病?要吃藥嗎?

心理諮詢是一次痊癒還是一看就要終身呢?

心理諮詢自有它的服務範圍

1、心理諮詢改變的是視角,而不能改變現實

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階段遭遇某些方面(如婚戀情感、職業發展、人際關係、親子教育等)的不順、挫折或打擊,由此而產生相應的困惑、煩惱和痛苦。

如果你向諮詢師抱怨「他為什麼拋棄我?」「老闆為什麼炒掉我?」「孩子為什麼不聽我的話」那他能做的就是傾聽和理解,幫助你找到內心的答案,而無法幫你做出1、2、3的選擇。

如果一個人離婚了,很痛苦,諮詢師必須承認:「離婚當然會痛苦,這很正常也很自然。」但是,如果這種痛苦太深太久了,諮詢師就會與你一起來分析:「為什麼這個痛苦會被如此放大呢?它對你有什麼更深層的心理意義?為什麼你需要久久地抓住它不放?」

2、心理諮詢不能或者很難立竿見影

我遇到過一個來訪者,整整一個小時,她真的很難過,一直哭訴哭訴,我就聽她哭訴,時間到了,她說:「我還沒說完,能不能延長一會?」

我對她說:「不能,下次再來!」

下次諮詢,她失約了,但是她的母親來了:「我的女兒都說了什麼?」我說:「你可以去問她。」母親說:「她什麼都不肯告訴我,只說你只是聽,而且只聽一個小時,她隨便找個朋友都可以說三五個小時。」

心理諮詢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如果來訪者只需要哭訴,那諮詢師就只作耳朵。諮詢師必須要等待,等待一個突破口,等待來訪者度過了宣洩期,等待她做好領悟、準備開始投入,這樣來訪者才能慢慢成長,慢慢改變。如果咨訪關係剛開始就中斷,那麼就是一次失敗的心理諮詢,來訪者也是毫無收穫的離開。

心理諮詢不是治感冒,一味葯下去藥到病除。一個簡單的短期諮詢,也要4-6次,每次50-60分鐘,而且收費也不一。

3、心理諮詢不是開處方吃藥

各種負面情緒會充斥每個人的大腦,張牙舞爪的掠奪你的身心健康,令人感到失去信心,疲憊易怒,睡眠飲食都變得不太正常,並且長時間都沒有改善,這個時候,你可能就需要找位心理諮詢師聊一下。

當然,這些問題不會影響你的正常社會功能,主客觀也一致,人格基本完善,那請不要輕易說自己「心理有病」。因為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有,這叫「一般心理問題」而不是疾病。諮詢師在了解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運用自己所學為你諮詢。但是,心理諮詢師沒有處方權,不可以開藥。

如果,你已經出現幻覺、錯覺、哭笑無常、行為怪異等已經無法正常生活的癥狀,這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障礙或精神分裂,必須要去醫院治療。這時候,一個叫做「精神科大夫」或者「心理醫生」的人就會輔以藥物治療,他們才有處方權。

各位親,你們是否注意到,我說「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一般心理問題」?是的!每個人,每一個,包括心理諮詢師。所以,不要認為做心理諮詢就是「家醜外揚」。

中國式心理諮詢每個初次都是急診

中國的來訪者,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願意花掉這份錢做個諮詢的,大多是因為遇到了真的難題。或許也因為對中國醫療系統的認知,他們對諮詢師也有「一刀下去,藥到病除」的期待,從這個角度說,每個初次諮詢都是急診。

有的諮詢可能真的需要好多次。當然,決定多少次的不是諮詢師而是根據來訪者的需求,根據他本人的具體情況,根據過程中發現需求的真假和有無,不斷調整而來。甚至,有些問題,可能不適合今天解決,要留到未來。

我們活在世上每時每刻都在尋求表達,無論我們採取什麼形式,語言、眼神、姿態、或者是沉默,甚至是生病,這都是我們尋求被看到和聽到的方式,我們總希望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自己。

比如,琳琳已經5歲了,但還是在啃指甲。媽媽塗辣椒油、歇斯底里嚴厲地批評還是效果甚微。當琳琳走進諮詢室,我們去仔細的探究她經常什麼時候啃指甲,什麼時候不會啃,最早什麼時候開始啃等等問題之後,我們也許會發現,她只是在用啃指甲來表達內心的焦慮和不安。諮詢師可以幫助她找到比啃指甲更好表達情緒的方式,同樣也可以幫助她重建安全感。於是,啃指甲的行為就會消失,琳琳才被真正的理解。

由於小孩受限於語言與理解能力的不足,會用問題行為、異常身體反應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內心。他們會和爸媽頂嘴吵架,甚至會和爸媽動手,但是當我們認真的理解和傾聽他的心聲,發現傷害媽媽的語言和行為只是希望在冷漠媽媽面前刷刷存在感,讓媽媽對自己做出反應。

當然,我們大人也同樣會有許多不被自己接受或無法言表的情緒和願望,它們同樣也會以扭曲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那些控住不住自己暴飲暴食的小妹兒,也許僅僅是用吃東西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表達對關係的渴望,那些嚴重拖延症患者也僅僅是用拖延來表達對失敗的恐懼。。。。

只要我們明白行為的意義,聽到並解讀它所表達的信息,我們便可以引導孩子或者是自己用更直接、更真實的方式表達出來,畢竟用語言表達比用問題行為表達更容易被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意義被理解行為便會消失。雖然有些絕對,行為背後的意義並沒有絕對對應的解釋,但是真正的理解一定是通過充分的表達與傾聽慢慢達成的。

所以,不要等到「無可救藥」了才來做心理諮詢。

當你有糾結和苦惱之時,當你有迷茫和困惑之時,當你有種種不如意之時,諮詢師都會看到你、聽見你、理解你!我想說,在咨訪關係中,全神貫注的傾聽、設身處地的理解、不離不棄的陪伴,就是為了給你一個足夠安全的場域,令你可以安心卸下這麼多年來因需要扮演某種角色而形成的層層防禦。

每個諮詢師都知道,那張「面具」成就了你,但也拖累了你。

知子花為您提供一對一心智輔導。

針對孩子,

1.釋放出孩子內心壓抑情緒;

2.喚醒孩子內在的生命能量,給予孩子正向能量的引導;

3.幫助孩子調整和構建良好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客體關係模型。

針對家長,

1.幫助家長覺察和整合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帶來的影響;

2.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所產生的困惑,焦慮,憤怒等情緒提供支持和疏導;

3.與家長合作構建良好的家庭溝通模式和教育方式。

當然,假如你有其他找尋內心答案的途徑,宗教也好,哲學也好,只要對你有所助益,都可以使用。方法不拘,殊途同歸。

張馨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心理醫院實習經歷,在校期間豐富的心理諮詢與教育,團體輔導經驗。擅長青少年成長,親子溝通等心理健康問題的諮詢與輔導。

知子花家庭教育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咨訊、搜狐媒體平台、微博、知乎、網易等,搜索「知子花家庭教育」即可關注。

文章中被評為精選留言的用戶,

都有紅包拿哦!

寫評論,拿紅包!

特別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子花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知子花家庭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諮詢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我要去做心理諮詢?
你知道心理諮詢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嗎?
心理諮詢師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好接觸嗎?
心理諮詢卡殼了,怎麼辦?
做完心理諮詢,為什麼我還是不開心?
心理諮詢師,你的心理有病嗎?
與「心理諮詢」,到底哪個幫助更大?
你覺得心理諮詢師像什麼
心理諮詢師的價值是什麼?
淺談一下,怎麼樣算是找對了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讀心的?
我需要心理諮詢嗎?
我為什麼做管理諮詢,又為什麼不做了?
心理諮詢的過程是怎樣的?
心理諮詢能產生什麼樣的作用,你們知道嗎?
命理諮詢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命理預測的核心價值在哪裡?
情感諮詢 男朋友不想結婚,是什麼心理?
原來心理諮詢師是這樣的!
我們見過的那些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