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日戰爭唯一不該輸的一場戰役:如果這麼打,中國必勝,日本必敗

中日戰爭唯一不該輸的一場戰役:如果這麼打,中國必勝,日本必敗

在大清敗亡之際,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個時刻,有的人搭了歷史的順風車,位極人臣,自己手裡也握著一支軍隊。

其中最出名的是曾國藩的湘軍,其次是李鴻章的淮軍。我們知道湘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而曾國藩是一個很有能力的領導,但淮軍不同,淮軍與湘軍比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眾所周知淮軍是用洋槍隊的武器裝備的,武器裝備很好,李鴻章醉心於武器,很懂得問清廷要錢。

淮軍的武器好,在國內靠火力作戰沒問題,如果跟外國軍隊肉搏戰,他們的怯懦就呈現出來了。淮軍戰鬥意志薄弱,軍心不穩,影響作戰的發揮。

很多人關心甲午中日戰爭,那麼在平壤作戰的時候,就是淮軍,淮軍的表現怎麼樣呢?

日本當時給予清軍重創後,清政府和李鴻章居然滑稽地以為,能讓在朝鮮得到實際利益的列強出面,告訴小日本:「你這是錯誤的,侵略人家國家是不人道的,放棄吧,孩子。」

因為當時小日本也擊沉了英國的商船,那麼英國應該聯絡國際給日本以沉重地打擊了吧?最起碼會開會聲討吧?日本進朝鮮宮殿把朝鮮搞得烏煙瘴氣,難道國際不管嗎?

李鴻章認為,日本陷入外交困境。

在日本壓力山大的時候,中國有必要給他點教訓,於是他派兵「教育」日本人,一路走得志得意滿。

從北路出發到朝鮮,清廷開啟大規模武裝討伐——四支援軍。四路援軍差不多一萬四千人。

這支裝備最先進的「勁旅」,是李鴻章壓箱底的裝備。

李鴻章信心滿滿的說:「四路大軍同時進軍,日本方面萬無一失。」

結果呢?

他們連統帥都選不出來。首先狡猾世故的劉銘傳是絕不出來,他像愛惜羽毛一樣愛惜名譽,傻子都知道這四路軍馬各成體系,淮軍最難管理,為了不失敗,他就稱病不出。

葉志超嚇得差點尿褲子,他趕緊回信說,自己心臟跳得太快了(估計這句是真的),目眩心跳,每日狂發數次,隨時都有可能犧牲,堅決要求回國養病。

光緒帝收到信函很驚訝,葉志超口才很好,當初他帶著很少的兵力時,慷慨激昂的,大有問鼎世界的決心,現在怎麼慫了呢?

由於葉志超的怯懦,措施了抵禦日本的最好時機,日本後來分別進入平壤,葉志超只命令將領做防守。他把城北給了左寶貴。

左寶貴和衛汝貴在戰役中表現得十分傑出,在他們出色的指揮和防禦中,日本人打光了子彈,也沒能拿下平壤。經過艱苦的戰鬥,左寶貴中了兩槍,還堅持指揮,城南防守是整個清軍作戰中最漂亮的一戰,也是最頑強的一戰。

日本兩個分隊被打死,城南還沒有拿下里。

英雄左寶貴以3營1500人抵禦日軍七千人,犧牲的時候才58歲。壯哉!英雄!

日本人情緒低迷,他們覺得自己敗了。但他們沒想到,清朝的主帥葉志超竟如此窩囊,葉志超聽說左寶貴犧牲了,以為清軍敗了,就說要獻出平壤。獻出平壤還不算,他還要跑路……

在晚上下大雨的時候,清軍一窩蜂地抱頭亂躥,正好進入日軍埋伏區,隨著一陣嚎叫,清軍死傷慘重。葉志超率領其他的部隊一夜狂奔五百里,跨過鴨綠江時,各路軍隊依然驚恐不已。

後來清廷竟然放過了葉志超,讓他回家鄉了,而將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的衛汝貴問斬,衛汝貴大喊冤枉。

這就是清朝統治者如何顛倒日非黑白,有這樣的統治者,中國憑什麼不敗?!

甲午中日戰爭淮軍精銳盡亡,就可以看出淮軍是如何不堪一擊。

在大戰之前,曾國藩曾經告訴過李鴻章,「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

李鴻章不聽,也許是因為腐敗,李鴻章就知道為朝廷要錢,裝備高檔武器,也許是因為思維的偏狹——他寫信告訴曾國藩洋人的槍炮如何厲害。

李鴻章當年帶七千兵力到上海,這其中有一半是曾國藩的手下曾國荃的兵,還給了他好幾名湘軍將領,沿用湘軍的戰術,加上江浙一帶洋槍隊出了大力,太平天國顯出頹勢,李鴻章的湘軍才勝出。

也就是說,打順風仗他們百戰不殆,要是打硬仗,他們就會一潰千里。為什麼?人心不齊,心理素質差,沒有信仰。

曾國藩對捏合人心很有一套,首先向軍隊滲入宗法制度和理學思想,士兵們學習四書五經,經常讀書。其次,他把勵志的歌謠編寫出來教給士兵念,鼓舞士氣。

初創湘軍時曾國藩曾提出四條:「帶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義血性,則四者相從以俱至;無忠義血性,則貌似四者。終不可恃。」

湘軍的主要將領全部都是出身儒生,彭玉麟是學者,胡林翼是進士,儒生一般有為理想赴死的決心,指揮起戰役來自然不畏生死。忠義和道義是他們人生的準則。

而淮軍除了喝酒打敗,吹吹牛,基本上都是草包。

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唯一敢跟日本人肉搏的是湘軍。

所以沒有亮劍精神的軍隊,註定不能成為國家的依靠。

甲午中日戰爭,如果湘軍作戰而不是淮軍,如果曾國藩領導而不是李鴻章領導,那麼結果會不會不一樣?當然那時曾國藩已死,不然以他的治軍之才,中國的結局不至於這麼慘。

那麼甲午中日戰爭是不是中國必不能勝?當然不是。

且莫說中國資源豐富,日本資源匱乏,就是日本派來的軍隊,無論人數和裝備,都不如中國。戚繼光抗倭,萬曆援朝,那一仗不是日本一潰千里?而這一次為什麼就不行呢?

從全文可以看出,不是天意,乃是人力。人心不齊,天必不幫你。

一個沒有必勝理念的國家,一個只記得私利,苟且的民族,哪裡有什麼勝仗可言?

中國不是武器不好,中國不是必敗,敗的從來不是天意,不是實力,而是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資訊 的精彩文章:

80後們,這些動畫片你還記得多少?
二婚女人帶著孩子,還問要我15萬彩禮!我生氣說出了我最後悔的話
2017農村戶籍改革:只有這四類城裡人才能遷回農村種地!
還在忍受胃炎的痛苦嗎?中醫教你不花錢,治好病
4個方法教你怎麼存錢最划算!

TAG:掌上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日本為什麼打不敗中國,日本間諜說了這樣一句話
二戰中,如果日本用這種武器攻打美國,也許戰局會大逆轉!
甲午戰爭日本實際上是險勝,中國當時有戰勝日本的可能嗎?
為什麼說這場戰役並不是日本的勝利而是日本失敗的開始?
二戰日本有一個逆天戰略,如果實施,徹底打殘英美蘇!
抗日戰爭中,日本女兵一旦被俘,會面臨怎樣的下場?
抗戰,德國一位將軍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日本永遠戰勝不了中國
擁有日本一半的血統,為什麼在抗戰的時候選擇了中國?
無奇不有!歷史上第一次戰勝國向戰敗國「賠償」,此戰讓日本崛起
二戰時,這四個歐洲國家未與日本交戰,卻獲得了日本的戰爭賠款
殲敵六百我軍毫髮無傷,這不是抗日神劇,是中國對抗日本的真實戰績
印度:二戰中唯一的三姓家奴,不僅為英國人打仗,還為德國和日本而戰
如果珍珠港事件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話,日本會成為二戰中的戰勝國嗎?
這場戰爭,日本人幾十年都不敢回憶,因為太慘烈
為什麼二戰時期日本沒有繼續攻擊中國,而是去攻打美國?真相讓人意外
日本有一個逆天戰略,如果實施,二戰歷史將徹底改寫!
抗戰,德國一位將軍幹了一件事,讓日本永遠戰勝不了中國
二戰後,蘇聯竟用這一方法對付日本女兵,日本到現在都不忍心回憶
二戰一國家成為日本小弟,二戰結束後,此國:我也是戰爭受害者!
二戰後最痛恨日本人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