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道之爭,中國在做減法而日本卻在偷偷做加法!

茶道之爭,中國在做減法而日本卻在偷偷做加法!

繼「韓國端午祭」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在今年2月份,日本文化廳欲要把茶道、盆景等日本傳統的生活文化,作為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在國人的一片聲討之餘,今天我們就聊聊中日在茶文化方面各自做的加減法。

中日茶道認知區別

提起日本的茶道,很多中國人都會想:不就是喝喝茶,何必那麼一本正經,小題大做的,如此繁文縟節,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這是部分國人對茶道的認識,但真的是我們不喜歡,還是快節奏的生活,不允許我們去停留、去體會、去悟道。

對此日本美學家岡倉天心發表的看法是「對晚近的中國人來說,喝茶不過是喝個味道,與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並無關連。

「國家長久以來的苦難,已經奪走了他們探索生命意義的熱情。」

他還說:「中國人喝茶,已失去唐宋的幽思情懷,變得蒼老又實際,成了『現代人』(He has become modern)。」

由此反映了中日兩國茶文化的差異。對此老劉認為中國人喝茶的確重在「味道」,在形式上做了減法,但並非與「人生理念」沒有關連。

「長久以來的苦難」也是真的,但「探索生命意義的熱情」並沒有消失。只不過國人含蓄內斂,不善表達。

但現在的時代,是需要張揚拒絕內斂的,就好比研究者要以論文完成課題的總結一樣。

中日茶文化對比

在日本茶文化中,茶文化與茶道幾乎是同義語,茶文學、茶藝術等全部匯聚在茶道之中,故有日本學者稱日本茶道是「綜合文化體系」。

茶道通常被認為是日本藝術的最高代表,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徵。

岡倉天心在他的代表作《東洋的理想》和《茶書》里,就是將茶道作為抵抗西方現代文明入侵、向全世界宏揚東洋文化精神的利器來推崇和宣傳的。

與中國的茶藝不同,所謂茶道,是一種修鍊精神,調整身心的儀式,其精義包含在「敬、清、和、寂」四個字中。

敬,是尊敬長者、敬愛朋友;清,是潔凈、清幽;和,是和睦、和平;寂,是悠閑入定。

簡而言之,就是在與喧囂的塵世短暫的脫離中,通過一系列飲茶的儀式,使人的精神恢復平靜和清明,可見茶道與日常生活中的品茗已經沒有多少關係。

而品茗才是初心不是嗎?在對苦澀的茶味的品嘗中平心靜氣、精神養性、參禪悟道。。。

當茶道成了約束人的規矩,不否認能將人際交往中的粗糲部分變得有些許潤滑,但若成了負擔,也有違初心。

所以對於中國茶道「泡茶泡到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於是在中國茶文化中,國人在做減法,遺憾的是有些人把「品茗」簡單成了解渴罷了。。。

中日茶文化傳承

在茶文化的傳承上,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素養、素質。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

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

中國茶文化有豐富的項目,有多彩的內容,有深厚的內涵,有精湛的審美,又有素質高雅的傳承人員,但就是在減法中成了部分人的傳承。

而茶道、花道與香道作為三雅道,在日本是作為重要教育環節進行傳承和發揚的,中國茶文化固然深厚,禁得起整理研究,但禁不起流失。

劉哥胡(壺)論

無論是中國茶文化還是日本茶道,都是一衣帶水一脈相承的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演化,它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並將繼續傳承下去。

茶道於外行只是約束人的規矩,其要義在於內心平靜,感情明徹,舉止安詳,這些無疑是正確的思想和正確的情感的首要條件。

?END?

本期關鍵詞:茶文化、三雅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如何來 理解 茶藝
茶藝知識,五大內容
茶文化之 各國茶道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選擇:做加法的同時適當的做減法
中金梁紅:去槓桿不能只做「減法」,更要做「加法」
新輕坦的來路,是加法,還是減法?
不斷做減法:朱耷書法的取法,真是想不到!
只做加法不見減法的遺憾——電影首映夜之《無問西東》
毛衣與裙裝偷偷地做了減法,那就絕對不能輸在腳上
夏天到了,得給你的臉做減法!
做減法的谷歌
如果能力不夠做加法,先學做減法吧!
見過世面的人,會給思想做加法,給人生做減法
愛你是加法,不愛是減法
火影忍者:即使鳴人當了火影,三以內的加減法對他來說依然是個大問題
剝離還是回歸?做市場選擇的加減法,是真維斯的一場修行
喬布斯的簡潔哲學:不是做減法,而是做除法
「攝影「中的加法與減法練習心得
挽回愛情:了解什麼是男女加減法法則
攝影是一種減法,最後留下的就是精髓!
藝術紅木傢具,做「加法」還是「減法」?
白茶人的加減法,你能做到嗎?
攝影也要做減法!掌握風光攝影中的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