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可想像,勞務大省這麼快就出現用工短缺

不可想像,勞務大省這麼快就出現用工短缺

由於沿海地區用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普遍比內地要低廉,產業內遷,降低成本,恰好也帶走了就業人口。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 | 任大剛

成都的建築工人平均月工資8300元;技術含量比較高的10%那部分,月工資可以拿到12000-20000元。這個收入水平,秒殺了月收入只有3800元的助理、秘書、文員等白領。

包括當地人在內的網友給予一片罵聲,認為采編這條新聞的人不知人間冷暖:建築工人很幸苦,沒有五金,朝不保夕,說不定還會被欠薪,拿這個高薪是應該的。

(近幾年,建築工人的工資水漲船高)

網友罵人的理由,按照經驗,似乎都能成立。

不過,作為勞務輸出大省的四川,最市場化的建築用工市場,勞動力竟然短缺如此,說明一些深刻的變化正在縱深方向發展。

四川作為勞務輸出大省,我幾乎全程目擊了他的興起。

1993年春節後,上大一的我,屁顛屁顛地帶著行李,去成都火車北站趕火車,去了就傻眼,根本買不到火車票,後經人指點,在臨時開闢的學生窗口擠得滿頭大汗,才買到學生票。上了火車,也是水泄不通,千幸萬苦,挨到上海。

吸取這次教訓之後,我每次在縣城訂車票,但也免不了在火車上擁擠幾十個小時。由於坐車的人太多,後來加開了兩趟車,春節期間達到五趟車,仍然不敷使用。

我沒有從成都往北京和廣州方向去過,但據說擁擠程度,絲毫不亞於去上海方向。

(成都火車北站是中國西部大型的鐵路中轉樞紐)

每次站在成都火車北站的廣場上,看到人山人海,潮水般的四川老鄉,像逃難一樣往外走,買不到票的,忍受著寒風,在廣場上挨排打地鋪,要麼發獃,要麼睡覺等待,心裡並不舒坦。天府之國,不過爾爾。

從人口統計上,也可以看出相當長一段時間,四川的常住人口不斷減少。

2000年,四川人口有8300餘萬,到2010年,減少到8000餘萬。10年時間減少了300萬人口。扣除人口自然增長,至少有300萬人跨省在外謀生。

其他勞務輸出大省,基本也是如此。

安徽省從高峰時期的2004年6200多萬,減少到2010年的5900多萬。6年時間,減少了將近300萬人。

河南省從2004年的9700多萬,減少到2010年的9300多萬,減少400萬人左右。

重慶市的人口,從2000年到2010年間,漲跌呈U型,略有增加。

其他勞務大省,不再一一列舉。

(2016-2017年中國平均人口密度排名)

與之對照的是,2000到2010年間,北京人口從1300多萬增長到1900多萬,上海人口從1600多萬增長到2300多萬,浙江人口從4600多萬增長到5400多萬,江蘇人口從7300多萬增長到7800多萬,廣東人口從8600多萬增長到10441萬。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2010年,輸出地和輸入地的數據漲跌出現戲劇性逆轉,有的省份,表現為明顯的拐點。

比較典型的是四川,從8000餘萬增長到2015年的8200多萬,安徽從5900多萬增長到2015年的6100多萬,5年時間河南也增長了100萬人口,重慶也在5年時間,人口從2800多萬增加3000萬以上。

另外一些在2000年到2010年人口增長緩慢的勞務輸出大省,從2010年開始,人口增長明顯加快。

原來的人口流入地,北京5年間增長不足200萬,浙江5年間人口增長不足100萬,江蘇增長不足200萬,上海在2014年到2015年度,人口出現負增長,廣東增長300多萬。

數據表明,這些人口輸入地人口增長的幅度大大放緩。而且從增長曲線看,人口絕對數減少,恐怕為時不遠。

(自2010年起,不少沿海製造型企業開始內遷)

怎麼來解釋人口版圖在短時間內的巨變?

最大的原因是產業內遷。由於沿海地區用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普遍比內地要低廉,內遷產業以降低成本,恰好也帶走了就業人口。

這個解釋是站得住腳的。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當像成都這樣的內地城市,最市場化的建築工人的工資已經與沿海相差無幾,而且這種勞動力價格傳導到其他行業的時候,勞動力價格便宜的優勢恐怕很快就會丟失。

事實上,能夠在網上查到的資料顯示,2015年冬季,北京的求職期平均工資是9200多,上海是8600多,深圳7700多,廣州是6900多;與之相對,成都是6200多,重慶是6100多,合肥與鄭州都是5600多。收入差距仍然存在,但與過去動輒兩倍以上的差距相比,已經明顯縮小。

值得注意的是,與北上廣深的收入差距接近兩倍的,已經不再是傳統的中西部城市,而是東北城市和深陷煤炭價格下跌的山西。

實際上,勞動力價格便宜的優勢,消失得可能比想的要快得多。

(華西都市報報道的「用工荒」)

今年春節,華西都市報就報道稱,除了家政服務行業用工短缺,餐飲、外賣等需要大量人力支撐的行業,也在歲末年初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

記者走訪發現,並非只有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用工荒」,即便IT、房地產、金融等行業,也會在春節前後出現員工流失情形。與勞動密集型產業春節期間人手短缺不同,IT、房地產等行業的擔心往往是春節前不少員工醞釀跳槽,春節一過,立刻出現員工大量流失。

這種過去只會出現在一線城市的情形,現在也逐漸出現在二線城市。在中國,員工普遍以跳槽的方式謀取自身利益,當跳槽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說明勞動者已經有相當的議價能力。2016年初,成都的員工主動離職率一度高居榜首,跳槽頻繁,說明工資上漲還有相當的空間。

當北京、上海在為城市人口太多發愁,正在設法控制人口規模之時,從傳統流入地2010年後人口開始快速增長來看,不勞政策費力,勞動力可能也在主動離開。

這種離開,更多可能出於經濟理性,政策限制可能只是推波助瀾。說到底,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發揮了主導性作用,市場之下,自會逐漸填平溝壑。

(沿海地區人口負增長的拐點,可能不久就會出現)

可以設想的是,如果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傳統的人口輸出地很可能在沿海地區帶走更多的人口。至於會產生哪些影響,自己去想吧。

有的學者曾經設想要在珠三角、長三角建立超大城市群,看看目前的人口版圖,這個設想恐怕要落空了。

匠人

¥47.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川思想庫 的精彩文章:

留學是一本精緻的經濟帳,誰會去關心孩子接受了什麼教育
陪「反轉鬥士」崔永元戰鬥這麼多年,沒想到成全了人家一筆生意
伊朗的希望不是選舉,而是渴望時髦,被物質掌控的年輕人
《摔跤吧,爸爸》講的,難道不是中國故事?
每天都想加班的公司,有病!

TAG:冰川思想庫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大省古代喜歡造反,但失去一地後,再也不敢了
這大省歷來為各朝統治者的避難所,只要它還在,中國就不會亡
明明GDP很高,卻經常被誤解很窮,這兩個大省其實實力不弱!
中國西部的這個大省,已經不是你想像中這樣了
這些好「孕」風俗流行各大省,不信你沒中過招
中國這個大省,古代喜歡造反,結果朝廷割去一地後,就再也不敢了
中國這個大省很「奇怪」,出了一堆名臣大將,唯獨就是不出皇帝
中國兩個旅遊大省,多年來為爭這一小塊地誰也不肯放手,該歸誰好
「二胎大省」也不想生了 生娃為何這樣難?
中國唯一不出皇帝的大省,名將大臣一大堆,就是不出皇帝
我國最能喝酒的幾大省份,千萬不要跟他們拼酒,除非你想拚命
這個大省的開國將軍很少,卻出了幾位厲害的大人物
大家說說看,北方經濟第一大省是哪個省份,很多人都不知道
中國唯一個不出皇帝的大省,名將大臣一大堆,就是不出皇帝
貪得無厭!拿下阿芙琳還不滿足 土耳其預謀吃掉敘一大省
古代這個大省富可敵國,皇帝怕壓不住把它拆分,其中一省沒落至今
這麼一個經濟發達大省一年入伍女兵人數才這點,可知競爭有多激烈
內蒙古為什麼是能源大省?來看看它的礦產在哪裡
遊客聲稱就愛來這裡,3.5一桶的泡麵,還能給免費泡,不愧是旅遊大省
存在16年的大省,因太富和人才多而被拆分,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