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文學┆小麥記憶-孫繼泉
濟寧城市生活新媒體濟寧人都在看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小麥記憶
孫繼泉
1
騰茬。
像換場時的舞台。燈光漸暗,幕布拉合。少頃,帷幕徐徐拉開,明亮的光線下面,已是一個嶄新的天地。
現在,從秋天的大地上清場的是玉米,即將登台的是小麥。
玉米全都掰完了,秸稈也已砍倒,正等著拖拉機的到來。
耕、耙、耬,打線、調畦、播種……
2
在播種小麥的日子裡,人們走路虎虎生風,說話大聲大氣,幹活乾淨利落。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的精力似乎格外地好,極少生病,也沒有聽說誰在這樣的時候突然倒下。他們是小麥養活的,小麥給了他們堅強的支撐。
3
早播的小麥已經拱出了幼苗,柔嫩、細弱。看著它們,你會想,它們怎麼迎接即將來臨的寒風和霜凍,怎麼渡過漫長的冬夜?但就是它們,這些柔弱的綠苗,一步一步越過冬天,走進五月。
4
昨夜剛剛下過一場小雨,地里滿目鮮綠,如剛剛從睡夢中醒來的清亮的童眸。
5
下雪了。我不知道,是哪一株幸福的麥子伸出葉片承接了今年的第一片雪花。我也不知道,麥海里每增加一片雪花,對於麥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
6
小麥在天冷之前已經完成了分櫱,今天到麥地里去,拔起幾株麥子,發現它們全由單株分櫱成3——6株,同時它的根也往深里扎,往四周擴,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根系,其體積不小於地上的麥棵。小麥只有分櫱以後才算長成了一棵小麥,只有分櫱以後才能夠抵擋風雨、嚴寒及其他的一些傷害。
7
返青後的麥苗像是丰姿綽約的少婦,丰韻,含情,而此前她像一個單薄、瘦弱的村姑。
8
進了麥田,就聞到了一股清新、甜軟又略帶土腥的氣味兒,我知道這是小麥蘇醒了,在輕風裡進行均勻的深長的呼吸。這種氣味是從深土裡升上來,通過麥苗的嫩管飄出來的。我們彼此用各自的呼吸進行交流和對話。
9
麥子長高了,填滿了村莊與村莊之間的所有空隙。麥子長著的時候,村莊里的人們快樂地生活著,雖然要經常忍受貧窮和各種各樣的委屈,他們也輕易不把什麼事情做絕,因為田野里有一地麥子,麥子長得正好。實際上,他們在村子裡遭受的苦痛、進行的爭鬥,多半就是為了地里的麥子。他們在麥地里勞動的時候,反過來又是為了他身後的村莊,藏在村莊深處的他們的家,還有他們的兒孫。說到底,在中國北方,有村莊就不能沒有麥子,有麥子就不會沒有村莊。你在一個村莊里順著一個方向走,不一會兒一定就走進了一片麥地,胡同是通著麥地的。你在茫茫麥地里走,不要怕累,用不多久,你就會一腳踏進一個濃蔭環抱的樸實的村莊。
10
戴勝是田野里的精靈。
你看,它多麼美麗、優雅、可愛——勻稱的體態,黑黃相間的羽毛,蓬鬆的絲狀冠羽,尖、長而又微微下彎的喙,銀鈴般悅耳的叫聲。它飛起時樣子像一隻放大了的花蝴蝶,常呈波浪式飛行,邊飛邊叫,像柳哨悠揚動聽。
戴勝是有名的食蟲鳥,日間它大量捕食蜘蛛、螺類、金針蟲、螻蛄、行軍蟲、步行蟲、天牛等害蟲,這些大約佔到它總食量的88℅。戴勝是農民喜愛的一種鳥。
戴勝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成對成對地捕食或玩耍,平時,我們很少看到一隻孤獨的戴勝在麥地里活動,但也沒有見到過成群的戴勝在天空中飛行,因而戴勝也被人們稱為夫妻鳥,愛情鳥。戴勝在田間沒有被追趕和捕殺的,因為人們不捨得。麥田裡或地頭上蹣跚著一對對的戴勝,只會被我們長時間地注視和觀賞。
11
看麥娘、稗草、萹蓄、葎草、小藜、小薊、雀麥、節節麥、大馬蓼、苦苣菜、打碗花、米瓦罐、田旋花、馬唐、早熟禾、豬秧秧、播娘蒿、繁倭……這些都是麥地里的雜草,與小麥爭奪地盤、爭搶陽光與養分的。對付它們,人們研製了草甘磷、克無蹤、丁草胺、異丙隆可濕性粉劑、驃馬乳油、寬克清、巨星、使他隆、禾草靈、伴地農、闊草清、麥黃隆,準備在不同時期殺滅它們。
在魯南,這些草都不是很多。多的有兩樣:一是薺菜,一是米蒿。這兩種東西差不多在春天的同一個時間發芽生長。我們對付它們不用藥物,我們用手拔。薺菜小的時候,我們拔下來吃掉——燒湯、涼拌、包水餃,大一些我們就扔掉。米蒿也是。但米蒿好像總也拔不凈。米蒿是高稈植物,它隨著麥子一塊生長,農曆三月開一種黃色的小朵的花,花就長在頂端,看上去倒也有些漂亮。 但我們不管它漂亮不漂亮,發現「小黃花」就過去拔掉。因為它先於小麥成熟,割麥子的時候它就掛著細小的干硬的籽莢了,很容易混進麥種里。所以在魯南,看一個人勤快還是懶惰,只要看看他家的麥地里有沒有米蒿,多不多,就知道了。
12
它在揚花。
小麥的花有誰注意呢?
小麥的花開在麥穗上。每一個小穗(即一顆麥粒)即可開3——9朵花。小麥花是兩性花,含3枚雄蕊,1枚雌蕊。由於小,只有湊近,我們才能看到它。而我們看到的淡黃色碎屑一樣的東西也根本不像花。
因為沒有明顯的花冠、花蕊、花萼、花托,可能不少人以為小麥不開花。
13
前幾日,麥穗還能順利地從麥桿上抽出來。握住麥穗往上輕輕地一提,麥莛兒就伴著剝剝的響動——那是被生生剝離的痛苦的呻吟——慢慢地出來了,越往下部,它的顏色越嫩越淺,最後竟至於白。放進嘴裡,它的尾端軟軟的,甜甜的,有一股鮮氣。現在不能了。今天,我試著提起一個麥穗,沒有成功。我又使了點勁兒,竟把這棵麥子連根拔起來了。我想,到了這個時候,麥子才在大地上站好、站穩。這個時候,誰也甭想再動它了。
現在,小麥開始灌漿。地下的水分、養料,地上的陽光、暖風,都往麥殼裡聚集,使麥粒一天天飽滿。
14
布穀來了。
布穀叫起來,像鼓點似的,急急切切,不舍晝夜。小麥是在布穀的叫聲中成熟的。我覺得布穀與麥子似乎有一種血肉相連不可分離的關係。
15
麥田已經褪去了那層深綠。這段時間,越來越熱的太陽一遍一遍地在它上面抹呀抹呀,終於給它塗上了一層淺黃。走到麥地里,看到麥穗已經十分碩大。「楝子花開吃燎麥」。這幾日,楝子花開得正盛,麥子肯定可以吃了。我摘下一枚麥穗,把雙手對在一起搓,搓下帶殼的麥粒兒,然後把麥殼吹走,手心裡就剩下一堆兒鮮嫩飽滿的麥粒了。
小麥,你好!
16
麥穗上緊緊收束在一起的芒刺漸漸向四處炸開,像個刺蝟,麥子就接近成熟了。
17
這幾天,每天都能看到收割小麥的人,他們割的多是嶺地、旱地上長得不好的小麥。被譽為「糧倉」的平原上的小麥大約還需要7——10天收割。
先期成熟的往往是不太成熟的。而真正成熟的從來都是從容的,大度的,它們緩慢卻有力地走過來,結結實實地和種田人擁抱。
18
我曾經這樣描寫過農村收麥時的場景:「五月,大田裡的麥子像一塊糕餅被烘烤得焦酥誘人,這個時候,就來了一群『吃客』,他們沿著糕餅的四周一口一口地撕咬,吞噬,那吃得快的,已經深入到糕餅的腹部,就要把這塊糕餅切離,那稍微慢一點的,就拚命地往前趕。每天傍晚,這塊大糕餅都比前一天少了許多,閃著一個豁豁牙牙的毛邊兒,等著緩過勁兒來的人再來吃它。沒用幾天,這塊糕餅就被吃光了。麥子收完了,留下高矮不齊的刺眼的麥茬兒,就像人們急匆匆地啃吃糕餅時掉下的碎屑……」
那是寫的用鐮刀割麥時的場面。現在割麥多用聯合收割機,收割機過去,機尾直接吐出麥粒。這幾天到地里去,就發現這兒一塊,那兒一塊,都用收割機收完了,被收割機打碎的麥秸落在麥壟里。我想,該怎麼比喻這個用收割機割麥的現象呢?這就好象一個剛剛學習理髮的學徒突然逮住了一個願意(或者無奈地)被他當作試驗品練習的頭顱,他手裡握著電動推剪,隨意選准一個地方,哧啦啦就是一道子。他並不是挨著剪,一小片一小片地剃完滿頭的頭髮,而是這兒一道那兒一道,全憑他的興趣和感覺,直到最後,他一點點把落下的豎發剪完,如釋重負般地扔下了剪刀。
平原上已經出現不少突突蠕動的收割機,大規模的麥收開始了。現在的麥收季節不是特別忙碌。
19
今天在地頭上我聽見幾個人在分工的時候,人人爭著跟隨收割機接收麥粒。後來這個活兒被一個年輕人爭著了,他拎著一捆塑料編織袋跳到了收割機上,其餘的幾個人才按照分工慢慢抄起自己的家什忙活起來。當時我就肯定地想,這是一種種地人對最早享受觸摸勞動果實的感覺的原生慾望。
20
小麥收割完了,人們很少再到地里去,田野一下子顯得空闊。白花花的麥茬鋪展天邊,壟間,玉米的嫩苗已經拱破土層。野兔突然失去了掩體,驚驚慌慌地四處疾走,雀鳥在低空飛翔,尋找丟失的麥粒或者懸浮在空中的飛蟲。遠處的狗吠聲以及攪混成一團難辨其聲的喧嘩一併漫過來,這是地地道道的民間生息,季節性收穫之後特有的聲響。
在四周的村莊里,圍繞小麥,會發生許多故事……
發現與表達
——我的散文觀
孫繼泉
散文是美文。散文就是要發現美、表達美、呈現美。世界遍布骯髒和污濁,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爭鬥和欺騙,但是,美卻無處不在。懸崖上的一棵樹、焦土上的一棵草、野地里的一朵花、泥濘小路上的一道清晰的轍跡、茫茫雪地里一串美麗的蹄印、一隻鳥展開的完美的羽翅、一粒蟲發出的清亮的叫鳴……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理解、敬慕和愛憐。那些會心的微笑、真誠的握手、緊密的擁抱、甜蜜的親吻、舒暢的鼾聲和幸福的歌唱……散文作家應將這些藝術地再現出來,像農民秋天為我們捧出黃燦燦的穀物。讓勞碌的人們,疲憊的人們,鬱悶的人們,絕望的人們得到滋潤和溫暖,使他們走出困惑,堅定信念,看到希望和出路。
孫繼泉
sunjiquan
作者簡介:孫繼泉:山東省鄒城市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首屆十佳青年散文家,山東省第二批齊魯文化之星,濟寧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濟寧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鄒城市作家協會主席,鄒城市新聞中心副刊部主任,《鄒城文藝》主編。散文《季節深處》收入《百年中國經典散文》。散文《生命的秘密》入選高一語文閱讀教材。曾獲孫犁文學獎、齊魯散文獎、喬羽文藝獎、中國散文學會「新視野」杯全國文學徵文特等獎、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一等獎、《中國作家》「金秋筆會」獎、《時代文學》優秀作品獎。散文《魯南的月光》、《帶著朝露進城》、《孟廟的樹》、《孟廟的蒼鷺》、《暮色孟子林》、《太陽的饋贈》30餘次入選高中語文試卷。出版散文集十二部。
TAG:壹網紅 |
※記憶中的麥田 張文彪
※李海華 麥浪記憶
※胡楊林記憶
※昭陵記憶//張彥文
※鄉村記憶:大辛庄與「鄭王廟」
※小小說:劉老師的青春記憶
※吳桂芬:記憶風華
※王利俊:我的文學創作記憶(上)
※老北京王府井的記憶
※記憶的大雁/劉俊合
※文學原創·《留在記憶深處》-作者 王建濤
※記憶│杜勇:河口記憶
※《高能少年團》王俊凱變校草學長 王大陸記憶挑戰
※魏晉南北朝漢人南遷的文學記憶
※英雄遲暮,記憶尤新-布馮與c羅
※老瑞昌的記憶(二)
※北川記憶 尹芳
※遙遠的記憶 李梅華
※旅遊記憶-柬埔寨·暹粒(上)
※韓國文學廣場:我的記憶—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