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位作家的1977

兩位作家的1977

編者按:1977年冬天,500多萬年齡介於18-30歲的青年從農村、工廠、牧區、學校和機關,擁向考場,業已中斷10年的高考終於恢復了。1978年7月,又有600多萬人參加高考。這次考試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了,使千百萬被「文革」剝奪了受教育機會的青年看到了希望,被改變的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命運……為紀念恢復高考30周年,中國華僑出版社約請了作家、學者陳建功、周國平、肖復興、葉兆言等近二十位有著77、78級高等教育經歷的文化精英撰寫回憶文章,結集出版《我的1977》,真實地記錄了他們的個人經歷,見證了那個年代的歷史。本版節選兩段以饗讀者。

陳建功:我媽逼我考大學

我本不願考大學的。之所以考了北大,是我媽逼的。

我媽不是一個望子成龍的人,她只希望她的兒子活得明白、自信、充實,而要如此,她認定了非得送我去讀大學不可。「五世業儒書有種,一生任運仕無媒」,我媽受陸放翁之毒頗深,她說我家是「書香門第」,能不能當官,那是命,甚至於能不能找一份好工作,她都無所謂,可絕了「書種」,她會愧對先人,死不瞑目。我媽還說,「四人幫」時代,她絕不逼我,誰讓咱家不是「工農兵」呢,現在黨又讓咱考了,咱還不考?我媽啰嗦得很,我怕她啰嗦,同意考北大。

那是1977年深秋時節———「文革」結束,恢復高考的第一年。

那年我28歲。

如果不是「文革」,我也應該和今天的高中生們一樣,18歲就進考場了。18歲那年,我卻捲起鋪蓋,到京西的木城澗煤礦當了一名岩石掘進工。那時候的我又瘦又小,體重不過百十斤,扛起和我一般沉的風錘,晃晃悠悠,齜牙咧嘴。我最拿手的活兒是跟車———叼著哨子,在飛馳的煤礦車間躥上躥下,摘鉤、掛鉤、甩車、頂車……我時而指揮若定,時而又像一隻四處亂鑽的老鼠。

一干就是10年。

28歲了,居然又得進考場。

說實在的,那10年里,我做過大學之夢。1973年,我滿以為我會成為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工農兵學員」。因為班組裡的師傅們都推薦了我,而我,又剛剛在《北京文藝》上發表了我的處女作———那是一首歌頌「工農兵上大學」這一「新生事物」的詩歌……我沒有想到,無論是實實在在地幹活兒,還是不實實在在地拍「文化大革命」的馬屁,都幫不了我———因為我有一個「臭老九」的父親,也因為我有所謂的「反動言論」,最終還是被拒之門外。

我堅決不再進考場,慪的就是這口氣。我自負得很,自以為已經邁出了當作家的第一步。當作家一定要上大學嗎?我一邊挖煤,一邊讀書,雖說是「文革」時期,除了《毛選》和馬列,幾乎無書可讀,可我還是讀了不少———其中的大多數,就是我媽利用她負責北大附中教師資料室之便,偷偷借給我讀的。就這樣,我讀了10年,算起來上兩個大學都畢業了!自以為已經讀了不少書的我,認為自己的當務之急是寫小說,當作家,讓那些當年把我拒之門外的人目瞪口呆。

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有一點見不得人的膽怯:文史我倒不怵,數學我已經10年沒摸了。翻開一本初中的數學,何為「最大公約數」?何為「最小公倍數」?竟然如墜五里霧中。就這樣去考數學,豈不要吃零蛋!

到底還是拗不過媽媽的啰嗦。回北京探家後又回到了礦山,拿著媽媽給準備好的一套高中課本,昏天黑地地背將起來。和我同在一個宿舍的黃博文,也是和我一起到礦上挖煤的「老三屆」,他考的是數學專業,現在大概已經是數學教授了。當時的我們豈不是最好的一對應考搭檔!黃博文對我說,他最怵作文的開頭,請問如何才能開好那個「頭」?這問題實在有一點臨急抱佛腳的味道。我說,我教你一招兒:你看看作文的題目能不能寫成書信體,如果能寫成書信體,你就照著一信去寫就成,又新鮮,又直截,那開頭兒不就解決了?黃博文說妙哉,天天祈禱著能讓他用上「書信體」。我背數學公式背到煩時,向黃抱怨說:「極大值公式」太複雜啦,我是無論如何也背不下來了。黃莞爾一笑,說,我也教他一招兒:你用「導數」來求,就簡單得多!隨後教了我一個「導數」的公式,告訴我只需把某數據放這兒,某數據放那兒,用公式一套,極大值自然出來,「你就聽我的,沒錯兒,你也別問什麼是導數,就照著這公式套吧!既省得背那麼複雜的極大值公式了,還顯得你有學問哪!」我也說妙哉,也天天祈禱著數學試卷里多幾道「極大值」的題,好讓我的「導數公式」一顯身手。

一個凄清而寒冷的早晨,我、黃博文,還有其他二十幾條漢子們在微微的晨光中爬到了一輛卡車上。卡車在暴土揚煙的公路上疾馳,碎石渣劈劈啪啪亂響,山路彎來繞去,我們時而撞向左邊,時而擁到右邊……考場在十幾公里以外的中學,那是一所簡陋的山區學校,我們就在那裡續上了10年前的大學之夢。

考完了語文,第一個衝出來擁抱我的,是黃博文。哈,我教他的「書信體」,派上了用場!考完了數學,擁抱他的,就是我了———最難的,居然就是兩道求極大值極小值的題,我得意洋洋。

考場是因為媽媽的啰嗦才進去的,考好了,卻也是挺開心的一件事,是嗎?

幾個月以後,我懷揣著錄取通知書走進北大的校園裡,面對那些學風嚴謹、學識過人的教授們,面對一個浩若煙海的學問的世界,我才意識到,當初的自負是多麼地可笑。

媽媽的啰嗦,真是偉大的啰嗦。

葉兆言:想上大學的日子

我整個青年時代,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想讀書。我不止一次寫過這事,其中有篇散文的標題就是《想讀書》。

中學畢業是1974年,那時候的程度非常低,差不多就是文盲了。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畢業,班上很多年齡略大一點的,初中畢業就可以去工作。他們很高興,早工作早拿錢,日後的工齡也長了。我的年齡得繼續上高中。高中是兩年半,整個高中期間,每年學工一個月,學農一個月,還要軍訓,幾乎沒好好讀過書。整個中學給我的印象,是到臨考試前背一下課本,當時能這麼做,已經是好學生了。

我進工廠,應該說是皆大歡喜,雖然是個非常小的小廠,但是面對知青要下鄉的大背景,這個二三百人的小廠,就是個很不錯的單位,而且我的工種也不錯,是鉗工。產生想讀書的願望,是在進了工廠以後。說老實話,當工人並不好玩,成天和機器打交道,那種完全機械的工作,很快就會讓人感到厭倦。那時,我只是單純地想讀點書,想學點東西。想上大學的念頭是後來逐漸發展的,從一點點,到越來越厲害了,起來越沒法克制。到最後,那願望竟然會是那麼強烈,甚至超過了性的衝動。那年頭,有的女知青為了上學,不惜出賣自己的貞操,不少大隊幹部,也就是因為手上有著讓別人上大學的名額,理直氣壯地就把人家好端端的姑娘給睡了。我想我當時要是女孩子,真遇到這樣的事,怕是也不能倖免,想讀書的念頭太強烈了,足以讓人失去一切理智。貞操誠可貴,大學價更高,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這似乎是件物有所值的買賣。

想上大學,不想當工人,那是恢復高考以後的事。記得當時很興奮,一門心思想上大學,讀什麼無所謂。一開始是準備考理科,我在中學時,自我感覺化學很好,於是就想到了要學醫。化學和學醫究竟有什麼聯繫,也沒想明白。

當時想讀書的慾望太強烈,不能讀書意味著世界末日。匆匆上陣,第一年雖然參加了複試,結果還是落了榜。落榜對我是個很大的刺激,因為我發現自己很笨,很糟糕,根本就不是上大學的料。我只是個想讀書的痴心漢,但是對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學,並沒有什麼信心。我從來就不是個信心十足的人,如果我有信心,就不會出現又考取工人大學的那個波折。七七和七八兩級學生之間,實際相差只有半年,而在這半年中,市機械局系統辦了一個正式的工人大學,對各個工廠的青年工人招生。過去是廠里推薦,這次卻要經過正經八百地報考。考上了,由廠里出錢,讀三年,於是我就去考了,結果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熱處理專業。

可最後並沒有去讀這個學校,事實上,我不過是去上了一天課。只記得那天去上課,感到很孤獨,誰也不認識,下課時,別人都在那侃侃而談,我卻彷彿被誰遺棄了。第一天上課的感覺非常不好,熱處理專業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學這個專業,原來不成問題的問題,都冒了出來。過去,我只是單純地想上大學,只要有書讀就可以,現在,我突然對自己的想法有所懷疑。面對前途,我感到一大片空白,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孤獨,我和這個專業沒緣分。

那天晚上回去以後,我沒跟我父母商量,我性格中那種遇事不在乎的一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第二天,我沒去上課,而是去找我們的一個副廠長,問他我能不能不讀這個學校。他開玩笑說:「錢都交上了,你怎麼能不讀呢?」我就說:「那錢我來賠好了。」他笑著說:「就你們家錢多!」直到現在,我仍然很感激這位副廠長,因為他見我決心已定,突然話鋒一轉,很嚴肅地說:「說老實話,你不是這個才,要是讓我講真心話,你就不應該讀這個學校,你可惜了,你不是這塊料,你應該有更好的機會。」

也許,這位副廠長只是認為像我這樣的家庭背景,應該去上一個更好的學校。其實我當時只是不想學熱處理專業,想學什麼不知道,不想學什麼是清楚的。他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台階,這個學校配不上你。有他這句話,我很輕易地退了學。退了學,除了高考,我已沒有別的退路,那時候的用功和發憤,自己想想都會感動。

七八年第二次考大學,考過之後,又鬧了點笑話。那時候,南京大學發錄取通知要比別的學校遲。分數早就知道了,還不算太差,我表姐對我講,以這個分數肯定能取重點大學。漸漸地,周圍的人都接到錄取通知,我卻一直沒有消息。偏偏在這時候,我母親單位接到一個電話,是南大招生的人打去的,問這有沒有一個叫葉兆言的人,又說這孩子的眼睛不好,是不是因為小流氓打架。接電話的人跟我母親關係不好,我母親於是非常多疑,怕她在背後說兒子什麼壞話。

我填志願的時候都不知怎麼填,有人告訴我多填點,把文史哲統統填上,越多越保險。按規定,考生只可以兩個選擇,我卻聽了這個,冒冒失失填了文史哲。當時想,錄取什麼就讀什麼,能進大學門就行。

結果是被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了。能考上大學,真是件很快樂的事,在這之前,所有的快樂都沒法和它相比,甚至以後也沒有。我填的志願,第一志願南京大學,第二是

復旦,第三是北師大,第四是華師大,最後一個是山東大學。現在回想起來,只要一個不錄取,後面的都可能出事。由此可見,當時一方面拚命想上大學,另一方面非常幼稚,都不知道找懂行的人去諮詢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晚報 的精彩文章:

「采招寶」全新上線,開啟採購招標移動時代
買翡翠注意什麼?經鼎玉器選購翡翠注意事項
十年書香浸潤打造人文華岩
珠光寶氣之城現雛形
熱門7座家用MPV推薦:英致737給你奢享出行體驗

TAG:重慶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2019年兩位開國將軍去世,一個100歲、一個102歲,致敬
震撼新圖!052E、052D、055,兩位數新戰艦疑同框建造
李嘉誠一生只為兩位人物扶靈,1個捐了2000億,1個身價2000億
一切皆有可能!湖人慾得22.2+5.3和27.7+7.8兩位超巨,科爾心涼了
牛!這兩位光穀人才入選福布斯中國2018年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2018彭博創新指數:中國排名上升兩位,居於第19位
火箭17連勝307分鐘兩位數領先,灰熊15連敗僅5分鐘
SAS 2017財年全球營收達32.4億美元 中國市場連續6年兩位數增
110歲的國際米蘭,兩位年輕90後來領航
兩位小伙的健身挑戰,每天做500個和1000個俯卧撐,30天後看變化
《絕地戰警3》2020年1月17日上映 兩位主演回歸!
21世紀NBA狀元首秀僅5人獲勝,其他13人有兩位0分
這三位的人頭價值12個億,兩位已去世,剩下一位2019年出獄
中國古代有兩位打破吉尼斯紀錄的人,一個高3.2米,一個壽命443歲!
火箭即將交易?4年7000萬交換4年8000萬,兩位小將或成交易籌碼
2017網路文學十二天王公布,只認識兩位天王的我可能過了一個假的2017年
38歲柳岩同框48歲鍾麗緹,網友,這兩位相差10歲
神射手28+10,周琦13+5+3個三分,兩位火箭邊緣人聯手證明自己
向蛇哥索賠4000萬之後,鬥魚再次向兩位主播索賠4392萬元
三顆價值20億的人頭,其中兩位已經去世,還剩一位2019年出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