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應該了解的「用戶記憶理論」
記憶是人類儲存信息的「硬碟」,它可以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並且可以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人類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去「硬碟」中調取信息。但是這個「硬碟」有著一些瑕疵,因為它會受到人類機體和情感因素所影響。了解記憶的運行機制,會幫助設計師創建出人性化的界面,節省工作量,提升產品的易用性。
一般來說,心理學家將記憶分為三種:感官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設計師在創建產品交互流程的時候,一定要將用戶記憶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用戶對於產品的體驗一旦轉換成了長期記憶,這意味著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更加的便捷高效。比如,現如今我們手機上基本最少安裝了一家銀行的app(比如建設銀行)。我們經常使用的話,會對建設銀行的界面流程十分的熟悉。同樣是一個轉賬功能,我們用建設銀行所花費的時間比招商銀行(不常用)短得多。
如何將信息轉化為長期記憶唯二的方式是重複和聯想。從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感官記憶到短期記憶再到長期記憶的轉換機制。
德國心理學家 Ebbinghaus 的研究發現,多數人現下讀的書,在二十分鐘之後只記得其中六成,到了隔天更是只記得其中的三成。但之後遺忘的速度較為趨緩,到了一個月後還能記得其中的兩成。可見,對「記憶」而言,第一天是記憶的關鍵時刻。研究發現,如果在閱讀後的九小時之內對閱讀的內容做一次複習,則可以有效提升長期記憶量。同理,第一次使用一款app的時候,用戶需要花費時間去適應陌生的設計語言和界面風格。但是第二次乃至第三次使用的時候,用戶就會越來越熟悉,減少了用戶的記憶負擔。重複(再認)讓記憶變的簡單。
許多人在背誦英文單詞ambulance會使用諧音「俺不能死」來幫助自己記憶。這個就屬於通過聯想來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
1956年,喬治米勒在一項研究後發現:人的大腦只能同時處理最多7±2個信息團,這一發現被稱之為米勒法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這部分原因是因為短期記憶儲存空間的限制,數量過多將會使得大腦出錯的概率大大增加。
後來Richard Shiffrin和Robert Nosofsky對米勒法則進行了更為細緻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人類可以同時處理的信息數量取決於信息自身的性質。簡單來說,人類可以同時記住7個數字,6個字母或者5個單詞。
不要讓用戶同時處理過多的信息,這個並不意味著我們在屏幕中只能放5-9個元素。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信息是必須展示的,你沒有辦法刪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建立視覺層級,將用戶的注意力吸引到關鍵區域。
此外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應該時刻牢記注意力比例。因為用戶的注意力是一個稀缺的資源,過多的信息展示會稀釋用戶的注意力,用戶會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這些信息。此外用戶都有害怕損失的本能,每次做決策都是一個權衡利弊的過程,給用戶過多的選項(內容),用戶就會陷入糾結的狀態。我們要盡量給用戶創造不需要思考的選擇。Don』t Make Them Think.
人類是視覺動物,圖形的作用不應該僅限於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它更可以通知用戶,整理內容。具象的插畫和圖形(圖標)配合文案的使用更利於用戶記憶。而且這種設計模式具有極強的普適性,因為圖形和插畫超越了語言、宗教和地域,可以被用戶廣泛的接受。例如,我們看到放大鏡圖標就會聯想到搜索,看到國旗圖標知道著可以更換語言,在天氣類應用中看到太陽就明白這意味著晴天。所有這些記憶都深深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只需要合適的聯繫物就可以喚起它們。
GIF/1.6M
頁面跳轉的一致性原則會對產品易用性產生極大的影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在不同的頁面之間來回切換。這意味著用戶要處理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所以設計師應該保障交互過程的一致性以降低用戶的記憶負擔。例如,在這個頁面中,按鈕的樣式是圓角矩形,而在下一個頁面里,按鈕的樣式變成了矩形。用戶在瀏覽過程,可能會注意到這個小細節,並且會被困擾,這個就打斷了用戶原有的操作流程。用戶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頁面中不一致的元素上,忽視那些相同的。我們期望用戶在不同的頁面中關注的是不同的內容,這是提升產品易用性的關鍵。因為頁面轉換中有不一致的元素而導致用戶注意力的分散是設計師的失職。
此外,我們不要打破用戶的固有認知。主流網站在頁面頂部都會有品牌logo和重要功能的鏈接,就是我們常說的導航欄。底部會放 聯繫我們、版權所有、隱私政策和使用條款這些不太重要的信息。用戶對於這個布局已經習以為常,如果我們追求創新,把導航放在頁腳,挑戰用戶的固有認知,很可能會造成用戶的流失。
導航設計中,關於信息的隱藏和展示一直爭論不休。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清楚,UI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用戶清楚的了解當前發生了什麼(自己所處的位置,系統的當前狀態)。當導航中引入漢堡菜單,滑動這些元素時,意味著一些內容會被隱藏。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慎重。在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目標用戶群不明確的而且層級比較複雜的功能,隱藏其導航元素(介面)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用戶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尋找並且記住它們的位置,而會降低用戶參與度。
GIF/1.3M
當然是否隱藏導航元素並沒有一個定論,有的用戶贊成,因為節省了屏幕空間,整個界面看起來清爽了許多;有的用戶反對,因為他們要花額外的時間去尋找那些功能的入口。
目前我們的一個折衷的方法——功能的優先順序。展示重要的功能,一些次要的功能可以隱藏起來。
我們對於信息的讀取第一階段就是感官記憶。就像我們使用一款app,初次體驗就是感官記憶。感官記憶來自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為了給用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設計師應該尋求將產品給用戶帶來的感官記憶轉化成短期記憶乃至長期記憶。那麼應該怎麼做呢?設計始於視覺,但是不僅限於視覺。設計師不能只想著做一個華麗好看的頁面來留住用戶,更應該刺激用戶的多個感官來給用戶留下好的印象。例如,帶有文案的icon通過視覺和語言記憶提升了易用性。一些交互配以一些聲響更容易給用戶留下印象,比如按鍵音,任務完成音。美食類app配以令人垂涎欲滴的食品圖片,加上微動效,很能激發用戶的食慾。作用原理可以參考望梅止渴。
GIF/1.1M
交互中情感反饋是你是否能留住用戶的關鍵。糟糕的用戶體驗會促使用戶忘記,並且會產生消極情緒,大腦從保護機體的角度就會對你的產品發出拒絕的指令。反之,好的用戶體驗可以給用戶帶來激昂的情緒,更能留住用戶。一個風格活潑可愛的下拉載入動畫可以給用戶帶來一個愉快的用戶體驗。
GIF/1.1M
設計師應該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去洞悉用戶心理,了解用戶如何與外部世界互動交流,研究影響用戶行為的因素。用戶記憶只是創建積極用戶體驗的一部分,設計師在設計時應該時刻堅持「以人為本」。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各位設計師帶來幫助。
本文由 @王M爭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關於「用戶績效」,你需要了解的二三事
※知識付費時代,內容分發平台最終結局是「合并」?
TA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了解用戶需求,用設計解決用戶問題
※設計師該如何有效地進行用戶調研?
※未來的虛擬助手將能夠理解用戶表達的情緒
※招商局創投甘自辛:針對性解決關鍵問題,讓用戶著急購買你的服務
※簡理財:擁抱監管 合規經營 服務用戶 不忘初心
※簡單幾句話理解受眾與用戶的區別
※語音用戶界面設計:舊問題的新解決方案
※知乎回應隱私政策:不會濫用用戶信息,也不會主動收集
※簡談設計、作圖用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配置
※低頻應用如何讓用戶記住登錄賬號和密碼?
※員工竊取用戶信息並勒索?蘋果終於回應了
※數據和技術具有黑洞效應,用戶調研會騙人,你不了解的新零售真相
※為什麼網易雲版權合作不斷 用戶還是沒反應?
※WP用戶無法訪問應用商店,微軟修復
※分析師認為:蘋果應該面向用戶推出蘋果會員服務
※如果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停止提供服務,用戶該怎麼辦?
※用設計思考,解用戶痛點
※設計—堅持以用戶為本,為用戶服務
※庫克:蘋果用戶電池問題即將解決 但並不推薦使用
※如何利用人工智慧設計更好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