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夢回紅樓》——王曉春詩選

《夢回紅樓》——王曉春詩選

王曉春,男,黑龍江社會科會雜誌社文史編輯室主任,黑龍江省一級作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等。1957年12月出生於黑龍江省雙城市。1971年發表第一首詩歌,1984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其創作領域涉及小說(已出版長篇小說《女乞丐王》、傳記文學《林肯》、短篇及微型小說百餘篇)、詩歌(於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詩集《另一個世界的詩》,另有古體詩詞及自由詩五萬多首)、劇本、學術論文(已發表50多篇)、散文、文學評論、書評、畫評、影視評論等。

《夢回紅樓》

月光橋畔溪水流

老宅廊前落葉飄

如詩如畫的風景中

我在千年的古道上行走

春風縷縷,春雨紛紛

丁香花瓣遍地飄揚

夏花搖曳出一池秋水

我的滿腹心事與誰傾訴?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那絳洞花主身披袈裟

淚眼痴望金陵十二釵之首

那血染的手帕……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化?……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

春流到夏!」

恍若前塵往事,猶歷歷在目矣

夢回紅樓

花主重歸溫柔鄉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繾綣在「罥煙眉」中

纏綿在「含情目」里

愜意歡悅勝似神仙

夢回紅樓

金釵笑靨盈滿秋水

沐浴其中,身心愉悅

「絳芸軒里絕喧嘩,

桂魄流光浸茜紗。

苔鎖石紋容睡鶴,

井飄桐露濕棲鴉。

抱衾婢至舒金鳳,

倚檻人歸落翠花。

靜夜不眠因酒渴,

沉煙重撥索烹茶。」

身心愉悅,夢境亦愉悅

夢回紅樓

杏眼珠淚顆顆流

花主嘆息愁滿容

「都道是金玉良緣,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

到底意難平。」

同一理想、志趣的自由之愛

只能是淚眼還債的悲劇

最終——

一個萬念俱灰,棄家為僧

一個空閨獨守,抱撼終生

所謂的「金玉良緣」

實為「金玉成空」!

春去夏至秋冬來

朝晴暮雨,月圓月缺

花開花落,世上誰人能

說出其因與果、真與幻?

那紅樓中的痴男怨女

一個為同心的危難

置自身於不顧

流盡一生的淚水

一個因知己的身亡

遂產生幻滅之感

寧可捨棄家人寶愛的命根子

棄家為僧,被世人目為「情痴」

「陰陽交結變無倫,

幻境生時即是真。

秋月春花誰不見,

朝晴暮雨自何因?

心肝一點勞牽戀,

可意偏長遇喜嗔。

我愛世緣隨分定,

至誠相感作痴人。」

2016年11月22日晚於出塵齋

《完美》

——為安格爾油畫《瓦平松的浴女》而作

浴室在左邊那橄欖綠的帷幔

像一堵厚實牆壁的垂直平面

把人們的視線挪移到右邊

那位坐在乳白色卧榻上的裸女

背部完全裸露在人們的視線內

暖黃的背珠圓玉潤,光潔無瑕

自然豐腴而又充滿了生命活力

堪稱古典美與自然美的結合

那令人銷魂的美麗曲線

撞擊著人們的視線

衝擊著人們的心理

彷彿置身於熾熱誘人的氛圍中

使人動容,讓人心動

令人心醉,引人遐想

禁不住問詢上帝——

何以把女性締造的如此完美?

2017年1月5日晚於出塵齋

《吟唱》

經過前世和今生的吟唱

丁香盛開了,玫瑰綻放了

那條沐浴在月亮里的美人魚

恍若嗅聞到了遠古的雄風

一心只想著為夢中的愛殉情

那有著蝴蝶面容的女人

傳說是莊周夢中蝴蝶的後裔

喜歡在火焰般的陽光下紛飛

待到那秋水蕩漾的時節

便落葉一樣飄落到深山老林

身上塗染著夕陽的男男女女

為了不讓自己失眠瘋狂地舞蹈

吟唱之人棲息在凝固的詩行上

在夢中思量著在來世如何吟唱

2017年1月8日凌晨於出塵齋

《藍色蝴蝶》

那精靈般的藍色蝴蝶

從莊周夢裡翩翩飛出

從千年之前穿越到現在

越過重山,穿過森林

最終棲息在海邊上

金色的沙灘親吻著她

藍色的海水擁抱著她

耶穌用血染紅了玫瑰

然後恭敬地獻給她

世人嘔心瀝血製作出

最精美的長裙妝扮她

何以海洋和人神都如此愛她?

緣於她堪比瑪麗蓮·夢露

這個世界永恆女性的象徵!

2017年1月9日凌晨於出塵齋

《朦朧》

雪花的飄落

讓天空顯得很朦朧

朦朧如午夜的夢

因詩歌獵獲愛情的人

朦朧中漫步在詩行上

無意間遇見了李白以及

正在吟詠《長恨歌》的白樂天

剛想拜見兩位大詩人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

楊玉環走出了華清池

身後緊跟著唐玄宗

玉環轉身「回眸一笑」

笑聲粉碎了想像中的詩行

雪停了,天空不再朦朧

開眼望去,一片虛空

2017年1月8日上午於出塵齋

《無色的影子》

灰白的天空投下的無色影子

秘密行走在鏡片般的冰面上

沒有一粒灰塵,沒有一絲雜音

一面面古舊而無聲的矮牆

一根根古老而無名的敗草

仰望著似水流動的天空

無珠的眼眶望著十字架上的耶穌

裸露著趾骨的腳踩踏著恐龍的屍骨

花朵佇立在山頂賣弄著女性的風騷

楊貴妃在唐玄宗的視線里擁吻著安祿山

拿破崙在獅身人面像的掩護下進攻滑鐵盧

月亮得知太陽和海洋的姦情後失聲慟哭

滾燙的淚水火焰般熊熊燃燒

那冰面頃刻間化作萬丈瀑布

無色的影子從此遠離柔情的土地

2017年1月6日晚於出塵齋

《千年之戀》

千年以後

我在懸崖上

點燃了火焰

溫暖前世的所愛

並且慢慢適應

千年以後的環境

期待今世的愛

儘快到來

歲月的風雨

迅猛侵蝕著岩石

迅疾侵吞著土地

我的頭髮白如雪

長長的一如瀑布飄舞

焦急而耐心地等待

所愛的到來

風在繼續

雨在繼續

我思念

我憂鬱

我恐懼

風兒纏綿著黃沙

雨兒恩愛著泥土

我虛度了美好年華

錯過了許多良宵美景

讓我那長長的白髮

雪上加霜

蝴蝶依戀著鮮花

我懷戀著我的所愛

若早一點轉世

她早就投入了我的懷抱

幾生幾世奔波望穿秋水

我的所愛

近在咫尺

卻遠在天涯

我的所愛呀

你在哪裡哪裡哪裡啊

我憂傷的淚水

流淌成江河

匯合成大海

風停了

雨住了

我的所愛就要到來了

而我依然在

焦急而耐心地等待

那輪迴的記憶

早已成為了歷史

當下的我

正在變得越來越年輕

目的只有一個:

等待——

我的所愛

愛我所愛

2016年8月22日凌晨於出塵齋

《忘記過去,抓住當下》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

仁人志士無不感嘆:

人生如夢,轉瞬百年矣

其最甚者莫如感嘆人生如夢

為幾何的唐朝大詩人李白

在其《春日醉起言志》

一詩中,開篇便言: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更有甚者,古人曾云:

人活而為夢,死而為夢醒

時下,國之強調圓「中國夢」

其個體亦應圓其夢

人生不過數十載寒暑矣

和浩瀚的宇宙存在相比

眨眼一瞬也,誠如莊子極言: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

之過隙,忽然而已。」

故當抓緊當下,圓其夢也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時光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返矣

世人生活建立於無可更改的

過去和具有多種可能性的

未來之間,而過去與未來之間

則佇立著神秘莫測的當下

故而,至為重要的是當下

誰抓住了當下誰就抓住了未來

「浮生似爭穴聚蟻,

光陰似過隙白駒。」

世人啊,世人

快快忘記過去吧!

緊緊抓住當下吧!

2016年10月31日下午於出塵齋

《人》

「人」字,從甲骨文到現在的

楷書,皆為象形字,其本義

即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

能夠製造並使用工具而進行

勞動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動物

《說文解字·人部》: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故而古人認為,人為萬物之靈

其崇高的地位使人類產生了

自以為宇宙中心的觀念

此可從「天」字語義的來源看出

「天」字,其本義是人的頭頂

古人用人的頭頂來表示天

「由於天體高廣,無以為象,

故用人之頂顛表示至高無上之義。」

人的靈性與智慧最接近於

天的意志,除天和地之外

世上萬物,人是最有智慧

最尊貴,亦如古籍中所講

「與天地參」,即指人

可與天地相併列而為三

在古人的觀念中,人

雖為萬物中的一分子

卻超出萬物之上,古人在

論及人時,皆肯定其自身價值

《列子·天端》:「天生萬物,

唯人為貴。」《論衡·辨崇》:

「人,物也,

萬物之中有智慧者也。」

《白虎通·三軍》:「人者,

天地之貴物也。」在古人

看來,人優於萬物

人理所當然是宇宙的中心

在古希臘神話中記載著

一個關於人的謎語故事:

人面獅身的怪物斯芬克斯

坐在金字塔旁讓人猜謎語

人若猜中,則不殺之

猜不中者,都要被殺戮

其謎語為:「從四隻腳變成

兩隻腳,又變成三隻腳的

動物是什麼?」很長一段時間

無人能猜中,故而都被殺戮

後來,終於被俄狄甫斯猜中

那謎底即為「人」——

嬰兒爬行似四隻腳

長大後用兩隻腳行走

老年加一根拐杖變成了三隻腳

謎語被破,斯芬克斯投海而亡

「人」字的結構看似簡單

但要寫好卻不那麼容易

寫成「人」字,只需兩筆

但做人需要一生的時間

一筆寫出前半生

一筆寫出後半生

一筆寫出前行之路

一筆寫出後退之徑

一筆寫付出,一筆寫收穫

一筆寫給自己的一生

一筆寫給一生鍾愛之人

哦,做人難

做一個好人更難

做一個有情有意

一生無愧於天地

無愧於至愛親朋

則難上加難!

人啊人,生於世間

務必要仔仔細細

認認真真寫好「人」字

2016年12月7日中午於出塵齋

《神秘的面龐》

杯中殘存著如火的月光

身後的橋像我一樣搖晃

似有花兒陪伴著雷霆歌唱

而你如同天上那顆最遠的星

彷彿上帝那朦朧而神秘的面龐

2016年12月28日凌晨於出塵齋

《丟失的夢》

那一夜,我的夢不見了

慌亂走進一座大山狀的樓宇

樓內有充足的陽光月光星光

廣袤的草原上有羊群牛群馬群

鳳凰引領百鳥在空中自由歌舞

魚兒乘坐木筏漂浮於江河湖海

森林裡不斷傳出動物們的吼聲

男女老少都長著原始人的面孔

把我當作外星人一樣熱烈歡迎

土為食,花草為菜,泉水為酒

當我酒足飯飽拿出煙草吸食時

他們一見便把我轟趕出了樓宇

走在黑暗裡,回望時卻發現

那樓宇竟是用我丟失的夢建造而成

2017年1月1日中午於出塵齋

《深沉的愛,無限的眷戀》

——為克利姆特油畫《吻》而作

那是一片綴滿金星的天幕

色彩神秘而又充滿生命活力

一對戀人在花叢中熱烈地擁吻

男人像面對一件珍貴的寶物

輕柔而充滿激情地捧起

女人的臉頰和後頸

用火一般的熱唇親吻著她

而那女人無視周圍的一切

完完全全沉醉在情慾之中

無比喜悅地獻上自己那

明月般的臉龐和玫瑰樣的紅唇

男人半側的臉與女人正面的臉

構成了一條半月形的優美弧線

女人長裙上布滿了小圓狀線條

和大圓形的色彩繽紛的花朵

而男人的衣服上飾有大量的

黑白黃三種顏色的長方形圖案

所有這些原始的性愛符號

很形象很傳神地傳達出

性愛在情感與肉體上的爆發

清晰地表明這一對男女

是如此深情地愛著對方

沒有一點猶豫,沒有一絲猶疑

全憑感官接觸,全憑心理感應

全身心去感受那

深沉的愛和無限的眷戀

2016年12月14日晚於出塵齋

《玫瑰》

玫瑰,「香膩馥郁」

「芬茵裊裊不絕,

故又名徘徊花。」

讓觀花者愛而難捨

留連徘徊,頻頻回首

在宗教、神話和傳說中

玫瑰是高貴的象徵

歐洲很多基督徒都說:

玫瑰花是被釘在十字架

上的耶穌的血染成紅色的

伊斯蘭教徒則說:

伊斯蘭教教主穆罕默德的

汗水灑落到地上,才使

大地生長出了稻穀和玫瑰

而我卻懷疑玫瑰是維納斯

所遺失的斷臂的再生物

散發著美神那持久的體香

哦,親愛的

你是一朵鮮艷馥郁的玫瑰

「甘芬光艷醉心脾,

桃李如何及得伊。」

讓我百看不厭,愛難釋手

哦,親愛的

你不是斷臂維納斯,而是

完整完善完美的維納斯

你的體香似玫瑰花香

又比那玫瑰花香濃郁持久

日日夜夜溫馨著我的心

我的夢以及我所在的世界

2016年11月24日下午於出塵齋

《用一生相愛》

我從前世

輪迴到今生

有意無意間

遇見了你

不知道

是黑是白

是愛是恨

歲月匆匆

天意難猜

或許我們不該相遇

或許我們早該相遇

遠在遙遠的古代

近在咫尺的當下

不知你能否等待?

歌聲優美

笛聲悠揚

琴聲纏綿

無論生死

拿出心

用盡一生

去相愛

2016年8月18日晚於出塵齋

《雞》

除夕下午,見「妙趣橫生」

所發「德禽」之「五德」

遂引發我將雞詳言一番

雞在十二生肖動物中

素享有「德禽」之美譽

《韓詩外傳》列其五項美德:

「首戴冠者,文也;

足搏距者,武也;

敵在前敢斗者,勇也;

得食相告,仁也;

守夜不失時,信也。」

史上生肖為雞且具五德者

煩請聽我一一道來——

文者如班婕妤

漢成帝仰慕其「才女」之名

徵選入宮立為婕伃

追思恩寵,勿能忘情

以其非凡卓越的文彩書寫出

《自傷賦》《怨婦行》等名篇

武者如漢武帝

擊垮匈奴又統一西南

其輝煌政績名垂青史

勇者如鄧世昌

晚清第一代海軍將領

官拜總兵兼「致遠」號管帶

在中日黃海大戰中

雖彈盡艦傷仍猛撞日艦

不幸被其魚雷擊中

與全艦將士壯烈殉國

仁者如沐英

朱元璋從難民營中收養的義子

在統一戰爭中屢建奇功

其後留守雲南,浚池墾荒

多行善政,是為朱元璋

最有出息最仁義的養子

被譽為「南疆長城」

信者如諸葛亮

受劉皇叔三顧之恩

忠心輔佐劉阿斗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最受當時與後世之人崇敬

世人按其做人守信標準

推選他為「古今完人」

其實,「五德」之中

諸如利爪用於相鬥

見食招呼同類等

亦是其它禽獸所共有也

唯守夜啼曉不失其時的

「守信」之德卻是

天下萬物中唯雞獨具

故而,古往今來

讚美雞鳴者頗多矣,諸如: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

「雞鳴節時,家樂無憂」

「定昏雞啼,福祿日踦」

均寄託雞鳴給人世間

帶來福祉的美好意願

再如人所共知的「聞雞起舞」

雞鳴又成為激勵志士人仁

感時奮發的精神動力

又如古人歃血為盟

大多取用雞血,男婚女嫁

亦用活雞配對,終養天年

凡此種種皆取其準時報曉

堅貞守信的美好象徵意義

以上所述,「妙趣橫生」已在其

微信祝福里將雞之「五德」

微言妙語嚢括其中,在下於此贅述

不過是步其後塵畫蛇添足而已

2017年除夕夜急就於出塵齋

《王》

「王」字,觀其甲骨文資料

早在商代則成為國君專稱矣

甲骨文的「王」字

是一個挺立於大地之上的人形

許慎在《說文解字·三部》中言:

「王,天下所歸往也。」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云:

「『古之造文者,

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

而參(叄)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貫三為王。』」

其意為三橫畫表示天、地、人

一豎表示貫通天、地、人的君王

而那中間的一豎

則把天、地、人三者貫通

亦即上達天意下合地理

中通人性者,謂之王也

不合天意者,缺其上邊一橫

則為土,為地也

違其天意者,焉能不下地獄?

不合地理者,少其下面一橫

則為干,乾枯也

少其根基,即便能幹亦不能稱王

不通人性者,中間無一橫

則為工,工人也

無人相幫而獨自勞作,豈可稱王?

在金文中把「玉」寫作「王」

故而「王」字又通「玉」字

其一,「玉」為力量的象徵

古人認為玉乃天地化生之精靈

具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

為人者佩戴上玉器

可避邪祛惡,保其吉祥平安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

即為口銜「通靈寶玉」而降

並伴其一生消災化疾

故而「玉」又引申為

「愛護」、「幫助」之義也

其二,「玉」為美德的象徵

古時有關「玉」的神話傳說很多

如晉代干寶在《搜神記》中

記載了一位叫楊伯雍的人

其父母雙亡後安葬於無終山

他即以此山為家

日夜陪侍亡故的雙親

因山高缺水,便汲水于山下

併當作義漿供路人飲用

其中一人飲水時送其一斗石頭

囑其栽種此石可生出美玉

還可為其迎娶漂亮妻子

楊伯雍遵其言種植了石頭

果然石頭上生長出美玉

隨後又迎娶了徐家之女為妻

綜上可知,欲稱王者

必須貫通其天、地、人

三者,缺一皆不能稱王也

具備上述者亦應擁有

撼天拔地之力量

愛護和幫助百姓的德行

以及孝順孝敬至親之美德

方可被世人尊稱其王也!

2017年4月16日晚於出塵齋

《田》

甲骨文和金文的「田」均為象形字

《說文解字》:「田,陳也,

樹谷曰田。象四口;

十,阡陌之制也。」

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中言:

「卜辭中常見的田字

就是一個方塊田的圖畫。」

所謂「樹谷曰田」

亦即田乃種莊稼之土地

是為「田」之本義也

而耕種土地亦屬農事也

由此,「田」字又具有農事之義

如傳說中的農神

被世人尊稱為「田祖」

所謂「陳」,段玉裁認為:

「陳列之整齊謂之田。」

因其田中有縱橫交錯的溝壑

以及一塊塊土地整齊的排列

故而「田」字又引申出

「陳列」、「整齊」之義也

而在上古,「田」用于姓時

則「田」和「陳」不分矣

如賈誼在撰寫文章時

常常把「田單」寫作「陳單」

此為何故也?

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

「田敬仲」亦即「陳敬仲」也

陳敬仲是春秋時陳國的大夫

乃陳厲公陳躍之子

厲公亡故,其弟陳宣公繼位

陳敬仲與太子御冠交誼深厚

其後陳宣公欲立妃子

所生之子陳款為太子

陳敬仲恐受牽連

便汲汲皇皇逃往齊國

因「陳」與「田」上古讀音相近

故而改作「田」,名曰田敬仲

由此,後世便出現了

「陳」、「田」姓氏相通的現象

「田」字在古籍中運用很多

如《釋名·釋地》:

「已耕者曰田。」

田謂之土地、地也

可栽種樹亦可種植穀物

田對於百姓委實重要矣

戴世名在其《田字說》中云:

「以生以養,以奉祭祀,

以谷婦子,以宴賓客。」

先秦記載「田」的古籍尤其多

如《詩經·鄘風·定方之中》:

「靈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鳳駕,說於桑田。」

此為讚美衛文公振興國家之詩也

詩中言說衛文公駕車親臨

桑樹田間,慰問種田的農民

唐代詩人李紳

乃元和元年(806年)進士

後來做過宰相

是新樂府運動中的重要詩人

曾首創新題樂府達二十首之多

其傳世作品中唯有

《憫農》二首最為著名: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耔。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僅百姓,那些文人高官

皆對「田」耿耿於心矣

那宋代大文豪東坡先生之妹

就曾給其夫秦少游

出過一謎底為「田」字的謎語:

兩日齊相投,四山環一周,

兩王住一國,一口吞四口。

其中有「日」,亦有「國」

日子在田中

國家亦在田中

可見,田之重要性矣

日子離不開田

國家亦離不開田

國家的日子依賴于田

其生存和生活

須臾不可離開田也!

2017年4月17日下午於出塵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後感雜誌 的精彩文章:

【小說大世界】玉碎
《忘記了世界丟不下你》——張玉良詩十首
為愛,耗盡一生唯誓言不衰——陳輝詩四首
願做佛前那朵蓮

TAG:讀後感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夢回紅樓》 /禹月娜
正逢皇城盛開海棠花,夢回紅樓神遊海棠社
夢回紅樓|看「賈府掌上明珠」賈寶玉的反抗與叛逆
夢回紅樓:看「賈府掌上明珠」賈寶玉的反抗與叛逆
「重溫經典,夢回紅樓」,87 版《紅樓夢》主創演員聚首北京
夢回紅樓——中式複式
夢回紅樓 我是個小丫頭
穿越時空夢回紅樓!九大奇幻場景仙炸票圈,3000㎡劇幕式光影展首登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