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笑的科學機理 趣味科學

笑的科學機理 趣味科學

科學家們對於笑的科學機理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圖片來自Pexels。

編譯|馬明良

  

當聽到有人在你身後開懷大笑,你頭腦中或許會想像這個人正在打電話或與朋友交談,談到興緻濃時發出了笑聲,並且有一股溫暖在他心中涌流。很有可能你也會受到這笑聲的感染,或會心一笑,或跟隨大笑。但如果這個人獨自行走在街頭髮出了笑聲,或是在某人的葬禮上坐在你的身後發笑,那麼,這個場景就變得有些怪誕了。

笑的種類

實際上,笑並不總是積極和健康的。依據科學,笑可以分為很多種類,有真誠的笑、自發的笑、假笑、刺激的笑(比如撓某人痒痒),誘導的笑(比如毒品引起的),還有病態的笑。關於笑的神經基礎目前科學家發現的並不多,而這其中大部分的發現都來自於臨床病例。

笑和幽默是人們社會、情感、認知功能適應性的重要元素。令人驚奇的是,笑並非人類獨有。靈長類動物以及猿類也會咯咯地笑。有研究表明這些動物進化出笑的功能主要是為了生存。笑作為一項互動活動,能增進彼此關係,消除潛在威脅,緩解壓力和不安。但如果一個人沉溺於獨笑,那便是另一幡光景了,獨笑往往蘊含著不詳的意味。

笑可以暫時取代其它情緒——我們在發笑的同時,不能愁眉苦臉地抽泣,也不會怒火中燒。這是因為我們的面部肌肉和聲帶系統更傾向於陽光的情緒。這一切都受特殊的腦迴路和神經遞質控制。

大腦中有幾個區域負責笑,每一部分負責不同的笑。比如,當人們發出自發、豪放的大笑時,大腦中負責做決定以及控制人類行為的區域就會受到抑制。笑也依賴於大腦的情緒傳遞區域,這部分區域負責體驗及表達情緒。

疾病能告訴我們什麼?

科學家們對於負責面部表情、吞咽、喉舌運動的大腦結構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然而他們對於積極的情緒是如何轉化為歡笑卻知之甚少。幸運的是,一些疾病可以幫助科學家們了解笑的神經功能。

假性延髓情緒綜合症(pseudobulbar affect syndrome)就是一種與笑有關的疾病,與該疾病有關的臨床表現被較好地記錄了下來。據稱這種疾病最初是由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識別的,它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頻繁地,無意識地和不受控制地大笑和大哭。這是一種情緒表達紊亂疾病,病人的外在情緒通常與內心的真實感受不一致。這種疾病可以從神經疾病的多個角度去解釋。

簡而言之,這種疾病起源於腦幹中負責情感驅動的前「下行傳導系統」(descending pathways)與腦迴路,以及控制面部和情緒表達的系統之間的脫節。還有一些假性延髓情緒綜合症與外傷性腦損傷、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以及中風有關。

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越來越扭曲的幽默感或是不合時宜的大笑可能是痴呆的前兆。假性延髓情緒綜合症也是中風導致情緒變化的最常見後果之一。每年全球有大量中風病例的發生,由此誘發假性延髓情緒綜合症的可能性很大。

還有一些其它疾病也與大腦的異常架構有關。恐笑症(Gelotophobia)是強烈害怕被嘲笑。與此相反,被笑愉悅症(Gelotophilia)則是享受被他人嘲笑。笑他愉悅症(katagelasticism)則是享受嘲笑他人。

恐笑症發展成極端就可能變成焦慮、社交不安,甚至是嚴重的抑鬱。它可能會促使大腦對身邊的一切笑聲進行嚴密的監控。這種對被嘲笑非同尋常的害怕心理可能與早期被戲弄、嘲諷、嘲笑的生活經歷有關。影像數據顯示,恐笑症與額顳和內側顳葉之間較差的連通性有關,這二者間的關聯主要負責對情緒刺激進行監測和處理。

額葉腦電路使人類能夠基於社會和情感語境,對語言的意義進行解讀,這有助於我們理解並欣賞像諷刺之類的幽默。有趣的是,當前額受損,或前額功能不良時(比如自閉症患者),人類欣賞幽默的能力便喪失了。

大腦的語言區圖示:大腦額葉(Frontal Lobe),主要負責高認知需求;顳葉(Temporal Lobe),主要負責對語言進行處理;左額下回(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主要負責詞義和構詞法;布洛卡氏區(Broca』s Area),主要負責聲音、文字和句法;左顳上回(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主要負責人類語音的辨識。

健康的笑

儘管笑有很多種類,有些笑對人體並非有益。但無可否認的是,普通、正常的笑總是能激發起溫暖、舒適的感覺。並且,笑還能增強我們的心血管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積極的、友善的幽默,以及與別人一起歡笑而不是嘲笑別人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大腦處理別人笑聲的方式也表明與別人一起歡笑比嘲笑別人含有更多的情感意義,也更讓人愉悅。

事實上,人的大腦對真摯的歡喜信號尤其敏銳,這就是為何笑聲療法能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笑聲療法能加強面部肌肉活動,增強呼吸系統,減輕壓力和焦慮,改善心情,增強人體自我調節、恢復的能力。笑聲療法還能像抗抑鬱藥物一樣,提高大腦的血清素水平,血清素是讓人感到幸福、冷靜的一個重要的神經遞質。

因此不管何種幽默,只要沒有與笑有關的疾病,笑聲便可能是最佳的健康良藥。

版權聲明:

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科學媒介中心》,《知識分子》獲授權刊載。

製版編輯:李 赫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轉發朋友圈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報名即將截止
笑的科學機理
祁海:好的科學家一定是「標新立異」的
2017第十八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報名即將截止
5分鐘看懂中國最新的量子計算機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科學也不科學,難說科學
科學家 和他們的科學
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
數據科學對科學研究的影響
科學神話:心理學者對科學的誤解
「慢科學」如何改善科學研究
心理學理論的科學研究及應用
科學、科幻與詩
海報|科學家 和他們的科學
海報 科學家 和他們的科學
物理是一門很美的科學
北大女科學家:科學思維比科學知識的傳播更重要
《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導論》
瑜伽是科學!科學!
科學課地位要科學
跟我學物理學史-「近代科學的始祖」——笛卡兒
易學:科學與玄學
交叉科學的魅力-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理論發展現狀
邏輯哲學、數學哲學和科學哲學的關係
科學觀是科學教育的理論基礎,它影響著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