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答疑解惑:為什麼精神障礙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礙

答疑解惑:為什麼精神障礙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礙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

各種精神疾病患者都可能伴隨失眠的癥狀,失眠可能是精神疾病本身的癥狀之一,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併發症狀,失眠常常是精神疾病發生前的危險因子。不同的精神疾病,導致失眠的原因和失眠的特點也各不相同,治療失眠時應結合精神疾病的特點及不同階段採取不同措施。

人類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是由大腦控制的。腦內神經核團通過分泌神經遞質調節控制正常生命活動。精神活動是生命活動的一種,也是腦內相關神經核團通過分泌多巴胺、乙醯膽鹼、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來調節控制的。

精神病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是大腦邊緣系統上神經核團(主要有:杏仁核、扣帶回、內囊前肢、中央隔區、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額束等)的分泌、調節、傳導異常所引發的精神異常、情感異常及行為異常。

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的作用,影響神經遞質 5- 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的生成與釋放,出現一系列異常行為,包括睡眠紊亂。也有研究顯示心理壓力通過交感神經系統激活前炎性細胞活素及其信號通路,使癥狀進一步加重。

總的來說精神病的具體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其致病相關因素有出生缺陷、先天遺傳、個性特徵、體質因素及社會環境因素刺激。

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礙的表現

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發作期和緩解期都可以出現睡眠障礙,通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淺睡多夢或間斷性睡眠,一般是以入睡困難為顯著特徵。精神分裂症後期患者睡眠增加、睡眠效率也增加。精神分裂症經治療後,可延長睡眠潛伏期。長期用藥的患者,體重增加,易出現呼吸睡眠暫停綜合症。

2、重性抑鬱障礙患者常伴有睡眠紊亂,最常見的是失眠,少數患者睡眠過度或睡眠總時間延長;年青抑鬱症患者睡眠潛伏期大多延長,老年患者入睡多正常,但與夢有關的覺醒次數增加,擾亂了睡眠的持續性,降低睡眠效率。

3、躁狂發作的患者由於長期處於情感高漲和易激惹狀態也可引發睡眠紊亂,致使實際睡眠時間和睡眠需要減少。

4、對於焦慮合并抑鬱的患者,常常表現為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潛伏期增加、睡眠總時間減少、夜間覺醒次數增加,重複性焦慮性夢境。

精神疾病與睡眠障礙間的關係

1、精神癥狀可以放大或加重睡眠障礙;

2、精神障礙的病理過程破壞睡眠質量;

3、失眠是精神障礙的高危因素 (尤其是抑鬱症,常在失眠1年以內發病);

4、精神障礙可以引起失眠過度睡眠和睡眠質量改變;

5、1/3~1/2的慢性失眠患者有精神疾病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顱腦神經醫學 的精彩文章:

TAG:顱腦神經醫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兒童睡眠障礙問題,黑白顛倒怎麼解決?
睡眠障礙危害如此大,你被睡眠問題所困擾嗎?
你真的了解精神障礙患者嗎?
了解睡眠障礙的癥狀
腫瘤患者面對睡眠障礙該怎麼做?
焦慮障礙如何治療?一圖讀懂焦慮障礙
老人性障礙問題解答
睡眠障礙誰都有,肺癌患者需注意!—抗癌管家
魔障障礙是什麼
您了解認知障礙症嗎?
精神障礙患者不愛服藥怎麼辦?
炎症還會導致睡眠障礙?
你可知道,睡眠障礙多源於什麼?
嗅覺障礙
睡眠障礙不是只有失眠這麼簡單,警惕精神心理疾病才是關鍵
睡眠障礙帶來的這些問題,腦康君幫你一一解答
精神障礙患者該如何面對工作?看這裡就知道!
患者突發意識障礙:警惕用藥陷阱
睡眠障礙,怎麼改善?
精神障礙就是「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