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追思楊絳先生: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追思楊絳先生: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昨日是楊絳先生逝世一周年。

先生從來不喜熱鬧,

最好的追思方式大概是翻開一本書,

讀一篇文章,

以此回顧她的這一生。

斯人已逝,聊表追思。

/1/

最才的女

楊絳,本名楊季康,著名作家、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員。1911年生於北京,江蘇無錫人。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9年後歷任蘇州振華女中(滬校)校長,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文系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在中國作家榜上,她的名字赫然在冊,青年性嗜讀書,晚年更是筆耕不輟,寫下經典。

1978年四月底,出版為期20年的翻譯作品《堂吉訶德》。

1981年,出版的散文集《幹校六記》,暢銷於整個80年代。

1988年,出版小說代表作《洗澡》,作品被翻譯為多種外國文字。

2003年,92歲高齡的楊絳出版作品《我們仨》。

2014年,103歲高齡的楊絳出版了《洗澡之後》,為這個故事寫了一個稱心如意的結局。

·

可若論起來才女,只講她出書幾何,那未免也太單調了。

陶淵明讀書,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把讀書看作天大的事,如吃飯喝水一天不能斷,楊絳看書便是如此。

媽媽抱著胖乎乎的阿季(楊絳)攝於上海,她那時一歲半。

父親問過楊絳這個問題。

「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

「不好過。」

「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出國留學時,楊絳隨錢鍾書一起到英國牛津大學求學,因為資金問題,楊絳安於做個旁聽生,聽幾門課,去圖書館自習。

錢楊夫婦與盛澄華(右)

在牛津大學圖書館裡,滿架滿架都是文學經典,環境清靜,楊絳熱切而從容地細細讀書。她說:能這樣讀書,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就算是到了耄耋之年,楊絳最大的愛好還是讀書。白天在客廳看書,晚上在書房寫字。她不僅寫小說,還給《堂吉訶德》第四版校訂譯文,並且陸陸續續整理錢老留下來的書稿。

這麼忙碌的生活,她是怎麼捋順的呢?

這就是楊絳的竅門:一心兩用。

比如織一件簡單花樣的毛衣,眼前先放上一本書,拿鎮紙壓住,人坐在椅子上,眼睛盯著書看,手在挑針織線。過了一會兒,書看了大半,毛衣也織出來大段。在相同的時間裡做不同的事情。

我們常講做事一心一意,免得分心。可對楊絳這樣高度自制的人來說,一心兩用不過是高效率的體現。

/2/

最賢的妻

錢鍾書稱楊絳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楊絳的「才」當得起大家的一聲贊,可「賢」要錢鍾書自己講出來才夠分量。

有段時間在牛津,楊絳身在產房,家裡只留錢鍾書一個人過日子。

錢鍾書常苦著臉說:我又做壞事了。

他繼續說: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

錢鍾書詫異:那可是墨水呀!

楊絳說:墨水也能洗。

過了幾天,又說:我把檯燈砸了。

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

再過了幾天,錢鍾書說:我把門軸弄壞了,門不能關了。

楊絳還說:不要緊,我會修。

每次楊絳說「不要緊」,錢鍾書就真的放心回去,他對楊絳是全身心的信任。至於那些家裡的小毛病,事後,楊絳果然全修好了。

在生活上,一向都是楊絳來照顧錢鍾書,「穿衣吃飯都要把他當孩子一樣照顧」。

錢鍾書的堂弟錢鍾魯說過,大嫂「像一個帳篷,把身邊的人都罩在裡面,外面的風雨由她來抵擋」。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與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時,楊絳先生都比錢鍾書先生要周到。錢先生往往憑自己的性情、喜好說一些話,但楊先生很溫和,善於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況。

錢鍾書寫給楊絳的情詩,「捲袖圍裙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湯。」

後來的日子裡,錢鍾書也為楊絳學著做早餐,一向「拙手笨腳」的錢鍾書煮了蛋,烤了麵包,端上熱牛奶,還做了香濃的紅茶,直接端到楊絳的床前。

回國後兩人感情甚篤,錢鍾書每次不免出國,夫妻分離,一定要寫下每日瑣事來表達思念之情,這些瑣事夫妻兩人把它們叫做「石子」。日子如浪潮拍岸,寫下的值得紀念的東西,不就是潮水退卻的石子嗎?

《我們仨》附錄三「石子」圖

/3/

最慈的母

楊絳的女兒錢瑗像父親,兒時帶點「獃氣」。

錢瑗小名是圓圓,楊絳對她很疼愛,老是把孩子攙著抱著,護的孩子失去了機靈。圓圓小時候,楊絳帶圓圓常坐電車,可是圓圓總說自己從沒坐過電車。

有次,在車上,圓圓坐在楊絳懷裡,勾著楊絳的肩頭說:媽媽,我想屁股坐。

原來只有貼身坐在車座上,在圓圓眼中,這才叫坐電車。

圓圓上小學,經常因為生病休學。上一個月,休學幾個月,小學的課,她從沒上足過。每每圓圓生病,楊絳的睡夢裡都像心口壓著一塊大石頭,夜夜睡不安。後來圓圓病癒,楊絳心情才好起來。

錢瑗大學畢業後分配工作,正好是留校任教。楊絳心中十分滿意:我的女兒可以永遠在父母身邊了。

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愛女之心,拳拳可見。

/4/

「 我們仨」就這樣走散了

一份令人動容的親情,一個樸素平淡的家,大概是楊絳自認最好的歸宿。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1997年,愛女錢瑗因癌症去世。1998年末,卧病在床的錢鍾書也相繼離去。

這個家就只剩下楊絳一個人。「我們仨」就這樣走散了……

2003年,楊絳回憶錢鍾書與錢瑗的書籍《我們仨》出版。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

那些周遭所賦予的痛苦她從來不埋怨,正如那年分娩時她不曾痛哭叫喊。

楊絳說:「悲痛是不能對抗的,只能逃避。」

楊絳的逃避就是埋頭翻譯柏拉圖的《斐多》,書中蘇格拉底就義前從容不懼與門徒討論生死問題的情景,也許正是她對生死的態度。

楊絳先生一向對人情看得透徹。有人說楊絳夫婦刻薄而瑣碎。

楊絳自解: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

細細想來,我這也忍,那也忍,無非為了保持內心的自由、內心的寧靜。你罵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絕不還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殺我,我會說:「你我有什麼深仇大恨,要為我當殺人犯呢?我哪裡礙了你的道兒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禦侵犯的盾牌。

對是非的忍舍,對名利的淡泊。近百年來歷經戰爭和動蕩,楊絳先生自身就有一種淡然與平和,僅此就令人敬仰。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先生離開我們已有一年,我相信這世上定有另一處地方。

在那裡,她還是他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她是她最慈的母。

而「我們仨」終在一起。

楊絳先生的淡然化作鉛字

伴著草木紙的香

印在她的著作上

在漫漫長途中

伴隨我們度過每一個夜

迎接無畏的黎明

關於楊絳先生,

希望您能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您的心得與感悟。

我們將根據留言精選 5 位讀者,

為您送上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100元都不到的「冰冰霜」,為什麼澳洲藥房都斷貨?天然維E敏感膚必備,范冰冰等明星實力推薦!
我發現我打遊戲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傻逼
雅昌專稿:第十一屆AAC藝術中國巔峰之夜
女人為什麼總是香噴噴的?

TAG:拾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追思劉石禎先生
孝賢純皇后:雍正為乾隆欽點的妻子,早逝後令乾隆追思半生
何大志追思陳香梅:永遠的和平使者真正的傳奇中華兒女
追思田家炳先生
春的追思
歷史追思:倫巴德國王為何要向自己的女婿投降?尷尬
追思金庸先生
炎黃時評:傳承是對先烈最好的追思
散文:對父親的追思
劉嘉玲派對得群擁、藍潔瑛追思會無人出席,「九龍女」的冰火人生
追思世界上最愛我的人
藍潔瑛追思照流出,陳美琪哀傷,楊曼麗微笑,生前又有誰看過她呢
唐鶴德聖誕追思張國榮:冬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陳美琪真的讓小三害慘了,現實藍潔瑛的追思會,看起來非常憔悴
《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陳琳追思會,韓紅熱淚追憶,齊秦楊坤悼念!
女神劉曉慶社交平台曬李敖照片,追思老友讓人感動!
藍潔瑛追思會舉行,張曼玉鄧萃雯獻花,網友:我們送你最後一程
歷史追思:古埃及王國到底是如何建立的?
武則天是如何追思剛剛去世的唐高宗李治的
衡陽舉行洛夫先生追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