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培凱:最美好的審美境界在蘇州園林

鄭培凱:最美好的審美境界在蘇州園林

香港很多非遺項目與宗族有關

記者:您作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給我們介紹一下香港這方面的情況。

鄭培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啟動較慢,在2006年正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2006至2009年開始普查,很辛苦。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成立於2015年,並設一個實體展館,當時已經擁有十項中國國家級非遺項目。有一項是世界級的非遺——粵劇。另外如長洲的太平清醮,有很精彩的抬閣飄色、搶平安包比賽,是保留至今的熱鬧民俗活動。還有道教科儀也列入了非遺。香港有個特點,很多非遺項目跟宗教以及宗族儀式有關,比如宗族大祭,宗族的人可能在世界各地生活,但是到宗族大祭的時候,一定會飛回來,他們覺得走再遠,根在這裡。

香港非遺還有個很有趣的現象,2015年正式成立非遺辦公室,有展廳,但並沒有建立香港的非遺名錄。最初普查結果480項,調研很謹慎,參與的專家學者都是義工,他們多數隸屬於大學,香港沒有地方社科院,這些大學的學者參與研究非遺,並不拿薪水。大家從480項裡面又選出來十項,在今年夏天,香港正式的非遺名錄將產生,跟之前的十項國家級非遺放在一起,總共20項。

列入名錄的20項裡面有春秋二祭,這也是很古老的遺留,通常現在我們掃墓是清明,香港一定是清明加重陽,重陽比清明還重要,這種非常古老的風俗在邊遠地區保留下來了,尤其是客家人的生活保留了很多古老風俗。還有一些特殊的技藝,比如扎棚技術。傳統唱廣東戲都是在戶外唱,用竹子搭戲棚戲台,可容納數千人,這種搭棚技術北方原本也有,慢慢消失了,因為不迎神賽會了,但是香港保留下來了。我見過這些搭棚的老師傅,都是60多的人,體力活兒,很累,收入不高,年輕人不喜歡做藍領,喜歡坐辦公室吹冷氣,搭棚傳人告急,這其實是經濟與現實的影響,好多非遺都面臨傳承困局。還有一些餐飲,比如廣為人知的涼茶、絲襪奶茶也在名錄里。在涼茶列入名錄的時候,曾經有商業元素想要加入,但我們的理念是,涼茶在非遺名錄里是文化而不是商品,為這事有過爭吵最終解決了。

記者:香港特區政府有沒有一些扶持政策針對非遺?

鄭培凱:香港特區政府的問題是要平衡財政,但是我們還是反覆提醒,不能看著它們死掉。香港的傳承人很少提出要政府資金上的資助,他們通常會要一個地方教徒弟,香港寸土寸金,地方其實也是金錢。有個制古琴的工藝,老師傅70多歲,現在的地方很擠,只能教6人,他多次呼籲政府提供教學場地,這也是我們一直敦促政府做的事情。我是非遺的義工,他們經常推舉我去跟政府溝通。我們非遺諮詢委員會有20個委員,很多教授,也有律師醫生等社會賢達,大家做義工都盡心儘力。今年我們跟浙江省合作,做省際間非遺展示交流,為這些項目,我也去跟政府要錢。

我是書寫家不是書法家

記者:這次您來蘇州帶來一個書寫湯顯祖的展覽,我們知道您是學者,什麼時候您變成書法家了?

鄭培凱:我做非遺工作,涉及到文化傳承,我由此想到書法的傳承問題。書法在古代,第一性是實用性,寫字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傳承之一,我甚至覺得不是之一,而就是那個第一。進入20世紀,書寫方式逐漸改變,書法藝術是一門藝術,它跟古代的日常書寫,可以是同一件事,也可以是不同的事情。古代的文人,他們日常書寫很好,他的字也變成書法藝術了,可是你不能說,所有人的日常書寫都是書法藝術,他們只是書法而不是藝術。真正的中國文化中的日常書寫方式,到了20世紀慢慢式微,進入21世紀,我說它瀕危了。書法藝術沒有瀕危,社會上現在有大批書法家,我不認為他們是中國文化日常書寫的傳承人,這一點我時常提醒大家。我用毛筆給朋友寫信,並請對方用書法回信,結果往往收到一個電郵——哎呀,我的字不好看不能寫。我覺得21世紀我可能看到書寫慢慢消失,這讓我有點感傷,可是文明歷程從來如此,文明常常讓很多東西消失。我會珍惜書寫。

我希望,即便你不能做到日常書寫,你月常、年常可不可以,至少不至於會文字的人不會寫字,以後我們的文字傳承甚至會逐漸轉成語音傳承。可能因為我學歷史,我跟別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每次做展覽,我都說我是寫字家,不是書法家。我這樣做當然是故意,我故意提醒大家,讓大家有一個醒覺。寫字家並不比書法家高明,以前老百姓只要不是文盲都是寫字家。

我有蘇州情結

記者:談談您的蘇州情結。

鄭培凱:我是有蘇州情結,上世紀70年代,一批台灣留學美國、嚮往祖國大陸的留學生,有機會回來看看。那是1976年夏天。到蘇州住在十全街蘇州飯店,頓覺飯店的園林環境跟我想像中的中國古典文化契合。那天去網師園,哎呀,世界上竟真有這樣的園子,那時候才修復不久。我對古典園林特別感興趣,做研究,很早就去日本看園林,我其實是懂造園藝術的,可是親眼看到網師園的時候,哇,我完全被打動了,那是江南明清思想智慧與審美境界的聚集,證實了我曾經想像過的、中國有過的、最美好的審美境界。之前這種美好的至高境界只存在於我的研究與想像中。我研究文化史,以前也跟人家講這種審美,但是人家反問我是真的嗎,我其實不敢說是真的,因為在看到網師園之前,我從未親眼見過。那時候,我就愛上了蘇州。

後來我時常來蘇州,蘇州園林沒有一個我不熟悉,我還跟蘇州老一輩的園林研究專家成了朋友。蘇州長期以來文化積累深厚,從歷史來看,一度知識精英可能受挫,但是蘇州的工匠精神很好的保留下來了,造園造房子的感覺從未喪失,這個傳承很深厚,中下層廣大的技術人員一直都在,這也是很好的文化傳承,並不一定是精英。我們做學問從文獻入手,我學歷史從思想史轉到文化史轉到物質文化史,這個研究脈絡很重要,思想提升怎麼實現?沒有基礎是不可能的,過去的研究把它兩極化了。現在我最喜歡的園子是藝圃,藝圃的修復是我的好朋友做的,他曾經跟我說,他們學園林建築出身,不是學歷史的,修復藝圃始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曾經有些發現不能解釋很費思量。後來我對藝圃做了研究,我想假如當時一開始就用現在的方式——研究型修復來對待,可能園子的脈絡更清晰,修復更完美。

蘇州歷史上經過多次兵火,有些東西還能傳承下來,因為蘇州的風格實在太深入人心。這種傳承對我最大的刺激是去退思園,退思園年代很晚,是晚清,但是它是一個傑作。退思園呈現的風格,絕對不是晚晴文化沒落、帝國將崩的那種混亂與頹廢,它傳承的正是蘇州一直都在的文脈風格。從這個角度,我要說蘇州了不起,她保留了太多精粹,歷經破壞之後底蘊猶在,即使是創新的東西,審美感覺也非常棒。

蘇州的美食我也喜歡,很細緻。我是山東人,孔孟之鄉當然好,可是北方在歷史上文化曾被改造,尤其明清以後,這方面江南得天獨厚。

給孩子選擇國學裡的好東西

記者:當今國學熱,從小孩誦經到火爆的詩詞大會,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鄭培凱:我反對孩子背《三字經》《百家姓》等,背背三字經沒有很大壞處,等於背順口溜。但是我個人堅決反對孩子背《弟子規》,那是很無聊的書,於當今小孩的個性發展無益。人須與時俱進,《弟子規》是企業家希望員工老老實實幹活的書。國學裡有很多好東西,比如詩詞以及美妙的曲文,詩詞是想像力創造力豐富的詩人對於生活體驗的凝聚,孩子讀詩,有韻律,像唱歌朗朗上口,即便意思不能完全懂,對他未來也有助益,今後他總要用中文來表達思想感情。思想性方面,先秦的《論語》人際關係親切、《莊子》想像力豐富,都適合孩子。

編輯:大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報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晚報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最美四季,蘇州園林,咫尺蘊乾坤
蘇州園林之美: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蘇州園林之美:江南園林甲天下, 蘇州園林甲江南
蘇州園林之珍珠塔園
圖說蘇州園林/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蘇州園林、蘇州美食、蘇州評彈、蘇州三日游,徹底醉倒在姑蘇城裡
傳統中式,蘇州園林式的美感
蘇州人和蘇州園林
來蘇州園林遇見最美的春天!
蘇州園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蘇州園林-之美,之異,之奇 圖集
蘇州園林之寒山寺
范小青:蘇州園林
「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蘇州園林
眾說紛紜:蘇州哪個園林能作為蘇州園林的代表?
曬趙子琪住的豪宅,景色媲美「蘇州園林」,生活環境太令人羨慕了
蘇州園林之虹飲山房
江蘇蘇州園林風景圖片
一盞燈,美出了蘇州園林的意境
晒晒趙子琪住的豪宅,茶室設計優雅大氣,環境跟「蘇州園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