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創新基因擁抱銀行 3.0 時代——聚焦招商銀行金融科技變革

以創新基因擁抱銀行 3.0 時代——聚焦招商銀行金融科技變革

基金經理老鼠倉,說好保本變巨虧,買基金被坑請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無故遭盜刷,銀行存款變保險,理財被騙請猛戳【金融曝光台】!

特約記者 趙山

區塊鏈、大數據、智能投顧、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最具前沿性的科技技術,早已融入銀行各項業務操作的血液里,讓金融服務不再高冷,變得更具人情味與溫度;讓業務流程不再繁瑣,變得更加高效與專業;讓產品創新不再呆板,變得更貼近市場實際需求。

《Bank3.0》作者Brett King曾預言,「未來的銀行將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今年3月15日表示,銀行3.0時代已經來臨,銀行業要利用金融科技,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和流程,整合傳統服務資源,聯動線上線下優勢,提升整個銀行業資源配置效率,更先進、更靈活、更高效地響應客戶需求和社會需求。以招商銀行為例,依託創新基因,招商銀行擁抱銀行3.0時代,正在推動一場金融科技(FinTech))的變革。2017年3月初,招商銀行與英國央行、波士頓聯儲等11個組織加入了「超級賬本」,這意味著招行區塊鏈技術應用進入加速度模式。所謂超級賬本(Hyper ledger),是由Linux基金會在2015年12月份發起,旨在推進區塊鏈最前沿技術發展的開源合作項目,其目標是共建開發區塊鏈基礎平台,創建分布式賬本的公開標準,以便支持各種各樣的商業應用場景。當前,超級賬本的122位成員,幾乎可以組成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夢之隊」,既包括IBM、埃森哲、Intel、思科、華為等頂級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有JP摩根、富國銀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老牌金融大鱷。「事實上,這僅僅是招商銀行擁抱金融科技塑造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步驟」,一位招行人士對記者直言,相比不少人將金融科技視為洪水猛獸與顛覆者,招行內部更願意將金融科技看成是業務再次騰飛的助推劑。在他們看來,如今的招行同樣正蛻變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因為金融科技正讓銀行成為一部高速高效的服務者,隨時隨地解決用戶的任何金融服務需求。

區塊鏈、大數據、智能投顧、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最具前沿性的金融科技技術,早已融入銀行各項業務操作的血液里,讓金融服務不再高冷,變得更具人情味與溫度;讓業務流程不再繁瑣,變得更加高效與專業;讓產品創新不再呆板,變得更貼近市場實際需求。

金融科技:變革就在身邊

3年前,高盛在紐約總部的美國現金股票交易櫃檯僱傭了逾600名交易員,依據投資銀行大客戶的訂單進行股票交易。如今,這個櫃檯只剩下兩名股票交易員。這背後,是基於金融科技技術的大數據分析,以及互聯網程序化交易迅速崛起,奪走了投行傳統交易員與分析師的飯碗。

在業界看來,這也是金融科技向傳統金融機構發起新一輪衝擊的徵兆。2016年9月,全球大型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發布報告稱,隨著金融科技崛起不斷取代傳統銀行業務的操作流程,未來能活下來的銀行只有五分之三。事實上,這種變革趨勢已經在美國成熟金融市場悄然蔓延。2016年第三季度起,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關閉了至少400個線下網點,原因恰恰是金融科技的崛起,令越來越多標準化的金融交易服務完全可以通過移動手機端渠道完成,因此由磚瓦砌成的線下網點變得不再重要。更何況,基於金融科技發展起來的移動端銀行業務運營成本要遠遠低於線下網點。

隨著銀行網點的減少,越來越多的人斷言,未來數年之內,金融科技將成為傳統銀行業務生態的顛覆者。「

但是,如果將金融科技簡單地視為銀行業的洪水猛獸與顛覆者,或許有點片面」,上述招行人士直言,事實上,金融科技的興起,源自傳統金融業務操作流程存在諸多痛點。

首先,傳統金融機構更關注高大上企業與20%高端市場,對小微企業與個人普惠金融缺乏足夠的重視,讓金融科技有了發展的空間。目前,無論是P2P網貸,還是智能投顧等新興金融科技業態,抓住的恰恰是銀行此前很少關注的80%大眾人群金融服務需求。

其次,傳統金融業務操作存在流程長、手續繁瑣等諸多服務效率低下的痛點,讓金融科技有了成長空間。金融科技恰恰是成功利用多元化的互聯網科技手段,提供簡單、便捷的金融操作流程,讓銀行原先需要一周時間才能完成的信貸業務,通過金融科技只需1天、甚至更短時間就能完成,由此創造了全新的業務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金融科技的高透明度、酷炫便捷的操作方式、配合場景化等諸多亮點,俘獲了大量年輕用戶的心,這等於讓金融科技擁有了未來。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金融科技給銀行業態帶來的每一項衝擊,就會發現它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解決傳統銀行服務客戶體驗不佳、業務流程偏長、信息核對耗時過多、普惠金融缺失等環節,難以撼動銀行最強的一項優勢——風險管理」,上述招行人士對記者坦言,這恰恰給予銀行一個絕佳的發展機遇——如果銀行能將自身風控管理優勢與金融科技的人性化服務體驗進行融合,將彼此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那麼銀行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優勢將會更強。

事實上,技術創新驅動業務發展的更大意義,在於改變了以往國內銀行以拉存款為主的零售銀行經營思路模式,開始轉向客戶財富管理領域,通過賺取中間收入而不是利差,來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模式。

區塊鏈技術:在銀行首次實現應用

當國內部分銀行依然對區塊鏈技術持謹慎態度時,招商銀行卻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17年2月,招行自主研發的跨境直聯清算區塊鏈項目成功投產。2月23日,深圳分行蛇口支行辦理了首筆正式的區塊鏈跨境支付業務,由蛇口某公司通過永隆銀行轉匯10000美金至星展銀行同名賬戶,區塊鏈平台在幾秒內即實現報文交換,成功完成該筆業務。

這筆貌似不起眼的業務,卻開啟了中國銀行業與區塊鏈技術對接融合的新篇章。這是國內首個區塊鏈跨境領域項目,而且首次實現亞太範圍內跨境區塊鏈概念驗證。

所謂區塊鏈,本質是一個公開的分布式賬簿系統。在不少金融業內人士看來,通過構建全新的交易信息溯源方式,區塊鏈等於構建了全新的信用體系——一方面通過鏈接密碼保證借款方信息數據安全且不能篡改,另一方面將每筆金融交易信息程序化記錄、儲存、傳遞、核實、公開,因此信貸雙方可以隨時得到以往完整的信貸記錄和信用狀況,最大限度避免金融機構主觀因素帶來不正確的信用評級(間接降低道德風險發生概率),從而構建出一種低成本、覆蓋面廣、安全可靠、公開透明的信用體系。

正是區塊鏈能解決銀行在業務操作環節所碰到的客戶信息收集涉及面廣、環節多、鏈條長、信息不完整、數據不準確、成本高、決策程序冗長等諸多痛點,也令業內人士相信,它可能是改變未來銀行業務生態與操作模式的關鍵力量。

IBM最新調研報告顯示,未來4年全球約66%銀行將擁有頗具規模的、可實現商業化用途的區塊鏈金融技術。

不過,要讓區塊鏈融入銀行業務體系,絕非易事。由於技術極具前瞻性,區塊鏈技術也存在一些應用層面的問題,例如單鏈數據結構對於某些場景不適配、分布式共享賬本帶來的安全隱私問題、智能合約難以統一規則以及核心共識機制待優化等,都嚴重製約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務操作領域的應用落地。

據了解,2016年初,招商銀行已經高度關注到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業務帶來的業務機遇,在總行層面由交易銀行部、信息技術部共同組成區塊鏈研究小組,深入研究,參與多個國內外區塊鏈創新應用的合作聯盟,積極探索如何將區塊鏈技術在交易銀行業務辦理與服務當中的應用場景使用,最終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全球現金管理領域的跨境直聯清算、全球賬戶統一視圖、跨境資金歸集等三大場景,成為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成功運用在現金管理領域的銀行機構。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取得如此高的成果,殊為不易。以往,不少銀行的跨境直聯清算系統或多或少存在操作難題,比如系統只支持總行與海外分行之間的交換,海外分行之間沒有辦法直接進行交換;手工審批環節多,系統操作複雜;新的海外機構加入困難,實施周期很長等。導致跨境直聯清算業務看似前景廣闊,但實際操作困難重重,淪為不少銀行的雞肋業務。「

但是,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業務操作的痛點,恰恰是這項業務能否騰飛的切入點」,上述招行人士直言,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招行實現了6個海外機構加總行的跨境直聯清算——只要在區塊鏈上,任何兩個機構之間都可以發起清算的請求,任何兩個機構都可以進行清算。

何況,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跨境直聯清算系統正呈現諸多此前不曾擁有的新優勢:一是高效率性,在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業務操作「去中心」後,報文傳遞時間由6分鐘減少至秒級;二是高安全性,處於一個私有鏈封閉的網路環境中,報文難篡改難偽造,大幅降低道德風險的發生概率;三是高實用性,分布式的架構沒有一個核心節點,其中任何一個節點出故障並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確保整個交易能夠最大限度按時完成;四是高擴展性,新的參與者可以快速便捷地部署和加入至系統中,無需要求銀行投入資金資源在後台增加相應的新操作系統與數據輸入模型。

據了解,招行正與境外同業深度合作,進行跨境支付概念驗證,並共同制訂同業間跨境報文技術標準。此外,二期項目也在持續跟進研發中,全球賬戶統一視圖和跨境資金歸集場景將於近期進行POC驗證,年內上線。此外,招行還在票據與供應鏈金融領域嘗試引入區塊鏈的應用,將這類應用更廣泛地擴展到同業間、銀企間、企業間等各種業務場,形成一個區塊鏈金融業務應用生態圈,將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金融操作便利性普及給每位用戶。

智能收支記錄:破除個人財務管理痛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衡量銀行能否藉助金融科技力量抵禦金融科技的衝擊,關鍵在於其零售業務能否成功突圍。

畢竟,金融科技對銀行的最大衝擊,主要集中在零售業務領域。其中,支付環節無疑是重災區。究其原因,隨著移動支付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群無需前往櫃檯付款,只需使用手機點擊,幾個步驟,在極短時間就可以完成付款。這意味著,留給銀行POS支付渠道的生存發展空間正變得越來越窄。

為此,招商銀行也嘗試引入最新支付技術,全面切入客戶「醫、食、住、行、玩」等生活場景所衍生的各個金融需求,打通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移動支付生態圈。在NFC晶元支付方面,招行信用卡相繼推出一閃通·雲閃付、Apple Pay、Huawei Pay、小米支付等,也是國內率先擁抱晶元支付的商業銀行之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旦通過卓越的支付體驗獲取大量用戶支付信息與數據,銀行在金融科技與大數據分析領域的想像空間就變得無窮大。

一項市場調研發現,高達65%的人經常錯估自己的收入,86%的人無意間忽略自己的支出,進而難以做好財務管理。究其原因,儘管如今市場出現很多線上記賬工具,但它主要記錄了用戶的支出明細,難以將收、支兩項記錄全面整合起來,向用戶還原最全面的財務狀況。

招商銀行APP5.0版本運用金融科技帶來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恰如其分地解決了這個「痛點」。在新升級的APP5.0版本里,招行推出了國內首個360°全視角「收支記錄」功能,對銀行的傳統查賬功能也做了大幅升級。該功能依託銀行數據優勢,按消費、投資、轉賬與收入四大類別幫助每個用戶進行自動分類匯總,全方位自動記錄用戶資金流向,讓每個用戶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收支財務狀況。「

為了實現這些卓越的客戶體驗,我們內部的確花費了大量精力」,前述招行人士對記者透露,由於銀行業數據系統龐大且複雜,實現數據開發整合應用相當不易。但在總行領導的管理下,各個部門都貢獻自身數據,由專業團隊對這些數據進行梳理分析,最終實現了全視角智能化的收支記錄查看提醒功能。這也讓招行成為國內首家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銀行業獨有的收支兩線數據的銀行。

智能投顧:用智能化引領銀行財富管理新潮

招行還有一項秘密武器,就是將摩羯智投引入其APP埠,成為國內首家推出智能投顧系統的商業銀行。

所謂摩羯智投,實質是一種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融入銀行十多年的財富管理實踐及基金研究經驗,在此基礎上構建以公募基金為基礎的、全球資產配置的智能基金組合配置服務操作系統,概括而言,就是讓具備學習能力的機器(即人工智慧)幫客戶理財。

具體到操作環節,用戶只要設定收益目標、對風險的最大容忍度、預計投資期限後,智能投顧系統根據該需求自動計算構建投資者所需的投資組合。

這背後,考驗著銀行智能投顧系統深度學習的能力。「為了讓摩羯智投擁有最佳的機器學習能力,我們考察了全球最先進的機器學習智能投顧模型及其參數,再根據中國國情進行不斷更新優化,確保機器學習的效果最佳」,上述招行人士透露,目前摩羯智投系統已經對3400多隻公募基金進行分類優化和指數化編製,每天還要做107萬次計算,確保系統能給予適合投資者的最優風險收益曲線與投資組合方案。

當前國內公募基金多達3500多隻,客戶往往眼花繚亂,難以找到最合適的基金產品投資,更重要的是,一旦理財顧問推薦不合適的基金產品導致用戶投資虧損,往往會發生客戶問責事件,影響整個金融機構的聲譽。

在業內人士看來,智能投顧的面世,正在徹底改變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運作思維——以往,傳統銀行更多會將競爭優勢體現在對優質資產端的獲取環節,而現在,銀行開始將業務重心轉向基於人工智慧的投資組合優先配置。

「事實上,未來的銀行業競爭,與其說是業務創新的同台競技,不如說是金融科技的大比拼,誰能讓金融科技與傳統銀行風險管理優勢融合得越好,誰就能創造更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上述招行人士強調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港股 的精彩文章:

招商證券選舉霍達為執行董事兼董事長 亦獲深圳證監局核准
中銀香港下月5日起上調按揭息率及最優惠利率
港證監:命令兩名前董事補償民眾金融科技7600萬港元
大新銀行集團副主席及執行董事黃漢興獲任為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
里昂:升渣打目標價至64元 維持「沽售」評級

TAG:新浪港股 |

您可能感興趣

金融科技賦能 興業銀行榮獲2018卓越金融科技銀行獎
蘇寧銀行榮膺金蟬獎「2018年度金融科技創新銀行」
重金投資創新領域,招商銀行打響金融科技轉型戰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四大銀行2017年業績比較
民生銀行發布「遠程銀行1.0」,變革金融服務模式
興業銀行成功發行300億元綠色金融債
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百千萬2.0」 再啟科技金融新征程
「2018全球金融科技大使」 新鮮出爐;區塊鏈等金融科技顛覆了傳統商業銀行的服務模式
2018中國國際金融展,金融科技新趨勢引發銀行人高度關注
興業銀行獲2018年度卓越金融科技銀行獎
國內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2018年合作展望
富民銀行換帥 將重點發展金融科技
交通銀行信用卡榮獲2018中國金融創新獎「十佳金融產品創新獎」
互金情報局:央行和證監會鼓勵大銀行、大券商多放貸;5月金融科技融資環比增六成;科創板第一股出爐
民生銀行發布「遠程銀行1.0」 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
華為雲助力招商銀行,「金融+科技」實現共贏
融360銀行合作夥伴峰會「牽線搭橋」 推動銀行與科技公司融合發展
招商銀行「招贏通」榮獲《銀行家》「十佳金融科技產品創新獎」
零壹金融科技周報:香港虛擬銀行牌照將下發 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融資8.3億
中信銀行信用卡獲「2018卓越金融科技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