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從小尼姑到大唐國母:武媚娘的不甘心與不認命

從小尼姑到大唐國母:武媚娘的不甘心與不認命

點擊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



(來源 易中天 yztzhs)





從小尼姑到大唐國母:武媚娘的不甘心與不認命




文 / 易中天





入宮的故事


不要怕出身低






  武則天原本並不能當皇后。


  她不是唐高宗李治的女人,而是李治的父親——唐太宗李世民的,進宮時只有十四歲。據說,當時她的母親哭得死去活來,就像生離死別。小姑娘卻滿不在乎地說:去見天子焉知非福,何必哭哭啼啼地兒女情長?


  之後的經歷便鮮有信史可言。官修史書遮遮掩掩,民間傳說五花八門,大體上可以確定的是:武姑娘被唐太宗冊封為正五品的才人,賜號武媚,人稱

武媚娘


  她在宮中波瀾不驚無所事事地度過了十一年光陰,又在太宗皇帝去世後按照慣例進入感業寺

削髮為尼

,時年二十五歲。



  做尼姑當然不是武媚娘的心愿,她的奮鬥目標至少也是正二品的嬪,或正一品的妃,還得是受寵的。但顯然,太宗皇帝並沒有給她機會。相反,隨著老皇帝的駕崩,她的遠大理想也灰飛煙滅,多半只能在青燈古佛前了此一生。


  在一般的女人看來,這就是

了。





李治的故事


善於借力






  非比尋常的武媚娘卻是決不肯認命的,她的蜘蛛網也早就悄悄地搭在了一個年輕男人的身上。這個人當然就是後來的

高宗李治

,時間則應該是在太宗皇帝病重期間。


  當時李治以太子的身份在御前親侍湯藥,武媚則因才人的職務而負責飲食起居。兩人頻繁相遇,或日久生情,或一見鍾情,或眉目傳情,甚至以身相許,都是完全可能的。


  但問題在於,皇帝也得遵守禮法。畢竟,武媚娘既是先帝之妾,又是出家之人。沒有正當理由和堅強後盾,重入後宮就是一廂情願。


  這時,一個

蠢女人

幫了他們的忙。


  這個女人就是王皇后。





宮斗的故事


佔據有利位置






  王皇后出身名門,又是太宗皇帝親自挑選,無疑正派賢淑端莊大方,足以母儀天下。然而唯其如此,她在丈夫眼裡便未免缺少魅力,床上功夫更是無從談起。李治雖然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並不等於沒有性的需求,更不等於他就只能湊合。


  不!他還有蕭淑妃。這個女人既跟他顛鸞倒鳳,也為他生兒育女,正宮娘娘的肚子卻始終鼓不起來。


  皇后認為,這都是蕭淑妃害了自己。


  於是,跟所有利令智昏的蠢女人一樣,皇后想出了一個自以為得計的餿主意:把那偷情的小尼姑接進宮來,讓她去跟小賤人蕭淑妃撕咬,以毒攻毒,自己坐山觀虎鬥。



  有了皇后的支持,武媚娘很快就如願以償。她拿著那張舊船票,重新登上了後宮這艘豪華游輪,並迅速升級為九嬪之首的

昭儀



  王皇后卻得自己吞下苦果。她的主意也許不錯,只可惜找錯了對象。沒錯,小尼姑剛進宮時,在皇后面前乖巧得就像一隻貓,也成功地讓皇帝疏遠了蕭淑妃,甚至並不像蕭淑妃那樣獨佔皇帝。但是她的溫順、她的隱忍、她的一顰一笑都有一個遠大目標,那就是

取王皇后而代之


  愚蠢的皇后終於發現自己是引狼入室,曾經相互仇視的兩個女人也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更加危險的情敵,卻可惜為時太晚。


  武昭儀已經為當今聖上連生三胎,李治這頭大尾巴羊也決心投入狼的懷抱,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王皇后的故事


走群眾路線






  一方面,王皇后、蕭淑妃與武昭儀明爭暗鬥;另一方面,武昭儀穩操勝券。


  事實上從進宮那天起,她就一刻都沒閑著,而且很快就看清了形勢。首先,王皇后無懈可擊,卻也毫無魅力,並不被皇帝寵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其次,今後她的戰場就是後宮,而後宮不過方寸之地。第三,像她這樣的女人是既遭鄙薄又招忌恨的。只有改善環境,才能站穩腳跟;也只有步步為營,才能克敵制勝。而且,這一點都不難。


  的確,武媚娘天賦極好。早在太宗時代,她就明白能在後宮這是非之地製造是非的,不是皇后更不是皇帝,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奴僕,尤其是宮女。正因為她們地位卑賤,所以無人防範;也正因為她們人微言輕,所以無人懷疑。但當需要壓死駱駝的稻草時,隨便抽出一根都能管用。


  稻草需要培育,武昭儀當然會。


  因此,她一開始就表現出與王皇后不同的做派。王皇后和她的家屬,仗著出身名門地位高貴,從來就不把下人放在眼裡。

武昭儀卻非常懂得如何用小恩小惠籠絡人心,

尤其是拉攏那些憎惡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人。結果怎麼樣呢?後宮布滿了她的親信,布滿了她的線人。


  由於武昭儀精心布局。對於引起軒然大波的「殺嬰案」(詳情請讀《易中天中華史15:女皇武則天》),王皇后百口莫辯,只能寄希望於朝廷大臣。





元老派的故事


永遠不要輕敵






  可惜大臣更不管用。


  元老重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倒是站在王皇后一邊,可惜剛一交手就敗下陣來。他們

很可能把事情想簡單了,也把對手看簡單了。

他們顯然沒有想到,李治竟會那麼受武昭儀的操控和影響,而且這娃娃犟起來會像一頭驢。因此,當高宗皇帝在退朝之後召集秘密會議時,這些人都掉以輕心。


  其實高宗皇帝也稀里糊塗。他的目的,當然是要廢了王皇后,另立武昭儀。然而給出的理由是皇后無子。但這難免底氣不足,再加上平時就忌憚那些元老派大臣,結果李治的一番話便說得軟弱無力結結巴巴,連他自己也覺得是強詞奪理。


  元老派立即舉牌反對。


  挺身而出的是褚遂良,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



王皇后:




1、出身名門。


2、先帝所選。


3、並無過錯。



  三句話都講得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尤其是王皇后曾經為先帝披麻戴孝三年,符合大唐律法不得休妻的規定。李治無可反駁,只好不歡而散。





奪宮的故事


既要拼智慧,又要拼霸氣






  又一輪奪宮之戰打響時,陣線似乎很分明。


  天平明顯地傾斜。武昭儀這邊,只有一幫新提拔的小人如李義府、許敬宗之流,加上後宮微不足道的奴僕。高宗皇帝雖然支持她,卻軟弱無力搖擺不定。



  王皇后那邊則陣容強大,立場堅定的至少有太尉長孫無忌,尚書省副長官右僕射褚遂良,中書省長官中書令來濟,門下省長官侍中韓瑗(讀如院),已佔到國務委員的半數以上。


  只有一個人態度曖昧,他就是司空李績。李績是當朝重臣,他的意見有相當的份量。


  於是,皇帝不恥下問地向李績道出了自己的煩惱:朕想立武昭儀為皇后,可是顧命大臣都不同意,是不是該就此止步?


  李績說:這是陛下家事,何必再問外人?


  

平平淡淡一句話,卻立馬點醒夢中當局。

是呀,朕的家務事,何勞國務委員和三省六部過問?同時,李績這個不是態度的態度也等於變相地告訴李治:並非所有的元老重臣都一邊倒地反對廢王立武,皇帝陛下不妨獨斷專行。


  一言興昭儀,武媚娘鹹魚翻身。李治下詔立武昭儀為後。






冊封的故事


成功當上皇后






  十一月一日,帝國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禮使英國公李績將皇后璽綬恭敬地遞給武昭儀,然後盛裝的新皇后來到肅儀門,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君主的祝賀。


  這種朝拜皇后的儀式是由她別出心裁首開先例的。



  武媚娘,這個木材商平凡的女兒,老皇帝卑賤的侍妾,感業寺寂寞的尼姑,唐高宗寵愛的情人,終於一步登天,成為大唐王朝的國母。





EN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






國粹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攝影作者

&

朗誦主播



期待? 您的加入


報名投稿郵箱:gxjcshys@163.com


國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1254期,主編微信gxjc03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合作QQ1511332864


長按二維碼

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gxjhshys)



▼ 點擊

閱讀原文

,收藏「

國粹美尚精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世上有兩種事情不可推託:一是愛情,二是老去
這個端午,送你一份別樣的香禮
追憶百年楊絳 生命之火天堂再燃
水墨入境,人生入夢
畢淑敏 | 人活著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使自己幸福

TAG: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不認命的女人劉嘉玲:內心強大方成女王
羅玉鳳不認命
趙麗穎:奮鬥十年從配角到勵志女王,不怕你既土又丑,就怕你認命!
《哪吒》大火的背後:認命與不認命的探討
希丁克認命了!國奧最新陣容出爐,魯能無一人,國青跳級的少
安東尼表態會留在雷霆,承認自己非高效球員!網友:甜瓜是認命?
《哪吒》的命,就是不認命
不認命的女人,才最好命:女子「守活寡」多年堅決離婚!
不認命的女人,才最好命:女子「守活寡」多年堅決離婚!
莊子:做人,要知命不認命!
不認命的女人,最好命
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新喜劇之王女主卑微跑龍套,被父親拿刀砍,絕不認命
被大臣挾持的皇后,向皇帝求救,卻聽到這皇帝說一句話,皇后認命
小哪吒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軍,不認命就是國漫的命
雍和:「認命」還是「認使命」?
心理學:一旦愛上3大生肖女!註定身不由己,男人們認命吧
她是叱吒國際的女排教練,也是感情坎坷的普通女人:女人不認命,反而更好命
「乖乖認命」才是誘餌犬的命:它命由人,不由天!
南懷瑾老師講述:你認不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