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摘自《浮生拾慧之自然篇》
花鳥魚蟲天然趣,琴棋書畫別有情。走進中原文藝網,領略別彩紛呈的綠色文學世界。
浮生拾慧---端午
為紀念一個人而特設一個節日,足見人的魅力和節日的意義都非同一般。中國民俗之中,端午應是唯一有此含義的節日!
人心皆有向善和向暖的共性,生活給予大多數人的感受都是艱辛不易的,特別是在物質文明極度落後的古代,是以先民們皆有通過制定一些節日,定期抒發、宣洩一下鬱積情感的心理需要。除了特定的節日之外,農曆曆法中的雙日子也大都被視為好日子。農曆正月初一一元復始,為萬民同慶的春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傴僂提攜,出門俱是踏青人;六月六,看谷秀,吃雞吃肉;七月七,乞巧節,天上牛郎會織女;九九重陽,遍插茱萸登高處,孝親懷友。於此特說說五月五日端陽節,這日子最初並不像其它雙日子一般的喜慶,先民們可是為之賦予了不少的悲情和陰暗色彩。自戰國始,時人就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司馬遷《史記》中記載了相關的一則軼事,說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生日就是五月五日,就因為當時有惡月生子會妨害父母的說法,小孟嘗就險些被父親遺棄。到了漢代,端午為惡日子的說法已非常普遍,除「不舉五月子」之外,還派生出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儘是人間好時節。」情恨本不關風月,皆出自內心寫照,又因何會讓古人對端午如此憤恨呢?我考究的原因如下。
百花爛漫的春天轉瞬即逝,赤日炎炎的酷暑接踵而來,各種毒蟲驚蟄而出,蚊蠅也快速滋生。因端午正值兩種氣候的臨界點,想來又怎能不讓那些既沒有空調消暑,又無法用藥物驅逐蚊蟲叮咬的古人們心生懊惱呢?倘若無奈地堅持到盛夏,麻木了,疲憊了,也只得自娛自樂地手搖蒲扇,吟詠著「夏有涼風冬有雪」來自我安慰了。把對氣候和時令的一切不適應都歸罪於五月,是很符合人的心理和情感特徵的。這是我一廂情願地以小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猜測出的古人為何要給五月定性為惡月的原因。至於那些生子克父、妨官、頭禿的種種說法,皆是在此先入為主的情感因素的左右下生出的無妄臆想。
既為惡月惡日,又實在有毒蟲出沒、蚊蠅生髮,是以搞一些除瘟、驅邪的儀式來熱鬧一下,求個吉祥,取個平安,也為生活平添些樂趣,料想五月端午最初就是這般來的吧!
後來湘楚一帶說是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死了;閩浙一帶說是伍子胥五月五日那天被馬革裹屍沉了江;孝女曹娥也是當日投江殉父,五日後又復活了。於是各地都在五月五日開展了對這些節義之士的祭奠行動。數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有數千個五月五日,數千個五月五日里也一定還有無盡的可歌可泣的生離死別在上演,然而這幾個典型人物就已足夠了,就足以能讓我們有理由在這個原本普通的日子裡擺出一個情感的祭壇,把忠君愛國、公平正義、俠肝義膽、孝悌仁愛供奉其上並隆重祭奠了。惡月惡日,本為虛妄之說,只有在糅合了這種人所共通的樸素情感後,節日的意義才充盈豐滿起來。於是,端午節正式被約定俗成了。
與端午有關的所有傳說中,最喜白娘子和許仙相公的故事。其中讓人看到了一條蛇的多情與善良,相比之下,虛偽邪惡的倒是我們自以為是的人類。
考究起來,在所有的民俗節日之中,惟端午節別名廣泛,大約也是受著地域的限制,各地又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了不同的過節習俗,但都無外乎紀念和喜慶這兩樣主題,其實認真探究起來,這兩種情感,也正源自於我們人類內心共有的向善的底蘊。
(淘寶,噹噹,京東,天貓,蘇寧,孔夫子有售)
進入中原文藝網頁版
TAG:中原文藝網 |
※茶語浮生《無雙》之 深樓
※《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
※浮生若夢|《浮生六記》中最為驚艷的十句話
※浮生有夢詩三味:易文勝七律自選小集
※從《鎮魂》到《許你浮生若夢》
※《浮生六記》書推
※偷得浮生半日閑——英國下午茶
※偷得浮生半日閑——英國下午茶
※人生哲理:看淡了春秋,自然看淡了如夢的浮生
※古韻悠悠起 浮生故夢遠 楚漢爭霸:大秦之鹿,誰人取之
※晚清小紅樓夢《浮生六記》:愛她,更要養得起她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讀《浮生六記》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浮生六記》
※以湖造夢 藏浮生半日閑情
※讀《浮生六記》,才知道什麼叫精緻生活
※夢裡浮生——游於莊周的詩詞
※租輛房車棲居大自然,偷得浮生半日閑!
※浮生半日 靜則自長
※偷得浮生半日閑,香草悠悠午茶香
※《浮生若夢》大夢誰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