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邵康節的歷史哲學「一」
邵康節的歷史哲學(一)
南懷瑾
一個人天才和氣質的稟賦,雖然各有所長,但氣質的稟賦,對於學問,實在有很大的關係。在北宋時代,與邵康節同時知名的蘇東坡,曾經說過「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言,這句話雖然有點過於神秘之感,但在強調天才和氣質的關係上,實在含有深意。中國文化史上知名的北宋五大儒之一——邵康節,有出塵脫俗的稟賦和氣質,加以好學深思的工力,和溫柔自處的高深修養,所以盡他一生學問的成就,比較起來,就有勝於「二程」和張載諸大儒。後來朱晦翁(熹)對他甚為崇拜,並非純為感情用事。北宋諸大儒的學問出入佛老之後,創建了「理學」而不遺餘力地排斥佛道之說。此外,不講「理學」,留情佛老之學如蘇東坡、王安石等人,又因各人對於世務上有了意見的爭執而互相黨同伐異,彼此攻訐不已,自誤誤國,與魏、晉談玄學風的後果,可以說跡異而實同。其間唯有邵康節的學養見識,綜羅儒、佛、道三家的精英,既不佞佛附道,亦不過分排斥佛老,超然物外,自成一家之言。單就這種態度和見解來講,殊非北宋諸大儒所能及的。他的見地修養,除了《觀物外篇》與《擊壤集》,有極深的造詣,對《易經》「象數」之學,更有獨到的成就。綜羅漢、唐之說而別具見解,以六十四卦循環往複作為「綱宗」的符號,推演宇宙時間和人物的際運,說明「歷史哲學」和人事機運的演變,認為人世事物一切隨時變化的現象,並非出於偶然,在在處處,「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因而他對「歷史哲學」的觀念,認為有其自然性的規律存在,本此著成《觀物內篇》的圖表,與《觀物外篇》合集而構成《皇極經世》的千古名著。《觀物內篇》的內容,好像是歷史的宿命論,而又非純粹的宿命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讖緯預言之學的綜論或集成,同時也可以說是《易經》序卦史觀的具體化。
中國文化星象曆法的時間觀念
年月日時的區分:根據《尚書》的資料,中國的歷史文化,自唐堯開始,經過虞舜而到夏禹,早已秉承上古的傳統,以太陰曆為基準,確定時間的標準。一年共分為十二個月;每月均分為三十天;每天分為十二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時又分三刻(編按:三刻指初中後三刻,另有一時八刻的分法)。這種星象曆法的時間觀念,由來久遠,相傳遠始於黃帝時代,這事是否可信,另當別論。但都是以太陰(月亮)為基準,所以代表十二時辰的十二個符號,便叫作「地支」。擴充「地支」符號的應用,也可以作為年的代號,例如子年、丑年而到亥年以後,再開始為子年、丑年等循環性的規律。
二十四節氣的區分:古代的「星象曆法」,同時也以太陽在天體的行度作標準,所以中國過去採用的陰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的。除了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三十天的基準以外,根據太陽在天體上的行度與地面上氣象的變化和影響,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統率十二個月,也等於《易經》「乾卦」卦辭所謂「元、亨、利、貞」的四種德性。並且除了以四季統率十二個月外,又進一步劃分它在季節氣象上的歸屬,而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節)大寒,立春(正月節)雨水,驚蟄(二月節)春分,清明(三月節)穀雨,立夏(四月節)小滿,芒種(五月節)夏至,小暑(六月節)大暑,立秋(七月節)處暑,白露(八月節)秋分,寒露(九月節)霜降,立冬(十月節)小雪,大雪(十一月節)」等二十四個名號。這廿四節氣的標準,是根據太陽與地球氣象的關係而定,並非以太陰(月亮)的盈虧為準。
五候六氣的劃分:除了四季統率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以外,又以「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六候為一節」作為季節氣候劃分的基準。根據這種規例,推而廣之,便可用在以三十年為一世,六十年為兩世,配合《易經》六爻重畫卦的作用;縮而小之,則可用在一天十二個時辰、刻、分之間與秒數的微妙關係。
這種上古天文氣象學和星象學,以及曆法的確立,雖然是以太陰(月亮)的盈虧為基準,但同時也須配合太陽在天體上的行度,以及它與月亮、地球面上有關季節的變化。可是上古中國天文星象學除了這些以外,再把「時間」擴充到天體和宇宙的「空間」里去,探究宇宙時間的世界壽命之說,不但並不完備,實在還很欠缺。只有在秦、漢以後,逐漸形成以天文星象的公式,強自配合中國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學,勉強可以說它便是中國上古文化的「時」「空」統一的觀念。很可惜這種「時」「空」統一的學說仍然只限於以中國即天下的範圍,四海以外的「時」「空」,仍然未有所知。況且「星象分野」之學,在中國的地理學上,也是很牽強附會的思想,並不足以為據。青年同學們讀國文,看到王勃《滕王閣序》所謂的「星象翼軫」,便是由於這種「星象分野」的觀念而來。
(待續)
本文選編自東方出版社(簡體): 南懷瑾先生著《中國文化泛言(增訂本)》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南懷瑾先生的生平、事迹與學術研究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本信息
※飲食文化:詳解五穀、五味、五辛、五香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參禪的先決條件 萬緣放下
※南懷瑾老師:不漸修哪裡有頓悟?沒有頓悟何能見漸修的圓滿!
※3700多尊古泥塑形象表情無一雷同,藏身陝西水陸庵450餘年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參禪的先決條件 參禪的目的
TAG:傳承網 |
※虞浩旭:鄭氏二老閣藏書的歷史規跡
※乾隆皇帝的兒子永琪簡介 歷史上有五阿哥永琪這個人么
※歷史趣聞——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秘史
※小陳老師講歷史!五胡亂華
※山東慶雲縣馮橋村「馮氏」宗親歷史人物記
※文學的報復:海登·懷特的「歷史若文學」
※「歷史透視」學生唐生智得罪蔣介石,老師蔣百里被囚南京城
※史海鉤沉·歷史 韓鵬宇
※江陵歷史故事:白馬寺鎮石人石馬淵,陳都堂一門三御史
※南懷瑾老師:研究中國歷史要和西方歷史對照著看
※歷史趣事:宋徽宗與名妓李師師的故事
※山西晉城五大歷史名人,趙飛燕以美貌聞名,陳廷敬為康熙帝師!
※文章 | 王守春:堯都遷移的歷史地理學思考
※新鄉籍歷史名仕 盛唐忠臣韋思謙
※張祥龍答陳家琪先生:中國古人的性別意識是哲學的、涉及男女之愛的和干預歷史的嗎?
※歷史上深受乾隆皇帝喜愛的五阿哥永琪為何英年早逝?
※東來局長領銜!一部匯聚武松、王英、周瑜、趙雲、陳宮的歷史武俠
※悅游:柏林 穿越歷史的塵埃
※古村落趙北口朔本清源我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王桐齡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世宗病故,幼子登基,趙匡胤身兼數職握重兵,北征駐軍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