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藥王孫思邈的「四少」養生法!

藥王孫思邈的「四少」養生法!









隋唐時期著名的道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一書中提出的「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快了」的「四少」養生法,即使在1300多年後的今天,也仍然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實踐。




一、口中言少



孫思邈「四少」中的「口中言少」,即是說話要少。




俗話說:「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如果一個人每天總是口若懸河,長時間地夸夸其談,按中醫講,將會耗散掉身體中的大量精、氣、神。而津液與氣是人生命之本,如長久耗散,最終就會導致傷神成疾。另外,少言還可減少許多是是非非。我們常講的:「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是非常有道理的。言少可防患於未然,可避免口中之患。是非少了,煩惱也就少了,自然會對養生有利。




二、心中事少




道教醫學認為:多思傷神。




而所謂「心中事少」,即是要清心寡欲,不要思慮過度。在生活中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遇事不妨學得「糊塗」一點,這樣不僅可少生氣,並可減少大量不必要的麻煩。麻煩少了,心情也就舒暢了,這樣不但對健康有利,而且許多疾病還可能會不治自愈。所以我們平時要盡量減少和抑制不良情緒對精神的影響,做到心中事少而怡然自得,以保持內心的恬淡嫻靜,從而頤養天年。







三、腹中食少




所謂「腹中食少」,即是吃飯只食八分飽。



《黃帝內經》中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養生三要》中雲:「臟腑腸胃,常令寬舒有餘地,則真氣得以流行而疾病少。」古人也講:「欲求無病腸中清,欲得長生腹中清。」




這就是說,過量的飲食會引起我們腸胃的超負荷工作,從而會使胃腸功能逐漸衰退,以致最終影響我們的健康。




著名營養學家、美國康奈爾大學克萊德·麥卡教授在1934年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將小白鼠分甲、乙兩組,這兩組平時都保證必要的營養供應,但對甲組攝食限制,對乙組不加限制,結果甲組1000天骨骼還在生長並活了3至4年。而乙組在175天後骨骼就停止生長,只活了兩年。另外在試驗中還發現甲組平時很少生病,但乙組的許多白鼠卻體弱多病,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麥卡效應」。




另外,美國布法羅大學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少吃,可把內臟和血管中囤積的脂肪「趕跑」,並可大大提高運動和反應能力。研究人員還認為,所謂延年益壽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清除體內有害活性氧的過程。而限制熱量的攝入可以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有利於維護體內活性氧的平衡。




四、自然睡少




所謂「自然睡少」,即是高質量的適度自然睡眠。



傳統醫學講:「久卧傷氣。」如果我們過度地貪圖安逸,缺乏活動,就會引起人體氣血運行不暢,筋骨脆弱,臟腑功能減退,不利於我們的健康。而「自然睡少」的再一層意思是,如果我們能做到上面講的「三少」,精、氣、神就不會有過多的消耗。而精力充沛了,也就不需要用更多的睡眠來補充體力。




這正像道家所說:「精足不畏寒,氣足不思飯,神足不思眠。」




另外,現代醫學也證明,適度的睡眠確實有利於長壽。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成人睡眠時間過長或太短均不利健康,而最佳的睡眠時間應控制在每日7至8個小時為宜。所以說,在保證睡眠質量的前提下,我們還是不要太貪床為好。




學道從道教知識開始

ID: daoismzs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知識 的精彩文章:

厚道做人,精明做事!
想成仙嗎?道長送你一本《成仙指南》!
一隻麻雀的故事(看了三遍還想看,太感人了)!
道破天機,針灸為什麼能治大病!
修行何必在深山,紅塵也是大道場!

TAG:道教知識 |

您可能感興趣

百歲藥王 孫思邈 提倡的」養生之法」
藥王孫思邈的長壽養生秘訣
一代藥王孫思邈養生十要
藥王孫思邈和《養生百字銘》
孫思邈的氣功養生思想及藥王殿銘文
我不是葯神,「藥王」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千年智慧、遠離病魔
藥王孫思邈養生十三法,人人都可以做
看《千金要方》,學藥王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藥王孫真人睡眠養生術
藥王孫思邈真人,延年益壽的養生秘訣!
百歲「藥王」孫思邈養生十三法,超簡單!超實用!
學學藥王孫思邈,養生有「四少」
藥王孫思邈:殺生求生,去生更遠
何為福?怎能壽?藥王孫思邈一文驚醒夢中人!
何為福?怎能壽?——藥王孫思邈一文驚醒夢中人
何為福?怎能壽?藥王孫思邈一文驚醒夢中人
只要堅持藥王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長命百歲不是夢
道教藥王神孫思邈生前的二十四大貢獻介紹
藥王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梳發明目、搓腳控血壓……
藥王孫思邈的老師(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