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宋排名第一的開國元勛,為何後人卻說他僅僅只讀了半部論語
先賢有言「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確實,知識廣博無垠,典籍浩若煙海,而生命又短如白駒過隙,所以很多人讀書時往往只把書讀了一半。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北宋開國功臣趙普,此公能力超群、膽識過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其實細翻歷史書,趙普讀的又何嘗只是半部《論語》。
據《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趙普傳》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他們恩師平時言行的語錄體著作。早年有三種版本,即《齊論語》、《魯論語》、《古論語》。西漢末年,安昌候張禹合三本為一本,整理出了《張侯論》二十篇,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能夠見到的《論語》本子。
《宋史》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也就是說趙普死後,家人打開它的書箱,看到的是《論語》二十篇。既然是二十篇那又何來的半部《論語》?
但這半部《論語》之說也並非空穴來風。趙匡胤死後,由於趙普居相位時與新任皇帝趙光義存在過節,於是很快被排擠出朝廷。後來老謀深算的趙普看準時機藉助「金匱之盟」重新獲得新皇帝的信任。
初見面時,君臣二人有一番對話,趙普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後人讀書不慎,遂將此話曲解了,然後以訛傳訛就成了今天我們經常聽到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了。
同樣是《論語》,有兩個被現代人奉為經典的成語也多半是誤讀的衍生物。一個是「以德報怨」,一個是「三思而行」。
「以德報怨」出自《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原文為「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幾句話通俗易懂,意思很容易理解。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麼樣?孔子沒有正面回答,先是用了一個反問,然後引出自己的觀點。他不贊成以德報怨,而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但現在我們很多人往往把以德報怨當成了孔子的意思,更有些人甚至把它當成了儒家的核心思想,讓人唏噓。
「三思而行」則出自《論語·公治長》第五「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文子即魯國大夫季孫行父,以慎重著稱。據《左轉》記載:文公六年,季文子奉命出使晉國,待一切都準備得妥當貼切的時候,他忽然想起忘了準備遭喪之禮。也就是假如到晉國,剛好碰到晉國王室死人,需要備用的禮節。對於這一想法,當時就有人提出異議,他們認為準備這東西毫無必要,因為事情不可能這麼湊巧。
季文子則說,古人教導我們,有備無患,準備了沒用上確實徒勞無功,但是我們事事小心,準備得萬無一失又有什麼不好呢?季文子的態度在當時很有些市場,所以才會有人跑去諮詢孔子。孔子立場鮮明地說,凡事思考兩遍就夠了,想得太多往往有過求之嫌,反而不利於實際行事。
認真分析孔子的話,確實很有道理,事情的發展常常帶著很大的偶然性,俗話說,計劃不如變化,如果每件事都要等到想得天衣無縫再去做,那就幾乎什麼事也做不成。但現在我們中的很多人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把三思而行奉為圭皋,並廣為流布,害人害己。推究起來,這都是讀書不完全,只讀了一半惹的禍。
TAG:靜談歷史 |
※他是最後一名開國上將,但他的這個稱號,連十大元帥都比不了
※開國元帥原定九人,最後周總理打了一個電話,說此人必須要有
※此2人都是我國的開國將軍,他們不僅同名同姓,就連官銜都一樣
※她是清朝開國第一位皇后,本是皇帝心愛之人,卻敗給了這個女人
※數名開國將軍曾為他部下,他卻只封上將,原來是這人搶了他頭銜
※此人本是開國名將,小說卻將他塑造成奸臣,被後人罵了幾百年
※此人是最年的開國上將,第一次見毛主席便被稱讚了不得,周總理都稱讚
※朱元璋不僅是開國皇帝,還是一位不錯的詩人,這3首詩足以證明
※此人年少有為,是最年輕的開國上將,周總理還曾給他起了個小名
※開國元勛中,數他和毛主席關係最好,逝世後說了句話,所有人都哭了
※他是開國元勛,不僅做過這兩位元帥首長,還曾是另外三位元帥心腹
※此人是開國上將,妻子是少將,十幾個孩子都是人才
※徐帥曾說:這個兵不一般!還點名要他當警衛,後此人成開國少將!
※林總稱他「一人能抵十萬兵」,這個開國中將不一般
※同是開國皇帝,為何一個名動天下,另一個卻鮮為人知?
※開國元帥由十二人變為十人,這是為什麼,那兩位是誰
※他是開國元帥,曾有六位夫人,但追悼會卻無一人參加,這是為何?
※此人不僅是北宋開國元勛,而且戰功赫赫,結果被後世抹黑了上千年
※他是大清朝的開國元勛,卻也是天下漢人最鄙視的人之一
※他是開國第一功臣,差點為國捐軀,但皇帝卻說:他是個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