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辨平仄聲
先複習一下楹聯規則的六項:
第一條:字句對等。
第二條:詞性對品。
第三條:結構對應。
第四條:節率對拍。
第五條:平仄對立。
第六條:形成意聯。
今天是針對第五條來講的。
第五條 平仄對立。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一 古今平仄概況
分辨平仄,先要分辨四聲。古今四聲,都分平仄兩類。
古代四聲,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後三聲為仄聲;
現代普通話四聲(簡稱今四聲,下同),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前二者是平聲,後二者是仄聲。
由於語音是發展的,古四聲和今四聲有相同處,又有不同處。相同處,是古平聲,在今四聲里仍然是平聲,只是分為陰平聲、陽平聲;古上聲,在今四聲里,一部分仍然是上聲,一部分轉入去聲;古去聲,在今四聲里仍然是去聲。基本情況如此,個別的有例外。變化大的是古入聲。隨著語音的發展變化,古入聲分別轉入平、上、去三聲,即所謂「入派三聲」,入聲消失在普通話陰、陽、上、去四聲之中。
學習對聯,要了解古今兩種平仄,並且熟練掌握其中一種,兩種都能熟練掌握當然更好。如果只懂得古平仄,仍舊按古平仄寫對聯,其作品如今誦讀播講,有時會令人感到彆扭不順,失去其平仄交互所應有的美感;如果只懂得古平仄,若身為對聯編輯、評委,處理用今平仄寫的對聯就非常尷尬、困難,甚至會錯到顛倒是非的程度。如果只懂得今平仄,就難以欣賞干百年來按古平仄所寫對聯的聲律美,難以理解和掌握我國對聯的格律;若身為對聯編輯、評委,對用古平仄寫的作品同樣難於處理,甚至錯到顛倒是非的程度。
普通話是我國各民族的共同語言,憲法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以求逐步達到祖國語言的統一,以利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利國際交往。對聯創作,使用平仄,現在是古今兩制並存,以古為主。但使用今平仄,是大勢所趨,是對聯大眾化、現代化的需要,也是對聯振興、發展的要求,不久的將來,勢必以今平仄為主。
二 今四聲
按照漢語拼音,一聲是陰平,二聲是陽平,三聲是上聲,四聲是去聲;
四聲發音狀況舉例說明如下:
陰平 高平調。發音時,前後一樣高而平,不升不降,調值相當於55。調號是「-」。例字:春(chūn)、天(tiān)、花(huā)、開(kāi)。
陽平 中升調。發音時,由中度上揚,升到高處,相當於35。調值調號是「ˊ」。例字:提(tí)前(qián)、完(wán)、成(chéng)。
上聲 降升調。發音時,起音半低(比陽平起音低),先降低,再往上升到半高(比陽平升得低),調值相當於214。調號是「ˇ」。例字:永(yǒng)、遠(yuǎn)、美(měi)、好(hǎo)。
去聲 全降調,或稱高降調。發音時,由高一直降到低,調值相當於51。調號是「`」。例字:大(dà)、干(gàn)、快(kuài)、上(shàng)。
學習今四聲,現在有若干便利條件,廣播、電視、講座、磁帶,到處有師(包括小學生)。自學,可反覆念讀下面依序排列的字,仔細體會四個聲調的各自特點:
先橫向念,品味每個字音調的高低、升降、曲直、長短,領會四種聲調的區別和各自特點。然後可以縱向念,如「媽、衣、施、耶……」「麻、移、時、爺……」「馬、以、始、也……」、「罵、異、試、夜……」進一步領會每種聲調的各自特點。
能學會今四聲,從而掌握普通話,自然很好。如果念不好今四聲,說不好普通話,那也不要緊。只要在學習過程中,能逐步分辨出哪些字屬於平聲,哪些字屬於仄聲,能運用於對聯的寫作中,那就算取得很好的成績,達到了能寫作對聯目的。
講方言的人,不妨用方言念上邊排列的例字,品味自己方言中念陰平、陽平、上、去四聲,在高低、升降、曲直、長短諸方面的特點.領悟出自己方言中,像「媽」、「麻」那兩類聲調的字就是平聲,像「馬」、「罵」那兩類聲調的字就是仄聲。這就是找到了自己方言與普通話在聲調和調值上的對應規律。這樣,舉一反三,依此類推,就可以解決一大批字的平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不是不可能,也不是很容易,可以閱讀《x x(地方)人學普通話》這種書,可以向懂得自己方言與普通話對應規律的人求教。
三 古四聲
古代平仄四聲發音狀況,由於沒有原聲留下,現在難以確知。前人有描述。清代學者顧炎武說:「平聲輕遲,上去入之聲重疾。」江永說:「平聲音長,仄聲音短;平聲音空,仄聲音實;平聲如擊鐘鼓,仄聲如擊土木石。」《康熙字典》載有一首歌訣《分四聲法》:
古音就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意思大致是:平聲隨口平讀,聲音不高不低,尾音自然延長;上聲向上高讀,聲音高亢而響亮,並無尾音;去聲向下重讀,聲音哀而且遠,尾音較短;入聲向直急讀,聲音木而且實。如下表:
近人有用擊鼓發聲來區分四聲:用木來輕擊鼓的中心,聲音為「東」,是平聲;再擊鼓面四周,聲音為「董」,是上聲;若在鼓的中心以木來重擊,聲音為「凍」,是去聲;若用一手擊鼓面,一手重擊,聲音為「篤」,就是入聲。
下邊的字,按平、上、去、入四聲的順序排列,可作試讀練習。
讀的方式,同練習今四聲一樣,先橫向讀,然後可以縱向讀。由於平、上、去三聲古今基本相同,所以試讀練習重點要放在古有今無的入聲上。要注意入聲一行的字的讀音,按照入聲短促木實的特點去讀。
現代南方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地,北方山西、內蒙、陝北等一些地方,還保存著入聲。湖南也保存著入聲,只是不短促。上述地方的人辨別入聲很容易。
北方大部分和西南大部分地區口語里,入聲已經消失。北方的入聲字,大部分變為普通話的去聲,其次是變為陽平,再次是變為陰平,變為上聲的最少。從湖北到四川、雲南、貴州的西南方言里,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這些地方的人,辯識入聲字比較困難。
四 識別入聲字
1.辨識入聲字的方法
辨識入聲字,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排除法
以n、ng為韻尾的韻母(an、ian、uan、üan、en、in、u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的字,沒有入聲字。這就大大縮小了入聲字的範圍。
(2)重點注意法
入聲字多屬以a、o、e、ie、üe、i、-i、u、ü為韻母的字。如:答(dá)、郭(guō)、涉(shè)、碣(jié)、尺(chí)、瀑(pù)。
(3)偏旁類推法
某些偏旁相同的字。如已知其一字是入聲,則相同偏旁的字多半是入聲。如:
白 帛bó 、百、伯、泊、柏、拍、近、柏、箔
各 閣、胳、擱、洛、落、烙、駱、絡
復 腹、馥、覆、蝮
此法基本可靠,但有例外字需記住。
(4)記誦名作法
詩詞中有押入聲韻的作品。因為入聲韻獨立使用,不與上、去、平聲韻通押,所以認識一個韻腳字是入聲,一般可以推知這首作品的其他韻腳字也是入聲。背誦入聲韻的名作,同時記下了它韻腳的入聲字。如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入聲字是「歇、烈、月、切、雪、滅、缺、血、闕」;*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入聲字是「壁、泣、易、鏑dí、急、迫、夕、激、敵」。
(5)勤查典籍法
《辭源》字條下注有平、上、去入四聲,《詩韻合璧》、《詩韻新編》等許多韻書,有入聲韻部或入聲字單獨列出,都可翻查。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通過多次翻查,就會記住和掌握一些常用入聲字。識別許多入聲字。
諸法中,牢記是掌握入聲字最好的辦法。
辨識入聲字,並不需要識別所有入聲字。對聯用字只須分辨平仄。入聲轉入今上聲、去聲的字,仍然是仄聲,可以丟開不管。我們只要知道入聲轉成陰平、陽平,作平聲使用的那些字,這就可以了。
《詩詞寫作指導》附錄「新韻」,在今平聲中的古入聲字下加有符號,清晰易辨,一目了然。對於只知今平仄而不知古平仄,或只知古平仄而不知今平仄的人,都很有用處。現按原書分部,摘錄如下表。
2.今平聲中的古入聲字表
(字以聲母表的聲母為序。「/」前為陰平,後為陽平。)
一齊(i)
一揖/ b 遇/鼻 p 劈/ d 滴/笛迪滌敵嫡鏑狄荻 t 踢/ j 積·芨績激擊唧屐緝/即急亟殛疾嫉瘠吉棘集及汲岌級圾笈極楫輯藉籍緝 q 七戚漆/ x 昔惜析淅晳錫吸夕汐息熄悉膝/習席襲檄隰
二支(-i)
zh 汁織/直植·殖執摯職侄跖 ch 吃/ sh 失濕虱/十什拾蝕食石實識
四姑(u)
屋/ p/仆璞 f /伏袱福幅蝠輻匐弗拂佛·(仿~)紼服菔紱 d 督/獨毒瀆讀櫝牘犢 t 禿突/ k 哭窟/ h 忽惚/核斛鵠鶻觳 zh /竹竺逐燭躅蹋 ch 出/ sh 叔淑菽/孰熟塾贖秫 z /足卒族鏃 s /俗
五魚(ü)
j 掬鞠鞫/菊局橘 q 曲(彎~)屈/ x 戌/
六麻(a)
b 八叭扒/拔跋魅 p /扒 f 發(~展)/伐筏閥乏罰 d 答搭噠/答瘩達怛 t 塌/ l 拉/ zh 吒扎/扎札軋(~鋼)測閘 ch 插插/察 sh 殺鎩/ z 匝咂/砸雜 c 擦/ s 撒(~嬌)/ (ia) 壓押鴨/ j 夾挾/夾莢頰鋏戛 q 掐裕/ x 呷瞎/俠狹峽匣狎柙黠轄 (ua) 挖/ g 刮聒鴰/ h /滑猾 sh 刷/
七波(o)
喔 b 餑撥缽剝/勃渤博搏膊薄(輕~)礴伯泊箔舶帛駁踣· p 泊潑/ f /佛(~法) (uo) d 咄掇裰/度(揣~)踱奪鐸 t 托脫/橐 l 捋/ g 郭聒蟈/國幗 h 豁/活 zh 拙捉卓桌/灼酌濁鐲著啄琢諑斫濯茁繳(弓~) ch 戳/ sh 說(解~)/ z 作/昨 c 撮(~合)/ s 縮/
八歌(e)
/額 d /得德 g 割鴿/閣格骼革葛(~布)隔 k 榼磕/殼 h 喝/合盒核劾閡涸貉闔翮 zh 螫/折哲蜇蟄摺謫轍磔 sh /舌 z /澤擇則責嘖幘簀
九耶(ie)
噎/ b 憋鱉/別 p 瞥/ d 跌/疊迭瓞喋堞諜蝶碟牒垤耋 t 貼帖/ n 捏/ j 秸結接揭癤/潔詰拮結頡桀節傑劫訐竭碣捷睫截 x 歇蠍楔/協脅挾 (üe) 曰約/ j 撅屩|覺(~悟)決訣抉玦鴂孓絕倔掘崛角(主~)桷厥橛獗蹶蕨噱攫爵嚼譎 q 缺闕/ x 薛削/學穴噱
十開(ai)
b /白 p 拍/ zh 摘/宅 ch 拆/ s 塞(堵~)/ (uai) sh 摔/
十一微(ei)
h 黑/ z /賊
十二豪(ao)
b 薄剝雹/ zh 著/著 sh /勺芍 z /鑿 x 削/
十三尤(ou)
zh 粥/軸
註:
①字後加「·」,表示此字古有入聲和非入兩讀,意義不變
②重出的字,表示讀音不同,或音同而聲調不同。
③表中僅收常用字,今平聲中的古入聲字未全收入。
五 平仄兩讀的字
平仄兩讀的字,古代比現代多。大致分為兩類:
1.古代平仄兩讀而意義不變
這類字,如今多半只有一種讀音。如:嘆、看、望、忘、醒、漫、患、跳、瑩……
2.古代平仄兩讀而意義不同
這類字,至今不少仍保持平仄兩讀。
有容易分辨的,如:中(~央,擊~)、為、長、傳、擔、和(~平、~泥)、冠(雞~,~軍)、將、相、荷(~花,負~)、調、稱(~呼,~心)、扇、監(~察,太~)、彈、難、強、鋪、縫、磨……
有些字今人已不容易分辨,舉例說明於下:(以字的筆畫多少為序):
3 易誤用
一、場(下平七陽韻)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二、俱(上平七虞韻)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杜甫:詠懷古迹)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三、誼(去聲)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王維:送楊少府貶郴州)
四、茗(上聲)
五、令:作「使」字解釋時讀作平聲,
六、思(作名詞時讀作仄聲)
七、暇(去聲)
八、教:作「使」字解釋時讀作平聲。
九、傾(平聲)
十、懲(平聲)
十一、癸(仄聲)
十二、泡(增廣詩韻集成列為平聲)
十三、探(增廣詩韻集成列為平聲,但唐人亦有用作仄聲者)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李白:送羽林陶將軍)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十四、暝(仄聲)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3]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整理髮布,圖片來源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余華:命中注定
※寫文章的秘訣:人為什麼要寫文章
※格律詳解:七言絕句
※一壺酒,一竿身,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TAG:詩詞世界 |
※詩詞中常用的字如何分辨平仄
※學對歌訣:平對仄,仄對平,平仄兩分明
※10分鐘輕鬆掌握格律詩平仄格式
※對聯順口溜「平平仄仄」讀一遍就能懂,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這個對仗不咋工整平仄不太協調的對聯,裡面竟藏著這麼多桌游
※夢安出句 | 雨敲平仄風為筆,誰來對句
※七律 平仄詩情
※後世公認的宋詞第一,卻有人稱其平仄句調都不合格
※那心頭,按捺不住的平平仄仄:愛上詩二十人行春的詩意
※[詩詞創作基礎課02]平仄與四聲有何區別,如何應用?
※《平仄是詩格,數字是詩眼。當語文遇見數學,詩詞亮了》
※覺得平仄限制了你寫詩的自由?那就來學寫古風吧!
※拼接·壁紙:山河瑰澈,歲月平仄,都不及你送我一場犬馬聲色!
※「詩仙」李白寫詩也會犯錯?這首詩平仄不一,卻流芳千古!
※平仄格律第一課
※平仄情緣·微群詩詞選粹16期
※淡淡安放於柴米油鹽的平仄
※上聯眼中心頭影,下聯應如何應對才能兼顧平仄格律和意境?
※古體和近體在句法、用韻、平仄上都有區別
※平仄修改例舉‖賈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