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 雷佳 撈仔等主創現身《耳畔中國》研討會 龔爽 傲日其愣 陳燕妮等選手分享體會
在流行音樂節目盛行的當下,有太多的盲目跟風,太多的藉機炒作,太多的虛假繁榮。看慣了各種「退賽」,各種「爭議」,各種」裝」,有時心好累,感覺都不會再愛了。直到,我們遇見了《耳畔中國》。它就像是一股清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堪稱綜藝音樂節目的「顏值擔當」。
作為安徽衛視自主研發的大型中國風音樂競唱節目,《耳畔中國》以傳統民歌為內核,創造性地將競唱演繹和文化解讀有機結合起來,呈現中華文化魅力、彰顯民族自信。無論是從演唱作品的選擇,民歌文化的解讀方面,還是從選手質量,評審陣容方面,抑或是幕後團隊的實力上,《耳畔中國》都給足了我們驚喜。經典的民歌,精彩的演繹,中肯的點評,深刻的解讀……很多的片段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月25日,安徽衛視《耳畔中國》節目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高曉虹、喻國明、尹鴻、關玲、姚藝君、金兆鈞、冷淞等著名學者,王黎光、雷佳、撈仔等節目嘉賓以及前三甲選手龔爽、傲日其愣、陳燕妮出席,共同分享、研討《耳畔中國》節目的實踐經驗。
三次大改、無數次完善、43次方案修改
精雕細琢
研討會上,安徽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總編輯庄保斌發表開場致辭,闡述了《耳畔中國》從籌備到製作、播出的工作情況。他提到,《耳畔中國》在策劃階段經過了三次大改,無數次的完善。第一次正式錄製,節目組製作了43個方案。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節目的品質才一步一步得到了提升。可見,一檔高質量的節目來之不易,它凝聚了製作團隊無數的智慧和心血。
《耳畔中國》播出後,口碑和收視率表現搶眼。據索福瑞35城數據顯示,《耳畔中國》單期最高收視率達1.109%,省級衛視單期最高排名第2,整季節目正片全網點擊量近2億。不少觀眾評論稱《耳畔中國》是「國貨綜藝」、「真正有民族魂的節目」;《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官方權威媒體更先後發聲為《耳畔中國》集體點贊。
今年年初以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耳畔中國》等一批高質量的文化類節目刷爆朋友圈,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其實,這種爆發不是偶然的。這些節目火爆的背後,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推動。研討會上,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作總結髮言。他表示,近年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力推動文化類節目,對傳播民族文化,啟發文化自信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現在電視節目的生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高長力司長肯定了安徽衛視《耳畔中國》打造民歌競唱、深耕傳統文化的創新實踐,並對文化類節目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和期望。
感恩前行,擔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心路歷程
作為《耳畔中國》的主創成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著名歌唱家雷佳,以及擔任音樂總監的撈仔也親臨現場,講述心路歷程。
圖:《耳畔中國》音樂評審、著名歌唱家雷佳
錄製《耳畔中國》期間,正好是雷佳非常忙碌的一個階段。為了做好《耳畔中國》的評審工作,她推掉了很多其他的事情。談及為什麼要參加《耳畔中國》這檔節目時,雷佳表示,這本身就是她的工作。作為歌唱家,她有責任有義務為民族文化的傳播而付出。民歌實際上傳遞的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百姓生活狀態。《耳畔中國》其實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能夠了解自己以及本民族的生活狀態。通過音樂,能夠喚醒大家的民族記憶。雷佳坦言,一路走來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她也盡自己所能去幫助更多的人。她說:「每次點評看到一個選手唱得很好,我就特別為他高興,特別希望能夠給他一個什麼好的建議,能夠讓他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順暢。」
圖:《耳畔中國》音樂總監、著名音樂人撈仔
「首先我感謝(廣電)總局和安徽衛視,讓我又經歷了一次中國民族音樂的洗禮。」滿懷感恩之情,這是《耳畔中國》的音樂總監、著名音樂人撈仔的開場白。他分享了自己從崇拜西方音樂文化到熱愛中國民族音樂的心路歷程。他坦言,流行音樂可拓展的空間和格局已經非常小了,而民族音樂就像一座金礦,是取之不盡的。民族音樂是唱給天和地的,有天地之情。撈仔表示,希望通過自己努力,影響到中國新一代年輕而優秀的音樂家,讓大家共同參與到《耳畔中國》這樣的節目中來。為中國民族音樂走向國際而努力奉獻,這是撈仔的目標,也是撈仔的情懷。
圖:《耳畔中國》音樂評審、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對安徽衛視《耳畔中國》節目讚賞有加。他說:「《耳畔中國》不僅給電視台帶來了好的聲譽,也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希望。」王黎光院長拋出了一個精彩的「巨人論」:巨人是非常多的,同為巨人,有名家和明星之分。站在垃圾堆上,那就是明星;站在金字塔上,那就是名家。安徽衛視《耳畔中國》就是站在了金字塔上,而這個金字塔所有的庫存都是我們的中國民歌。
資料視頻:龔爽演唱《我的祖國》
平台加持,民間派與學院派共舞
選手體會
《耳畔中國》第一季的舞台上,出現了很多有實力有特色的選手。經過多輪的比拼,最終決出了前三強選手,分別是:龔爽、傲日其愣、陳燕妮。加冕冠軍的龔爽,在節目中演唱經典曲目《我的祖國》,溫婉聲線蘊含堅定力量,掀起新媒體轉發熱潮;來自草原的蒙古族小伙傲日其愣,兼具高辨識度的音色和寬廣的音域,一首能把人聽醉的《天邊》為其吸粉無數;安徽姑娘陳燕妮,則大膽融入戲曲元素,決賽曲目《葬花吟》、《誰料皇榜中狀元》的全新演繹都讓人拍案叫好。作為各有千秋的前三甲選手,他們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各自的感悟和體會。
圖:《耳畔中國》前三甲選手龔爽
作為年輕一代的民族歌者,能有機會站在《耳畔中國》的舞台,三位選手都表達自己的激動和感恩之情。經過《耳畔中國》舞台的歷練,他們都獲得了提升和成長,也增添了幾分危機感和使命感。龔爽說,以往她參加的比賽,大都是專業比賽,參賽人員往往來自各大專業音樂院校。而《耳畔中國》的比賽,選手是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這給她帶來的衝擊和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資料視頻:傲日其愣演唱《天邊》
圖:《耳畔中國》前三甲選手傲日其愣
作為在牧區長大的孩子,傲日其愣從小耳濡目染,繼承了蒙古族人能歌善舞的文化基因,但並未受過專業的聲樂教育。他坦言,與許多專業院校出身的歌者同台競技,壓力不小。多虧評審老師們的鼓勵和認可,才讓他充滿信心。傲日其愣說,《耳畔中國》的舞台,讓他看到了傳統民歌融合了新的音樂元素後,所煥發出來的活力。《耳畔中國》,讓傳統的流行起來,讓世界來聆聽中國。
陳燕妮表示,通過參加《耳畔中國》,她在各個方面都收穫頗豐。不僅得到了演繹演唱方面的鍛煉,更是加深了自己對於藝術作品,電視傳媒的整體性,還有文化傳播性的認知。陳燕妮說,短時間內通過不同表現形式來演繹和詮釋出不同風格的作品,是她此次鍛煉最大,收穫最多的地方。
資料視頻:陳燕妮演唱《葬花吟》
圖:《耳畔中國》前三甲選手陳燕妮
研討會上,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也相繼發言,深度剖析《耳畔中國》的模式創新、文化內核,稱讚節目彰顯出的「中國創造」和「中國精神」,喚醒了深藏於觀眾內心的民族文化基因。他們為《耳畔中國》節目問診把脈,建言獻策,並對《耳畔中國》第二季的播出充滿期待。
全中國盡收耳畔,全世界聆聽中國。作為2017年安徽衛視推出的首檔大型中國風音樂競唱節目,《耳畔中國》從中國民歌中獲得靈感,提取營養,潛心挖掘中國民族音樂的思念內涵和藝術品格,以民歌競唱的形式,見證、記錄、講述著中國故事,傳播著歌聲背後悠久的中國文化。這樣的節目,才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中國好節目」,才是綜藝音樂節目的「顏值擔當」。
TAG:民歌中國 |
※冰雪女王季,誇張耳飾令你「耳畔生花」
※仙氣溫潤的國風玉石小耳飾,美如耳畔精靈
※鉤針耳環丨我的耳畔有宇宙星辰、原野浪花和喃喃情話···
※我的耳畔有宇宙星辰、原野浪花和喃喃情話
※精緻耳飾令你耳畔亦生花
※打開巴黎女人的首飾盒,尋找藏在指尖耳畔的風情
※看蒼穹微星若現,聽耳畔流水潺潺
※讓好音樂縈繞耳畔之餘更直抵內心 華為音樂沙龍IP雛形初現
※耳畔幽靈(民間故事)
※耳畔的風情
※美人美圖:孫允珠耳畔的輕輕微風,那是我對你的思念
※歡聲和笑語還在我耳畔
※挑對翡翠耳環,耳畔搖曳生花
※這股耳畔旋風正席捲全球!
※你的小蛤蟆涼了嗎,王者峽谷的號角聲可在耳畔?
※看完《敦刻爾克》,耳畔一直浮現兩個聲音!
※盤點那些復古風耳環,綻放耳畔的優雅
※讓你的耳畔脖頸指尖來一場別樣的珍珠派對!
※大耳環的時髦趨勢,讓精緻耳畔亦生花
※2017 安徽衛視《耳畔中國》舞美方案 雲水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