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生兒護理大全!讓你從菜鳥變專家

新生兒護理大全!讓你從菜鳥變專家

自從寶寶出生後,很多父母都會變身「問題家長」:尿片要怎麼換、奶粉要怎麼沖、怎麼樣的大便算正常等等。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菜鳥爸媽該如何面對?

關於寶寶皮膚的問題

Q1 寶寶的臍部要消毒到何時止?該使用何種消毒液?

寶寶臍部的消毒從出生開始至1月齡左右就可以了。市面上有專門的臍帶消毒液出售,也可以使用醫用的75%酒精或者碘酒。

Q2 洗澡時,臍部是否可碰水?若不行,該怎麼保護?

寶寶臍帶未脫落前,臍部盡量不要碰水,洗澡時可以用肚臍防水貼保護。當寶寶臍帶脫落後,每次洗完澡從水中抱起後,都要用軟毛巾或棉簽把臍部的水分吸干。

Q3 寶寶的臍帶一般什麼時候會脫落?若遲遲未脫落要緊嗎?

寶寶的臍帶通常在出生後10天左右會自行脫落。但也有的寶寶臍帶脫落需要更長的時間,只要沒有出血、流水等異常情況就不用擔心。平時注意臍部護理,並注意保持臍部的乾燥。

Q4 新生兒臍炎的癥狀是怎樣的?可以在家中自行處理嗎?

臍炎的早期表現為臍部有少量的黏液或膿性分泌物、臍部周圍紅腫,嚴重的會形成膿腫、蜂窩組織炎,甚至敗血症。寶寶若患臍炎,千萬不要在家中自行處理,需及時就醫。

Q5 什麼樣的寶寶易患臍疝?

寶寶哭鬧過多、咳嗽、腹瀉、便秘時易患臍疝,因為這些情況會促使腹腔內壓力增高,從而導致腹腔內臟特別是小腸,連同腹膜、腹壁皮膚一起由臍部逐漸向外頂出,形成臍疝。女寶寶出現臍疝的概率會比男寶寶略高些。

Q6 寶寶臍疝,是否可以用硬物將其頂回去?

不能。其實大部分寶寶的臍疝在1周歲內都會自愈,父母不用過於擔心。另外,寶寶臍疝,要特別注意穿著,為寶寶準備全棉質地的內衣,以避免衣服與肚臍發生磨擦,而擦傷臍部皮膚。

Q7 新生寶寶為什麼會蛻皮?蛻皮後可以洗澡嗎?

新生寶寶離開了子宮內充滿羊水的環境後,外界環境相對來說較為乾燥,並且新陳代謝較快,表皮的角化層在新皮膚細胞的推動下,容易變成死皮脫落。這是新生寶寶對環境的一個適應過程。蛻皮後仍可以洗澡,但洗完後要為寶寶抹上嬰兒油,注意皮膚的保濕。

Q8 寶寶患濕疹,可以用什麼樣的藥膏?

寶寶得濕疹,父母不要擅自用藥,最好遵循醫囑,以免引起皮膚過敏。不過,濕疹是周歲內寶寶的常見病,通常隨著年齡增大,免疫系統的完善,會自行好轉。寶寶患濕疹時,忌吃海鮮類食物,穿著上應選擇純棉、柔軟的衣物,並注意不要捂得太熱。

Q9 寶寶紅屁股,怎麼辦?

寶寶紅屁股了,最主要還是需勤換尿布,保持乾燥。特別是寶寶大便後,要及時清洗小屁屁,並抹上護臀膏。紅屁股嚴重時,可每天讓小屁屁在空氣中晾一晾,晒晒太陽。

Q10 寶寶肌膚乾燥,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護膚品?橄欖油可以用嗎?

可以嘗試使用嬰兒專用的護膚品,還可以用加了水的甘油。不過,每個寶寶的皮膚敏感程度不一樣,無論使用何種護膚品,都應先在寶寶的一小塊皮膚上試一下,無不良反應再繼續使用。橄欖油也具有一定的護膚效果,不過建議選擇大品牌生產的嬰兒專用橄欖油。

Q11 頭垢怎麼去除?

寶寶有頭垢後,可通過洗頭將其洗掉。可在洗頭前,先用嬰兒專用按摩油在頭垢處按摩幾分鐘,再用嬰兒專用洗髮水清洗。

Q12 寶寶眉毛上出現黃黃的痂,要不要去除?

寶寶眉毛上有黃黃的痂,這是濕疹的一種表現。千萬不要強行去除,可以抹點嬰兒油或嬰兒專用滋養甘油,等痂濕潤了,慢慢軟化後,自然會掉下來的。

關於寶寶的睡眠問題

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都不一樣,大致上1個月內的新生寶寶每天需睡20~22個小時,2月齡的寶寶為18~20個小時,3月齡時為16~18個小時。不用很在意寶寶有沒有睡足這個時間,寶寶困了自然會睡。只要醒來時精神狀況良好、食慾佳就是睡眠充足的最好見證。

Q14 寶寶睡覺時,家人需要輕手輕腳嗎?

其實寶寶的睡眠習慣,多半是家人培養出來的。所以寶寶睡覺時,家人對於環境的安靜程度不用刻意追求,應該讓寶寶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如果寶寶從小就在特別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睡好,一點聲響就易被驚醒的話,反而不利於睡眠。

Q15 怎樣從一開始就讓寶寶養成睡覺不用哄的習慣?

從寶寶剛出生時,就不要採用"哄"的方式讓他入睡。可以採用固定的睡前程序讓他習慣,比如臨睡前洗個熱水澡,然後做一下按摩撫觸,再換上乾淨的內衣,為他蓋上被子,給他輕輕地哼歌。讓寶寶從一出生就熟悉這樣一套程序,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習慣。

Q16 寶寶晝夜顛倒該怎麼調整?

這種情況,媽媽可在白天變著花樣跟寶寶多玩會兒,如聽音樂、帶寶寶出去散步等,在白天多消耗一下寶寶的精力。晚上臨睡前給寶寶洗個熱水澡,按摩按摩,告訴他要睡覺了。一段時間下來後,寶寶的睡眠習慣就能被調整回來了。

Q17 新生寶寶在睡覺時會發出奇怪的聲音,是否要緊?

新生寶寶睡覺時不止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還會做出各種表情,一會兒皺眉、一會兒笑。這都是因為新生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等慢慢長大了,這些現象就會漸漸消失。

Q18 寶寶白天睡覺,是否要拉上窗帘?

新生寶寶白天睡覺時最好不要把窗帘全部拉上,以培養他對白天的意識。等寶寶長大點後能分清白天黑夜,且晚上睡眠情況也較好時,白天睡覺拉上窗帘也沒什麼關係了。

Q19 寶寶頻繁夜醒是因為餓嗎?每次夜醒都要餵奶嗎?

寶寶頻繁夜醒原因很多,可能是餓了、冷了、熱了,或者是白天睡多了,日夜顛倒了,媽媽要學會聽懂寶寶的哭聲,找對原因,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如果真的是因為餓了才頻繁夜醒,就要考慮是否是每次進食量不夠。

關於寶寶衣服和尿布的問題

Q20 怎樣挑選寶寶衣服(包括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污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盡量寬鬆,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Q21 應該用尿片還是尿不濕?

從經濟的角度而言,尿布是最適合的。但是從方便的角度來說,會建議各位爸爸媽媽使用尿不濕。在家裡時盡量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濕;注意尿片或尿不濕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Q22 如何更換尿片?

由於新生兒每天的大便和小便較多,所以一天下來尿不濕平均要換10片到15片左右。

即使是在冬季出生的寶寶,也不能因為天氣寒冷就減慢尿片更換的節奏。新生兒臀部皮膚嬌嫩無比,換尿片要既勤又快,否則臀部就會容易潰爛。更換紙尿片前可以將將要用到的尿片、濕紙巾、衣服等物品準備好,這樣就可以加快更換紙尿片的速度了。

關於寶寶的餵養問題

Q23 混合餵養時,母乳喂哺後是否可以馬上喝配方奶?

不要。一次最好只喂一種奶,因為混合餵養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更重要的是,兩種乳類混合會破壞原有的合理配比。

Q24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需要額外補水?

原則上來說,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再額外喝水了。但如果天氣特別熱,寶寶出汗多,或者有上火的情況,可以適當給寶寶額外補充些水分。

Q25 什麼時候需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和鈣呢?

寶寶每日的奶量能保證在600ml以上時就不需要再額外補鈣,但維生素D通常在出生15天後就要開始補充。如果寶寶每日奶量不足600ml,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一些易溶解的有機鈣劑。

Q26 維生素D和鈣劑是在餐前還是餐後吃?吃完後可以馬上進食其它食物嗎?

維生素D和鈣劑一般都在餐後半小時吃。吃完後需隔半小時至1小時再進食其它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假使日照充足(例如每日晒太陽1~2小時以上),維生素D就不用天天吃(日照有助於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每天400國際單位就足夠了,多吃易引起中毒),可以選擇隔兩天吃一次。

Q27 3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喝果汁和蔬菜湯了嗎?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3個月內可以不加果汁和蔬菜湯;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可以適量添加一些,但由於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是很完善,一開始需用1∶1的水兌稀,慢慢再減少水的比例,以免引起寶寶腸胃不適。

Q28 寶寶應該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餵養?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按需餵養,人工餵養的寶寶按時餵養。但是有的寶寶睡覺前一定要吮吸媽媽的乳頭才能睡著,這個時候寶寶並非真的餓了,而只是想滿足一下"吮吸欲"。

Q29 如何避免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的情況?

要避免寶寶發生乳頭混淆,在月子里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即便是媽媽因為母乳少或乳頭破裂等原因而不得不暫時採用人工餵養的方式時,也要堅持在寶寶1月齡內,不使用奶瓶,可以採用勺子或喂杯。

Q30 小寶寶為什麼老打嗝?打嗝要緊嗎?

寶寶由於橫膈膜還沒完全長好,突然用力收縮時就會打嗝,這是3月齡內寶寶的常見現象,無需過度擔心。可以試著輕彈寶寶腳心、給寶寶喂些水或母乳來應對打嗝。等寶寶漸漸長大,頻繁打嗝的現象就會減少直至消失。

Q31 如何防止寶寶吐奶?

寶寶由於胃部生理構造的特點,很容易吐奶,所以每次餵奶後,一定要將寶寶豎抱,並用空心掌拍他的後背,直到打出"嗝"來為止。並且,等寶寶打嗝後,還要再堅持豎抱15~20分鐘,以防胃部的奶液迴流。

Q32 如何做才能讓母乳餵養的寶寶接受奶瓶?

可以先讓寶寶玩耍的時候接觸下奶瓶,增加他對奶瓶的熟悉度;接著可以在瓶里倒些寶寶喜歡喝的果汁給他喝;最後一步便是往瓶里倒一些配方奶。如果寶寶哭著不喝,察看一下是否是奶嘴太硬了,嘗試更換不同的奶嘴。要讓寶寶接受奶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貴在堅持。如果寶寶一哭就心軟,那永遠都無法讓寶寶接受奶瓶了!

關於寶寶的五官及面部問題

Q33 新生寶寶的舌苔總是白白的,能自行擦拭嗎?

寶寶舌苔白不能強行去除,需給寶寶多喝水,尤其是每次吃完奶後,喂一兩勺水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如果寶寶一喝奶就哭,那很有可能是得了鵝口瘡,不能擅自用藥,也不能強行去除白斑,需遵循醫囑。

Q34 寶寶的眼睛怎麼護理?

給嬰兒清洗眼部的時候,先把幾個棉球在濕水裡沾濕,再擠干水分,擦每一隻閉上的眼睛的時候都要換一個新的棉球,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

Q35 寶寶鼻塞是怎麼回事?感冒還是鼻內有異物?如何區分,如何應對?

寶寶鼻塞,先要考慮是否是鼻屎造成的,有鼻屎可用嬰兒專用棉簽清理。如果寶寶鼻塞時有鼻涕,且精神、食慾不佳,那很有可能是感冒了,需多給寶寶喝水,癥狀嚴重時(如長時間不愈、甚至有發燒的癥狀)需就醫。

Q36 寶寶耳內的分泌物是什麼?要經常清潔嗎?

寶寶耳內流出的分泌物有可能是耳屎,也有可能是從母體裡帶出的羊水殘留。每天可用嬰兒專用的棉簽幫寶寶清理下外耳廓(注意不要深入,以免傷及耳道)。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清理後,耳廓內仍有比較潮濕的分泌物,且寶寶常精神、食慾不佳,那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需及時就醫。

關於寶寶的便便問題

Q37 健康的寶寶一天通常拉多少次?

母乳餵養的新生寶寶每天大便4~6次,多時達7~8次;人工餵養的新生寶寶每天1~3次,多時5~6次。隨著寶寶日漸長大,每日排便次數會逐漸減少。3月齡左右時,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1~3次,人工餵養的寶寶1~2次,有時也會隔天一次。

Q38 寶寶便秘可以使用開塞露嗎?

偶爾使用可以,但勿經常使用,以免形成依賴性。寶寶便秘,還是要從飲食上注意。母乳媽媽要多喝水,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寶寶也要適當地多喝一些水。並且,平時媽媽還可以寶寶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寶寶腹部,以促進腸蠕動。

Q39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很稀,是拉肚子嗎?

不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稀薄狀是普遍現象,不用過於擔心。但如果寶寶精神、食慾欠佳,大便有異味,次數也比平時多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腹瀉,需儘快帶寶寶就醫。

Q40 健康寶寶便便的性狀是怎麼樣的?

母乳寶寶的大便比較稀,呈黃色,偶爾也呈綠色,混有奶瓣。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質地比母乳餵養的更幹些,顏色與母乳寶寶相似。隨著寶寶長大,大便的質地會慢慢變干。

Q41 寶寶拉綠便便是因為不消化嗎?

不是,是因為膽紅素被氧化了。便便被膽紅素染色後,變成黃色,在空氣中遇到氧,就會被氧化成膽綠素。此外,有些配方奶里的鐵含量較高,經過消化道與空氣接觸後就變成了暗綠色,使寶寶的便便呈綠色排出。

關於寶寶的行為問題

Q42 寶寶吃手指要阻止嗎?

不要,寶寶是通過手和嘴來探索世界的。寶寶吃手指說明他已經注意到自己的小手了,是手眼協調能力的一大發展。但媽媽一定要注意保持寶寶小手的乾淨哦。

Q43 什麼時候給寶寶進行抬頭訓練比較合適?

寶寶滿月後就可以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抬頭訓練了,但由於寶寶頸部的脊柱彎曲還沒有形成,鍛煉時間不宜過長。一開始鍛煉,每次幾秒鐘就好,然後再慢慢地延長時間。

Q44 寶寶的小手總抓傷臉,要給寶寶戴手套嗎?

不要,戴手套會阻礙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也會妨礙觸覺的發育。月子里的寶寶指甲軟,不用剪,但出了月子後就要給寶寶勤剪指甲了,可以選用嬰兒專用的指甲剪。為防止寶寶亂動而傷到小手,可以選擇在寶寶熟睡時剪指甲。

特殊護理

濕疹護理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病因複雜的皮膚炎症,是嬰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病因一般認為與遺傳、過敏體質、神經功能及物理因素等有關。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強鹼性肥皂、營養過剩、以及腸內異常發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母體雄激素通過胎盆傳給脂兒,致使新生兒皮脂增多,亦易致脂溢性濕疹。

胎垢處理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在頭頂部前囪門部位即漸出現黑色鱗片狀融合在一起的硬痴,不易去掉,稱為「胎垢」。這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類物質堆集而成,一般不癢,對孩子健康無任何影響,但看上去很臟,而且新生兒自身亦可能會感到不舒適,因此,應該將其去掉。最好的方法是用消毒過的植物油或石蠟油局部塗擦後予以包好,讓胎垢充分軟化,一般在12小時以後即可用紗布輕而易舉地擦掉,這樣既不會對皮膚產生任何不良的刺激,亦不會擦傷皮膚。

痱子護理

在炎熱的夏天,由於天熱及小兒大哭,出汗較多,加之新生兒皮膚細嫩,常易生痱子,由於痱子可形成小膿皰,甚至發生敗血症而危及生命,所以,應預防痱子的發生。

1.炎熱的夏天應避免新生兒大哭,置小兒於陰涼處,以防出大汗。

2.用溫熱水及小兒專用香皂給寶寶洗澡。待皮膚擦乾後,再撲上少許嬰兒爽身粉,始終保持皮膚乾燥。

3.如頭部生痱子,可將頭毛全部剃掉,以減少出汗。

4.如痱子形成小膿皰,則須立即處理,切不可用手隨意擠壓,以防酸液擴散而引起全身感染,或發生敗血症。早期可用75%的酒精棉簽將小膿皰擦破後,再添上0.5%碘酒或1%龍膽紫,必要時還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或清熱解毒藥。如出現高熱、拒奶、精神萎靡、不哭等異常情況,則可能發生敗血症,這時必須立即予以相應的檢查及治療,以防發生不良後果。濕疹多見於頭面部,如額部、雙頰、頭頂部,以後逐漸蔓延至頸、頸、肩、背、臀、四肢,甚至泛發全身。初起時為散發或成簇的小紅丘疹或紅斑,逐漸增多,並可見小水瘤、黃白色鱗屑及痴皮,可有滲出、糜爛及繼發感染。病兒常煩躁不安、到處搔抓、夜間哭鬧,影響睡眠。寶寶長了濕疹後除查找誘發因素,予以糾正外,還應採取全身、局部綜合治療。另外,乳母可暫停吃雞蛋等富含異體蛋白質的食物,濕疹可能會逐漸減輕。患濕疹的新生兒不可使用肥皂或用熱水燙洗,並避免太陽照曬,避免毛線衣或其他化纖織物與皮膚直接接觸,局部皮膚不要隨意用藥。不同時期可採取不同的處理:急性期可用1%~4%硼酸液濕敷或用雷佛諾爾氧化鋅軟膏外塗;亞急性期每晚用溫水洗澡1次,然後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消炎;慢性期用溫水洗凈皮膚後,外用0.5%可的松冷霜類藥物或糠餾油軟膏。如患兒搔癢較劇,可適量使用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等葯,予以鎮靜、止癢、脫敏。

新生兒頭顱血腫護理

分娩時胎兒在子宮中,顱頂蓋和產婦骨盆間接地相摩擦,或因產道強韌而胎頭受壓,致使顱骨膜下的血管破裂,血液積於患處,形成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一般不需治療,只須保護皮膚,使之不受感染。切不可穿刺抽血,因半凝固的血液既不易抽出,又易誘發感染,危險性極大。如偶爾血腫發生化膿感染,則應切開排膿、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儘快控制感染,以防止化膿性腦膜炎及敗血症的發生頭顱血腫較大時,有並發高膽紅素血症或核黃疸的可能,應及時輸新鮮血20~3Oml,同時使用維生素K1治療。

新生兒硬腫症護理

新生兒硬腫症主要由寒冷、早產、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種因素引起,常發生在寒冷季節。但如由於早產或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亦可見於夏季。主要表現為體溫低至31℃~35℃,甚至26℃左右,哭聲低或不哭,不能吸吮,動作少,四肢發涼,皮膚暗紅色或伴黃疽。嚴重者蒼白或青紫,皮膚及皮下組織變硬如硬橡皮樣。輕症病兒可在家中治療護理。以下是護理方面的幾個要點。

1. 復溫採取逐漸復溫方式,切忌加溫過速導致病兒肺出血而死亡。一般輕者可用溫暖棉襁褓包裹,置24℃~26℃室溫中,加置熱水袋,熱水袋溫度一般為50℃左右漸升高至70℃左右為宜,逐漸復穩。每小時測體溫一次;重者可先置26℃~28℃室溫中,一小時後連同棉褪褓置入27℃~28℃暖箱中,每小時提高箱溫1℃,逐漸升至30℃」~32℃,使病兒皮膚濕度達到35C~36℃,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一般要求在12~24小時內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並使體溫維持在36℃~37℃之間。

2.餵養復溫至34℃時,為了供給寶寶足夠的熱量,應開始餵奶。如病兒虛弱、吸吮力差,則可用滴管餵奶或予以鼻飼餵奶,待吞咽功能恢復後可用小勺試喂母乳,或讓寶寶自己吸吮母乳。如一般狀況好轉,則可逐漸增加奶量。

3. 病兒硬腫的肢體常常活動受限,所以要勤給病兒翻身,以防局部壓傷或局部缺血而導致組織壞死。

4. 重症者可酌情輸血或血漿,以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

5.注意環境的衛生和用品的消毒,預防繼發感染及併發症的發生。促使病兒早日恢復健康。

新生兒臍帶出血護理

新生兒臍帶出血常分為兩種情況。

1.臍帶脫落後局部肉芽組織的滲血較為多見,常繼發感染,並伴有少量膿性分泌物。可用1%硝酸銀燒灼肉芽組織,或用1%碘酒消毒處理。必要時可使用抗生素、維生素K等葯,以利於儘快恢復。

2.臍動脈出血較少見,由於臍帶粗大,干縮後線結鬆脫,易致出血,此種出血多在生後24小時內發生。有時因臍帶剪除過多,線結鬆弛而自行脫落,還可因為扎臍的線過細、過緊,將血管扎斷而致出血。這種出血應在臍凹處重新處理,結紮臍帶,縫扎斷裂血管,以防出血過多而發生貧血。嚴重出血者可給予輸血。

新生兒臍炎護理

新生兒臍部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帶有惡臭味,臍窩周圍皮膚髮紅時,稱之為臍炎。由於臍炎可引起腹壁蜂窩組織炎、腹膜炎、敗血症、肝膿腫等嚴重疾病,所以,預防臍部發炎顯得更為重要。如已經發炎時,應及時用雙氧水清洗臍部,再用75%酒精消毒處理,並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經過家庭處理後仍無好轉;且病兒出現精神萎靡、拒奶、發燒等情況時,應立即住院檢查、治療。

新生兒發熱護理

新生兒體溫一般在37。5℃以下,如超過這個溫度說明新生兒發熱,新生兒發熱的原因很多,但常見於以下幾方面。

1.環境溫度過高而致的發熱 如熱水袋、室內生火爐而致室溫過高。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健全,不能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平衡而發熱,這種發熱只需調整環境溫度即可,不需治療。

2.脫水熱 在炎熱的夏天出生的新生兒,由於大汗、進奶少等因素而發生脫水,隨之出現體溫升高達38℃~40℃不等,但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精神反應正常,給予喂水或補液後體溫會迅速下降,發熱很少超過一天以上,稱為「脫水熱」。這種發熱只須補充足夠的液體即可。不須採取其他特殊處理。

3. 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發熱 常分為產前感染、產時感染及產後感染。產前感染(不潔的***檢查、羊水早破、第二產程延長)及產時感染,一般在產後1~2天開始發熱;產後感染一般發生在產後1周左右,常因呼吸道感染、敗血症、膿腫、皮膚膿皰等因素而引起發熱。這種類型的發熱最主要的是找出發熱原因,然後再對症治療。當發熱超過39℃以上時,可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溫水擦浴)效果較好,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熱葯,切不可濫用藥物而發生不良後果。

新生兒肺炎護理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無典型的癥狀與體征,主要表現為一般情況較差,哭聲低、少哭或不哭,吃奶少或拒奶,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嗆奶,咳嗽,嘔吐或口吐白沫,呼吸淺短或不規則、雙吸氣、甚至呼吸暫停,很難聽到細小濕羅音和捻發音。以下是護理方面的要點。

1.得了肺炎的新生兒應置身於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室溫約22℃~24℃的環境中,並經常在地面上洒水以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由於肺炎時易發生嗆奶,所以,在餵奶時應每吸吮4~5口便拔出奶頭,以便讓病兒休息片刻後再吃奶,這樣將會減少嗆奶的發生率。由於病兒吃奶少,加之氣喘、發熱等因素,體內水分常消耗較多,所以,此時應增加餵奶的次數,儘可能地讓病兒多吃奶,以增加水分的攝入,防止發生脫水。如已發生脫水,而通過增加餵奶不能糾正時,應予以靜脈補液以糾正脫水。10073

2. 如體溫超過39℃,則可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的同時給予退熱葯,但應防止因使用退熟葯而致出汗過多發生虛脫或脫水熱。對營養不良兒或消瘦兒,單用物理降溫效果亦很好。另外,病兒衣服應穿得適中,不可過厚而影響散熱。

3.給病兒喂葯應在餵奶前半小時左右為宜,不應在餵奶後馬上進行,以防嘔吐。

新生兒無尿護理

新生兒無尿可由於先天性腎缺如或尿路畸形所致,亦可由於腎臟泌尿較晚所致。一般情況下,99%的新生兒在出生後36小時內即初次排尿,但若超過36小時尚未排尿,可給予口服糖水或靜脈注射5%葡萄湯液,如經過上述處理後有利排出。則可能是腎臟泌尿較晚,如仍無尿,則可能是腎缺如或尿路畸形,須進一步檢查。

新生兒白眼球發紅護理

新生兒血管脆嫩,在出生時,由於受到產道的擠壓,致使眼鞏膜的小血管破裂出血,所以,新生兒出生後鞏膜(白眼球)上即有鮮紅色的小片狀出血灶,這種出血一般不須任何特殊處理,數日後可自行吸收消失。

新生兒突然憋氣

新生兒出生後2~20天內常出現突然憋氣現象。特別是早產兒或足月小樣兒。主要表現為突然呼吸停止,面部發紫,四肢軟弱無力。如憋氣時間超過15~30秒鐘,醫學上稱之為「呼吸暫停」。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新生兒大腦發育不成熟,當遇到寒冷刺激或患肺炎等疾病時,就可發生憋氣現象。由於憋氣時肺內血氧交換停止,而導致體內缺氧,如缺氧時間過長,就可能發生生命危險。所以,一旦發現這種現象,如無醫務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家長應立即採取人工輔助呼吸(將手放於小兒背部,然後按每分鐘40次左右的頻率輕托、輕放小兒或拍打小兒足底,以刺激呼吸,並注意保持室溫在26℃~28℃。如經過上述處理仍無好轉或頻煩出現憋氣現象,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護理新生兒紅臀

紅臀主要是由於新生兒柔嫩的皮膚受尿液的刺激而致,嚴重時可致臀部破潰。因此,新生兒使用的尿布應具有清潔、柔軟、吸水力強等特點,而且不能在尿布下墊放塑料布或橡皮布,因為塑料布與橡皮布均不透氣,使用後可使小兒臀部始終處於濕熱的環境中、而更易發生紅臀。洗尿布時應將尿布中的皂液或鹼性成分洗凈,用開水燙洗後在陽光下晒乾,以備再用。

如出現紅臀,則應採取相應措施,除勤換尿布及每次換尿布後用溫熱水將臀部皮膚洗凈外,尚須塗以治療紅臀的紅臀膏(用魚肝油滴劑與凡士林混合配製的軟膏)或塗以經過消毒的植物油。還可用燈泡或電吹風局部烘烤,以促使紅臀部位的皮膚乾燥、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供,加快紅臀的癒合,每天2~4次,每次10~15分鐘。但須注意,烘烤應離臀部皮膚有一定的距離,以防燙傷。

掃碼下載愛敗媽媽APP

更多驚喜等你來

媽媽不容錯過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媽咪UP 的精彩文章:

預產期娃卻一點動靜沒有,有人和我一樣嗎?

TAG:孕媽咪UP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生兒特殊情況護理,讓你從菜鳥轉型
初為人母怎麼照顧新生兒?新生兒養護大全!
新生兒臍帶護理
新生兒臍帶護理大全 看這篇就夠了~
新生嬰兒護理你知道多少?
新生兒臍帶護理該怎麼進行?
新生兒怕熱嗎?夏天該如何護理新生兒呢?
新生兒脫皮不是病,寶媽這樣護理更安全
怎樣養護新生兒?
春季氣候多變,新生兒護理全攻略
新生兒耳朵護理三大要點,你知道嗎?
新生兒臍部如何護理?
新生兒的八大特殊生理狀態,你都了解嗎?
新生兒臍帶護理,你做對了嗎?
新生兒的餵養與護理小知識
新生兒母乳餵養五大忌:你真的會喂孩子?
新生兒打嗝是一種病嗎?寶媽應該怎麼更好的護理?
新手爸媽必看:避開新生嬰兒護理的誤區!
新生兒護理,爸爸媽媽誰更合適?
新生兒黃疸——新手奶爸奶媽要懂得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