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可是高強度的體力活動,你想學一學嗎?
CPR
麻之拾遺
臨床之美,麻醉之魅
本文記錄了AHA住院醫師BLS培訓的內容和心得
具體的成人心肺復甦的流程會使用不同顏色字體標出
沒時間看完整篇文章的各位可以挑重點看哦!
曾經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醫生做心肺復甦累嗎」?下面的十多個回答基本都是「非常累」、「喘成狗」、「搶救完手都在抖」、「汗滴都落在病人胸前了」之類的表示心肺復甦相當辛苦的答案。
當然了,作為一個重症醫學出身並且在麻醉科轉基地的小麻花,小菌雖不是身經百戰,但參與搶救做胸外按壓的病例已經是兩位數了。我這樣沒什麼經驗的年輕人,在搶救時主要是充當壯勞力,所以我充分了解持續高質量胸外按壓是個非常考驗體力和耐力的技術。每一次監護室里的心肺復甦,都是青壯年醫生和人高馬大的男護士們排著隊輪流按壓,平均2分鐘左右就要換一次人,30分鐘後必然手臂酸痛,連筆都握不住。
所以,當我知道自己要在「520」這個萬眾秀恩愛的日子裡回到醫院參加AHA(美國心臟協會)的BLS(基礎生命支持)培訓的時候,內心是有點崩潰的,畢竟我是個太不喜歡運動的人了。周末在家泡杯茶點支香,坐在窗前讀一本汪曾祺先生的《四方食事》,那才愜意嘛!
飽飽地吃了一頓午飯,帶上一大瓶茶,和小夥伴們一起到達了這次培訓的場地。首先看到的就是地上整整齊齊排列著的復甦安妮(resusci Anne),感覺這真是一個高規格的課程,畢竟以前上課的時候,全班能有一兩個復甦安妮就不錯了。現在12個學員配備了6個安妮,6套急救設備,真是非常的高大上。懷著激動的心情領取了課程表和學員須知,又被注意事項的耿直嚇到了。
高強度的體力活動!以前的各種課程由於僧多粥少,每人能做1-2個循環就不錯了,該不會,該不會,這次要讓我們做標準的5個循環吧!(後來發現,何止是只做5個循環)
懷著鍛煉身體的心境,課程開始了。作為一名醫生,雖然只是最年輕的的住院醫生,也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次心肺復甦的培訓了,整個流程早已爛熟於心。現在就給大家貢獻一點乾貨吧。
首先要提醒一下,此流程只適用於成人,兒童和嬰兒的相關流程和操作會有所不同。並且相關指南會持續更新,本文使用的是目前最新的2015年指南哦。
好了,請想像一下,您和您的朋友/愛人/親人一起在機場候機,準備好好享受難得的假期,您去旁邊的書店買了本雜誌,回來後發現他倒在地上一聲不響,怎麼辦?怎麼辦?
GIF/1K
第一步,確認現場安全。
如果事發現場是車來車往的公路,是餘震不斷的地震房屋倒塌現場,貿然施救是不安全的,很有可能不僅沒救到人,施救者也會受傷,所以確認現場安全非常重要。所幸事發地點是機場候機大廳,並不會危害到施救者本身的安全,趕快進行下一步吧!
第二步,檢查患者意識情況。
通俗的說,就是看看倒在地上的他有沒有反應。通常的做法是拍他的肩膀並且大聲呼喚他,比如說「你還好嗎?」、「醒醒,醒醒!」看他是不是有反應。
第三步,如果患者無反應,大聲尋求附近人的幫助,打120,取得AED。
機場候機大廳人來人往,很快周圍就聚集了一群圍觀群眾。此時需要迅速指定一個人撥打120,請他找來附近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注意,不要說「誰幫我打個120吧」,而是「穿藍外套的先生,幫我打一下120」,否則可能會降低獲得幫助的幾率。機場的AED放置處長什麼樣呢?小菌找了張浦東機場的圖片,按照新聞報道的數據,浦東機場公共區域有22台AED,應該不會太難找吧。
第四步,評估呼吸和脈搏。
這一步應該在5-10秒內完成,掃視患者胸部,看看有沒有呼吸起伏,同時檢查頸動脈搏動。頸動脈在哪裡呢?首先用2-3根手指找到氣管,也就是頸部的正中央,喉結所在的位置。然後手指向一側滑動,滑到氣管旁邊肌肉的溝里,感受動脈的搏動。正在看文章的您可以試試看摸摸自己的頸動脈搏動,熟悉頸動脈搏動的位置可以讓您在真正危急的時候減少尋找頸動脈的時間。確認脈搏至少要感覺5秒。
如果患者有呼吸和脈搏,那麼不需要心肺復甦,請守在他身邊,等待醫務人員到來。
如果患者有脈搏但沒有呼吸,則需要口對口人工呼吸,成人大約每5-6秒給予1次呼吸,每2分鐘確認一下脈搏。
如果很不幸,在10秒內都沒有感覺到確切的脈搏,並且患者沒有呼吸,那麼您此時要趕快進入下一步,立刻開始心肺復甦!
第五步,開始高質量的心肺復甦,先從胸外按壓開始。
首先跪在患者的一側,確保患者仰卧在堅固的平坦表面上。候機大廳的地面平坦堅硬,十分適合胸外按壓。將一隻手掌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的中下段,對於男性患者來說,大概就是兩乳頭連線的正中。另一隻手疊在前一隻手上,手臂伸直,肩、肘、手腕處在同一條直線上。按壓深度為5-6厘米,頻率是100-120次/分鐘。每次按壓後,需保證胸廓完全回彈。盡量減少按壓中斷,此時您的按壓代替了他的心跳,心臟中的血液完全依靠您的按壓而源源不斷地流向全身各個臟器。當做完30次胸外按壓之後,趕快進入下一步!
第六步,開放氣道。
對於沒有頭頸部損傷的患者,常使用仰頭提頦法開放氣道。一隻手掌放在患者額頭上,讓他頭部後仰。另一隻手的手指摸到患者下巴的骨頭,提起他的下巴。注意不要使勁按壓患者下巴的軟組織,可能會堵塞氣道,也不要完全封閉患者的嘴巴。
第七步,人工呼吸。
機場的醫療團隊現在還沒有趕到,在沒有任何醫療裝置的情況下,您需要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用放在前額的那隻手捏住患者的鼻子,正常吸一口氣(不需要深吸氣),用嘴唇包住患者的嘴,不要漏氣,把這口氣吹進去。每次吹氣持續1秒,吹氣時看看他的胸口有沒有抬高。如果沒有抬高,說明氣道沒有開放,氣沒吹進去,則需要重新做仰頭提頦的動作。給予2次人工呼吸,之後迅速恢復胸外按壓。如果有便攜面罩,則可以使用便攜面罩進行人工呼吸。
第八步,持續以30:2的比例繼續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
在醫務人員到場之前,繼續進行心肺復甦,每30次胸外按壓後給2次人工呼吸。一般來說,做5個循環就已經很累了,如果現場還有會心肺復甦術的圍觀者或者工作人員,那麼一定不要逞強,請他們和你一起輪流進行心肺復甦。過度疲勞很容易使施救者的動作不規範,按壓不到位,所以每5個循環或者每2分鐘需要輪換一次,交換時間需少於5秒。
第九步,使用AED。
在您努力按壓的時候,其他人幫忙拿來了AED。此時不要中斷按壓,請旁邊的人打開AED電源,並且按照AED電子音提示進行操作。首先把兩個電極按照指示貼在患者胸前,一個貼在右鎖骨附近,一個貼在左側乳頭下方。之後AED會提示「正在分析心律,請不要觸碰患者」,這時候需要停止按壓,身體離開患者。根據分析,如果AED提示不需要電擊,則繼續恢復胸外按壓。如果AED提示需要電擊,則會自動充電,並且提示按下電擊鍵。按電擊鍵之前,一定要大聲提醒周圍的人不要碰到患者,以免觸電。電擊之後,立刻恢復胸外按壓。如果有多名施救者,可以在AED分析患者心律的時候進行輪替,以減少中斷按壓的時間。在隨後的心肺復甦過程中,不要關閉AED。
在醫務人員到場或者患者恢復心跳、呼吸或有反應之前,一定記得盡量堅持,不要停止心肺復甦。
GIF/1K
以上是成人心肺復甦的大致基本流程,在實際操作中還有很多細節,由於篇幅原因無法一一提及。除此之外,整個課程還學習了兒童、嬰兒的心肺復甦和成人、嬰兒急性氣道梗阻的急救流程。幾個小時下來,貼身的衣物已經被汗浸濕了,畢竟這是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嘛!
AHA的BLS課程使用了一些很有趣的儀器,比如說下圖的訓練用的AED,並不會真的放電,保證課程學員的安全。還有可以測定按壓深度、頻率以及人工呼吸是否成功的儀器,在練習時可以根據它的提示調整自己的動作,非常實用。(我這真不是廣告,真的很好用……)
心肺復甦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為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增加續命的機會,這項技術非常實用,在關鍵時刻可能可以挽救自己的親人、愛人或朋友。了解心肺復甦的流程是您為拯救生命做出努力的第一步,看完這篇文章,您記住這個流程了嗎?沒記住?那就再看一遍吧!
※郭誠傑:要想身體好,早調心肺,晚調肝腎
※要想身體好,早調心肺,晚調肝腎
※必看!除了心肺復甦,再教你海姆立克急救法!
※心肺復甦講解後的想法
※早調心肺,晚調肝腎,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
TAG:心肺 |
※加拿大研究稱,學齡前兒童體力活動多,心血管更健康
※家裡有體力勞動者嗎?那你一定要學會保護他們的膝關節
※學會偷懶!爬坡讓人著迷 但也要學會節省體力
※錢也是苦來的,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
※核心訓練很重要,是人體力量與穩定性的關鍵
※運動量不足潛藏大危機!吃這些幫身體保底,維持體力防慢性病
※體力活動可改善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這樣做最有效
※分娩是個體力活,多活動鍛煉能順產,但不是所有孕媽都適合
※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發現老是體力不支可能是未來心臟病的一個徵兆
※談戀愛不只是技術活,還是體力活
※運動不足,吃這些,維持體力、預防慢性疾病
※能量的另一個重要用途是體力活動
※男性不想「絕精」太早,記住遠離這3事,讓你「腎好」體力更佳!
※跟妝不僅是技術活兒,還是體力活兒!
※是不是覺得體力勞動可以替代運動?
※體力活動越少,骨骼越脆弱?
※她堅持健身訓練,幫助產後身材恢復,體力也變強了!
※生孩子是力氣活也是體力活
※你是否適合體力勞動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