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百日蜜月夜穆迪突然下手下調中國評級 這傢伙靠譜嗎?
在中美100天協議中,有一條簡短的信息基本上沒有人解讀過
信用評級服務:中國將允許外資金融服務公司提供信用評級服務;
事實上,信用評級是帝國主義在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大武器,無論是國家信用還是企業信用,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罵他恨他,帝國主義的武器可以讓你的信用成本增加,也就是在國際市場上借債等成本增加。
而就在中國允許這些傢伙在中國市場提供信用評級服務前夜,穆迪突然發動了對中國的信用戰爭,當然了,小試探!估計我們的反應一定和一起一樣,不care,畢竟中國市場再如何,他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方,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信。(641老師把股票搞到6000點,我們就更自信!)
哪怕就如穆迪說,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潛在增速將放慢至接近5%,在全球範圍這麼大的經濟體下,中國還是非常牛逼的!
今天穆迪突然下手
今天一早,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主權評級從A1下調至Aa3;展望調至穩定,此前為負面,稱中國的主權評級反映中國的金融實力將在未來幾年有所減弱。
具體來看,中國本幣和外幣高級無擔保債務評級由Aa3降級為A1。高級無擔保外幣評級也從(P)Aa3降級為(P)A1。高級無擔保外幣評級從(P)Aa3下調至(P)A1。
中國本幣債券和存款評等上限仍為Aa3。外幣債券評級上限維持在Aa3,外幣存款上限從Aa3下調至A1。中國的短期外幣債券和銀行存款上限維持在P-1。
穆迪稱,在此次調降評級中所反映的預期是,隨著潛在的經濟增長放緩,中國財政狀況未來幾年將會有所削弱,經濟層面的債務水平將繼續上升。穆迪並稱,在2018年底前,政府的直接債務負擔與GDP之比將逐步升向40%,到2020年底時將接近45%;未來五年的潛在增長率將降至近5%的水平。
穆迪預期中國的財政狀況在未來幾年會有所惡化,隨著潛在經濟增速下滑,債務將持續增加;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GDP總量將保持巨大,GDP增速將保持高位,未來幾年潛在增速將放緩。
穩定的前景反應了穆迪預計在A1評級下,風險平衡。中國信貸狀況惡化將是漸進的,穆迪預計,隨著改革的深入,信貸狀況惡化勢頭將得到遏制。此外,中國仍然有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空間以及大量封閉的資本賬戶。
去年3月初,穆迪曾下調對中國主權評級展望,由穩定變為負面。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個評級機構標普此前曾表示,目前中國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緊張不太可能引發更大的系統性風險。標普表示,中國重要經濟部門的債務較高,中國政府試圖緩和信用增速的行為是合理的,並預期該努力將持續到他們認為威脅金融穩定的風險已趨於緩和。盡然相關措施在短期會對企業債務違約產生壓力,但這將減輕中期系統性風險。同時標普也指出,過度的流動性收緊可能削弱中國經濟增長,對小型銀行和中小企業產生負面影響。
在日內穆迪意外下調中國評級的消息傳出後,離岸人民幣短線跳水近70點觸及6.89關口,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刷新三個交易日高位至6.8900。
澳新銀行駐上海的市場經濟學家David Qu表示,總體對債券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都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對境外發行的債券、尤其是美元債券,影響稍微大一些,對國內投資者影響是邊際上的。穆迪之前對中國評級展望為負面,按照其通常的操作模式,6-12個月會下調被評級機構或者國家的評級,不算非常突然的事件,境外投資者應已預料到中國評級會被調降,外資持有的以交易為目的的盤面不算大。
以下是一些主要國家的信用評級:
標準普爾(S&P),用的評分標準是AAA、AA+、AA、AA-、A+、A、A-、BBB+、BBB等等,一直到完全垃圾級的C,一共分21級。
惠譽國際,用的評分標準與標準普爾相同。
穆迪,評分標準是Aaa、Aa1、Aa2、Aa3、A1、A2、A3、Baa1等等,一直到C,也是21級。
此前回放-下調中國信用評級,樓繼偉回應:我們不Care!
事實上,對於中國的評級問題,去年就曾經有過風波
凌通社
發表於4天前135編輯器
查看:13500回復:135
去年,3月31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宣布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同時將香港信用評級展望也下調至負面。此前,3月2日穆迪也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的評級展望。財政部當時就說不Care,其實假如現在回答,我想還是這答案、
亂打分 穆迪被罰8.64億美元
雖然是全球評級的標杆公司,其實穆蝶也並非完美。在美國金融危機時期,墨蝶就因為亂搞,最後被美國政府罰款8.64億美元。這是當時的新聞
美國司法部13日說,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同意支付近8.64億美元,與美國司法部及數十個州達成和解,了結後者對穆迪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對次貸衍生品信用評級虛高的指控。
和解金分為兩部分,其中4.375億美元作為聯邦民事罰金付給美國政府,同時司法部及新澤西地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將終止對穆迪的一項調查;其餘部分將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和21個州之間分配,上述各州對穆迪的法律訴訟也隨之終止。
凌通社
5分鐘前:
上海交大高金學院老師的這文章到現在還是可以讀一下!帝國主義的評級武器馬上就要來到中國,我們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看衰中國」的評級機構是否靠譜?
三月,中國一連收到了兩大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普的「負面」展望報告,市場隨之嘩然。中國政府以及公司的融資成本,尤其是從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成本,也可能會因此增加。目前惠譽仍維持對中國信貸評級前景的「穩定」評級,惠譽給予中國評級為A,低於其他兩大評級機構。因此,儘管惠譽給出前景穩定的展望,但事實上他們對中國的評估更為苛刻。
此前,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用「我們不care」給予回應。那麼,對於這些看衰中國的評級機構,國際市場為何如此care(在意)?他們到底有多靠譜?中國又是否需要care呢?
眾所周知,信用評級在固定收益類債券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固定收益債券的波動性相對於股票要小很多,其核心風險就是對發行主體的破產風險的評估,而評級公司的重要性就是能為投資者提供一整套針對破產風險的評估體系和分析結果。
穆迪、標普和惠譽是世所公認的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市場上其他評級機構的規模和品牌影響力十分有限,而且這三大機構的評級,尤其對相對安全的債券的評級有高度的正相關性。因此三大機構在資本市場和經濟界掌控了一定的話語權,起到了事實上的風向標作用。
三大機構都具有近百年的歷史,他們主要業務所佔市場份額都在95%以上,並通過在世界各地開設分支機構,對其他評級機構或控股、或收購,進而成為全球評級市場的壟斷寡頭。「百年基業」也使他們擁有了豐富的公司和各類債券產品的歷史數據,包括債權人能從破產公司收回多少投資(回收率recovery rate),對投資者非常有價值。與此同時,投資者和市場對他們的信任是這些評級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SEC)於1975年認可「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惠譽為「國家認定的統計評級組織」(NRSRO),並明確地將NRSRO評級結果納入到美國證券交易法規體系。
多年來,美國在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的時候,對金融機構的風險進行定義,大體上就是將資本金的要求(capital requirement)與投資產品的風險掛鉤,還有一些比較謹慎的機構像保險公司、養老金是明文規定不能投風險大的債券產品,而評級公司的評級就是作為核定風險的唯一標準,無可替代,這樣把信用評級引入監管也人為導致了評級作用的放大並左右著債券和資本市場。而除了美國以外,其他發達國家也有類似的監管規定。
儘管三大機構評級的具體評級符號不太一樣,但基本定義為最高的是AAA(這是標普的評級系統,穆迪的同級符號是Aaa),最低的是D(default),一般會將BBB作為投資級的重要分水嶺:BBB及以上是投資級產品,BBB以下則為垃圾債券。評級機構的評級主要覆蓋三大板塊,即公司債券、結構化產品和主權信用評級。
評級機構對於公司債券和結構化產品的評級是收費服務,在70年代,其商業模式從向購買評級報告的投資者收費轉向債券發行公司或機構收費,這就不可避免帶來利益衝突的問題,儘管出於維護聲譽的考量,評級機構仍可能偏袒或者「偏愛」發債的「大戶」——給評級公司帶來大量評級業務的公司和機構的評級因此或有「水分」。
筆者曾針對信用評級以及資本市場的反應做過大量研究。總體來講,評級機構對於公司債券這個傳統而成熟的債券板塊的評級相對最為準確,而且評級以及評級調整中有市場價格不包含的信息——比如,一個上市公司的評級上調時,不但該公司債券價格上升,其股價也會上升,因為市場把評級上調理解為公司更遠離破產,從而公司股東的價值也同時提高。
公司債券評級的價值核心是評級機構受法律保護(比如美國2001通過實施的Regulation FD, 即公平信息披露法案保護評級公司獲取公司非公開信息的權利),可以獲得公司的非公開信息,這一優勢也常常被很多意在向股市傳遞「利好」的公司所運用,他們可以利用評級機構的評級報告給投資者「講故事」影響股價。雖然三大公司都是「壟斷寡頭」,但由於他們之間的競爭和維護自身名譽的需要,基於百年積累的模型和歷史數據,他們會對公司債券作出較為客觀公正的判斷。此外,由於公司債具有發行主體分散的特點,規模前列的大型發行公司比如通用汽車、IBM,他們發的公司債佔總的公司債份額依舊非常小,相較於發行商高度集中的結構化產品,大公司較難左右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
而在結構化產品(Structured Finance Products)方面,筆者曾於2012年在國際頂尖金融學術雜誌之一THE JOURNAL OF FINANCE上,發表過一篇題為Are All Ratings Created Equal?的論文,研究聚焦於結構化產品中的最大一部分,即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MBS)評級中的問題。在2000年至2006年間,前十大MBS發行商佔據了50%至60%的市場份額,最大的幾個發行商中每一家就可能佔8%到10%的市場份額,而大約從2003年起,評級公司從結構化產品評級的收費就高於從公司債評級的收入了,也就是說每一家大型MBS發行商每年會給評級公司帶來巨額利潤,足以致可能左右評級公司的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危機爆發的前一年,也是房地產泡沫的最頂峰)排名全美國前6的MBS發行商已經全部倒閉,而他們恰恰是評級機構的超級大客戶,在泡沫最高峰享有著評級的「背書」,大量發售產品。這或許就是利益衝突最為凸顯的時刻,幾大評級機構似乎未能接受利益當前的考驗,作出公正客觀的評級。
而事實上,很多機構投資者也不是傻子。通過筆者的研究發現, 在2004至2006年間(次貸泡沫頂峰時期),無論是AAA級還是非AAA級MBS產品,由大型發行商(佔據市場份額較大的發行商)所發行的產品的初始利率(由機構投資者與發行商協商定價)要遠高於同類相同評級的小型發行商的產品。發行後,尤其是危機爆發後大型發行商的MBS產品價格要比小型發行商下跌得更加劇烈。這些事實都表明,投資者通過風險定價表明他們意識到了大型發行商可能獲得了更多被抬高了的評級,存在著更大的投資風險。
2016年2月,筆者又在另一國際金融學術雜誌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上發表題為Does the Market Understand Rating Shopping? Predicting MBS Losses with Initial Yields的論文,闡述在購買評級的過程中的「選購」(rating shopping)現象。通常發行商在發行債券產品前會招募多家評級機構為其出具初步評級報告,最後挑選其中的一家或幾家購買並公開發布,未被購買的初級報告即使更真實客觀也無法公諸於世,發行商在發布前還可以與評級機構進行溝通,目標是修改相關報告及評級。這也就意味著,發行商尤其是有足夠「議價權」的發行商,可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評級和報告。
筆者論文中,同時運用MBS發行時的信用評級和上面提到的債券初始利率來預測MBS接下來的破產風險和損失。最終得出,初始利率往往會比評級更為精準地預測未來的損失和破產風險,並且這種情況較集中出現在大型發行商的產品上。另外,評級低於AAA的產品如果只有一個公開(購買)並披露的評級,其損失程度遠大於有多個(披露)評級的產品,說明只有一個評級的發行商可能在最終發行前放棄不太好的初始評級(而只購買並披露最好的一個評級)。這些結果也再次證明了機構投資者,比如對沖基金,在購買債券時並不只依賴於評級,他們早已清楚地嗅到產品評級背後蘊藏的風險。
早前也有其他文獻曾指出,評級機構中研究部門所得出的初級評級報告是比較準確客觀的。但可能出於利益的考慮,最終出售發布前會被銷售部門進行更改(提高評級),以此來滿足部分大客戶的需求。
評級機構所存在的利益衝突問題,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到,尤其是監管機構所頒發的法令對評級機構的依賴性也導致著評級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被過分擴大。而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評級機構的評級非但沒有起到提示風險的效果,從某種程度上還「吹大」了泡沫。無論是監管層、業界還是學界都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比如危機後美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就明確提出今後監管要讓風險評估與評級脫鉤。然而可悲的是,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仍舊沒有一套除開評級以外被廣為接受的風險評價機制。
那麼,對於無法也不可能收費的主權信用評級,評級機構值得信賴嗎?一般來說,國家主權信用評級是該國所有公司和機構評級的上限,因此其影響要比單個公司債券或結構化產品要來的大得多。
但是筆者認為,目前主權評級恰恰是評級機構中存在問題最大的一塊。因為他們在做主權評級的時候,別說看不到關於某個國家經濟情況的非公開信息,就連很多公開的信息也不一定可以理解得準確。因為國與國的數據採集和披露很不一樣,所以說主權評級的科學性應該是三大債券板塊中最差的,遠遠低於公司和結構化產品的評級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以2010年歐元區危機重重的西班牙主權評級來看,當年5月28日,因西班牙經濟衰退,前景黯淡,惠譽信用評級公司總算將西班牙長期債務信用等級從AAA下調至AA+。而標普在一個月前已對西班牙主權信用等級做類似調低,而穆迪當時仍將西班牙主權等級維持在AAA等級。
相比之下,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而危機爆發後的中國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從經濟的強勁增長到政府雄厚的財政實力等各類指標都堪稱世界領先,可是中國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被標普和穆迪從A級升到AA級。當時西班牙的失業率已近20%了,政府負債率百分之百以上還坐享AAA級,這是不是很可笑呢?
而根據中國統計局剛剛發布的2016年一季度GDP數據來看,6.7%的增幅符合甚至超出市場預期。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第二產業增長5.8%,第三產業增長7.6%,這兩個數據表明,中國即使在工業包括傳統製造業有較大下行壓力,但在當下轉型過程中,探底穩增的趨勢依舊明顯。筆者認為這也給市場最關切的問題,即中國是否會出現所謂「硬著陸」作了明確的解答——中國不會發生硬著陸。
第三產業增長對於經濟發展貢獻佔比的不斷提高也再次證明,這個以消費,服務業和新興行業為核心的產業已經成為今後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引擎,而政策導向也在為第三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此外,一季度的數據也體現出前期包括貨幣政策、近期推出的供給側改革包括稅收財政方面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已經有所成效,看了這一系列數據之後,筆者認為無論是標普還是穆迪應該把負面展望改一改了。
轉念想想,評級機構飽受詬病的同時,其主權評級為何就能在金融市場激起千層浪?因為時下除了(源自美國的)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的主權評級外依舊沒有替代品。所以,筆者要強烈建議,中國應該加強與歐洲、亞洲其他國家的合作,同時依託諸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亞投行這些國際組織機構開發推動新的具有國際公信力的信用評級體系,尤其是主權評級體系。
事實上,IMF在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春季報告中,已經用數據表現出了對中國經濟的樂觀。IMF把中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都調高了0.2個百分點,這與調低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形成鮮明對比。IMF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肯定與中國經濟的自我評估及剛剛發布的GDP數據走向完全一致,筆者認為給中國一個AA評級並保持樂觀展望可謂當之無愧。
TAG:國際投行報告 |
※戛納紅毯評級,今年第一又是她?
※國泰君安:中興通訊下調至「賣出」評級,目標價下調至20港元
※華爾街再次下調蘋果評級!股票下跌2%集體看衰!
※多次推遲下一代工藝晶元上市時間 高盛下調英特爾股票評級
※踢球者中衛評級:長谷部誠洲際級第1,拜仁三將均下滑
※蘋果評級遭下調至「賣出」,盤前股價跌近2%
※屋漏又逢連夜雨 蘋果評級再遭下調
※中國評級機構:將美國主權信用等級下調至非洲波札那以下
※屋漏偏逢連夜雨,蘋果又被下調評級了
※英特爾股票評級遭下調 股價下跌3.43%
※罕見!評級從AA驟降到A+,波及37家銀行,又一家中國500強轟然倒下?
※9.12中單位英雄全面評級 死舞卡特後排噩夢
※東契奇交易評級:達拉斯喜獲下一個20年基石?
※伯克希爾慘遭下調評級,面對美股暴跌,巴菲特的神話也不靈了?
※高盛給英特爾股票評級下調至「賣出」 給AMD升級「中性」
※遊戲中有成人內容!網友曝光《往日不再》評級為M級
※劉作虎下「血本」!一加新機打敗三星S10,榮登美國A+評級!
※微博股價一度大跌9% 此前遭摩根士丹利下調評級
※文斯莫克家族實力評級:就兩人達到七武海級別,而且都在中游以下
※她在101舞台評級A,在《下一站傳奇》一輪游,27歲還在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