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生踐一諾,以身許祖國——紀念王淦昌先生誕辰110周年

一生踐一諾,以身許祖國——紀念王淦昌先生誕辰110周年

王淦昌,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入德國柏林大學,1933年獲博士學位。1934年4月回國。今年是先生逝世19周年,誕辰110周年。他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上的求新與創造,他的名字始終和科學上的重大發現緊緊聯繫在一起:探測中微子、宇宙線研究、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兩彈突破、大型X光機、慣性約束聚變……對於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評論說:「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乃至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無疑,他是一位學界泰斗、科學大師。

獻身科學,走科學救國道路

1926年3月,日本軍艦在天津大沽口炮轟駐防此地的中國國民軍部隊,蓄意挑起了踐踏中國主權的「大沽口事件」。作為遊行學生中的一員,王淦昌親眼看見許多同學被段祺瑞政府軍警的槍擊中,倒在血泊里。死裡逃生之後,滿腔憤怒的他在恩師的提點下明白了科學與愛國緊密相關,於是暗下決心:獻身科學,走科學救國的道路,讓國家真正強大起來,不再受到凌辱!

無冕的諾獎獲得者

曾有人這樣評價他的成就:「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乃至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別的不說,在他七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王淦昌曾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他的好朋友—前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恆花秀武曾這樣打趣他:你已經走到諾貝爾獎的門檻上,差一點就跨進去了。

1930年,23歲的王淦昌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赴柏林大學公費留學的研究生,師從被愛因斯坦譽為「天賦高於居里夫人」的傑出女科學家邁特納,在威廉皇帝化學研究所放射物理研究室開展β譜學的研究。在一次內部討論中,王淦昌受到啟發,突然對γ輻射性質探索有了新實驗的想法。他馬上將想法告訴導師,並建議「用一個雲霧室著手研究玻特發現的這種貫穿射線」。遺憾的是,導師竟然兩次都沒有同意這一想法。兩年後,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查德威克,採用王淦昌提出的實驗手段,證實了那種貫穿輻射的名為中子的中性粒子流。中子的發現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查德威克由此獲得193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導師得知後,非常懊喪地對王淦昌說:「這是運氣問題」。1934年,獲得柏林大學哲學博士的王淦昌堅決以「我是中國人,來德國求學,為的是報效祖國。」為由毅然謝絕恩師邁特內女士的極力挽留,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

20世紀30年代,粒子物理學家對原子核衰變時出現極小的能量和動量損失感到困惑。為了解釋這種現象,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提出了存在著一種尚未被發現的粒子——中微子的假設,但這一假設長期沒有得到實驗的驗證。這個被核物理學界稱為只有瞬間生命卻威力無比的「金色小子」,誰捕獲到它等於主宰了這個世界。當居里夫人、維克、貝特、派爾斯等世界物理學界的頂尖高手一一失手之後,王淦昌卻以智慧的目光從容地走進了這扇神秘的城門,他提出用K電子俘獲中微子。令人遺憾的是戰亂的中國並不具備最起碼的實驗條件,他只好將自己已如取囊中之物的劃時代論斷寫成論文《關於探索中微子的一個建議》,發表在美國的《物理學評論》上。美國物理學家阿倫閱讀後茅塞頓開,便以著名的「王淦昌——阿倫實驗」一舉擒獲了中微子,捧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的諾貝爾獎。而最早提出這一實驗設想的王淦昌卻與諾貝爾獎無緣。

1956年,王淦昌受國家委派,到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領導一個實驗小組開展高能實驗物理研究。當時的物理學界,自從證實存在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後,都在尋找各種粒子的反粒子。1959年3月9日,王淦昌小組終於從4萬對底片中,發現了世界上第一例超子的反粒子——反西格馬負超子,舉世震驚。也是在這一年的6月,由於前蘇聯撤走了援助中國原子能研究的專家,王淦昌應召回國,到大西北秘密從事原子彈研究。最早發現「反超粒子」的王淦昌從國際物理學界神秘「消失」了,再次無緣諾貝爾物理學獎。

「我願以身許國」

正當人們把他看做諾獎的有力競爭者之時,來自北京的一封絕密電報傳到研究所,通知王淦昌「放棄手中的工作,馬上回國受領新的任務」。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接到時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簡稱二機部)部長劉傑約見的通知。到了劉傑辦公室,對方開門見山地向王淦昌傳達了黨中央關於研製核武器的決定,並請他參加領導原子彈的研製工作。

迎著劉傑的目光,王淦昌鏗鏘有力地回答:「我願以身許國!」第二天他就到二機部九局去報到了。從那時起,王淦昌這個名字從科技界突然銷聲匿跡了,而在中國核武器研究隊伍中,多了一個名叫「王京」的人。

這意味著,王淦昌在以後若干年中,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科學探索,不能獲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能在世界學術領域拋頭露面,不能交流學術成果,這對當時已經在科研領域取得成績的王淦昌而言,是十分可惜的事情。但他毅然放棄原先的研究領域,隱姓埋名17年,到西北核武器研製基地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在嚴重缺氧的高原上,年逾花甲的他經常廢寢忘食,日以繼夜地工作。對每項技術,每個數據,每次實驗的準備工作,他都一絲不苟,嚴格把關,保證了一次一次實驗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之後,王淦昌又在技術上全面領導了我國的前三次地下核試驗,使我國用很少次數的試驗,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試驗測試的關鍵技術。

「他的工作非常深入基層。」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至今十分清楚地記得,一次地下試驗準備工作進入收尾階段,坑道已回填到只留下很小的空間,等待領導批准後將全部填完。王淦昌聽了彙報後,覺得「還是最後再進去看一看放心」,王乃彥陪著先生再一次爬進了洞。

王淦昌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檢查,仔細詢問他認為放心不下的地方,最後才滿意地說:「好呀!現在放心了!下面就等著實驗的好結果了!」王乃彥至今記得,爬出洞口後,當時40歲的自己都已是氣喘吁吁,已經68歲的先生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坐下來,坐下來好好休息吧!」

1978年7月,王淦昌告別17年隱姓埋名的生活,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並擔任所長。這時,他已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了,但為了中國核科技事業的發展,這位古稀老人仍不分晝夜地辛勤操勞。甚至在90歲高齡時,王淦昌先生仍堅持每周去研究室聽取工作彙報,了解實驗進展情況並進行指導,終生戰鬥在科研第一線。在任期間,他著手主持了101重水研究堆的改建,積極支持成立中子散射研究室,支持原子能所、中科院物理所共同與法國原子能總署合作,在101堆旁建造冷中子源,建立強流粒子束實驗室(強流粒子束與激光研究室前身),建成一台1兆伏強流電子加速器,為我國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先生用了他的一生來踐行「愛國」這兩個字。

風雨同舟七十年

王淦昌90歲壽辰的時候,李政道從美國專程趕回來為老師祝壽。席間,李政道問老師:「你這一輩子最滿意的是什麼?」王淦昌不假思索地回答到:「我這輩子最滿意的有兩件事,一個是我的妻子和兒女,另一個就是我的研究成果核聚變。」的確,妻子雖然沒有太多文化,卻一個人把5個孩子全都培養成大學生。王淦昌的兒女們也驕傲地說:「父親的每一項科研成果,都有母親的一份功勞。」

抗戰中,杭州淪陷,王淦昌供職的浙江大學被迫向大後方轉移,最後落足於貴州。在貴州的小山城裡,他們生下了小女兒王遵明。由於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吳月琴產後奶水不足,小女兒幾近夭折,王淦昌又在顛沛流離中患上肺結核,校方又發不出工資,一家7口的生活重擔都壓在了吳月琴身上。幾天後,聽說羊奶能治肺結核的吳月琴買來3隻奶羊,漫山遍野地去放牧,遠望著妻子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苦吟著一曲凄愴的田園牧歌,一生冷峻治學的大科學家內心無比柔軟。傍晚,當妻子回到家時,王淦昌深情地說:這些苦活兒不能你一個干啊,從明天開始,我負責放牧一隻奶羊。從此,每逢上課,他便一手夾講義包一手牽羊,這段艱苦的歲月給他留下了一個「牧羊教授」的美稱。這段頗具傳奇韻味的「王淦昌牽羊教書做實驗」的事兒,也在浙大傳為佳話。而他們夫妻心相連共患難的經歷,更讓兩人永生難忘。

在王淦昌人生起起落落的每一個時刻,他身後永遠都站著一位默默陪他走過風雨人生路的偉大女性——他的妻子吳月琴。他赴德國留學時,面對一個幼年和兩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她不准他說不去;他被派往蘇聯搞科研時,她從一個連漢字都不會寫的婦女追隨他來到語言不通的異國他鄉;他神秘「消失」17年潛心搞「兩彈」,她什麼都不問,只知道他在「信箱」里;他在文革中被放逐到荒原之地,60歲的她毫不猶豫地辦理了離京手續。

兩個人的一生,都是她在追隨他,而最後一次,卻是王淦昌隨吳月琴而去。1998年7月,吳月琴去世,王淦昌悲痛至極,極度消瘦的他也被查出胃癌晚期,半年之後,1998年12月10日,一代科學巨匠王淦昌追隨著與他相伴了78年的愛妻共赴天國,走完了他們的漫漫人生路。他給世人留下舉世成就的同時,還留下了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讚歌。

參考文章:

1. 「要做科學家,不要當科學官」:王淦昌,

2.王淦昌:我國核武器研製的奠基人

4.兩彈一星元勛王淦昌:曾與鄧稼先抱頭痛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的精彩文章:

紀念金星南先生
話劇《哥本哈根》:物理、歷史、哲學與藝術的一次完美融合
物理學家束星北先生的坎坷一生——紀念束星北誕辰110周年
從二維材料到范德瓦爾斯異質結

TAG: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又見先生——紀念王仲犖先生誕辰105周年
紀念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
李白唯一書跡現身「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他有一雙敏銳的治史的眼睛——紀念陳旭麓先生誕辰100周年
彼君子兮——紀念褚斌傑先生誕辰85周年
「天下第一藏」 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回探她的風雲一生——紀念冰心先生誕辰118周年
毛澤東誕辰125周年!紀念一生中珍貴瞬間
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京舉行
江山清暉屬斯人,紀念譚建丞先生誕辰120周年
楊早:老舍的四張面孔丨紀念老舍先生誕生120周年
「紀念周鯁生先生誕辰130周年座談會」在武漢大學舉行
紀念馬克思誕生200周年
劉昌潮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專集(三)
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開幕在即
《向陳樹人先生致敬》,鏘哥與你一起紀念陳樹人誕辰134周年!
故宮舉辦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50周年,「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