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習俗與傳說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我們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中僅次於春節和中秋節的重大節日。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傳統習慣,在不同的地域,也形成了絢爛多彩的節日習俗。在節日的當天,在很多地方,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要懸掛鍾馗像,要迎鬼船、躲午,貼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要佩香囊賽龍舟,要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等,而且這些習俗也流傳到了鄰近諸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他們的這些習俗甚至比我們國內還要隆重和濃郁。
在端午節的傳說中,最重要的是紀念屈原。其次是紀念伍子胥說。也有的地方是紀念曹娥說。聞一多先生曾經著文《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詳細列舉了上百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他認為,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是,他也認為,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端午節已經逐漸演變為專門紀念屈原的節日,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變成了紀念屈原的儀式,以表達對這位愛國詩人的敬仰情懷。
史料中對屈原的歌頌,公認最權威翔實的是《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宣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被革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途中,他滿懷自己的一腔愛國情懷,寫下了流芳千古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二七八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佔,於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屈原投江之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船打撈他。漁民把飯糰等食物丟進江里讓魚蝦吃飽,希望牠們不吃屈原的身體。又有人拿來雄黃酒倒進江里,意在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這樣,每年的五月初五,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就漸漸形成了。
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的端午習俗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國人,棄暗投明,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把越國打敗。越王句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相信讒言賜子胥寶劍自刎。子胥本為忠良,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把子胥之屍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吳國百姓感念伍子胥的愛國忠烈,此後每年的端午節紀念他。
紀念孝女曹娥是端午節的又一個傳說。東漢時代的孝女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年僅十四歲的曹娥晝夜沿江號哭。哭喊了十七天之後,依然沒有找到父親,她就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投江尋父。縣府知事得知事情原委之後,頌詞立碑表彰,並在每年的端午節這一天在江邊舉行儀式紀念。
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吃糉子成為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和標誌。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糉。到了晉代之後,糉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
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點擊展開全文
※古籍鑒賞秘要
※熊長云:秦詔銅箍殘件與秦桶量之復原——兼論桶量與斛量之更替
※談談民國期間書刊的收藏
※晚明的出版風尚與作為藝術品的書籍
※西夏刻書印刷事業概述
TAG:深圳微生活 |
※端午節的習俗與詩詞
※端午習俗與道教的關係
※端午文化丨講給孩子們聽-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小故事
※清明節的習俗與傳說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常嗲雜談:端午節的習俗與養生
※端午節丨趣習俗
※端午節由來與習俗
※端午節之搞不懂的習俗!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文:董易姍
※淺說端午民間傳統習俗,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那些傳統習俗?
※射粉團、賜梟羹、養鴝鵒?你沒聽說過的端午習俗
※漢中民間習俗——祭灶的傳說與故事
※端午養生·習俗
※春節的習俗與風水講究
※端午佳節話養生 這些習俗有著大講究
※為什麼說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還要從這些習俗說起
※端午節的習俗,黃岩跟臨海感覺還是蠻大區別的
※知名中醫為您講解端午習俗背後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