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書法五體,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書法傳統,行書、楷書形成最晚!

中國書法五體,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書法傳統,行書、楷書形成最晚!

中國書法五體,是對書法體式的分類,涵蓋了中國書法數千年來的基本樣式。這一基本認識在一千多年前形成,延續至今,未有變改。

書法五體分別為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所產生的時間也大抵依此次序。由此可知,在漢之前無行書、楷書……

篆書又分為小篆、大篆,書本上提到的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都屬於大篆,這些字依稀保留著象形文字的特徵,筆法瘦勁挺拔,相對較難辨識。作為最早的文字樣式之一,甲骨文曾經失傳許多年,1899年才被重新發現,頗有傳奇色彩。

小篆是秦統一之後的通用字體,勻稱整齊,相對大篆好寫些。

隸書,據傳起源於秦,經程邈整理而成,一般人認為隸書是由篆書演變而來,在東漢發展到鼎盛時期。隸書呈長方形狀,文從沈夢了解,書寫時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了讓隸書寫起來更簡便。 在同時期出現的書籍《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楷書也叫正楷,它是由隸書演變而來,字體更趨簡化,橫平豎直。這類字,字體端正大方、美觀雅緻,因而流傳千年,至今仍受人歡迎。唐代,是楷書的繁盛時期,那時候出現了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楷書大家,至今仍被人廣泛稱道……

行書,是為了彌補寫楷書速度慢和寫草書不容易辨認的缺點而產生的。「行」有「行走」之意,因此它不太潦草,也不太端正。實質上可以認為,行書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代表作有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書《祭侄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都非常有名。

還有黃庭堅、米芾、趙孟頫、鮮於樞、康里巎巎等書法名家,都擅長行書或行草……

書法五體,書法特點各異,每體又有各自書寫準則,相互交織,形成各自獨特且宏大的書法內涵。

直到現在,書法五體仍是被廣泛認可的書法準則。

或有名家「自創」書體,皆未能超越這五體之別,今人所謂的名家書體縱橫,大抵是虛浮人物的妄自尊大和沒臉皮的炒作所成,根本不值一提,且絕難長傳。且笑笑,且樂樂,讓我們一起體悟和傳承中國書法之偉大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民國賈景德書法:進士出身和閻錫山知交50年,顏楷精妙法度謹嚴
吳敦義書法欣賞:功夫不差,為何會寫「錯別字」?
郭沫若書法和范曾書法:一次偶然的畫面題跋,成就一位書畫名家
名家梅墨生書法,以行草書見長,結體誇張,評啟功字「千篇一律」
112歲嚴幼韻的98歲丈夫顧維鈞:民國卓越外交家,書法也可觀

TAG:書畫圈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書法書體的奇葩——角書
中國五體書法之草書
中國書法書體的奇葩——角書(理論闡述:方圓角,書法體勢的三分天下)
中國書法書體的奇葩——角書(創造過程:五、技巧,傅氏三角書寫精要)
中國書法書體的奇葩——角書(創造過程:一、塗鴉,萌生愛意)
在中國書法藝術體系中,除了草書,楷書其實是最難寫的了
中國書法書體的奇葩——角書(字形體貌:書滕王閣序)
中國書法史上傳世經典行書!
中國書法書體的奇葩——角書(創造過程:二、臨貼,尋根問祖)
毛體書法將載入中國書法史冊
顏體楷書演繹的詩詞與書法
中國書法經典:《隸書百聯》
魏雲傑經典楷書行書書法作品賞析,好書法寫的有力道
書法里的隸書,真的是草根書體嗎?
書法史上最經典的情書!
顏體楷書書法作品
書法愛好者看過來:多元化的當代書法創作,中國書法藝術文化
張慶三:愛書法、教書法,書法成為生命一部分
《中國書法》:古代繪畫款識書法
中國歷史上造詣最深的十大書法家,熱愛書法的人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