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樊星《江夏常綠》

樊星《江夏常綠》

去過江夏多次。不僅因為那裡是「天下黃姓出江夏」的郡望、有王氣森森的龍泉山明楚王墓群,還發現了有千年歷史的湖泗窯址群,又是京劇「譚派」的創始人譚鑫培的故鄉、新四軍名將項英的故里……真可謂文脈深厚、人傑地靈。趕上「傳統文化熱」復興的好時光,這一處處名勝更成為江夏的響亮名片。

不止是這些文化名片。每次到江夏,都會被那裡常年生機盎然的綠色風光所感動——春天的大花山上,遊客的歡聲笑語灑滿逶迆的綠道;夏天的湯遜湖畔,食客們在綠蔭下大快朵頤,品嘗綠色食品;秋天的天子山上,遠眺浩淼的梁子湖,體驗在綠色的山風中飄飄欲仙的美妙感覺;冬天,是的,冬天,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江夏的綠色風景也沒有消退。這時,去那一叢叢綠樹深處、曲徑通幽的茶莊,品綠茶、飲熱酒,聽風聲雨聲和不遠處傳來的湖波聲,物我兩忘,夫復何求!江夏,也有工業園,也有洋氣十足的樓群,可最吸引人的,還是天賦的自然優勢:湖泊星羅棋布,常年氣候濕潤,起起伏伏的山脈,都是天然的綠色保障。更有「三山三水三分田」的自然格局,為物產豐富提供了絕佳樂園,使「楚天首縣」、「百湖之區」的美稱實至名歸。在一個大發展的熱鬧年代裡,江夏人剛開始也靠開山取石、粗放經營奔小康,可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力以後,就紛紛回頭來建設故鄉,一直到「生態立區」成為大家的共識,一個個生態示範村、污水處理廠成為「環保江夏」的閃亮標識。群山因此常綠,眾湖因此常清,民心因此常樂。這需要長遠的目光、統籌的規劃、持續的投入、精心的維護。而這一切,江夏人好像就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做到了。這樣,才有了深厚的文脈與大美的自然交相輝映的當代奇觀。當我在龍灣、在小朱灣、在新農村村茂康嘉園……看到綠樹掩映中的一處處粉牆黛瓦、雕樑畫棟的庭院、茶室,打量著主人辛辛苦苦從各地採購的奇石、名木,聽朋友或主人講艱苦創業的往事,更感到篳路藍縷、奮發圖強、一鳴驚人的楚魂在江夏人心中、生活中的根深蒂固、源遠流長。今天的江夏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悄悄創造著新的歷史。

是呀,事在人為。想當年,江夏也有青山綠水,江山如畫。可在貧困的年代裡,「綠水青山枉自多」。每年所得只夠裹腹,哪有建設的藍圖、創業的資金!那時也有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夢想和口號,可多年的苦幹卻收穫寥寥。江夏這麼多的美景,知道的人卻很少。連武漢本地人也很少聽說過湯遜湖、梁子湖、龍泉山、天子山……一直要到改革開放,人們掙脫了舊時代的束縛,登上了小康的高度,才有富餘的財力建起一處處旅遊、休閑的農莊、茶園,給萬綠叢中增添了典雅、古樸、大氣的紅牆黑瓦、亭台樓閣,使大自然美景觀得到人文勝跡的點綴與映襯。人們漸漸常來江夏,休閑,娛樂,參觀,採風,江夏的人氣越來越旺。大美的自然得人文活力之助,相映生輝,名氣遠播。

在旅遊已成熱門時尚、連普通百姓也爭先恐後加入到浩浩蕩蕩的旅遊隊伍中時,如何打造新的旅遊品牌就成為新的制高點。環江夏徒步大賽因此應運而生。一年又一年,數以萬計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國際的徒步愛好者相約在江夏環山綠道,在不設獎、不計時、也不計名次的輕鬆氛圍中,相伴相隨,完成一段愉悅的旅行。這次在江夏,正好趕上2017全國徒步大會(江夏站)暨第四屆環江夏徒步大賽剛剛結束,身穿各色鮮艷運動服的步行者們在綠風吹拂的路邊揮舞著五彩的旗幟,擺出各種姿勢照相留念,陣陣笑語歡歌,此起彼伏,令人心曠神怡。江夏,江夏,還在繼續釋放新的無窮活力。

江夏常綠。江夏,永葆活力!

(樊星,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編輯製作:祝志明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TA詩書畫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CCTA詩書畫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樊星十二,羽君共贏
中澳雙語詩歌展(四):Lucy Dougan & 樊星
乂學教育CTO樊星:AI推動傳統教育產業升級,讓每個孩子都有超級老師
松鼠AI聯合創始人樊星:「AI智適應教育」會是高效教學的最優解嗎?
松鼠AI聯合創始人樊星:AI能讓孩子少做80%的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