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習俗:這個端午我們不談龍舟和粽子
端午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關於端午節的諺語,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我國民間便有端午節吃粽子和划龍舟的習慣,但我們今天不談這兩個習俗,而是去看看那些鮮為人知的端午習俗。
掛菖蒲、艾草
「艾葉香,香滿堂。」這裡說的就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在門首掛上艾草或者菖蒲,或者將兩者綁成一束插在門楣上。古人認為在「重午」時五毒(蠍子、蛇、蜈蚣、蟾蜍、壁虎)開始孽生,是犯禁忌的日子,於是端午時為了驅邪避毒,在門首掛菖蒲、艾葉,有的還會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掛在小孩的脖子上,為之謀求吉利,有的還用菖蒲根泡酒,喝了就能健康長壽,因此端午節也成「菖蒲節」,從清代就開始有此習俗了。
而之所以選擇菖蒲,是因為菖蒲的草葉形狀像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古人認為此草可斬妖除魔、為民除害,祛病辟邪。之所以選擇艾草,是因為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而艾葉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從古代開始就是藥用植物,有較強的祛毒治病之用。民間有俗諺稱:「菖蒲驅惡迎喜慶,艾葉避邪保平安。」「蒲劍衝天皇斗觀,艾旗拂地神鬼驚。」可見其在人們心中的功能之強大。
而掛菖蒲,艾草這是南北城鄉的習俗,在江西和安徽的部分地方會用蒜頭或者石榴花代替。因為蒜的氣味辛辣濃烈,石榴花在五月盛開,是「天中五端」(木菖蒲、水艾草、土若榴、金頭蒜、火英丹)之一,用以驅鬼除菌。為了祛毒,一些地區還會製作「五毒餅」,也就是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
送蒲扇
到了夏日,氣候悶熱,蚊蟲滋生,也容易沾染病菌,患病的幾率上升,蒲扇就成了「端午禮」不可缺少的一件。蒲扇,也就是蒲葵扇,是用蒲葵葉製成的扇,現多稱「芭蕉扇」,正是大家所熟知的活佛濟公手中之物。在端午時送蒲扇寓意著送來清涼,內含送扇人的祝福:驅走病害、祈福納祥、平平安安。
一些地方有這樣的俗諺:「過節了,心裡慌,丈母娘把蒲扇當衣裳。」「小扇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不中不中!確實要借,等到秋冬。」烈日當頭,手持蒲扇,輕輕一搖動,便送來縷縷清香,驅走了悶熱,也驅走了病害,頓覺身心通泰。在一些人眼裡,端午節時送上蒲扇,比送貴重的珠寶還珍貴呢。
關於蒲葵扇,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若非名德喧寰宇,爭得蒲葵價數高」。東晉時的丞相謝安風流倜儻,可謂是古詩的「明星」,他的言行便能引領著時代的潮流風尚。有鄉里人帶來5萬把蒲葵扇到京城,謝安就拿來用,一時間,京城人紛紛仿效,爭相購買,蒲葵扇的價格漲了數倍。
鬥草
鬥草又稱鬥百草,是端午民俗,民間的一種遊戲。
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荊楚人並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浴蘭節」即端午節,因為端午時正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的季節,古人用蘭草湯沐浴去除污穢,漢代《大戴禮》中說道:「午日以蘭湯沐浴」。這裡的蘭湯就是用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放在水裡煎煮,有香氣,可以治皮膚病、去邪氣。
古人生活單調,因為有神農嘗百草,就有了鬥草的習俗。在浴蘭節時,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采草比賽,或者對花草的名稱,如用「狗耳草」對「雞冠花」,或者比賽品種的多少,品種多的勝——這種就是「文斗」,需要很高的文學素養。還有一種玩法,就是兩人一人拿著一個葉柄,比試草莖的韌性,相互勾結,捏住柄的兩端,往自己的方向拽,先斷的為輸,再換另一葉柄——這種就是「武鬥」。北宋詞人晏殊《破陣子》中的「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相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寫的就是鬥草。
《紅樓夢》里就有三次寫到鬥草的遊戲,第一次出現在第二十三回「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第二次是在第六十二回,第三次是在第七十八回「捉迷屏後,蓮瓣無聲;鬥草庭前,蘭芳枉待」,都是「文斗」。最詳細的就是第六十二回:寶玉生日那天,香菱和幾個丫頭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一個說:我有觀音柳,另一個說我有羅漢松;一個說「我有《牡丹亭》上牡丹花」,一個說「我有《琵琶記》里枇杷果」。突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大家都對不上了,只有香菱說「我有夫妻穗」。豆官說:「根本沒有什麼夫妻穗!」香菱接著爭辯道:「一枝一個花叫『蘭』,一枝幾個花叫『穗』。上下結花為『兄弟穗』,並頭結花叫『夫妻穗』,我這個是並頭結花,怎麼不叫『夫妻穗』呢?」豆官啞口無言,便戲謔地說:「依你說,一大一小叫:『老子兒子穗』,若兩朵花背著開可叫『仇人穗』了。薛蟠剛外出半年,你心裡想他,把花兒草兒拉扯成夫妻穗了,真不害臊!」說得香菱滿面通紅,跑過去擰豆官的嘴,兩個人就扭滾在地上,很是有趣。
現在因為社會的發展,鬥草的遊戲早已失去了樂趣,有些孩子還在玩,但也基本為「武鬥」。
五彩繩
戴五彩繩的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說到:「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中也說:「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意即五彩繩可以辟邪去災,祛病延年。
五彩繩的五色代表五行,青色屬木,赤色屬火,黃色屬土,白色屬金,黑色屬水,彼此相生相剋,具有驅邪迎吉作用,且中國古代以這五色為吉祥色。五彩繩又稱「五彩龍」,端午節又稱「小兒節」,在「毒日」中佩戴可保護兒童驅妖避邪。戴五彩繩也有講究,要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就戴上,而且不能隨意扯斷或者丟棄,要在端午節後的大雨天,讓它隨著雨水沖走,五彩繩就會變成龍,帶走身上不好的東西,帶來好運。
端午節鮮為人知的習俗,除了上述的幾個,還有掛小辣椒、掛老虎鞋、放風箏(放走禍殃)、「畫額」(用雄黃酒在小孩子額頭上畫「王」字來鎮邪)、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打馬球、佩香包等等,都是為了驅邪除害、祛凶引福。端午節原來有這麼多有趣的習俗,我們就不要只記得吃粽子划龍舟啦~
※我去古代過端午!一次穿越帶你盡享歷代端午節
※通關端午問答 好禮等你來拿
※日本的端午節:鯉魚旗飄揚的「男孩節」
※尋找「被失蹤」的屈原 就是尋找我們自己
※喜時之言多失信 怒時之言多失體
TAG:騰訊儒學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端午只是吃粽子?試試這些端午習俗,孩子直說比六一還有趣
※粽情端午:這些端午節的習俗 你的家鄉還有嗎?
※端午吃了娘家粽,一個親人都不剩,端午的習俗你真的懂么?
※淺說端午民間傳統習俗,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那些傳統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你們還知道幾個呢?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還有哪些端午節習俗被我們遺忘了?
※這個端午節習俗,你肯定不知道!
※除了吃粽子,叔來告訴你,端午節還有哪些小習俗?
※端午節,你那裡有去丈母娘家的習俗嗎?
※在你的家鄉,端午節都有哪些傳統文化習俗?喚醒許多兒時的記憶
※端午節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許多的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要到端午節了,吃粽子是我們的習俗,但是有一種粽子你沒吃過
※今天端午節,這些習俗你都了解嗎?
※端午文化丨講給孩子們聽-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小故事
※端午習俗: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衣送
※關於端午節傳統習俗,只知道吃粽子你就out了!
※春節吃臘八粥的習俗,傳說是這樣來的
※為什麼說端午節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還要從這些習俗說起
※端午這些習俗,都有養生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