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讀了中國最好的學校,他卻說"對中國教育,我不原諒」!

讀了中國最好的學校,他卻說"對中國教育,我不原諒」!

鍾道然,1990年出生的北京人,畢業於神一般存在的北京人大附中;不過在讀到大學三年級(人大)時自己退學了,然後出了這本書《我不原諒— 一個90後對中國教育的批評和反思》,由三聯書店出版,同樣炮轟中國教育的易中天給書寫了序。

作者本身作為經歷過中小學完整教育的過來人,從學生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經歷的教育。一般來說,爸爸媽媽說教育,其實也很少了解孩子的真正感受,而專家說教育,又容易輕飄飄「站著說話不腰疼」。

我們還是要聽聽孩子們的感受,可惜的是,大多數孩子忙於上課、作業、考試,根本沒時間去思考,弄到後來也不會思考了。難得有一個孩子能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想想這些問題,真是挺不錯的。雖然他的觀點我們不見得都贊同,他的論述,也許被情緒而不是嚴謹的研究更多左右。

不管怎樣,看看剛剛經歷過這些教育的孩子是怎麼想的,總是好的,能幫助我們多少了解一些孩子們的想法。雖然作者也許比你的孩子激烈一些,但相信同齡人的想法總有一些共通之處。

鍾道然同學的書有十七八章,今天摘選其中小學和中學的兩章(中學部分做了不少簡化),大家看看 ...

生來成為一個中國學生,不失為人生一大悲劇

鍾道然

中國教育是痛苦教育,行為被束縛只是表面痛苦,精神被折磨才是深層的痛苦。要想壓制學生的天性,束縛學生的精神,理論上是不可能的,畢竟人的天性生來就是多姿多彩熱情奔放的,很難被捆綁被同一化。然而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們可謂是煞費苦心,充分利用不同時期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了一套系統方案,一步步對學生進行「改造」,最終成功達到目的。

對新入校門的小學生,當務之急是讓他們服從指揮。就好比馬戲團招來一批猴子,得先把它們馴化得服服帖帖的,然後才能讓它們進行各種表演。

小學生看似調皮搗蛋不好管,卻有兩個致命弱點:

一是頭腦簡單甚至沒有頭腦,尚不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更不會邏輯推理;

二是這種尚未進入發育階段體型小的動物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對大人有著本能的畏懼,易於服從,說啥是啥。

抓住這兩個弱點,老師家長發明了一套三式的改造程序,把他們徹底馴化成「好孩子」。

當然,我們知道,老師也是在完成規定給自己的工作。這裡的描述並不是針對任何老師個體的批評。

改造馴化招術一:樹權威

毫無疑問,家長是第一個禁錮孩子的人。

在家長們看來,自己地位比孩子高似乎是天經地義的,或者說在他們眼裡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人,只是他們的私有財產。打記事兒時起,爹媽就這樣忽悠你:「是我把你生下來的,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你就是我的,你就得聽我的!」 你一想,可不是嘛,沒爹沒媽就沒我,豈有不聽爹媽的理?家長龐大的身軀以及時不時動用武力的強大威懾作用,讓弱不禁風的我們,聲淚俱下唯命是從,把他們奉為權威。

家長是用「我把你生下來的」的生物學現象壓你,老師則是用「老師」這個高尚的名字唬你。和家長一樣,老師也是先靠建立等級制度讓學生感到卑微,然後樹立自己的權威地位。

首先他們會靠此名號為自己塑造一個光輝形象,每逢升旗或者教師節,更會有紅領巾上台朗誦關於老師多麼高尚的感人詩句(當然是老師事先寫好的)以營造「辛勤的園丁」、「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形象。

接著老師就會藉此形象使出「大棒加胡蘿蔔」戰術,先說一堆大道理,不管通不通反正學生聽不懂,然後看著學生要是照著做了就給塊糖表揚一下,要是不聽話那就是一番血腥場面……比如上課都要求手放好,可為啥呢?不知道,只知道老師站講台上,下面同學看著就覺得自己渺小,老師發出「手放好」的命令後看到有誰張牙舞爪立馬拉出來,一個兇狠的目光就能把那孩子嚇得尿失禁,然後她走到一位坐姿最僵硬如同戴上手銬的同學面前摸摸腦袋說:「看×××,多乖!她就是你們學習的榜樣。」 孩子們立刻羨慕+慚愧,紛紛仿效著「手放好」,期待著下次老師表揚獎賞自己,而那位屁滾尿流的兄弟恨不得給自己買副手銬。

老師這樣樹權威至「神聖不可侵犯」,一是能威懾學生而有利於管制,二是能給他們留下深深的心理陰影。自此,大家識趣地認識到跟老師較勁如同雞蛋碰石頭,絕無好果子吃。於是「聽老師的話」漸漸變成了學生的本能,時間一長,批判思維能力也自然無處生長。

馴化第二大招:喊口號

行為上的服從只是表象,精神上的服從才是真正的服從。為了讓學生徹底接受老師的價值觀,他們發明了無比犀利的馴化第二大招:喊口號。

一上小學你便會發現,大家首先學會的不是科學知識不是公民素質,而是「喊口號」。所謂「口號」,即牽扯到是非觀價值觀的短句,主要以一個果斷的「怎麼怎麼好」的判斷句形式出現,而究其內容,又統統是那種令人聽後渾身起雞皮疙瘩的脫離實際的道德情操。

記得上小學時,但凡寫個看圖說話,最後必扯上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扯就覺得不對勁兒。那時別說「改革開放」了,連「春風」我都不知道啥意思。但寫這句話卻成了一個不受大腦支配的習慣動作。至於為什麼這樣寫,不知道,我只能說語文書上這樣寫,牆上小黑板這樣寫,老師這樣說,而且我看其他小朋友也都這樣寫,那我最好也這樣寫。

這就是「喊口號」的原理:小學生年少無知,除了吃喝拉撒睡玩以外啥都不懂,這正是最容易被植入觀念的時候,而且一旦成功,此觀念就會深深紮根於他那幼小的心靈中,以後想改還不好改了。

「樹權威」與「喊口號」相輔相成互利互惠。老師家長樹立起權威,就方便了命令學生喊口號,而且權威本身就代表著「絕對正確」的思維模式;於是學生會更加聽從指令,不加質疑地接受老師家長的價值觀。

第三招:去除自我意識

老師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要時時刻刻以自己的想法為準,於是便發明了第三大招:去除自我意識。等這招完成,您就會為了博他們一笑而拋頭顱灑熱血了。去除自我意識裡面又分三個小招式。

第一小招是家長使的,大家肯定不陌生,叫「爭氣」。

「爭氣」絕對是小時候我們最常聽到的倆字,你看大人要是誇誰家孩子,都會跟他爹媽說:「瞧你這孩子多爭氣!沒白養!」而家長聽到這種話也定會心曠神怡。相反,若是別人的孩子強過自己的,則彷彿是人生恥辱。於是,家長們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興趣班」,號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實際上是不能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

第二小招是老師使的,叫「為集體爭光」。

如果說家長們是把孩子「私有化」,老師則逆其道而行之,把學生「公有化」——通過灌輸班級體的價值觀,將個人意識扼殺在襁褓中。

進小學開始,老師就會語重心長地教導我們:「班級是個溫暖的家,每個同學都是其中一分子,都代表著這個班級的形象,你們應當時時刻刻想著班集體,為集體爭光爭彩!」隨即眉頭一皺話鋒一轉:「今天×××同學又因為做操時動作和其他人不一樣給咱們班扣分了,在這裡要對他提出批評……」這時全班同學都會斜眼兒看他,目光中充滿了鄙夷和斥責,而這位同學臉立馬紅了起來,低下頭...

這一招可謂防患於未然,在小孩子的個性尚未顯露之時就將其連根兒拔掉,避免了後顧之憂,方便以後高強度的管理。而這種價值觀到了極致便是從眾,從眾到了極致便是自我的缺失。

第三小招:「橫向比較」。

橫向比較在家長這兒屢試不爽,到老師那更是變本加厲花樣百出。

誰作業寫得認真啊,向老師問好聲音洪亮啊,黑板擦得乾淨啊,做操胳膊伸得直啊,無所不比。橫向比較狠就狠在它刺激了你的「自卑心」:誰都想做最好的,都想被誇讚表揚,但把人排成一隊就總有人在你前面,你總會發現自己比別人差,然後因此悶悶不樂垂頭喪氣。

一個健全的人,最重要的是縱向比,只要自己進步就好,甭管別人。然而這種橫向比,自己好不算好,比別人好才是真的好。「橫著比」日後一發不可收拾,讓人沉迷於其中,並且只會用這一種方式評判自身價值。以後的各種管制,沒有哪個不是把學生排成一隊比來比去的,從此你遭遇的各種心理折磨甚至疾病,也都從這兒生的根。

至此,小學的任務基本搞定,整個「學習囚徒」生活的前期鋪墊也已完成。老師家長的攻勢非常明確:先通過「樹權威」 確立老師家長的領導地位;再用「喊口號」把你的思維簡化成鴛鴦火鍋,來灌輸他們的思想;最後來個「爭氣」+「集體主義」+「橫向比較」三連擊,根除你的自我意識,讓你心甘情願為他們行事。

好,進了中學 ...

書包一天比一天沉,睡覺一天比一天晚,鏡片兒一天比一天厚,整日被書山題海包圍著……有了小學「去除自我意識」和「好好學習」做鋪墊,中學便可給你來狠的了。如果說小學的教育還如太極拳一樣管製得挺有技術含量的話,那中學則是美式摔跤,簡單粗暴直截了當,就跟你玩硬的,不把你的靈魂打得七竅流血氣盡人亡誓不罷休。

十幾歲的少年都開始有獨立思維和個性了,而這些可都是與中國教育勢不兩立的天敵啊。一旦這些東西蔓延開來,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趁早將之斬盡殺絕。這是一場戰爭,一方是少年的心氣,另一方是中國教育的怪獸。

中國學生就在教育與人性的對立中度過中學六年,其實就幹了兩件事,一是背書二是做題。

這六年中,老師家長學校共同致力於對學生施加高強度的禁錮,並全方位限制他們的個性和思想。這就好比在你屁股後面點把火,不玩兒命往前跑不行啊。而中國學生們,也就此步入了「學習囚徒」生涯的巔峰。

中學生大抵都是活脫脫的隱士,遺世獨立不食人間煙火,平日隱於學校,周末假期則隱於校外校。每逢周末假期,課外班門庭若市人滿為患。從巨人學校到新東方,你方唱罷我登場,還有家教上門拜訪。這些班能輕輕鬆鬆把周末佔滿,再加上作業溜溜縫兒,保你撐得直打嗝。

學生們倒是樂此不疲,像打了雞血似的還總互相打聽:「你周末報什麼班兒啊?咱倆一塊上吧……」大家一窩蜂報課外班,結果到那兒後發現周圍怎麼都是熟臉。學校老師一見此景,非常貼心地直接把假期也安排上課,省得你們費勁巴拉到外面報班兒了。

老師往往不會一個人戰鬥,而是和家長勾結起來一同監控學生。一旦有哪位可憐的學生被「請家長」,他便立刻抓狂,恨不得六親不認,此時看熱鬧的同學們則會不嫌事兒大奔走相告:「哎!×××家長在辦公室呢!……」

請家長八成都是請他媽,而但凡女人說起話來,肯定是沒完沒了,於是老師家長二位往往從近期考試分數出發,先談孩子學習狀態,再說說他有什麼問題,然後分析一下近期可能有啥分心的事兒,無話不談。最後倆人相視一笑,看得孩子都快哭了。而第二天此人來學校時肯定面色蠟黃,顯然是昨晚經歷了一番血雨腥風。

這裡必須提的是家長會。家長會是中國各類大會小會中最講實際、最有內容、最積极參与的會。老師都要跟股票分析師似的系統分析近期班級學習狀況、出現的問題、成績的波動等等大小事件,還要逐一宣讀表揚排名靠前同學的名字。此時,這些同學的家長立刻覺得有了面兒。其實這家長會利用的就是爹媽們愛面子的心理,尤其是當媽的,一開家長會拿了成績單就爭風吃醋,和別的家長比,一瞅自己孩子分最高立刻面露喜色挺直了腰板,並交流「虐待」孩子經驗。尤其是哪個孩子得第一受了表揚,家長恨不得跳起來喊「我就是他媽!!!」

反觀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則一聲不吭,悶頭裝作發簡訊狀,實則氣得咬牙切齒,心中怒罵「臭孩子,你把我臉都丟光了!」家長們各異的神態,老師看了非常欣慰,想這次家長會沒白開,後門外窺視的同學看著那叫一個揪心。一場會開下來我們已是兩腿發軟大汗淋漓。更可怕的是後面還有雙方單獨交流。看到誰的家長會後沒有離開的意向,這位學生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好,近期必有「重刑」伺候。

到了初高三,那完全就是在挑戰人的心理極限,而每逢中高考前都是心理疾病多發期。19世紀義大利一位研究自殺的學者說過:「自殺是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讓身心不大健全的那些人自然淘汰的一種手段。」所以在中學自殺也是優勝劣汰的機制,受不起這罪的只能一跳了之。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被逼得走投無路,那咱只好想轍「越獄」。如今最潮的逃離手法是出國,在中國實在呆不下去了,到了國外不說能混多出色,至少可以混成個人樣兒。

而大多數想跳樓不敢跳、想出國出不了的只能留在這裡掙扎。

這種掙扎的一個主要體現是「非暴力不合作」,此時的學生往往拒絕跟家長老師交流,而且看誰都不順眼,但在內心中,他既把成績看得無比重要,又不相信自己,十分糾結。之後糾結到一定程度物極必反你就會一下兒豁然開朗,進入破罐兒破摔時期:反正就這麼著了,愛咋地咋地吧。學生到這份兒上,往往具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任你怎麼訓斥都面不改色心不跳。這種人通常都遁形於網吧,所以你看學校旁邊的網吧常年人滿為患。

然而,這抗爭好比掉入沼澤,越掙扎越痛苦,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更劇烈的束縛。學校德育處幹嘛的,就是管你這樣叛逆學生的,一旦發覺誰有抗爭的苗頭,立刻就是各種老師談話,糾正你思想上的錯誤。實在不行把家長叫來,再派上一隊老師,一人一句「你這樣不行啊」,「你也得為你將來想想」,不信治不好你這毛病。

而且就算治不好也沒事兒。你不是逃課嗎,逃唄,看你能撐到啥時候。一開始就跟你講清楚了,你只有高考這一條路可走,非得自尋出路,最後只能是自尋死路。這就叫不自量力不識時務,不高考你以後混什麼啊。所以抗爭的同學無非兩種下場,一種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爭著爭著便接受了現實,乖乖回來好好學習(小生就屬於這樣的,那課只逃了半天)。另一種是一意孤行抵抗到底,就跟你死磕了,最後這樣的人大概都淪落天涯生死未卜不知去向。至於韓寒,純屬意外。

所以大多數人都看透了,伸脖子也一刀縮脖子也一刀,還不如抹乾凈脖子,試一試讓青春受迫害,被縛也比抗爭來得爽快。而且時間一長大家也就麻木了,不覺得疼,反倒覺得這樣挺好。你看同學們不都憋著一股勁兒,勤奮刻苦努力奮鬥,一心一意謀分數嘛。

然後就是每年6月那幾天。中高考就像是所有中國學生共同演繹的一幕氣勢恢宏的悲喜劇,這兩三天光景中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從地獄到天堂,有人從天堂下地獄。當高考結束鈴聲響起,監考老師收走你卷子的那一刻,彷彿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做的所有題、背的所有書,都統統被收走了。一起收走的還有逝去的12年。而我們自己把小學中學的所有時光,也都連同那張卷子一起交出,不知去向。走出考場,你竟是兩手空空。

當你把書書本本們扔掉時,也感覺有點兒悲哀吧。畢竟那些書是你多少個晚上咬著牙根兒背下來的,那些卷子曾經被你當成寶貝一樣翻來翻去百看不厭,那些筆記又花了你多少心血?考試一過,它們竟變成了毫無意義一文不值的垃圾,讓你一扔了之。

6年的青春時光,我們毅然決然地把它獻給了高考,獻給了那幾張紙,為了它我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付出了無盡的淚水。

中學6年,連同小學6年的教育,成功地廢除了自己的主動思考能力。走出校門時,轉頭看看別人,彷彿都能看出你我的思維變成了同一個模子。我們能對同一個問題作出同一個回答,一字不差。到這份兒上,中小學的使命就完成了,它將學生的大腦同一化,使其毫無價值可言。我們就像是《飛越瘋人院》里被大夫護士做了「腦白質切除術」的麥克墨菲,空有人的軀殼卻沒有人的靈魂,眼裡無夢無幻。

18歲的我們就這樣拖著毫無生命力的軀殼,頂著一個被廢掉的大腦,把無價的青春拋在身後,走向成年...

文:鍾道然,來源:《我不原諒,一個90後對中國教育的批評和反思》第2、3章(有刪減)

附:易中天序-最需要「以人為本」的領域,卻最不拿人當人,這真是一個奇蹟!

其實,我,還有許多人,也都不原諒。不原諒誰?中國教育。中國教育有什麼問題?- 丟掉了根本,搞壞了腦子。腦子被搞壞的表現之一,是不但不會分析問題,甚至也不會提出問題,包括不會反問、批駁、質疑。

不會辯論,是因為不會思考。不會思考,則是因為我們的學校,從來就不教這個。學校里教的,永遠是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懷疑是不可以的,批判是不允許的,分析和實證則是不訓練的。至少,文科的課堂里沒有,老師們也不會。文科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全靠中學時代平面幾何打下的底子,還得當時就喜歡這門課才行。

甚至就連理科的課堂,也往往只有科學手段(技術和技巧),沒有科學方法,更沒有科學精神。因為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成材成器」。這就必須打牢基礎。也因此,我們的基礎教育質量不差。但他們忘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固然重要,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就更重要。

什麼是科學精神?我以為,就是懷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實證精神,是這四種精神之總和。不能懷疑,不準批判,不會分析,也想不到要去實證,當然不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不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果是,文科生變成字紙簍,理科生變成機器人。誰都不會獨立思考,每個人都喪失了自我。

自我的喪失,必然伴隨著道德的淪喪。因為真正的道德,必須也只能建立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麼可能愛別人、愛社會、愛國家?

如果自己對自己都不明不白,又怎麼可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事實上,老吾老,才能「以及人之老」;幼吾幼,才能「以及人之幼」。同樣,也只有首先弄清楚什麼是「己所不欲」,才知道什麼該「勿施於人」。自我,豈能喪失?

受教育者喪失了自我,是因為我們的教育丟掉了根本。

今日之中國,學校是工廠,院系是庫房,班級是車間,學生則是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齒輪和螺絲釘,只不過有的鍍金,有的鍍銅,有的壓了塑料膜。但指導思想和生產模式,則是一樣的。

目標,是「望子成龍」;標準,是「成王敗寇」;方法,是「死記硬背」;手段,是「不斷施壓」,還美其名曰「壓力即動力」。

至於孩子們是否真實,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樂,沒有人去想。最需要「以人為本」的領域,卻最不拿人當人,這真是一個奇蹟!

這就不能原諒。所有不願被異化的人,都不能原諒。

媽媽圈在線學堂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在糾結國際學校還是美高?美高留學第一人Lucy分享兩種國際教育路線的最佳規劃方案
哈佛科學家母親:青春期是困在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發展階段
辛辛苦苦送孩子出國,卻發現中美教育沒有本質區別?
5個美國中小學老師最重視的寫作能力
從」問題戶」到被全美排名前20的WashU錄取,我有這麼多經驗告訴你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可以說「不」!讓我們,為中國科技點贊,為中國教育打賞!
為什麼說最好的基礎教育在中國,最差的也在中國?
中國最需 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中國父親:我寧願他將來在美國做清潔工,也不願讓他被國內教育毀了?
列強拿中國的賠款幹嘛去了?美國辦了學校,卻成就了中國的教育!
楊振寧說:「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比中國好」你怎麼看?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式教育,聽說中國學生已經轉瘋!
這是中國最成功的一場洗腦教育,要不然,我們不一定都是中國人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澳洲留學生注意!中國教育部已發通知,你回國這件事變得更簡便了
中國教育咋了,為何不能像古代那樣為各國效仿,與他國差異在哪?
媽媽,是你毀了我!中國式教育,傷了兩代人
不願等待,是中國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問題!
美國的教育就真的比中國好嗎?留學?你了解美國的教育體制嗎?
「要孩子讀書的人卻不讀書,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中國,這樣的教育
中國竟然輸了?這場跨國教育大比拼,中國孩子的結局讓人惋惜
中國式教育,中國式父母,中國的悲哀!
不想讓孩子在國內受教育,但沒有能力送出國的父母,是這麼做的,又學了一招
德國教育的精華,有哪些是值得中國父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