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晚清時期,鈞窯的地位非常高。由於清末民國文人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對宋瓷進行評價,特別提出鈞窯,加以讚賞;寂園叟的《陶雅》更是把鈞窯瓷排在宋瓷的第一位,汝窯竟退居其次,後面是官、哥、龍泉和建窯。因為受到社會的推崇,晚清到民國初年,追捧鈞瓷的人很多,才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俗語。您看觀復展出的鈞窯瓷片掛屏,共40片呢。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民國 鈞瓷掛屏

(木框為民國制,內嵌老鈞瓷片)

觀復博物館藏

鈞窯的名字來自鈞州,鈞州是金代大定二十四年(1184)才有的,在此之前可追溯到西周的襄王時期(公元前636年),其間一直都叫陽翟(di),這樣就產生了宋代有沒有鈞窯的爭議。雖然宋代時的鈞州稱陽翟,那也有可能後世用金代的地名稱前代的窯口,把「陽翟窯」稱為鈞窯了。到明代萬曆年,因避諱皇帝朱翊鈞的名諱,把鈞州改為禹州,民國初再改禹縣,1988年又改成禹州市,名字多了就容易混亂。

陽翟這個名字使用了1800多年,許多風雲人物都出於此,比如籍貫是陽翟的歷史人物,漢代有晁錯,他主張削藩,加強中央集權卻引起劉濞的「七國之亂」,漢景帝驚慌失措,竟將晁錯腰斬,最後還是由周亞夫平定了這場叛亂。曹魏時期有司馬徽郭嘉,唐代有書畫大家褚遂良,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是初唐四大書法家,還有繪畫大師吳道子。看看他們的字畫,褚遂良的《孟法師碑》、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唐代 褚遂良《孟法師碑》(局部)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唐代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

無論是陽翟、鈞州,還是接著說這個地方燒制的瓷器吧。鈞窯在許昌禹州市的神垕鎮,近些年在宋代文化層中出土大量鈞窯瓷片,說明鈞窯至遲在北宋已開始燒造,但到金元以後就衰落了。鈞窯有官民之分,它的鼎盛時期也為宮廷貢瓷,時間是北宋徽宗時期。當時進貢宋廷的鈞瓷多是花盆、水仙盆之類,看國博藏北宋鈞窯玫瑰紫花盆,觀復展出的「北宋鈞窯天青釉海棠式水仙盆」,釉色正如許之衡所說的:「宋均之紫瀰漫全體」。這是由於神垕鎮出產孔雀石,當中含有銅元素,窯工在制胎和配釉時無意中摻入。燒造時,在適當的溫度、氣氛下,銅顯現出「天青月白玫瑰紫」,紫色是銅紅釉與鐵青釉互相熔合的結果。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北宋 鈞窯玫瑰紫花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北宋 鈞窯天青釉海棠式水仙盆觀復博物館藏

金代,工匠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慢慢可以控制銅紅的呈色,改變了宋鈞「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隨意性。觀復展出了一隻「金代鈞窯天青釉窯變玫瑰紫三潭映月盤」,中間還掉了一點,明顯看出當年窯工的主觀控制,也應了「元瓷之紫聚成物形」的說法。鈞窯還有一項特殊的工藝,就是使用乳濁釉,與汝官哥等使用透明釉不同,乳濁釉可以強力遮蓋胎土,降低對瓷土的要求,這也就降低了燒造的成本。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金代 鈞窯天青釉窯變玫瑰紫「三潭映月」盤觀復博物館藏

鈞窯還有一些著名的特點,如「蚯蚓走泥紋」,正是因為乳濁釉粘稠又厚,在熄火降溫的過程中形成類似開片的痕迹,像蚯蚓爬過一樣。至於鈞瓷器底的數字,各種解釋不一,至今是謎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蚯蚓走泥紋」

名人 · 歷史 · 鈞州窯

器底數字「二」

鈞窯是支燒法,也就是仰燒,盤碗開口朝上。仰燒是當時各地窯口普遍使用的燒造方法,而定窯卻創燒了「覆燒法」,把盤碗都朝下扣著疊放。這是為什麼呢?(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觀復貓演義》第147話|偷刀記
《中國早期玉器》(24)

TAG:觀復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杭州歷史名人介紹
江西歷史上十大名人
王祥玉漢水悠悠歷史名人的姓名字型大小
蒲江歷史文化名人之齊己禪師
歷史上那些山西籍名人
興城首位歷史名人——郎思孝
滕州歷史上的十次易名
滿族人名的歷史特徵分析
康海專題:陝西武功歷史名人康海——世人推崇的狀元
歷史文化名城之湘潭
山西晉城五大歷史名人,趙飛燕以美貌聞名,陳廷敬為康熙帝師!
吳文化與蘇州歷史名人/西行文化
孝感歷史名人錄(一)
歷史上的兩位紫砂名家女藝人
老照片:歷史文化名城·鎮江
盤點山東泰安十八大歷史名人,人傑地靈人 才眾多
商姓歷史名人之十八——商祚
中國各省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唐太宗與李唐後裔
長清黃崖寨訪古——一位歷史名人,一樁百年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