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確閱讀脈法書,讓你的脈學登堂入室

正確閱讀脈法書,讓你的脈學登堂入室

如何閱讀脈法書任應秋

從脈搏的變化,可以測知體內陰陽盛衰、邪正消長的情況,所以切脈,是中醫臨床診察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但是,切脈並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正如王叔和所說:「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見《脈經·序》)

前人在切脈上給我們累積了很多的寶貴經驗和豐富知識,只要努力學習,而且學習有方,就可以達到「切脈動靜而決死生之分」的境界。

究竟如何進行學習呢?茲分三個方面來談:

熟讀《脈訣》

脈訣書甚伙,其中優劣不齊,能擇其善者而讀之,實大有益處。

首先因其為韻語,便於誦習記憶,最適合於初學的人。其次是要而不繁,提綱挈領,實為治脈學入門的重要讀物。

因此初學脈法,選一部較好的脈訣來讀,是很有必要的。脈訣書較好的我認為以高陽生《脈訣》為最。

《脈訣》五卷(或作六卷,或作三卷),相傳為六朝人高陽生(李時珍作五代時人)作。舊題王叔和撰,後人多辨其非,是也。

它的主要內容,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脈賦:是全書的總論,概述診脈部位、四時休旺、辨脈疑似、脈證參合、婦人經產、諸種怪脈等。

診脈候入式歌:凡三部定位、取脈手法、關分陰陽、脈象分辨等,均概括於其中。

五臟六腑脈歌:每臟都從藏象說到脈象的分辨和主證。

脈類:共分七表、八里、九道三大類。

左右手診脈歌:分敘兩手頭、中、末三指分診三部之法。

診生死順逆歌:包括動數止代、形證相反、五行相剋等。

察色觀病候歌:既從全身總述,亦從五臟分敘。

婦人脈歌:主要暢敘妊產兩方面的脈候。

小兒脈:記生死候和外證諸脈。

諸雜病脈歌:有傷寒、陰陽毒等病多種。以上各門長短歌訣凡二百餘首,實為脈訣中之最豐富者。

過去非議《脈訣》的,往往怪其詞俚而旨淺,竟望望然棄之。惟周學海對《脈訣》頗有恰當的評價。

他說:「作者之苦心,乃故作此淺鄙之詞,不欲用《脈經》之深隱,使末學終無所問津焉耳。至其詞有異於《脈經》,則又非無義,而不足為大病。何也?

《脈經》且未嘗盡合於古矣,豈惟《脈經》,即《難經》言四時脈狀,且與《素問》大異矣。

後人雖疑而辨之,卒不似排抵《脈訣》,直至欲取而焚之者。徒以《脈訣》文詞淺鄙,易生輕侮耳。而孰知作者苦心,正在是哉!

其私心之所得,臨證之所見,確有異於古之所云,遂毅然惻然為後人告也。」(《新刻脈訣刊誤·序》)

周氏這樣的評價是正確的,《脈訣》一書不僅概括了《脈經》中的主要內容,實亦有其獨具心得的地方。

例如浮脈,《訣》云:「按之不足舉有餘,再再尋之指下浮;藏中積冷營中熱,欲得生精用補虛。」

浮為表脈、陽脈,夫人得而言之,「藏中積冷營中熱」之浮,按之不足而舉之有餘,則諸大家均罕言之。里陰虛而藏中積冷,故按之不足;表陽盛而營中有熱,故舉之有餘。

獨朱丹溪於此大有所悟,謂此乃陰不足陽有餘之證,擬人蔘地骨皮散(人蔘、地骨皮、茯苓、知母、石膏、柴胡、生地黃、黃芪)為治。

吾人用以治陰不足陽有餘而脈浮發熱者,殊屢屢效,以證《脈訣》所言,實有經驗也。

自《難經》以降,寸、關、尺三部,已為持脈之大法,而二十四脈中,都能從寸、關、尺三部分辨的,舍《脈經》而外,實難多覯。

而《脈訣》中的三部辨脈,又無不各有所本,如浮脈訣所云:「寸浮中風頭痛熱,關浮腹脹胃虛空,尺脈見之風入肺,大腸乾澀故難通。」系本之於《脈經》的「平三關病候並治」篇。

「尺脈見之風入肺」一句,其義尤深。蓋尺候腹中,《素問》之義也。浮為風,風陽入肺,傳之於腑,大腸燥金之氣,因而乾澀。

其他諸脈,亦無不如此分辨,於此足以說明《脈訣》所概括《脈經》的最多,即指為《脈經》的通俗讀物,亦無不可。

註解《脈訣》的,亦有多家,而以元季戴同父的《脈訣刊誤》,明代張世賢的《圖注脈訣》,清朝王邦傅的《脈訣乳海》三書,各具精義。

戴氏書或釋或辨,多據《內》、《難》、仲景、叔和之言為證,頗委曲詳盡;雖其所辨,不無過詞,而於大義,則無不賅洽。

張氏書既圖解明析,復從陰陽五行之理以入說,平脈辨證之道以處方,能靈活運用之,足資啟發。

王氏書從《內》《難》以闡其義,證《脈經》以明所本,引據最博,說理亦透,並於河圖洛書諸理,以及營衛循行之義,致力尤深,較戴、張兩書,實有過之,而無不及。能參看三家所注,斟酌取捨,自能循序以進矣。

精研《脈經》

《脈經》十卷,西晉王叔和撰,是研究脈學僅存的最早的一部專著。

據叔和自序說:「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經論要訣,合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

說明王叔和在當時可能見到的有關談脈的一些著作,都經過搜集整理,才成為《脈經》,是具有總結性的一部很有價值的典籍。

徐大椿說:「王叔和著《脈經》……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考見,亦不可少之作也。」(《醫學源流論·脈經論》)

這個評價,是完全正確的。因此我們研究脈學,而不從《脈經》打下基本工夫,甚或竟畢生不一覽《脈經》,則猶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了。

我前面提倡熟讀《脈訣》,正是為研習《脈經》打好基礎。並不是主張僅讀《脈訣》,而不研習《脈經》。所以精研《脈經》,是學習脈法最緊要的一環。

《脈經》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卷敘述寸、關、尺三部,分見二十四脈,以及五臟六腑、陰陽營衛所主,虛實順逆疾病所起,與其將差難已諸候。

第二、三、六三卷闡發脈氣本於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並各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異同,而為施治補瀉之方。

第四、五兩卷,博採仲景、扁鵲、華佗等察聲色消息死生之理,決四時百病死生之分,從而發明色脈之要。

第七卷列言治病之法,大都有八(汗、吐、下、溫、灸、刺、火、水)。均宜察人陰陽交,並虛實、生死、損至,以合治法可否之宜。

第八卷分敘屍厥、霍亂、中風、血痹等數十種雜病的平脈、辨證、論治。

第九卷論著婦人、胎產、小兒等的平脈、辨證、論治。

第十卷「手檢圖二十一部」,但其內容僅為復論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三部二十四脈形證所屬,別無圖可見,何以有此差謬?尚不明其原因。

喻嘉言譏《脈經》說:「匯脈之中,間匯一證,不該不貫。」(《尚論篇》)這是喻氏的偏見。

《脈經》既是由於彙輯諸書而成,便不同於自為之說條理一貫。叔和博採漢以上諸家有關脈法要論,各以類從,分為十卷,群言彙集,或有不貫之處,而大綱匯舉,實亦無傷。

即脈言脈,費千言不能述其義,惟以證言脈,以脈辨證,脈證兼說,則脈理易明。

也可以說後人於脈理之有所發揮,即以脈證為其根據,否則便毫無立論之地也。

因此說,輯脈而不廢證,這正是叔和的成功處,喻昌議其非,未足以為知言。

王叔和給我們留傳下這樣一部脈法專著,是不容易的,應該很好地珍惜它、發揚它,使它不斷地放出光芒。

今本《脈經》所存之內容,其絕大部分,不外出於《素問》《靈樞》《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五書。

一至六卷,多為《素問》《靈樞》《難經》之言,七卷多出自《傷寒論》,八、九兩卷,大半皆選自《金匱》。

能精研之,不僅諸書之言脈者略盡於此,並可從脈與證按其分類而比較分析之,便更能深入一步,而另有所領悟。

抑且《脈經》所引諸書之文,常有與今本不同處,如第七捲雲:「汗出而熱留者,壽可立而傾也。」(熱病第十八)《素問》誤作「病而留者」。

又如第七捲雲:「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厥者後必熱。」(病不可發汗證第一)《傷寒論》誤作「前熱者後必厥,」而與下文「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之義不合。

類此之處頗多,精習《脈經》,尤足以訂正諸書之失,而有助於經典著作之研究也。

惟《脈經》自宋熙寧中經林億等校讎,刊版行世後,迄無注本可參。不得已退而求諸刻本較善者,則有清季光緒年間池陽周澄之的校刊本,頗清析可讀。

周氏據嘉定黃錕校本(黃以所藏舊鈔本、與元泰定柳贇、謝縉蓀復刻陳孔碩本,明童文舉重刻袁表本,及趙府居敬堂本,互校刊成。)、金山錢熙祚刻本(錢氏亦據袁本校訂)。

以及叔和所引《素問》《靈樞》《難經》《中藏》《傷寒論》《金匱方論》《甲乙經》,與後來各家之引據《脈經》者,更相校讎而成,是現行刻本中之最精審者。雖無注文,而上述諸書,大半都有解釋,如能一一檢閱而細讀之,亦不甚難。

博覽名著

精習《脈訣》《脈經》以後,於脈學已具有堅實的基礎。循此而博覽諸家名著,更足以廣其識而深其意。

古代論脈法的名家雖不少,而其發揮最為深透,大有可觀者,約有下列數家:

1. 《診家樞要》:元·滑壽著,書凡一卷,不過七千餘言,其立論要以陰陽對待為說,而說皆精審。

如「察脈須識上下來去至止」云:「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

又論「脈至」雲;「凡脈之至,在肌肉之上,出於皮膚之間者,陽也,府也;行於肌肉之下者,陰也,藏也。若短小而見於皮膚之間者,陰乘陽也;洪大而見於肌肉之下者,陽乘陰也。寸尺皆然。」

又論「持脈」云:「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府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附於肉下者,陰也,藏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中而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中和之應,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他如論三十種脈象,亦無不以陰陽對待為言,而皆各具精義,言簡意賅。

2. 《診宗三昧》:清初張路玉著,書凡一卷,自「宗旨」至「嬰兒」計十二篇,其中以「脈象」、「師傳」、「口問」三篇,是全書的「三昧」所在。

其論脈象,以首先識得弦、鉤、緩、毛、石五髒的常脈為主,五脈之中,必以緩滑之象為平脈,為有胃氣,如某一脈偏少沖和之氣,即是病脈。

或在本部反見他臟之脈,便是本臟氣衰,他臟之氣乘之所致,在參以形體之肥脊,方土之宜異,氣候之流變等而參合之,庶幾脈形無遁,真象畢露矣。

《師傳》一篇,列敘浮、沉、遲、數等三十二脈,每一脈首言其形,再說其所以具此形之理,再述其所主之證,再辨其疑似之見,再論其兼見他脈之由,最終暢發其分析證治之巧。層層剖析,曲盡奧義。

《口問》十有二則,闡述三焦、命門、神門、沖陽、太溪、反關、人迎、氣口、逆順、異脈、婦人、嬰兒諸脈之候,以及初診久按、脈證異同、從脈從證、脈法陰陽、高章綱惵卑損脈法、辨聲與色、沉脈溫補轉劇諸法之理,無不深入淺出,可解積疑。尤其是解高章諸脈,尤為明晰。

3. 《診家正眼》:明·李中梓著,書凡二卷。

首卷言脈大義,多本《內》、《難》立說,言簡意賅,綱紀秩然。

二卷分述二十八脈,每脈均以「體象」、「主病」、「兼脈」三者為綱而次第述之。「體象」、「主病」兩項,都以簡切勝,獨於「兼脈」,則暢發其辨證析疑之能事,最終殿以《脈法總論》一篇。

凡脈之陰陽變化、色脈參伍、尺膚相合、病證所主等項,均能盡其意解言宣之妙用,其於《素問》《傷寒論》許多脈體之解釋,既不費詞而明曉如繪。

結合二十八常見之脈,以理解《內經》、仲景不常見之脈名,並從而道出所以之理,非於脈學有較高的修養和豐富的臨證經驗者,實難道出隻字。

雖於縱、橫、逆、順諸脈仍不具體,究不失為言脈法之佼佼者。

4. 《脈神章》:明·張介賓著。書凡三卷,系《景岳全書》的一部分。計分「內經脈義」、「通一子脈義」、「難經脈義」、「仲景脈義」、「滑氏脈義」、「諸家脈義」六篇。

而尤以「通一子」一篇,為張氏治脈學的精華所在,全篇凡十三節,都能發微啟秘。其中「獨論」、「胃氣解」兩節,尤為卓見不群,發人深審。

其言曰:「獨之為義,有部位之獨也,有藏氣之獨也,有脈體之獨也。部位之獨者,謂諸部無恙,惟此稍乖,乖處藏奸,此其獨也。

藏氣之獨者,不得以部位為拘也,如諸見洪者,皆是心脈;諸見弦者,皆是肝脈;肺之浮,脾之緩,腎之石,五藏之中,各有五脈。

五藏互見,獨乖者病,乖而強者,即本藏之有餘,乖而弱者,即本藏之不足,此藏氣之獨也。脈體之獨者,如經所云,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此脈體之獨也。總此三者,獨義見矣。

夫既謂之獨,何以有三?而不知三者之獨,亦總歸於獨小獨大、獨疾獨遲之類,但得其一,而即見病之本矣。故經曰:得一之精,以知死生。」(《獨論》)

《素問·三部九候論》敘七診之獨,僅屬例舉而言,並未如張氏所言之深刻,且能示人以察獨之法,非會心有素者,未之能也。

又論述胃氣云:「凡診脈者,無論浮沉遲數,雖值諸病疊見,而但於邪脈中,得兼軟滑徐和之象者,便是五藏中俱有胃氣,病必無害也……

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緩,明日更弦急,知邪氣之愈進。邪愈進,則病癒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緩,知胃氣之漸至,胃氣至,則病漸輕矣。

即如頃刻之間,初急後緩者,胃氣之來也;初緩後急者,胃氣之去也。此察邪正進退之法也。」(《胃氣解》)

從來言胃氣者,均未能像張氏這樣,既能授人以察胃氣之規矩,又能示人以察胃氣之巧,絕非泛論之可比。

5. 《周氏脈學四種》:清·周澄之著,計《脈義簡摩》八卷,《脈簡補義》二卷,《診家直訣》二卷,《辨脈平脈章句》二卷。均在《周氏醫學叢書》第二集中。

周氏這四種書,都是輯自《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方論》《脈經》《甲乙經》《千金方》《千金翼方》,以及宋元以來的名賢、日本諸家,截至目前止,可說是硏究脈學最完善的一部類書。

他說:「考之於古而有所本,反之於身而有可信,征之於人而無不合,斯施之於病而無不明。」(《脈義簡摩·自敘》)這是周氏的自我評價,是很恰當的。

四種書中,以《簡摩》為基礎,凡關於脈學的部位、診法、形象、主病、名論、婦科、兒科諸類,都選輯得至為精當,並都作了相當的闡發。

《補義》則純為周氏的發揮,分兩個部分,曰「診法直解」,曰「諸脈補真」、前一部分發揮求脈、審脈、三部九候、氣分血分、十二經動脈、命門三焦、三關脈體等大義,都解說得異常深切。

後一部分發揮三十餘種脈象的精義,所謂「補」者,系補郭元峰《脈如》二十八脈輯說之未備,所謂「真」者,即一言一義,均系周氏歷驗而來,絕無欺誑之談。

如其於滑、澀、動、結、促五脈之辨似云:「滑者,脈之浮沉起伏,婉轉流利也。形體條暢,浮沉皆得,若來如電掣,略按即空,此滑不直手,元氣將脫也。

澀者,脈之將起未起之際,有艱滯難進之意,及其既至,亦頗有如擲如躍之時,但中間常於將來之頃,夾雜一二至阻滯不暢耳。

動脈全似滑脈,滑脈形體和軟而有起伏,動則形體堅搏,指下如豆,躁疾鶻突,幾於有來無去,起伏不明也。

結脈,即動脈之怠緩者;促脈,即滑脈之兼洪者。此五脈,惟促脈主病,氣分居多,餘四脈則氣血參半,而有寒熱虛實之殊。」(《滑澀動結促辨》)

《直訣》所言,曰「總義」,曰「會通」,曰「真言」。「總義」分脈象、指法、主病三章,字字堅實,各有著落,均從《內經》《傷寒論》《金匱》諸書中融會得來,頗能道其奧旨。

「會通」綜述浮、沉、遲、數等二十四脈象的參伍錯綜,示人於既明各象之專義後,再能比例而得其參見錯出者,此脈學一貫之義也。

「真言」曰位、數、形、勢、微、甚、兼、獨八字。位即三部九候,數以紀其多寡,形為脈之靜體,勢乃脈之動態,四者為正脈之提綱。

微甚所以衡脈變之輕重,兼獨所以審脈變之主次,四者為變脈之提綱。

《章句》所以注釋《傷寒論·辨脈、平脈》兩篇的文義,多本臨診治病之實際體驗解說,較諸家所注踏實。

周氏後來以為所著四種,卷帙浩繁,非一般人所可盡讀,乃於四種中撮其要者,簡之又簡,訂為兩卷,名曰《重訂診家直訣》,凡二十二篇,真可謂要言不繁矣,刊於《周氏醫學叢書》第三集中。

以上五書,均為研究脈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各有專精,而以周氏書尤為博大,如能盡得其旨,庶可謂於脈學升堂入室矣。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山東中醫雜誌》。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方研究 的精彩文章: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
堅持學中醫的人都很偉大
我的脈診經驗:10癥狀說透傷寒脈法
中醫創造奇蹟,治好植物人

TAG:經方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你認為田蘊章書法不錯,因為沒擺脫文字閱讀對書法欣賞的干擾
「閱讀書法」與「閱讀」書法
正確閱讀
如何真正閱讀一本書?
真正懂閱讀的家長,幫孩子挑選書籍
閱讀經典,讓古籍藏書活起來
閱讀一本書,你會選擇紙質書還是電子書呢?
實踐|幫你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世界讀書日閱讀倡議書:書是陪伴我們終身的親人
如何閱讀一本書1你真的會讀書嗎?
孩子要多讀書更要會讀書,學會精讀真正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如何閱讀一本哲學書
真跡閱讀:成為書法家,你夠格了嗎?
真讀,打開「整本書閱讀」的不二法門
學友推薦暑期閱讀書單,看看學霸們都在讀什麼書!
方希:如何精進地選擇和閱讀一本書?|地壇讀書會
閱讀和世界讀書日究竟意味著什麼?
學佛前,一定要認認真真閱讀此文!
「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為什麼會培養出閱讀和識字都困難的孩子?
梁啟超讀書法,告訴我們從淺閱讀到深閱讀的五步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