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和大自然的課堂里學習
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這一報告。報告強調要反思教育,重新定義教育。教育應不限於學校,不限於正規的學校。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受到教育,非正式的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接觸得最多且受益最大的教育。
我們常說,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這個活動當然既包括課堂活動,也包括課外活動。課堂活動具體怎麼落實,我們已經有很多的探索和實踐。但是,課外活動怎麼搞至今還沒有形成體系。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校外研學旅行活動。美國有童子軍活動,讓孩子體驗野外生存。日本中小學設有特別活動課程,組織學生校外旅行。我曾經訪問過日本神戶的一所小學,學校經常開展校外旅行,特別重視春秋兩次遠足。小學一二年級在城市附近的郊外遠足,在野外住一天,學生自己搭帳篷、做飯;至於三四年級學生,學校組織他們到外地遠足,住兩天,學生自己集合,沒有父母送行;五六年級的活動是修學旅行,最遠到北海道,要住三天,在那裡參觀訪問。這種遠足和旅行使學生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並培養了他們的自主能力,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互相謙讓、互相協作。
我在蘇聯學習期間,曾經歷過兩次研學旅行。一次是1954年暑假,當地教育部門專門租了一條游輪,組織學生從莫斯科出發,沿著伏爾加河一直到黑海邊上的阿斯特拉罕,行程20天。夜裡宿在游輪上,白天遊覽。我們訪問了列寧的故鄉,參觀了高爾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故居,也參觀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遺址,並向烈士紀念碑獻了花圈。一路上,我增長了許多知識,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另一次是1955年暑假,我參加了教育工會組織的徒步旅行團。我們一隊十幾個人,有中小學老師、師範院校學生。我們先坐火車到塞瓦斯托波爾,那裡有一個營地。在營地里,我們集中訓練幾天,包括徒步旅行所需要的一些知識,準備必要的工具食品,進行了一次十多公里的演習。最後,我們到達了黑海邊上的小鎮阿洛波卡,又從那裡步行走到克里米亞的雅爾塔。在雅爾塔,我們參觀了雅爾塔會議遺址。之後,團隊解散,結束旅行,每個人獲得了一枚小小的旅行者紀念章,然後各自乘火車回莫斯科。
我們也可以借鑒一些國外的經驗,組織開展這樣的旅行和社會活動。需要注意的是,組織研學旅行時,老師不要給學生太多的任務。研學旅行當然要以教育為主,但很多家長提出來,可否不給學生布置任務,或者不讓學生承擔太多任務。因為一旦任務多了,學生就沒興趣了。我認為,學生們要以游為主,在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會受到教育。
許多校長擔心各種安全問題,對開展研學旅行顧慮重重。對此,我認為不能因噎廢食,安全問題並不是必然發生的,當然也難以避免有些意外,關鍵在於把研學旅行活動組織好。如果組織得好,能很大程度地避免人為的安全問題。旅行路線一定要提前看一看,設計好預案,不能因為有可能出現安全問題,就什麼活動都不辦了。
開展研學旅行,可以採取三種形式。一是研學旅行活動可以由學校來組織。對學校而言,需要設計一些有意義的課程,把這一社會實踐課程組織好。二是通過一些社會機構來組織有意義的旅行。還有一種是「沒有組織」的研學活動,這個範圍就比較廣泛了。比如,父母在假期帶著孩子出去旅行,這也能讓學生學習到很多東西。或者讓孩子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和學習,同樣能達到研學旅行的效果。
(作者顧明遠,系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原載《中國教育研究》雜誌,有刪改)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29日第2版
※全國校足辦與試點縣(區)簽署推進校園足球改革發展備忘錄
※山東榮成:人性化設計讓「縣管校聘」得民心
※環境是不能忽略的教育力量
※草根數字校園的智慧之路
※「思政課要講到青年學生心裡」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走進「社會大課堂」去研學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社會大課堂要給孩子當好榜樣
※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
※學苑課堂 誦經的意義
※這是大學課堂的日常
※「VR+教育」讓課堂學習更有趣
※美國課堂教學與評估方法工作坊中英雙語開磨:接軌學生學習與現實世界成就——來自美國課堂的深度辨證、互動的教學與評
※民國大師的課堂
※課堂里的學生立場
※微課堂·哲學:讓我們留心
※「非遺」文化進大學課堂
※加學國際英語課堂和你探討學習英語的秘密
※小小AI助教走進課堂,科技正在讓教和學變得更有樂趣
※課堂教學的有效原則
※讓學生回歸課堂中心!問題化學習在學校如何落地?
※網上課堂逐漸變為「污穢課堂」,學習類的APP還值得信任嗎
※「新、趣、實、活、美」在課堂教學中的妙用
※「課堂外學習」為家居陳設師營造最佳學習氛圍
※聯盟會員與楊瀾「一起」學習幸福課堂
※學會做課堂筆記是技術活,掌握之後孩子學習成績肯定會大幅提升!